日期:2022-06-0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老師教育筆記《老師,嘴巴不可以碰一碰》,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案例分析:老師,嘴巴不可以碰一碰
案例背景:
小班幼兒的年齡較小,對于剛剛離開媽媽入園的幼兒而言,他們有著愛和被愛的需要。在生活活動中,經常看到師幼之間或者幼幼之間,會出現身體上的接觸,如拉拉手、抱一抱、摸摸臉等接觸性的親熱動作。適度的身體接觸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可以滿足剛入園幼兒的情感需要和入園焦慮,但對身體接觸情境的理解,是需要進一步培養的。幼兒園里不難碰到由友好的身體接觸愿望而開始的口頭爭斗甚至身體攻擊。當一個女孩子哭著跑來告狀:“老師,他拉我的頭發”時,可能起因也只不過是一個男孩子很欣賞她辮子上的彩色蝴蝶結而己。由于小班幼兒的年齡水平有限,語言交往能力差,動作交往成為了孩子表達友好的方式,因此也常常造成幼兒直接的誤解而引起矛盾。
案例描述:
自由活動時的鏡頭:
午餐后,個別速度較快的幼兒已經搬椅子坐在門口自由活動。我在教室指導幼兒進餐,突然,平時膽小、害羞的蘇益霖跑了進來,哭著喊道:“老師,她親我?黃怡瀅抱著我,還親我!”“別哭,那是她喜歡你,想要跟你當好朋友。”我試著安慰道?!拔也灰也灰退敽门笥?。”霖霖嘶喊道。這時,我發現怡瀅躲在門口戰戰兢兢地看著我,我走過去問道:“怡瀅,為什么親霖霖啊?”怡瀅一開始不作聲,“是不是喜歡他,想和他當朋友啊?”我又問道。黃怡瀅點了點頭,還是不作聲。“我們交朋友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蔽覄傁腴_導孩子,卻發現自己也語塞了。只好說,“霖霖,你和怡瀅握握手當好朋友,好嗎?”“我不要!”益霖說完就跑掉了。怡瀅委屈地看著我,抽泣道:“我平時就是這么跟恒恒弟弟玩的?!?/p>
當我感知到幼兒的表達能力受年齡階段的限制而無法用言語說明時,我選擇了音樂游戲《碰一碰》作為開學初培養幼兒社會性和情感發展的活動之一。希望幼兒在愉快輕松的音樂游戲中感受與同伴身體接觸的快樂,同時也了解身體的觸碰應該是友好的,能帶給同伴快樂的,而不是攻擊性的。
教育活動時的鏡頭:
在音樂游戲《碰一碰》活動中,我通過設疑“除了鼻子碰鼻子,還有什么地方也可以碰一碰?”來引發幼兒通過創編身體與身體觸碰的動作,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與同伴交往的平臺。孩子們的想法不一,各式各樣:
沐翰說:“小手碰小手”;盈盈說:“肩膀碰肩膀”;鈮鈮說:“屁股碰屁股”。。
孩子們聽了都哈哈大笑,玩得可歡了。連平時不喜歡參加活動的黃子豪也加入到我們的游戲隊伍中。
張靜說:“小臉碰小臉”;陽陽說:“膝蓋碰膝蓋”;怡瑩說:“嘴巴碰嘴巴”。。
孩子們這下笑得更歡了,連我也呵呵地笑了。這時候,博學站起來說:“老師,嘴巴不可以碰一碰。”“是的。博學說得對!”我回答道?!翱墒?,嘴巴為什么不可以碰一碰呢?”怡瀅問道。“這樣是不衛生的。我們小朋友之間不可以這樣做。”我說道?!翱墒俏铱吹诫娨暽嫌凶彀团鲆慌龅摹!扁鶠]又說道。這么棘手又敏感的問題,我第一次碰到,話題在“電視上的叔叔阿姨是在表演?!敝薪Y束了。
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怡瀅小朋友為什么會比同齡的孩子成熟,喜歡以親嘴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好朋友的喜歡呢?通過與家長的多次溝通中發現:
(一)喜歡模仿,媒體影響
當日放學后,我與怡瀅的媽媽進行了交流,了解到因為工作忙,經常讓怡瀅一個人在家看電視。怡瀅正是因為在家看電視較多,所以才會出現案例中通過親小朋友來表現友好的現象。小班的幼兒好奇心強,對周圍成人的世界感到好奇,喜歡模仿。由于心理很不成熟,辨別是非能力低,也往往不能分辨出哪些行為值得模仿,哪些行為不值得模仿。幼兒的自身行為都來源于對周圍成人世界的模仿,但同時他們又缺乏對模仿的行為進行“過濾”的能力。此時,幼兒的模仿往往帶有盲目性,在他們性別意識逐步形成的時期,學校、家庭、傳媒都對他們有很大的影響。但是,由于現代家庭獨生子女比較多,幼兒在家沒有玩伴,看電視較多,容易受電視情節的影響。
(二)動作表達,情感需求
在多次的溝通和交流中得知,怡瀅平時在家都有奶奶帶,爸爸媽媽上班忙,奶奶沒有文化,任由孩子看電視,模仿電視情節。導致幼兒得不到愛的呵護,情感的需要無法得到滿足。電視的模仿滿足了幼兒好奇的欲望,同時潛移默化中教會了幼兒如何得到情感的需要。當一個孩子缺乏關心,得不到愛的呵護,他的個性心理特征就無法形成,而這些個性心理特征又制約著心理過程的進行。怡瀅想要對同伴示好,這是情感上的一種需要。這種情感是兒童之間相互友好,喜歡共處的表現。
案例反思: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學習特點。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做才不會傷害幼兒的自尊心,同時給予了幼兒正確的引導呢?
(一)靈活應對,教學機智
《綱要》指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經過反思,當出現案例中的這種情況,教師應當適時的以柔和的態度加以制止,“相互親親可以表達自己對同伴的喜愛,但嘴對嘴親容易傳染感冒,不衛生,你們還有更好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同伴的喜愛嗎?”從衛生學的角度引導孩子不應該有這樣的舉動。同時還可以建議幼兒喜歡別人不一定要親,還可以用抱一抱,牽牽手的方式, 靈活機智地應對教學情境中的突發事件,保證活動的有效性。
(二)抓住契機,整合教育
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我們需要尋找各個領域的核心概念技能,并以此有效地整合到課程目標內容去,使兒童在學習中逐步掌握和發展此領域概念和技能。此次音樂活動后,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課堂中出現的這個問題開展其他領域的教育活動,引導幼兒了解 “什么地方可以碰?什么地方不可以碰?”,在活動中滲透健康教育,達到教育的整合性,同時開展常識活動《男孩女孩》,引導小朋友們了解自己的性別,樹立正確的性別觀念,明白隨便親別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三)關注幼兒,情感教育
案例中的怡瀅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太過于成熟,盲目性的模仿導致了幼兒缺乏正確示好的方式。這時候需要教師的正面引導和教育,而不是指責,更不是無視,無視只會強化幼兒的這種做法。在生活中,教師應對關注幼兒,注意幼兒的一舉一動,在幼兒感覺到孤單孤獨的時候,給予適當的關懷,并用正確的方式給予幼兒良好的示范。當孩子的情感缺乏時,關愛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關注幼兒,了解幼兒,才能促進師幼之間的關系。
(四)家園共育,促進成長
新教育理念倡導家園合作。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與家長溝通,共同商討教育的對策。同時尊重幼兒并采取積極的教育、引導措施,幫助幼兒豐富經驗,樹立正確的觀念。只有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了解到了多看電視對幼兒發展的不利影響,引起家長對女兒的關注和教育,避免家長將對孩子的教育推給“電視保姆”的現象。
總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常感情豐富。以前局限于對家庭成員的情感,會隨著他們活動范圍的擴大而開始逐漸轉移到幼兒園的小朋友。與此同時,他們還開始模仿成年人對愛的處理方式。這就是為什么幼兒會選擇用親吻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同伴的友好。只要教師嚴格遵循幼兒年齡、心理特征來進行適當的引導和正面教育,采取循序漸進、因勢利導、生動活潑的方式開展活動,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幼兒園讀書筆記200篇》:幼兒園讀書筆記第1篇 幼兒園讀書筆記1 最近讀了《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一書,書中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細節描述將我們日常教育教學中容易產生的一些教育現象記錄下來
《大班教育筆記大全30篇》:大班教育筆記大全30篇第1部分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的小兄弟姐妹也
《大班教育筆記筆記大全30篇》:大班教育筆記筆記大全30篇第1部分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的小兄弟姐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