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wǎng)
這是幼兒園教育筆記《指導家長重新認識孩子間的矛盾》,是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指導家長重新認識孩子間的矛盾
活潑好動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游戲,發(fā)生一些矛盾是難免的,也是很正常的。但在生活中,我們卻可看到一些家長為了維護自己孩子的利益,“積極”平息矛盾的場面。
鏡頭1:操場邊,一位母親匆匆走到正在掙搶搖椅座位的兒子面前,拉著孩子的手往下壓,幫助孩子先做穩(wěn)了座位,另一個孩子強忍著眼淚跟著媽媽去趕汽車回家去了。
鏡頭2:一位父親幫助快急哭的女兒問一個差不多大的男孩借到了自行車,小女孩的臉上立即綻滿了笑容。
鏡頭3“家長觀摩游戲時,孩子們各個顯得十分活躍,文文卻因要做司令、隨便亂跑等原因,被同伴排擠在一邊,但又舍不得離開。文文母親惱羞成怒,把孩子拉到了走廊邊,直訓得孩子哇哇大哭。
生活中我們經(jīng)??梢钥吹竭@些情形,孩子們在一起玩,為了掙一件玩具、一個角色或為一句話而爭吵起來,這時馬上回看到有家長出面制止,大聲訓斥,甚至大打出手。面對這些屢見不鮮、看似普通的小事,我陷入了沉思,仔細想想,年輕的父母們就是舍不得讓孩子吃一點虧,受一點委屈。但實際上,他們的這種態(tài)度及做法對孩子是沒有好處的。我決定幫助這些父母改變他們的看法。
我先在“家長園地”一欄中摘抄上一些有關的教子經(jīng)驗等,其中有一篇叫《舍得讓孩子吃點虧》,就是針對上述家長們的種種心態(tài)而寫的。家長來園時,我見到部分家長在認真的閱讀這篇文章,于是,我乘他們陪孩子玩玩具的時間,與他們閑聊,問他們對這篇文章的看法,是否認同上面的觀點。有些家長認為,文中所反映的心態(tài)確實與自己的心態(tài)相符。
有了家長的認同,在一次家長會上,我便把“成人應如何看待孩子間的矛盾”這一話題,作為討論內(nèi)容,并例舉上述三個簡單的例子,鼓勵家長大膽談談自己餓意見、看法。孩子雖然未吃眼前虧,但對孩子的個性、心理發(fā)展的影響又如何呢?假如換個角度冷靜的看待孩子間的矛盾,結(jié)果又會怎樣?話題一展開,家長們談得都很實在,有的家長直言不諱,說自己當時就是這么想的,以后的改變改變了;有的家長認為自己幫助孩子去解決矛盾,是一中能力上的包辦代替,有弊無利;有的家長則低頭不吭聲,看起來已默認了其他人的看法。父母們都表示,以后應冷靜的看待孩子間的矛盾。這樣做至少有以下幾個好處:
第一, 家長冷靜、正確的引導孩子解決矛盾,可以使孩子學會理解、關心和體諒他人。“鏡頭1”中,假如這位母親不參與到孩子間的矛盾中去,自己的孩子或許會因同情伙伴的時間緊促而讓座與他,從而讓孩子變的更寬容、大度、富有同情心。
第二, 家長引導孩子處理好矛盾,可以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如“鏡頭2”中,小姑娘想騎小弟弟的車,但自己又不知如何是好,急得快哭了,是一旁的父親幫她借到了車,可這實際上是對孩子能力上的一種包辦,剝奪了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一次機會。假如這為父親鼓勵和引導孩子自己去和小弟弟商量,那該多好呀。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借到車時,她得到的快樂要比父親去借到的快樂要多得多。孩子以后在遇到問題時,也不會一味依賴成人,而會自己想辦法,這樣便增強了自信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 家長冷靜、正確的引導孩子解決矛盾,可以提高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孩子間發(fā)生爭吵,產(chǎn)生矛盾,表面孩子在協(xié)調(diào)關系時存在障礙,這種障礙是暫時性的,它迫使孩子堅持或放棄自己的意見,以達到與同伴的協(xié)調(diào)?!扮R頭3”中,孩子在交往中受阻了,站在一邊卻不原離去,母親以為孩子受了委屈,同時覺得他沒用,便惱羞成怒,痛罵一頓。這樣做了,孩子以后就會和同伴友好交往了嗎?假如能冷靜的站在一旁觀察孩子的言行,鼓勵孩子調(diào)整自己的做法,孩子一會兒便會投入到游戲中去,不再強行做司令了,也遵守游戲規(guī)則了。家長也可以朋友身份引導孩子明辨是非,認識自己在交往中存在的問題,這樣便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久而久之,孩子們就學會了如何與別人相處,學會了怎樣協(xié)調(diào)好人際關系,提高了社會交往能力。
短短半年時間,我發(fā)現(xiàn)父母參與孩子矛盾的現(xiàn)象漸漸減少了,孩子間的矛盾也慢慢減少了,班內(nèi)形成了一種友好、活潑、團結(jié)的風氣!
教育隨筆:家長信任與孩子進步
這學期,班上進步最大的小朋友是新新,清晰地記得她剛?cè)雸@時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來一天歇兩天,經(jīng)常纏著媽媽哭著不愿上幼兒園,吃飯、上廁所無不需要老師來幫忙,真的令老師頭痛。
再看現(xiàn)在每天都能高興地上幼兒園,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樂于當小值日生,并且當?shù)煤芎?,課堂上樂于動腦,大膽發(fā)言,平日里經(jīng)常圍在老師的周圍說這說那,老師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細想新新進步這么大,當然與她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分不開的,是她長大了和懂事的表現(xiàn),不過這與她媽媽對我們工作的充分信任也是分不開的,她媽媽也是一位老師,而且在知識和見解方面她都可以當我們的老師。不過,每次與她媽媽的交談時,她媽媽的語氣都十分的客氣、中肯,言語中無不流露出對我們老師的信任和感激。所以,我們不但喜歡新新,更喜歡她的媽媽,正因為她媽媽的信任,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很放得開,很放心地給予新新鍛煉的機會:鼓勵她自己吃飯、小便、穿脫衣服、擔任小組長、小值日生、幫老師做事……當然,新新也不負眾望,一天天的進步……
這又使我想起了另一位小朋友林林,其實小家伙是一個挺討人喜歡的孩子,乖巧、懂事、聽話,在園從不惹是生非,但是她的家長對我們老師似乎一直缺乏信任,而這些使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教育中對她常常是縮手縮腳、放不開。不敢放手讓她做事:上廁所――馬上幫她脫衣穿衣、委屈了——馬上問長問短……所以到如今,林林的表現(xiàn)仍和剛?cè)雸@時差不多。
看來,孩子的進步和家長的信任關聯(lián)還挺大的!
教育筆記:指導家長重新認識孩子間的矛盾
活潑好動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游戲,發(fā)生一些矛盾是難免的,也是很正常的。但在生活中,我們卻可看到一些家長為了維護自己孩子的利益,“積極”平息矛盾的場面。
鏡頭1:操場邊,一位母親匆匆走到正在掙搶搖椅座位的兒子面前,拉著孩子的手往下壓,幫助孩子先做穩(wěn)了座位,另一個孩子強忍著眼淚跟著媽媽去趕汽車回家去了。
鏡頭2:一位父親幫助快急哭的女兒問一個差不多大的男孩借到了自行車,小女孩的臉上立即綻滿了笑容。
鏡頭3“家長觀摩游戲時,孩子們各個顯得十分活躍,文文卻因要做司令、隨便亂跑等原因,被同伴排擠在一邊,但又舍不得離開。文文母親惱羞成怒,把孩子拉到了走廊邊,直訓得孩子哇哇大哭。
生活中我們經(jīng)??梢钥吹竭@些情形,孩子們在一起玩,為了掙一件玩具、一個角色或為一句話而爭吵起來,這時馬上回看到有家長出面制止,大聲訓斥,甚至大打出手。面對這些屢見不鮮、看似普通的小事,我陷入了沉思,仔細想想,年輕的父母們就是舍不得讓孩子吃一點虧,受一點委屈。但實際上,他們的這種態(tài)度及做法對孩子是沒有好處的。我決定幫助這些父母改變他們的看法。
我先在“家長園地”一欄中摘抄上一些有關的教子經(jīng)驗等,其中有一篇叫《舍得讓孩子吃點虧》,就是針對上述家長們的種種心態(tài)而寫的。家長來園時,我見到部分家長在認真的閱讀這篇文章,于是,我乘他們陪孩子玩玩具的時間,與他們閑聊,問他們對這篇文章的看法,是否認同上面的觀點。有些家長認為,文中所反映的心態(tài)確實與自己的心態(tài)相符。
有了家長的認同,在一次家長會上,我便把“成人應如何看待孩子間的矛盾”這一話題,作為討論內(nèi)容,并例舉上述三個簡單的例子,鼓勵家長大膽談談自己餓意見、看法。孩子雖然未吃眼前虧,但對孩子的個性、心理發(fā)展的影響又如何呢?假如換個角度冷靜的看待孩子間的矛盾,結(jié)果又會怎樣?話題一展開,家長們談得都很實在,有的家長直言不諱,說自己當時就是這么想的,以后的改變改變了;有的家長認為自己幫助孩子去解決矛盾,是一中能力上的包辦代替,有弊無利;有的家長則低頭不吭聲,看起來已默認了其他人的看法。父母們都表示,以后應冷靜的看待孩子間的矛盾。這樣做至少有以下幾個好處:
第一, 家長冷靜、正確的引導孩子解決矛盾,可以使孩子學會理解、關心和體諒他人。“鏡頭1”中,假如這位母親不參與到孩子間的矛盾中去,自己的孩子或許會因同情伙伴的時間緊促而讓座與他,從而讓孩子變的更寬容、大度、富有同情心。
第二, 家長引導孩子處理好矛盾,可以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如“鏡頭2”中,小姑娘想騎小弟弟的車,但自己又不知如何是好,急得快哭了,是一旁的父親幫她借到了車,可這實際上是對孩子能力上的一種包辦,剝奪了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一次機會。假如這為父親鼓勵和引導孩子自己去和小弟弟商量,那該多好呀。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借到車時,她得到的快樂要比父親去借到的快樂要多得多。孩子以后在遇到問題時,也不會一味依賴成人,而會自己想辦法,這樣便增強了自信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 家長冷靜、正確的引導孩子解決矛盾,可以提高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孩子間發(fā)生爭吵,產(chǎn)生矛盾,表面孩子在協(xié)調(diào)關系時存在障礙,這種障礙是暫時性的,它迫使孩子堅持或放棄自己的意見,以達到與同伴的協(xié)調(diào)?!扮R頭3”中,孩子在交往中受阻了,站在一邊卻不原離去,母親以為孩子受了委屈,同時覺得他沒用,便惱羞成怒,痛罵一頓。這樣做了,孩子以后就會和同伴友好交往了嗎?假如能冷靜的站在一旁觀察孩子的言行,鼓勵孩子調(diào)整自己的做法,孩子一會兒便會投入到游戲中去,不再強行做司令了,也遵守游戲規(guī)則了。家長也可以朋友身份引導孩子明辨是非,認識自己在交往中存在的問題,這樣便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久而久之,孩子們就學會了如何與別人相處,學會了怎樣協(xié)調(diào)好人際關系,提高了社會交往能力。
短短半年時間,我發(fā)現(xiàn)父母參與孩子矛盾的現(xiàn)象漸漸減少了,孩子間的矛盾也慢慢減少了,班內(nèi)形成了一種友好、活潑、團結(jié)的風氣!
教育筆記:指導家長重新認識孩子間的矛盾
活潑好動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游戲,發(fā)生一些矛盾是難免的,也是很正常的。但在生活中,我們卻可看到一些家長為了維護自己孩子的利益,“積極”平息矛盾的場面。
鏡頭1:操場邊,一位母親匆匆走到正在掙搶搖椅座位的兒子面前,拉著孩子的手往下壓,幫助孩子先做穩(wěn)了座位,另一個孩子強忍著眼淚跟著媽媽去趕汽車回家去了。
鏡頭2:一位父親幫助快急哭的女兒問一個差不多大的男孩借到了自行車,小女孩的臉上立即綻滿了笑容。
鏡頭3“家長觀摩游戲時,孩子們各個顯得十分活躍,文文卻因要做司令、隨便亂跑等原因,被同伴排擠在一邊,但又舍不得離開。文文母親惱羞成怒,把孩子拉到了走廊邊,直訓得孩子哇哇大哭。
生活中我們經(jīng)??梢钥吹竭@些情形,孩子們在一起玩,為了掙一件玩具、一個角色或為一句話而爭吵起來,這時馬上回看到有家長出面制止,大聲訓斥,甚至大打出手。面對這些屢見不鮮、看似普通的小事,我陷入了沉思,仔細想想,年輕的父母們就是舍不得讓孩子吃一點虧,受一點委屈。但實際上,他們的這種態(tài)度及做法對孩子是沒有好處的。我決定幫助這些父母改變他們的看法。
我先在“家長園地”一欄中摘抄上一些有關的教子經(jīng)驗等,其中有一篇叫《舍得讓孩子吃點虧》,就是針對上述家長們的種種心態(tài)而寫的。家長來園時,我見到部分家長在認真的閱讀這篇文章,于是,我乘他們陪孩子玩玩具的時間,與他們閑聊,問他們對這篇文章的看法,是否認同上面的觀點。有些家長認為,文中所反映的心態(tài)確實與自己的心態(tài)相符。
有了家長的認同,在一次家長會上,我便把“成人應如何看待孩子間的矛盾”這一話題,作為討論內(nèi)容,并例舉上述三個簡單的例子,鼓勵家長大膽談談自己餓意見、看法。孩子雖然未吃眼前虧,但對孩子的個性、心理發(fā)展的影響又如何呢?假如換個角度冷靜的看待孩子間的矛盾,結(jié)果又會怎樣?話題一展開,家長們談得都很實在,有的家長直言不諱,說自己當時就是這么想的,以后的改變改變了;有的家長認為自己幫助孩子去解決矛盾,是一中能力上的包辦代替,有弊無利;有的家長則低頭不吭聲,看起來已默認了其他人的看法。父母們都表示,以后應冷靜的看待孩子間的矛盾。這樣做至少有以下幾個好處:
第一, 家長冷靜、正確的引導孩子解決矛盾,可以使孩子學會理解、關心和體諒他人。“鏡頭1”中,假如這位母親不參與到孩子間的矛盾中去,自己的孩子或許會因同情伙伴的時間緊促而讓座與他,從而讓孩子變的更寬容、大度、富有同情心。
第二, 家長引導孩子處理好矛盾,可以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如“鏡頭2”中,小姑娘想騎小弟弟的車,但自己又不知如何是好,急得快哭了,是一旁的父親幫她借到了車,可這實際上是對孩子能力上的一種包辦,剝奪了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一次機會。假如這為父親鼓勵和引導孩子自己去和小弟弟商量,那該多好呀。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借到車時,她得到的快樂要比父親去借到的快樂要多得多。孩子以后在遇到問題時,也不會一味依賴成人,而會自己想辦法,這樣便增強了自信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 家長冷靜、正確的引導孩子解決矛盾,可以提高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孩子間發(fā)生爭吵,產(chǎn)生矛盾,表面孩子在協(xié)調(diào)關系時存在障礙,這種障礙是暫時性的,它迫使孩子堅持或放棄自己的意見,以達到與同伴的協(xié)調(diào)?!扮R頭3”中,孩子在交往中受阻了,站在一邊卻不原離去,母親以為孩子受了委屈,同時覺得他沒用,便惱羞成怒,痛罵一頓。這樣做了,孩子以后就會和同伴友好交往了嗎?假如能冷靜的站在一旁觀察孩子的言行,鼓勵孩子調(diào)整自己的做法,孩子一會兒便會投入到游戲中去,不再強行做司令了,也遵守游戲規(guī)則了。家長也可以朋友身份引導孩子明辨是非,認識自己在交往中存在的問題,這樣便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久而久之,孩子們就學會了如何與別人相處,學會了怎樣協(xié)調(diào)好人際關系,提高了社會交往能力。
短短半年時間,我發(fā)現(xiàn)父母參與孩子矛盾的現(xiàn)象漸漸減少了,孩子間的矛盾也慢慢減少了,班內(nèi)形成了一種友好、活潑、團結(jié)的風氣!
教育隨筆:孩子離不開家長的關愛
我們班的李**小朋友非常調(diào)皮,性格脾氣一點不好。我多次與他的爺爺奶奶溝通他在幼兒園的行為,但是他奶奶說在家里脾氣更壞。就此我訪問了他的家庭情況,他奶奶說:李華富的爸爸媽媽一直在外打工,而且他媽媽耳朵聽不到聲音,李華富從小就和奶奶住一起。就因為這些從小缺少了爸爸媽媽的愛,家長雖然認識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但是爸爸為了撐起這個家局很少管他了。所以這樣使孩子內(nèi)心比較孤獨、孩子的性格、脾氣就被爺爺奶奶的寵愛變的有些反常。
于是在今年他爸爸帶他來報名的時候,我就抓住了這次機會和他爸爸溝通了。因為他爸爸常時不在家,我就向他說了說李華富在幼兒園的情況。如;孩子早上不來幼兒園,有一次他早上不來幼兒園硬是要奶奶給錢才來。有個下午他奶奶來接他,他不回家我和我們班配班的黃老師走上去勸他跟奶奶回家,可是他反口就咬黃老師一口。他爸爸聽了這些,好像沒出去打工了。每天接送幼兒的時候都是他爸爸接送的,最近我發(fā)現(xiàn)李華富小朋友脾氣、性格好多了,也沒有以前調(diào)皮了。
檀檀是我們班既聰明又聽話、而且又愛打抱不平的孩子,平時說話輕輕的,象個小女孩。他喜歡看書識漢字,看起書來,他變得很有耐心。每天跟同伴友好相處??墒牵袝r同伴也會來告他的狀。因為他為了幫助別人搬椅子而跟小朋友搶了起來。所以小朋友來告狀。說他搶椅子,如果正巧碰到我忙的時候,我就會隨口批評他,怎么可以搶人家椅子呢?你也不乖了,這樣不好。他見我一臉生氣的樣子,就不敢說什么,一臉委屈尷尬的樣子,前幾天的早上剛到教室里,一眼就看見三個高大“寶貝”被罰站在教室后面,一個是愛惹事的小羽,另一個是調(diào)皮鬼小雨,是一對在托兒所就好斗的小冤家,檀檀是其中的第三位,奇了怪了,他怎么一清早就犯錯了。我們兩位老師從不隨便讓幼兒受懲罰的。我先去放好電腦,回到教室,只見檀檀已經(jīng)坐好在座位上了。這次,我沒有馬上批評他,我決定先了解一下。阿姨看見我問他,就告訴事情的原委,原來,小羽看見小雨在搭他喜歡的積木,就跑過來搶了過去,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心安理得地玩了起來,小雨搶不過他就摸起了眼淚。檀檀在旁邊看得明白,就對小羽說“你已經(jīng)玩了許多次了,說完就幫小雨搶回來,小羽急了,兩個人也牛起來了,正好王老師進來,一向耐心溫柔的王老師很生氣,就懲罰他們了。阿姨看在檀檀是打抱不平,就讓他坐回來的。我忍不住笑了??磥斫裉熘荒芪襾碜稣{(diào)解員了。我拉過檀檀先表揚了他明辨是非,又嚴肅地說“你幫打架肯定也是不對的,變成你們兩個又在打架,就是你處理的辦法不對,正確的幫忙辦法應該象老師一樣講道理給他們聽,或者告訴老師、阿姨,讓大人來幫忙解決矛盾。他聽了以后,認真地點點頭說:“我知道了,以后要是他們再這樣,我來做小老師幫助他們。你瞧,真是個天真的、可愛的孩子。我又拉過兩個每天都要盯著的掏蛋鬼,沒說什么,就來到隔壁班。我問他倆“他們小朋友要不要打架的呀?”他倆低著頭不說話,小羽哭得鼻涕眼淚一大把,好象還是他受了委屈似的,讓人又生氣又好笑。參觀完后,又進行了一番教育,我要求他們相互道歉,經(jīng)過一陣沉默,終于相互道歉了,然后我又拉著小羽到檀檀那里道歉。戶外活動開始了,令人欣慰的場面出現(xiàn)了,小雨把皮球滾到小羽那里,小羽雖然還不開心,但沒有不理他,而是把球輕輕滾了回去。小雨偷偷地看了我們一眼,我朝他點點頭笑了,他也笑了。別小看了這些小不點,他們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的道理、自己的思想。如果你教育得不到位,他們還不服呢!因此,耐心和冷靜是處理矛盾的好辦法。但兩位老師能適時地做一做紅臉和白臉,也會加快解決矛盾的進程。
《幼兒老師的教育筆記3篇》:幼兒老師的教育筆記第1篇愛是真正的老師偶然間,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愛是最好的老師》,感覺不錯,文章是這樣的:“許多年前,有一個叫約翰·霍普金的教授給他的畢業(yè)生
《中班教育筆記短篇3篇》:中班教育筆記短篇第1篇眼睛,心靈的窗戶一粒種子的破土而出,需要充足的氧氣,雨露的滋潤,陽光的照耀,否則,它將會慢慢枯萎,永遠埋藏于地下。幼兒就象種子,老師的愛和關注就是他們茁壯
《大班保育教養(yǎng)筆記簡短30篇》:大班保育教養(yǎng)筆記簡短30篇第1部分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也是人類奠基的教育,教師要運用智慧教育,合理的制訂內(nèi)容和方式、方法,及時的給幼兒進行一定的鼓勵,讓孩子們樹立自信心,要讓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