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師教育筆記《幼兒教育案例播種童真 收獲快樂》,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幼兒教育案例:播種童真 收獲快樂
案例背景: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在幼兒園已度過了9年。在這9年中,我由孩子們口中的姐姐變成了阿姨,令人感慨。閑暇之時,回味這9年時光,恍惚在眼前,耐人尋味。
這9年來我不斷總結,不斷尋找與孩子更好的溝通方法,不斷尋找更有利于他們成長的教育方法,其實找到了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微笑,寬容,耐心和愛心,那就是要發現每個孩子的優點。孩子的心就像那潔白的羽毛,是那樣的一塵不染,那樣的可愛。他們的調皮、他們所犯下的錯誤,只是他們在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音符。在錯誤中他們會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他們是多么聰明的小家伙!當我們經歷過成長的風風雨雨,親歷過人情冷漠的時候或許我們對自己的那份童真早已忘卻了,也就忽略了孩子那雙純真的眼睛。所以當他們的調皮撞在我們心情煩躁的“刀口”上時就會引發我們心中的怒氣,變成可怕的“獅子”讓孩子感到顫栗。其實孩子是上帝派給我們的可愛天使,他們是歡樂的傳播者,想想我們所丟失的童真,你怎么忍心再去剝奪孩子快樂的權利呢?。
案例描述:
畫面一——
記得在一次繪畫活動中,忽然,一位小朋友大聲叫起來:“宋老師,快來看,李卓遠在亂畫…”。經他這么一叫,許多小朋友都圍了過來,“哈哈,魚怎么會長腳?魚又不會走路,真是個小笨蛋……。”孩子們在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我走過去一看,原來他真的畫了一條長了腳的魚。經這么一喊,本來就靦腆的他頓時羞紅了臉,這時我急忙支開了圍觀的小朋友,等大家安靜下來,我告訴他們說“李卓遠是用了擬人的手法,就像我們看的動畫片,有很多的地方都用到了擬人的手法”。經我這么一講,小朋友們都不再笑他了。
事后,我問他為什么會給魚畫上腳,他得意地說:“我擔心河水會用完,到那時候不長腳的魚就會給干死?!闭f完,就笑了起來
畫面二——
馬上要過元旦了,孩子們帶了許多五顏六色的氣球到幼兒園,準備裝扮我們的活動室。早上來到幼兒園,我在抽屜里找到了幾種不同顏色的汽球,于是開始了我的活動。我向孩子們提問:“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呀?”孩子們紛紛回答:“是汽球!”“是什么顏色的汽球?”“紅紅的!”“那我把它吹大好嗎?你們一起為我喊‘加油!’”
汽球漸漸地變大變圓了,此時孩子們高興地手舞足蹈。有的拍手、有的踏腳,還有為我喊“加油!”的。然后,我又請孩子們觀看了“汽球跳舞”。因為汽球一漏汽,它會有一股推力使它在空中旋轉。只見“噓”的一聲,紅汽球在空中旋了幾圈,飛到了孩子們的椅子下,他們驚訝地張著小嘴,眼睛緊緊地盯著汽球,就在汽球落地的一剎那,教室里傳來了一陣歡呼聲!
接著,我想讓孩子們學習辯認顏色,我又選擇了一只藍汽球,重新開始了游戲,還讓孩子們學說“藍色”、“藍汽球”、“我喜歡藍色”、“藍藍的天空”……此時,我又發現汽球上印了一個笑臉標志,于是,我靈機一動,向孩子們展示:“你們看,汽球娃娃的嘴巴彎彎的,它在笑呢!”我們也笑一笑好嗎?看誰笑的開心!一瞬間,教室里一片歡聲笑語:賀昱坤咧著嘴巴哈哈大笑;宋科達笑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線;掛著眼淚的潘雨佳也露出了小白牙……這幫小家伙真可愛,說哭就哭,說笑就笑。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早上。
畫面三——
春天來了,孩子們帶來了好多小蝌蚪,放在我們活動室的自然角,這下可熱鬧了,我也借此機會讓孩子們仔細的觀察小蝌蚪的成長過程。這對于在城市中生活的幼兒來說也是很難得的。
可高興了沒幾天,問題就出來了:一是沒有食物可以喂蝌蚪,二是由于雙休日的兩天沒有及時換水,好多蝌蚪都壯烈犧牲了,這讓我心理感到很難過,這下子好事可變成壞事了。
過了一天,我找了個機會和孩子們交談:“小蝌蚪在我們這里已經住了好幾天了,我們都很喜歡他,可是一點東西都沒給他吃,你們知道他吃什么呀?”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我馬上抓住機會說:“對呀,小蝌蚪長大以后本來可以為我們吃掉許多害蟲,可他住在我們這里卻要餓肚子了,多可憐呀。我們怎么辦呢?”郭鎧寧接過我的話說:“還是放走它吧,讓它去吃害蟲。”面對這樣的提議,我立即鼓動起來:“郭鎧寧說放了他,同意的請舉手!” “好啊!”孩子們都興奮地舉起手來。“那我們把它放哪兒呢?”“放草地上”、“放小河里”。
案例反思:
于是我把小蝌蚪分給了孩子們,讓他們放學后和媽媽一起給它們找一個新家,雖然孩子們依依不舍,但他們還是愉快地送走了小蝌蚪,同時也給孩子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其實,對孩子永遠要愛多于索取,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你身邊孩子帶給你的不同驚喜,你都會有意外的收獲。微笑會讓孩子覺得你是太陽;愛會讓孩子對你產生信賴;寬容會讓孩子變得輕松。讓我們試著用童真去體會孩子的世界,你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教育筆記:播下誠實的種子,收獲健康的童心
一、背景
在與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里,這個充滿童趣、溢滿童真的童心世界便是我時刻關注、捕捉的焦點區域。孩子們中,或好奇心強,或求知欲旺盛,或個性獨特、難以“解讀”。在新《綱要》理念折射自身的教育行為時,我清晰地意識到,珍愛我們的童心世界是多么重要而有意義。我們將把這顆童心輕輕地捧在手里,用全部的愛來呵護它、澆灌它、培育它,促使童心健康快樂地成長。
但當我們滿載著愛來培育健康童心時,常常又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從而造成了我們過分注重幼兒智力開發而忽視心理健康教育。在我的生活中,就有這么一個小男孩,曾經的一句謊話,印入我的腦海,促動我的心靈,引起我的擔憂。雖然只是個五歲的孩子,但“愛說謊話”這類不健康的心理問題一旦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就會妨礙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和良好品德形成,還給家庭、幼兒園、社會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漸漸地,我試著走進他的心靈深處,傾聽他的言語,了解他的童心……
二、案例描述、分析
片段一:“老師,我牙疼,肚子痛?!?/p>
午餐時,貝貝跑到我身邊,捂著嘴巴,皺著眉頭對我說:“老師,我牙疼,咬不動肉。”于是,我看了看他的嘴,并沒有發現蛀牙和其他口腔問題,只好說:“那你慢慢吃,少吃點肉?!辈灰粫?,貝貝又含著淚水,捂著肚子走過來說:“老師,我肚子痛。”咦?我在心里打了一個問號,莫非是貝貝不愛吃肉,編了謊話?我輕聲試探他:“貝貝,老師帶你去醫生嬤嬤那里看看吧。”貝貝搖搖頭,回到座位上,只好吃起了紅燒肉。
回應一:播下“誠實”的種子。
貝貝的牙疼、肚子痛,引起了我的疑惑,誘發了我的思考。顯然,貝貝是為了逃避吃肉,說了謊話。但我擔心,貝貝這不誠實的表現一旦滋生在幼小的心靈里,會造成心理健康問題,不利于健康成長。
放學后,我與貝貝媽媽交談,了解貝貝在家的情況,發現他不喜歡吃肉和蔬菜,也常常編謊話逃避吃飯。
于是,我的腦海里出現了一個念頭:我要給貝貝播下“誠實”的種子。
第二天我以“健康食物”為話題,讓孩子們討論挑食的危害,找找生活中哪些是健康食物。孩子們了解到各種菜對人體的不同營養,我告訴孩子們:“如果你們有不喜歡吃的食物,要實話告訴老師,老師幫助你改正挑食的壞習慣,身體會更健康。”貝貝瞪大了雙眼,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和我說悄悄話:“老師,原來蔬菜和肉很有營養,那我吃一點,不裝牙疼、肚子痛了。”我微笑地點點頭,心想貝貝心中一定有了顆“誠實”的種子。
片段二:“老師,我又沒搶,是他自己劃開的!”
離園前,貝貝和小廣在建構區搭房子。突然,兩個孩子有了爭吵聲,我便聞聲而去,當我走近時,他們正用力地搶著“蘑菇狀屋頂”積木,小廣一把搶了過來,貝貝舉起手,往小廣的腦門上劃了一條長長的指甲印……
我趕緊制止,原本想批評兩個孩子,但又想給他們一個誠實承認錯誤的機會。
于是,我先問了貝貝:“發生什么事了?”
貝貝理直氣壯地說:“他搶了我的蘑菇屋頂!”
小廣在一旁著急了:“這個我也要搭的!”
我反問了倆孩子一句:“蘑菇屋頂是小廣的?貝貝的?還是建構區大家共用的?搶東西是好孩子的行為嗎?”
貝貝頭一歪,憤憤地說:“我又沒搶,是他搶我的!”
我又指著小廣的腦袋問:“貝貝,小廣頭上的這條疤怎么回事?”
“這是他搶我玩具時,自己劃開的!”
頓時,我明白了,貝貝不但沒有勇于承認錯誤,而且還說了謊……
回應二:澆灌“誠實”的種子。
爭搶玩具是孩子之間常有的行為,但我擔憂的是貝貝和同伴搶了玩具不但不承認錯誤,還采取了報復手段,更讓人心寒是貝貝又說了謊。作為教師,真的不愿意看到孩子把說謊話當成一種習慣,從而危及孩子幼小心理的健康發展。
于是,我又出現一個念頭:我要耐心澆灌貝貝心中“誠實”的種子。
我試著改變以往批評的教育方式,試著蹲下身來,走進貝貝的心里,傾聽他內心最渴望的需求,試著等待貝貝給我一個誠實的答案。但貝貝遲遲不肯出聲,眼眶里卻含著淚花,我想倔強性格的他雖然嘴上沒有承認,但心里一定有了少許的默認。而我該在孩子的身后,默默地等待,相信貝貝會來說實話,承認錯誤,向小廣道歉的。
在與貝貝媽媽溝通、配合教育后,第二天早上,貝貝低著頭輕聲對我說:“昨天我和小廣搶玩具,還用指甲劃破了他的腦袋,是不對的。小朋友之間要友好、團結友愛。”孩子的童心是可愛而無暇的,如果在教導中少一些訓斥,相信孩子會實話實說,敢于承認錯誤。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我和貝貝媽媽耐心澆灌下,貝貝心中這顆“誠實”的種子已生根、發芽。
片段三:“老師,我錯了!”
“快樂涂鴉日”上,孩子們在畫畫。突然,晨晨跑來告訴我露露哭了。我連忙去安慰傷心的露露:“發生什么事了?”“老師,我少了兩支水彩筆?!蔽荫R上問了小朋友:“看見過露露的水彩筆嗎?”孩子們都搖搖頭。
這時我發現貝貝有些緊張,就走到他身邊問:“你看見過嗎?”“沒……沒有。” “那老師想看看你的水彩筆,行嗎?”貝貝很不情愿地拿出來,顯然有兩支是與眾不同的。貝貝吱吱唔唔地解釋:“我媽媽……給我買了和……露露一樣的……水彩筆。”我用暗示性眼神提醒他:“老師希望你說實話!”貝貝想了想,才承認:“我看見露露水彩筆上可以敲印章很喜歡,就偷偷地放在自己的抽屜里。老師,我錯了!”
回應三:培育“誠實”的種子。
幼兒由于年齡小,知識經驗缺乏,辨別是非能力差,雖然知道別人東西不能拿,但還無法抵御對喜歡東西的誘惑。幼兒常常為了滿足虛榮心,看見喜愛東西就拿,悄悄藏起來,又害怕老師發現,就說謊話來圓場。但值得可喜的,在我暗示性地提醒貝貝說實話時,貝貝不再為自己去尋找更多理由來解釋,而是感悟到心里那顆“誠實”的種子,萌發性地說了真話,承認自己錯誤。這何不是一種進步,一種喜悅?
于是,我再次出現了一個念頭:我要精心培育貝貝心中“誠實”的種子。
能聽到貝貝當場說實話,我先表揚和肯定了他誠實的進步表現,為了讓孩子擁有一種誠實的品質,建立一個良好的健康心理,我們想該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教育活動中,也許故事的教育性能帶給孩子不同凡響的效果。我給他講述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故事,貝貝在有趣的故事情景中感受到事實求是的孩子最終能當上了國王,并感悟:“如果我說了實話,小朋友和老師都會喜歡我的。我拿了露露的水彩筆,是我錯了,我去和露露道歉?!甭牭截愗愡@一番話,見到貝貝這一舉動,我是欣喜、是興奮。相信,用不了多久,我精心培育的這顆“誠實”的種子,一定會開花、結果。
片段四:“老師,我實話實說?!?/p>
新學期第一天,我請小朋友去收集五個海鮮名稱。我沒有通知家長,想看看孩子們是否有責任心去完成作業。第二天,我檢查,輪到貝貝,他馬上主動承認:“老師,我沒有準備過……”我先是感到氣憤,又沒有完成作業!接著,貝貝又說了句“我實話實說?!?這時,我的氣消了,貝貝終于能認識到了“誠實”,學會實話實說,我又有什么可以嚴厲批評呢?
回應四:收獲“健康”的童心。
曾經貝貝常用謊話來掩飾自己錯誤,但當我決定在他心中播下一顆“誠實”的種子時,我便耐心地澆灌它、精心地培育它,我始終相信在我和家長共同努力下,貝貝會學說誠實的言語,會擁有誠實的品質,收獲一顆“健康”的童心。
我聽了貝貝“實話實說”,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他,雖然貝貝沒有完成作業,但是他勇于承認,是個誠實的孩子。貝貝點點頭,似乎感受到自己說實話,受到了老師肯定,認識到做個誠實的孩子,會受到老師喜愛。但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業還是要完成的,明天補上。第二天,貝貝拿了張紙條遞給我,沖著我笑笑:“五個海鮮名稱,黃魚、螃蟹、蝦……”我不禁豎起了大拇指!
三、感悟與反思
策略(一):綱要啟示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p>
因此,我們在孩子幼兒期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傾聽孩子們最真實的心聲,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在新《綱要》的啟示下,通過多種途徑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正確對待和干預孩子說謊行為,不斷提高幼兒的整體心理素質,維護和增進幼兒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策略(二):營造氛圍
幼兒會犯逃避型說謊心理,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害怕自己說了謊會受到老師、父母的指責、懲罰。因此,在生活中即便幼兒說了慌,我們也不要認為幼兒好像犯了彌天大罪,而是要耐心幫助幼兒,給他們營造一個寬松的氛圍和環境,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教育幼兒實話實說,敢于說出真話,承認錯誤,接受批評,給幼兒改錯的機會。千萬不要嚴厲斥責。我們要原諒幼兒,幫助幼兒擺脫困境,而不是責怪和批評,讓幼兒知道如果犯錯了,我們也會幫助他的。相信幼兒會在輕松的氛圍、友好的師幼關系下,健康快樂地學習生活。同樣我們堅信,幼兒不僅會擁有一個健康的身心,還會養成很多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策略(三):榜樣示范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兒童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為著接受一切好的東兩而敞開的。如果教師誘導兒童學習好榜樣,鼓勵效仿一切好的行為,那么,兒童身上所有的缺點就會沒有痛苦地,沒有創傷地,不覺得難受地逐漸消失?!庇纱丝梢?,“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班級平日教育活動中,我們應抓住可利用教育時機,樹立幼兒身邊“榜樣”。為了培養幼兒誠實的品質,我每周都在班級評比“誠實小標兵”,讓幼兒有做“誠實孩子”的愿望,嘗試以小標兵規范自己的行為,在爭做小標兵中學會誠實的品質,讓個別愛說謊的幼兒改掉不健康的心理問題,促使全班幼兒擁有一個健康的童心。
策略(四):家園配合
幼兒是父母的希望,教育好幼兒是父母和教師的共同責任。加強家園聯系是教育幼兒不說假話、養成誠實品格的重要保證。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與家長的配合,及時了解幼兒在家、在園的情況,使說假話的孩子無機可乘,這樣才能有利于幼兒誠實品格的形成。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言行一致。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很容易受到某種行為的暗示。如果父母言行不一,不履行承諾,孩子就會跟著模仿,長期下去,就會滋生幼兒不誠實的表現。父母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要求孩子重視從小事做起,做誠實的表率,同時也要滿足孩子的正當要求。孩子犯了錯誤,不要“一棍子打死”,惡語相向,態度粗暴,而要和風細雨地給他講道理,這樣孩子才會對成人有信任感,才肯講出真話來。
誠實是一種品質,一種美德,一種智慧。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我們播下“誠實“的種子,耐心澆灌,精心培育,讓孩子“誠”言于表,“誠”納于心,“誠”導于行。相信天真無暇的孩子們會收獲一顆
“健康”的童心,并綻放出至真至純的燦爛與美麗。
教育隨筆:快樂從筆尖出發
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而在每周兩次的美術活動中,孩子們卻受到以往教學模式的影響,范畫等方面的限制,不敢把心中那顆美的種子大膽的表現出來,特別是膽小的孩子,表現的尤為突出。
我發現,承承在剛開始的時候,很喜歡畫畫,每次畫畫畫得又快又好,而且畫面也很漂亮,可是過了幾個月,我發現他的畫沒有以前畫的好了,畫面變得很簡單,只會畫老師交代的內容,不像以前會給自己的畫添上背景,而且能畫一個絕不會多畫。我想會不會是我在“教”的時候出了問題。也許我的方法對承承而言不適合,他是個頭腦很靈活的孩子,小腦袋瓜里裝著很多自己的想法。而我們平常的美術活動都是畫一些規規矩矩的物體,圓形就是圓形,方形就是方形,涂色一定要均勻。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自由發揮,孩子不敢大膽、放開的畫。這樣的活動就失去了活動原本的意義,承承就是在活動中沒有自主的表現出自己的想法,這也是導致承承不愛畫畫的一個因素。因此我們的美術活動也需要有所改變,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引導孩子發現美,自主的、大膽的表現美,這樣孩子在美術活動中才能獲得快樂,才能愛上畫畫。
那么,如何讓孩子能在美術活動中快樂的,把心中的那顆美的種子表現出來,讓孩子放手的、大膽的繪畫呢?我在班級美術活動中進行了慢慢地調整。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繪畫模式多樣化,靈活化。
2、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保護和尊重幼兒大膽作畫的勇氣。
3、播放柔和愉快的音樂,創設輕松自在的環境。
4、給予幼兒成功的體驗,獲得快樂的源泉。
希望通過我以上的努力,能讓個別像承承這樣的孩子不再抵觸畫畫,讓大家從此喜愛上畫畫,感受畫畫帶來的快樂。努力吧,讓快樂從筆尖出發!
幼兒教育案例:播種童真 收獲快樂
案例背景: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在幼兒園已度過了9年。在這9年中,我由孩子們口中的姐姐變成了阿姨,令人感慨。閑暇之時,回味這9年時光,恍惚在眼前,耐人尋味。
這9年來我不斷總結,不斷尋找與孩子更好的溝通方法,不斷尋找更有利于他們成長的教育方法,其實找到了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微笑,寬容,耐心和愛心,那就是要發現每個孩子的優點。孩子的心就像那潔白的羽毛,是那樣的一塵不染,那樣的可愛。他們的調皮、他們所犯下的錯誤,只是他們在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音符。在錯誤中他們會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他們是多么聰明的小家伙!當我們經歷過成長的風風雨雨,親歷過人情冷漠的時候或許我們對自己的那份童真早已忘卻了,也就忽略了孩子那雙純真的眼睛。所以當他們的調皮撞在我們心情煩躁的“刀口”上時就會引發我們心中的怒氣,變成可怕的“獅子”讓孩子感到顫栗。其實孩子是上帝派給我們的可愛天使,他們是歡樂的傳播者,想想我們所丟失的童真,你怎么忍心再去剝奪孩子快樂的權利呢?。
案例描述:
畫面一——
記得在一次繪畫活動中,忽然,一位小朋友大聲叫起來:“宋老師,快來看,李卓遠在亂畫…”。經他這么一叫,許多小朋友都圍了過來,“哈哈,魚怎么會長腳?魚又不會走路,真是個小笨蛋……?!焙⒆觽冊趪\嘰喳喳的說個不停。我走過去一看,原來他真的畫了一條長了腳的魚。經這么一喊,本來就靦腆的他頓時羞紅了臉,這時我急忙支開了圍觀的小朋友,等大家安靜下來,我告訴他們說“李卓遠是用了擬人的手法,就像我們看的動畫片,有很多的地方都用到了擬人的手法”。經我這么一講,小朋友們都不再笑他了。
事后,我問他為什么會給魚畫上腳,他得意地說:“我擔心河水會用完,到那時候不長腳的魚就會給干死?!闭f完,就笑了起來
畫面二——
馬上要過元旦了,孩子們帶了許多五顏六色的氣球到幼兒園,準備裝扮我們的活動室。早上來到幼兒園,我在抽屜里找到了幾種不同顏色的汽球,于是開始了我的活動。我向孩子們提問:“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呀?”孩子們紛紛回答:“是汽球!”“是什么顏色的汽球?”“紅紅的!”“那我把它吹大好嗎?你們一起為我喊‘加油!’”
汽球漸漸地變大變圓了,此時孩子們高興地手舞足蹈。有的拍手、有的踏腳,還有為我喊“加油!”的。然后,我又請孩子們觀看了“汽球跳舞”。因為汽球一漏汽,它會有一股推力使它在空中旋轉。只見“噓”的一聲,紅汽球在空中旋了幾圈,飛到了孩子們的椅子下,他們驚訝地張著小嘴,眼睛緊緊地盯著汽球,就在汽球落地的一剎那,教室里傳來了一陣歡呼聲!
接著,我想讓孩子們學習辯認顏色,我又選擇了一只藍汽球,重新開始了游戲,還讓孩子們學說“藍色”、“藍汽球”、“我喜歡藍色”、“藍藍的天空”……此時,我又發現汽球上印了一個笑臉標志,于是,我靈機一動,向孩子們展示:“你們看,汽球娃娃的嘴巴彎彎的,它在笑呢!”我們也笑一笑好嗎?看誰笑的開心!一瞬間,教室里一片歡聲笑語:賀昱坤咧著嘴巴哈哈大笑;宋科達笑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線;掛著眼淚的潘雨佳也露出了小白牙……這幫小家伙真可愛,說哭就哭,說笑就笑。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早上。
畫面三——
春天來了,孩子們帶來了好多小蝌蚪,放在我們活動室的自然角,這下可熱鬧了,我也借此機會讓孩子們仔細的觀察小蝌蚪的成長過程。這對于在城市中生活的幼兒來說也是很難得的。
可高興了沒幾天,問題就出來了:一是沒有食物可以喂蝌蚪,二是由于雙休日的兩天沒有及時換水,好多蝌蚪都壯烈犧牲了,這讓我心理感到很難過,這下子好事可變成壞事了。
過了一天,我找了個機會和孩子們交談:“小蝌蚪在我們這里已經住了好幾天了,我們都很喜歡他,可是一點東西都沒給他吃,你們知道他吃什么呀?”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我馬上抓住機會說:“對呀,小蝌蚪長大以后本來可以為我們吃掉許多害蟲,可他住在我們這里卻要餓肚子了,多可憐呀。我們怎么辦呢?”郭鎧寧接過我的話說:“還是放走它吧,讓它去吃害蟲?!泵鎸@樣的提議,我立即鼓動起來:“郭鎧寧說放了他,同意的請舉手!” “好啊!”孩子們都興奮地舉起手來?!澳俏覀儼阉拍膬耗?”“放草地上”、“放小河里”。
案例反思:
于是我把小蝌蚪分給了孩子們,讓他們放學后和媽媽一起給它們找一個新家,雖然孩子們依依不舍,但他們還是愉快地送走了小蝌蚪,同時也給孩子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其實,對孩子永遠要愛多于索取,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你身邊孩子帶給你的不同驚喜,你都會有意外的收獲。微笑會讓孩子覺得你是太陽;愛會讓孩子對你產生信賴;寬容會讓孩子變得輕松。讓我們試著用童真去體會孩子的世界,你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幼兒教育隨筆:潛移默化的影響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會時刻的反思:我會問我自己今天教會了孩子們什么本領,還存在哪些不足,明天還需要做哪些準備,讓孩子們能夠學得開心,玩的自在。
“如何讓孩子接受你,喜歡你”,是我一直以來都在努力研究的課題。雖然沒什么可自豪的成果,但是我覺得對自己日后的工作還是很有幫助的。
我們這個班是我從小班一直帶過來的,所以我們之間相互了解。當遇到什么事情的時候,根本不需要我做過多的解釋,孩子們都可以領會我的意圖。我覺得這樣的相處真的很不容易,我們之間的默契是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培養起來的。
回想剛入園的時候,孩子們的眼睛里充滿了稚嫩、好奇,還有幾分擔心?,F在再看看他們,臉上總是洋溢著快樂的笑容。那個時候,老師如果想做什么事情孩子們都不會主動配合,現在呢,你一個眼神就有好多熱心的孩子過來幫忙。這不正是讓我們欣慰的地方嗎?
孩子們的變化我都看在眼里,孩子們對我們老師的信任和依賴也越來越強。甚至有家長抱怨:“我家的孩子啊,現在只聽老師的話?!逼鋵崳⒆幽軌蚵犂蠋煹脑挘蠋熥匀桓杏X欣慰,但是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到默契。我們老師用心來關愛孩子的成長,把每一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寶貝來關心愛護。孩子們用他們潛移默化的變化來告知我們他們對我們的信任與依賴,是給我們最好的獎勵!
孩子們,你們繼續努力,老師好好為你們保駕護航,你們一定會健康、快樂成長,幸福的長大!
幼兒教育隨筆:表揚的魅力
清代教育家顏元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蓖ㄟ^中班孩子們的吃飯表現,我更是感受到了這句話的魅力。
每天吃飯總有一個讓我很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大米粒一定要掉在地上,而且被踩的很粘,很難處理。每天吃米飯的時候,我的眼睛都要睜得大大的,可是盡管如此,浩浩、成成和晨晨還是會給我弄得滿地都是。為此,每次放學前小結講話我都要嚴重批評今天吃飯臟臟的小朋友,全班點名,以引起他們的重視!可是效果非常差,他們的吃飯問題還是老樣子,沒有絲毫的進步。
一天午飯,我坐在浩浩旁邊,像往常一樣盯著他吃飯,他的米飯又“吃”到了地上,他便有意識的撿了起來,把它扔到不用的飯格里。我隨口就進行了表揚:“你看,浩浩小朋友現在吃飯很有進步,掉出來的米粒也能趕緊撿起來,不讓米粒粘在地上,非常好呀,這就是他今天進步的地方,老師表揚!”浩浩眨眨眼睛,很開心,也很意外,他好像也沒想到老師會表揚他。接下來,他吃起飯來更認真了,邊吃還邊看著盤子外面有沒有掉米粒。他的動作讓我忍俊不禁,我隨口的表揚居然讓他如此認真,引起了他如此的重視!直到吃飯結束他都做的很棒,這也引起了我的反思,教師的表揚魅力居然如此之大,原來,每個孩子都有可能做的更好一點,只是看他是否有這個積極性。教師的對兒童堅持正面教育和誘導,以表揚和鼓勵為主的教導方法,就是推動他積極性最好的方法。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鐘愛受到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孩子。每個孩子都需要不斷的鼓勵才能獲得自信、勇氣和上進心,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我要更好的運用這一方法,多多鼓勵孩子,使他們更加健康的成長。
音樂是人類生活的反映,音樂滲透于幼兒的一日生活,對幼兒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音樂教育的核心是調動幼兒主體的積極性、自主性,激發幼兒對音樂獲得濃厚的興趣及熱烈的情感。陳鶴琴先生很早就發現音樂教育、音樂活動對兒童的重要性,他說:音樂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的本能,音樂在兒童生活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綱要》指出:藝術領域的"目標"、"內容與要求"指導要點三部分中蘊涵的基本理念是:幼兒藝術活動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
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有很多孩子們表現的十分被動、沉默、安靜,不敢大膽的自我表現或者不愿意表達表現。因此我們在“快樂音樂活動有效實施的案例研究”的實施過程中,力求讓幼兒真正的享受到音樂的快樂真諦。這一年我通過日常的快樂音樂教學與音樂游戲活動,選擇快樂的教學手段與策略,在孩子們跟快樂音樂之間建立起了快樂的音樂橋梁,打開了孩子們內心世界的快樂大門。
1、用贊揚的語言、溫馨的關愛,讓那些被動孩子們消除對老師的戒備和防御心理;用好朋友之間的友誼互助,讓他們開心的融入到集體活動中,在積極參與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創設寬松、快樂的音樂活動氛圍,激發孩子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給孩子提供多種展現的機會,讓他們輕松快樂的獲得成功的體驗。成功能給幼兒帶來歡樂;成功能使幼兒變得自信;成功還能讓幼兒感受到自己很“行”、很“棒”,并能在集體面前變得勇敢起來。
現在班中的每個孩子們都特別的喜歡音樂游戲活動,每次都能在快樂的氛圍中看見他們露出甜甜的微笑,看見他們跟著音樂有節奏的扭動身體,大膽、自信的在同伴和老師面前表現自己、活躍自我。
的確,音樂是快樂的,是激情的,孩子因為快樂所以學習,因為學習所以快樂。我們有責任成為幼兒音樂活動的伙伴,支持者,引導幼兒喜愛音樂;在活動中多給幼兒自主的空間,讓幼兒尋找快樂;多給幼兒自由的空間,讓幼兒創造快樂;多給幼兒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幼兒分享快樂。讓快樂音樂帶給幼兒快樂,讓幼兒真正享受音樂的快樂!
《幼兒教師教育筆記3篇》:幼兒教師教育筆記第1篇 提高警惕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 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很差,并且缺乏生活經驗,見了新鮮事物敢于冒險,所以我們必須要提高警惕心,把握好幼兒安全這一關,要
《大班教育筆記3篇》:大班教育筆記第1篇創造家園共育的有利環境《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明白、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用心支持、幫忙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大全20篇》: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大全第1篇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1 自從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這本書,對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啟發。啟發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