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筆記《孩子面前不能食言》,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孩子面前不能食言
慶“六一”活動結束后,我們就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及取得的榮譽,給每個孩子制作了一張家園聯系卡,卡的正面是老師的評價及對孩子的祝福,反面是家長留言,家長簽名留言后,孩子再帶回幼兒園裝進孩子們的成長檔案,為孩子們結束幼兒園生活后,留一份美好的回憶。
星期四下午,我搜集了一些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的畫面圖片,奧特曼、葫蘆娃、喜羊羊與灰太狼、神龜等,我把這些小圖片剪成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不等,貼在彩色家園聯系卡的右上角,這樣一是為使孩子們在自己的節日里感到高興、快樂,二是通過這張精美的家園聯系卡使家長領會到我們對家園聯系工作的重視。看著五彩繽紛的彩色卡及右上角的彩色圖片,有很多孩子站在我跟前邊看邊問我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問題。活潑可愛又“多事”凱凱問我:“老師,這些卡給小朋友們嗎?”“是的”“什么時候發給我們?”“今天下午放學就發給你們,你們回家讓媽媽簽名后再帶回幼兒園,好嗎?”“好!”周圍的孩子們也一起響應著。忙著不覺時間過得快,說話間已到了乘校車孩子們離園的時間,可我的聯系卡還沒有完成,我想今天不發了,明天全部完成后再發給孩子們。我開始收拾桌子上的卡紙、剪刀、雙面膠等,這時,去坐車的凱凱又回來了:“老師,你還沒給我們發卡呢。”“明天吧。”“老師,我要有奧特曼的卡!”他全然不理會我的話,他的小伙伴們走了也不著急,我怕他耽誤坐車,很麻利的找出屬于他的那一張聯系卡,遞給他,“快去準備坐車!”我站在門口目送他往停車處走著,他舉著手里的卡高喊:“奧特曼!迪迦奧特曼!”一路雀躍著跑到排隊等車的小朋友后面。我知道凱凱平時很喜歡奧特曼,衣服、鞋子上的圖案大多是奧特曼,還經常模仿一些奧特曼的動作,我一開始就特意給他做了一張貼有奧特曼的聯系卡。
孩子們走后我在想我今天的做法,我知道在孩子面前老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也懂得對孩子的承諾必須要兌現,但我今天沒有做到,凱凱拿到卡很高興了,但我對班里其他孩子全都食言了,即使得到卡的凱凱也是冒著誤車的風險硬跟我要去的,我感到很自責,由此想起了前蘇聯教育家加里寧的一段話,大致意思是:“一個教師必須好好的檢點自己,他應該感到,他的一舉一動都在嚴格的監督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也沒有受著這樣嚴格的監督,孩子們眼睛盯著他,耳朵聽著他說的每一句話,沒有任何人像孩子們的眼睛那樣能捉模一切細微的事物。”
食言,在孩子們面前很難過關。因為他們是純真的。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我一定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定做到言必行,說到就做到。盡管有時需要付出許多努力。
教育筆記:不能輕易地否定一個孩子
玥玥是一個比較固執的女孩,今天讓她上臺講故事,可無論怎么說就是坐在位置上一動不動,我實在是沒一點辦法,感覺她是無藥可救了。
可在唱歌時我無意中聽到玥玥的聲音特別的大,何不抓住此機會讓一涵講故事呢?我立馬對所有小朋友說:“我發現咱們班進步最大的就是玥玥,聲音特別的大,接下來請玥玥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你們聽聽玥玥的聲音。”故事講的不能說十分的好但聲音特別大。
接下來的幾天,一涵再沒有出現不上臺講故事的現象,并且和我更親近了許多。
孩子雖小,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個性,有時我們教師也應給孩子一個臺階,而不是一棒子把孩子打死,更不能輕易地否定一個孩子。
幼兒教育隨筆:男孩子不能說漂亮
小男孩陳**高高的個子,不太愛講話,天真單純。每天來園見到老師就會跟老師來個大擁抱,中午起床以后還會撒嬌地懶會自己的被窩,老師幫助他的時候他總會翹起他的兩片小薄嘴唇在你臉上親一下,繼而咧開嘴露出一排蛀掉的門牙,想要用小手去捂嘴巴,但是蛀牙還是會毫不留情地呈現。
那天早上,陳**來園的時候我們已經在戶外活動了。我們見面照例擁抱以后,他抬著頭,認真地說:“老師,你好漂亮!”“謝謝,你也漂亮”我答道,他剛轉身要去玩的時候又折了回來,補充說道:“男孩子不能說漂亮,要說帥!”“對啊,你今天好帥”聽了我的贊美,他咧開嘴露出他蛀了的門牙,笑呵呵地跑開了。
中班孩子語言能力迅速發展,詞匯量與日俱增,他們知道了生活中常用詞匯的用法,就如“女孩子對應的是漂亮,男孩子對應的是帥”一樣。我們每天要跟孩子接觸,有很多與孩子交流的時候,更加要注重自己的語言,有的時候我們可能也會出現語法上的錯誤,詞匯運用不當等現象,但是往往會把它當成小事忽略了,殊不知,孩子的學習就像海綿,你給他什么他吸收什么,他不會像成人一樣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為此,在孩子學習語言階段,老師的語言運用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教育筆記:孩子,不能拿別人的東西
案例背景:
值周中,雨雨與涵涵都是每天最晚的孩子,兩個人雖然不是同一個班級,但是已經非常的熟悉。
那天,涵涵手里拿著小玩具與小卡片在玩,突然之間哭了起來,并向我求救:“老師,雨雨搶我的玩具”,經這么一說,我的注意力集中在雨雨身上,并代表涵涵問:“你拿了涵涵的玩具,是什么呀”“是小飛龍”涵涵搶著說,雨雨聽我問,回答說:“我沒有了”,我奇怪了,為什么孩子說沒有了,于是追問:“你拿過沒有,你現在把它放到哪里去了”雨雨回答:“我丟了,我找不到了”,涵涵看不過去了,接著說:“東西還在他的口袋里”。我把事情調查到這里,我已經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憑著多年的教學經驗,估計問題出在雨雨身上,我看涵涵這么難受,憑著自己的力量是討不回來玩具了,于是,我幫助涵涵討:“雨雨,你找一找能把玩具找出來的,我給你一點時間”我等了一會兒,結果雨雨還是告訴我,沒有找到玩具,我第二次更加嚴肅地說:“你找找口袋,口袋里一定在,要不要我找呀”,隨即雨雨馬上拿出了搶來的玩具,原來有2個小玩具。事情是平息了,但是帶給我的是思考。
案例反思:
雨雨長得高高大大,涵涵長得矮矮小小,以上是以強欺小行為導致的搶玩具事件。雨雨以搶的方式把玩具占為己有,涵涵在保護不了自己玩具情況下,只有向老師求救,為此讓老師了解了雨雨的另外一面。
從老師介入后,大多數孩子會主動把玩具交還給對方,但是案例中又碰到孩子撒謊,由此推斷,孩子膽子大,很喜歡玩具,已經發生過類似的事情若干次了,所以對于老師的質問若無其事,心想蒙混過關。誰知老師一追到底,只能交出自己搶的戰利品了。
在孩子的日常交往中,孩子的交往問題普遍存在,如果老師忽略以上類似的搶玩具事件,或許會更加助長雨雨這樣的行為。在雨雨瞬間撒謊事件如果忽略教育,也許會有若干次更大的撒謊事件出現,所以作為老師,就是要抓住教育的瞬間、教育的點滴、教育的契機,隨時隨地對孩子進行教育。
案例措施:
1、 適時進行溝通教育
針對雨雨的行為,我把雨雨叫到旁邊對其進行了談心活動,提出了幾個問題:你認為你今天做的對嗎?錯在哪里?假如別人搶得玩具你的心情會怎么樣?你如果想要玩具怎么辦?你以后看到別人在搶玩具你會怎么做?通過孩子的回答,老師適時的補充教育,理清了孩子心中如何想要玩具的做法,同時告訴孩子如何正確與別人交往,做一個正直、人人喜歡的人。
2、 分享玩具,分享快樂
在與雨雨交談中,孩子提出了:我問涵涵要玩具,涵涵不肯怎么辦?我針對這個問題,對涵涵進行了“分享玩具,分享快樂”的教育,我跟涵涵說:你有這么多小玩具,雨雨很想要,他搶是不對,你可不可以跟好朋友一起分享呀!在我再三的教育下,涵涵終于把小玩具給了雨雨,雨雨高興的接過玩具,我馬上見縫插針對雨雨教育:這樣多好呀!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好玩具一起分享,多開心呀!
這樣的安排,目的告訴孩子要別人的玩具不是只有搶或者偷偷的拿才是解決的方法,更好的才是別人送給你的,這樣的玩具才是最珍貴的,不但代表著友誼,更多體驗的是快樂。
3、 聯系班級老師跟蹤教育
從雨雨的搶玩具表現讓我回想起前一天,雨雨曾跟我說:有東西忘在班級中,然后出來后,一直在吃糖。當時我沒有追究這件事情,現在兩件事件碰在一起,我就想到前一天他也是在撒謊。于是,我跟他們班老師取得聯系,把自己親身經過一五一十的向班級老師匯報,并要求老師跟其家長取得聯系,把孩子的不良行為抹殺在萌芽狀態。
教育筆記:給孩子機會,孩子能做好的
幾年沒帶班的我這個學期又重新踏上了帶班的旅程。我們班是英語實驗班,大部分孩子是上學期中班轉過來孩子,還有一小部分新生。孩子們到了一個新環境異常興奮,甚至有些躁動。所以一開學我們班的常規比較差,其他方面的表現都不是很好。這可把我急壞了。和孩子們講道理、制止孩子們不對的行為……這些都得不到很好的效果。有一天我突發靈感,對其中一名平時表現不太好的孩子進行一番鼓勵:“你們看,他現在做得多端正啊,老師相信他以后可以表現得更好的!”沒想到這個孩子當時就做得直直的,后來其他方面的表現都有了一定的進步。我將這個方法用到了很多孩子身上。有些孩子吃飯慢、拖拖拉拉,我就會在全班面前表揚鼓勵他,給他以信心,孩子吃飯也就逐漸吃得好了。有些孩子回家總愛玩電腦游戲,我就會給孩子機會,相信他今后可以不再玩電腦,果真家長打來電話說孩子不再沉迷于電腦了。春季的氣溫低,總是陰雨綿綿的天氣,很多孩子早上起不來,我就給全班孩子打氣:“孩子們,從明天起我們來比賽,看哪些小朋友早上能早早起來上幼兒園,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最能干的!”從那以后,遲到的孩子越來越少了。現在我們班的常規在一天天的變好,孩子們的表現也在一點點進步,真讓人欣慰。
是啊,每個人都需要機會,何況是孩子呢?孩子小,容易出現小錯誤,我們應該孩子機會,相信孩子可以做好,讓他們更加茁壯成長!
教育筆記:孩子,不能拿別人的東西
案例背景:
值周中,雨雨與涵涵都是每天最晚的孩子,兩個人雖然不是同一個班級,但是已經非常的熟悉。
那天,涵涵手里拿著小玩具與小卡片在玩,突然之間哭了起來,并向我求救:“老師,雨雨搶我的玩具”,經這么一說,我的注意力集中在雨雨身上,并代表涵涵問:“你拿了涵涵的玩具,是什么呀”“是小飛龍”涵涵搶著說,雨雨聽我問,回答說:“我沒有了”,我奇怪了,為什么孩子說沒有了,于是追問:“你拿過沒有,你現在把它放到哪里去了”雨雨回答:“我丟了,我找不到了”,涵涵看不過去了,接著說:“東西還在他的口袋里”。我把事情調查到這里,我已經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憑著多年的教學經驗,估計問題出在雨雨身上,我看涵涵這么難受,憑著自己的力量是討不回來玩具了,于是,我幫助涵涵討:“雨雨,你找一找能把玩具找出來的,我給你一點時間”我等了一會兒,結果雨雨還是告訴我,沒有找到玩具,我第二次更加嚴肅地說:“你找找口袋,口袋里一定在,要不要我找呀”,隨即雨雨馬上拿出了搶來的玩具,原來有2個小玩具。事情是平息了,但是帶給我的是思考。
案例反思:
雨雨長得高高大大,涵涵長得矮矮小小,以上是以強欺小行為導致的搶玩具事件。雨雨以搶的方式把玩具占為己有,涵涵在保護不了自己玩具情況下,只有向老師求救,為此讓老師了解了雨雨的另外一面。
從老師介入后,大多數孩子會主動把玩具交還給對方,但是案例中又碰到孩子撒謊,由此推斷,孩子膽子大,很喜歡玩具,已經發生過類似的事情若干次了,所以對于老師的質問若無其事,心想蒙混過關。誰知老師一追到底,只能交出自己搶的戰利品了。
在孩子的日常交往中,孩子的交往問題普遍存在,如果老師忽略以上類似的搶玩具事件,或許會更加助長雨雨這樣的行為。在雨雨瞬間撒謊事件如果忽略教育,也許會有若干次更大的撒謊事件出現,所以作為老師,就是要抓住教育的瞬間、教育的點滴、教育的契機,隨時隨地對孩子進行教育。
案例措施:
1、 適時進行溝通教育
針對雨雨的行為,我把雨雨叫到旁邊對其進行了談心活動,提出了幾個問題:你認為你今天做的對嗎?錯在哪里?假如別人搶得玩具你的心情會怎么樣?你如果想要玩具怎么辦?你以后看到別人在搶玩具你會怎么做?通過孩子的回答,老師適時的補充教育,理清了孩子心中如何想要玩具的做法,同時告訴孩子如何正確與別人交往,做一個正直、人人喜歡的人。
2、 分享玩具,分享快樂
在與雨雨交談中,孩子提出了:我問涵涵要玩具,涵涵不肯怎么辦?我針對這個問題,對涵涵進行了“分享玩具,分享快樂”的教育,我跟涵涵說:你有這么多小玩具,雨雨很想要,他搶是不對,你可不可以跟好朋友一起分享呀!在我再三的教育下,涵涵終于把小玩具給了雨雨,雨雨高興的接過玩具,我馬上見縫插針對雨雨教育:這樣多好呀!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好玩具一起分享,多開心呀!
這樣的安排,目的告訴孩子要別人的玩具不是只有搶或者偷偷的拿才是解決的方法,更好的才是別人送給你的,這樣的玩具才是最珍貴的,不但代表著友誼,更多體驗的是快樂。
3、 聯系班級老師跟蹤教育
從雨雨的搶玩具表現讓我回想起前一天,雨雨曾跟我說:有東西忘在班級中,然后出來后,一直在吃糖。當時我沒有追究這件事情,現在兩件事件碰在一起,我就想到前一天他也是在撒謊。于是,我跟他們班老師取得聯系,把自己親身經過一五一十的向班級老師匯報,并要求老師跟其家長取得聯系,把孩子的不良行為抹殺在萌芽狀態。
《中班教育筆記3篇》:中班教育筆記第1篇 眼睛,心靈的窗戶 一粒種子的破土而出,需要充足的氧氣,雨露的滋潤,陽光的照耀,否則,它將會慢慢枯萎,永遠埋藏于地下。幼兒就象種子,老師的愛和關注就是他們
《大班教養筆記45篇》:大班教養筆記第1篇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短篇【1】 我們班現在已經是大班了,從中班我們就開始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叫他們洗手、洗臉、自己吃飯、穿衣服、收拾玩具等力所能及的
《幼兒園教育筆記200篇》:幼兒園教育筆記第1篇1 “小淘氣”的轉變欣欣是我們班有名的“小淘氣”活動課上不光自己有好多小動作,還總是去打擾別的小朋友,孩子們常告他的狀,我多次對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