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筆記案例《把愛灑向每位幼兒》,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把愛灑向每位幼兒
孩子來自各個不同的家庭,家庭教育環境的不同,在孩子們的身上反映尤為突出。有的孩子比較乖巧;有的孩子較為散漫;有的孩子獨占意識較重。比如:我班的劉沛碩小朋友,在玩桌面時,桌上的積木是不允許別的小朋友碰的,不僅如此,看到別的桌上的玩具,只要他想玩就去搶,搶不到就會哭鬧不停,孩子不是的說著“我要找奶奶”有的孩子的依戀情緒較重,比如我們班的張曉藝、孫顥瑜…時不時就會哭著說:“媽媽怎么還沒來?我要找姥姥”。有的孩子雖然不大聲哭,但比較孤獨,不愛說話,更不愿與別的小朋友交往,自己常會獨自躲在一旁小聲哭泣。
針對這些個性較為明顯的孩子,首先,我們三位老師擰成一股繩,對班上的孩子付出了所有的耐心和愛心,在整個一日活動環節中,為孩子創設寬松和諧的心理環境和活動環境,做到注重關注每個孩子。我們帶幼兒到幼兒園的各處去走走、看看,到戶外滑滑梯、散步,盡量讓他們玩一玩,當他們感到幼兒園的東西多,小伙伴也多,玩得有趣、開心時,他們就會覺得幼兒園有一種無形的吸引力,也就不會再哭鬧,愿意上幼兒園了。同時我們還開展一些有趣的游戲活動,如“手指游戲”“聽音樂拍手”等,時不時地向幼兒灌輸:“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幼兒園像我家…等,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漸漸從依戀的情緒中解脫出來。經過幾個星期的鍛煉,孩子們的情緒已能較穩定地參與到各項活動之中。
看到孩子們的進步,我們由衷感到高興。我想,作為一名幼兒園的教師,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愛心。無論多特殊的孩子,都會在我們細心的呵護下,在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育筆記:這樣對待偏食的幼兒
記得剛開學的幾天,我發現我們這個班有兩個小朋友很挑食,如果是他們喜歡吃的菜,那他們就 吃的很好,但如果碰到不喜歡的菜,那這飯就會難以下咽。等到所有小朋友都吃完了,他們還是 吃不下去。我從家長那里了解到他們在家里也是這樣。但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我決定幫助他們改 掉這個壞習慣。記得那天正好吃的是五彩雞丁,里面有胡蘿卜,那是穎穎不喜歡吃的菜。那天在 餐前教育時,我故意問小朋友,胡蘿卜有哪些營養,小朋友都爭著說出了胡蘿卜的許多營養價值 ,我看見穎穎坐在那里沒有聲音,我就叫穎穎站起來,讓她介紹胡蘿卜的營養價值,講完了之后 ,我表揚了穎穎,說她介紹的很好,等會吃的時候,也要認真吃,她點了一下頭。在盛飯菜的時 候,我幫南南的菜稍微少盛了些,我想應該慢慢來。那天,穎穎果真把五彩雞丁都吃完了。以后 我就用這種方法把另外幾個挑食的小朋友也改掉了挑食的壞習慣。班里還有幾位吃的慢的小朋友 ,我觀察了一下,她們是吃的時候不認真,喜歡講話,管閑事。有的我讓老師幫她們換了位置, 讓好的小朋友去影響她,有的我用鼓勵的方法,讓她們認真吃。現在,我們班的小朋友,吃飯時 ,安靜認真,并且用餐的習慣非常好,桌面,地面都是干干凈凈。每張桌子的小朋友都能互相監 督。
教育筆記:正確對待幼兒的問題
有一天,陽陽、俊俊他們圍在一起,熱烈地爭論著什么。
我走過去,陽陽馬上站起來對我說:“老師,我知道我們人是由猴子變的。我的爺爺原來是猴子,他勞動了就變成了人,后來生了我爸爸,我爸爸又生了我。”我笑著問他:“你怎么知道的?是誰告訴你的?”他認真地說:“我問我爸爸第一個人是怎么變出來的,我爸爸告訴我是由猴子變的。”我聽了,覺得家長可能是從生物的進化講到人類的進化。這種講解雖然是科學的,但卻超出了幼兒的知識經驗和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的特點,將孩子帶進了知識的迷茫中,造成不科學的概念,是孩子產生錯誤的理解。
我沒有立即肯定他的回答,但也沒有否定,而是將這一復雜的知識作了簡化的、概括的解釋:“很多很多萬年以前的人是由猿猴逐漸變成的,當有了人類以后,現在的猿猴就不會變成人了。”孩子們聽后,點點頭說:“哦,我們明白了。”我想這樣的回答不會使幼兒產生錯誤的理解。
兒童大約自兩歲以后,逐漸出現發問的現象,這是幼兒思維發展的標志,是求知欲的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表現了更大的求知欲,產生了新的興趣,教師和家長應以積極的態度,正確對待幼兒的問題。我國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對幼兒的好問心提出過教育建議,他說:“不要拒絕小孩子的問題,也不要以有問必答的方法來應付,應當利用他的問題來實行我們的理想教育。”我覺得這真是一句明理哲言。
幼兒教育案例:播種童真 收獲快樂
案例背景: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在幼兒園已度過了9年。在這9年中,我由孩子們口中的姐姐變成了阿姨,令人感慨。閑暇之時,回味這9年時光,恍惚在眼前,耐人尋味。
這9年來我不斷總結,不斷尋找與孩子更好的溝通方法,不斷尋找更有利于他們成長的教育方法,其實找到了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微笑,寬容,耐心和愛心,那就是要發現每個孩子的優點。孩子的心就像那潔白的羽毛,是那樣的一塵不染,那樣的可愛。他們的調皮、他們所犯下的錯誤,只是他們在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音符。在錯誤中他們會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他們是多么聰明的小家伙!當我們經歷過成長的風風雨雨,親歷過人情冷漠的時候或許我們對自己的那份童真早已忘卻了,也就忽略了孩子那雙純真的眼睛。所以當他們的調皮撞在我們心情煩躁的“刀口”上時就會引發我們心中的怒氣,變成可怕的“獅子”讓孩子感到顫栗。其實孩子是上帝派給我們的可愛天使,他們是歡樂的傳播者,想想我們所丟失的童真,你怎么忍心再去剝奪孩子快樂的權利呢?。
案例描述:
畫面一——
記得在一次繪畫活動中,忽然,一位小朋友大聲叫起來:“宋老師,快來看,李卓遠在亂畫…”。經他這么一叫,許多小朋友都圍了過來,“哈哈,魚怎么會長腳?魚又不會走路,真是個小笨蛋……。”孩子們在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我走過去一看,原來他真的畫了一條長了腳的魚。經這么一喊,本來就靦腆的他頓時羞紅了臉,這時我急忙支開了圍觀的小朋友,等大家安靜下來,我告訴他們說“李卓遠是用了擬人的手法,就像我們看的動畫片,有很多的地方都用到了擬人的手法”。經我這么一講,小朋友們都不再笑他了。
事后,我問他為什么會給魚畫上腳,他得意地說:“我擔心河水會用完,到那時候不長腳的魚就會給干死。”說完,就笑了起來
畫面二——
馬上要過元旦了,孩子們帶了許多五顏六色的氣球到幼兒園,準備裝扮我們的活動室。早上來到幼兒園,我在抽屜里找到了幾種不同顏色的汽球,于是開始了我的活動。我向孩子們提問:“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呀?”孩子們紛紛回答:“是汽球!”“是什么顏色的汽球?”“紅紅的!”“那我把它吹大好嗎?你們一起為我喊‘加油!’”
汽球漸漸地變大變圓了,此時孩子們高興地手舞足蹈。有的拍手、有的踏腳,還有為我喊“加油!”的。然后,我又請孩子們觀看了“汽球跳舞”。因為汽球一漏汽,它會有一股推力使它在空中旋轉。只見“噓”的一聲,紅汽球在空中旋了幾圈,飛到了孩子們的椅子下,他們驚訝地張著小嘴,眼睛緊緊地盯著汽球,就在汽球落地的一剎那,教室里傳來了一陣歡呼聲!
接著,我想讓孩子們學習辯認顏色,我又選擇了一只藍汽球,重新開始了游戲,還讓孩子們學說“藍色”、“藍汽球”、“我喜歡藍色”、“藍藍的天空”……此時,我又發現汽球上印了一個笑臉標志,于是,我靈機一動,向孩子們展示:“你們看,汽球娃娃的嘴巴彎彎的,它在笑呢!”我們也笑一笑好嗎?看誰笑的開心!一瞬間,教室里一片歡聲笑語:賀昱坤咧著嘴巴哈哈大笑;宋科達笑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線;掛著眼淚的潘雨佳也露出了小白牙……這幫小家伙真可愛,說哭就哭,說笑就笑。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早上。
畫面三——
春天來了,孩子們帶來了好多小蝌蚪,放在我們活動室的自然角,這下可熱鬧了,我也借此機會讓孩子們仔細的觀察小蝌蚪的成長過程。這對于在城市中生活的幼兒來說也是很難得的。
可高興了沒幾天,問題就出來了:一是沒有食物可以喂蝌蚪,二是由于雙休日的兩天沒有及時換水,好多蝌蚪都壯烈犧牲了,這讓我心理感到很難過,這下子好事可變成壞事了。
過了一天,我找了個機會和孩子們交談:“小蝌蚪在我們這里已經住了好幾天了,我們都很喜歡他,可是一點東西都沒給他吃,你們知道他吃什么呀?”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我馬上抓住機會說:“對呀,小蝌蚪長大以后本來可以為我們吃掉許多害蟲,可他住在我們這里卻要餓肚子了,多可憐呀。我們怎么辦呢?”郭鎧寧接過我的話說:“還是放走它吧,讓它去吃害蟲。”面對這樣的提議,我立即鼓動起來:“郭鎧寧說放了他,同意的請舉手!” “好啊!”孩子們都興奮地舉起手來。“那我們把它放哪兒呢?”“放草地上”、“放小河里”。
案例反思:
于是我把小蝌蚪分給了孩子們,讓他們放學后和媽媽一起給它們找一個新家,雖然孩子們依依不舍,但他們還是愉快地送走了小蝌蚪,同時也給孩子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其實,對孩子永遠要愛多于索取,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你身邊孩子帶給你的不同驚喜,你都會有意外的收獲。微笑會讓孩子覺得你是太陽;愛會讓孩子對你產生信賴;寬容會讓孩子變得輕松。讓我們試著用童真去體會孩子的世界,你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教育筆記:把愛灑向每位幼兒
孩子來自各個不同的家庭,家庭教育環境的不同,在孩子們的身上反映尤為突出。有的孩子比較乖巧;有的孩子較為散漫;有的孩子獨占意識較重。比如:我班的劉沛碩小朋友,在玩桌面時,桌上的積木是不允許別的小朋友碰的,不僅如此,看到別的桌上的玩具,只要他想玩就去搶,搶不到就會哭鬧不停,孩子不是的說著“我要找奶奶”有的孩子的依戀情緒較重,比如我們班的張曉藝、孫顥瑜…時不時就會哭著說:“媽媽怎么還沒來?我要找姥姥”。有的孩子雖然不大聲哭,但比較孤獨,不愛說話,更不愿與別的小朋友交往,自己常會獨自躲在一旁小聲哭泣。
針對這些個性較為明顯的孩子,首先,我們三位老師擰成一股繩,對班上的孩子付出了所有的耐心和愛心,在整個一日活動環節中,為孩子創設寬松和諧的心理環境和活動環境,做到注重關注每個孩子。我們帶幼兒到幼兒園的各處去走走、看看,到戶外滑滑梯、散步,盡量讓他們玩一玩,當他們感到幼兒園的東西多,小伙伴也多,玩得有趣、開心時,他們就會覺得幼兒園有一種無形的吸引力,也就不會再哭鬧,愿意上幼兒園了。同時我們還開展一些有趣的游戲活動,如“手指游戲”“聽音樂拍手”等,時不時地向幼兒灌輸:“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幼兒園像我家…等,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漸漸從依戀的情緒中解脫出來。經過幾個星期的鍛煉,孩子們的情緒已能較穩定地參與到各項活動之中。
看到孩子們的進步,我們由衷感到高興。我想,作為一名幼兒園的教師,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愛心。無論多特殊的孩子,都會在我們細心的呵護下,在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幼兒教育隨筆:幼兒教育需要舵與槳同向
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是一次漫長的航行,方向是舵,方法是槳。通過學習《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解讀,我認為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就應該從這兩個方面入手。
一、牢把方向的“舵”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加強師德修養,對幼兒充滿愛心。前段時間不斷發生了多起虐童事件,在憤怒和揪心過后,我們要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是否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是否將師德放在首位,是否有愛心。一個人的良知是從事幼教的職業底線。正如夏丏尊先生所言,“教育若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就虐童者而言,不管其對此是以“心情不好”搪塞,還是以“出于好玩”掩飾,都難以消釋其“惡”的本質。因此,沒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師德,請別染指和褻瀆教師這一神圣職業。
其次,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健康的身心是做好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證!健康是個1,其他的都是0,有了前面這個1,才能組成10、100、1000……沒有了健康這個1,其他條件再多,也都是個0。身心健康了,工作熱情就會隨之而來,相應的專業素養也會隨之提高。
二、掌握方法的“槳”
首先要加強個人修養,做孩子的表率。例如:在班里經常會有一個連一個地告狀現象,剛開始我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表情嚴肅了,嗓門提高了,有時甚至大發雷霆,而我的聲音越高,孩子們的說話聲、吵鬧聲就越大,我感到我治班策略出了問題,后來我一改大聲說話的方法,只是把食指放在嘴邊輕輕地“噓”一聲,有的孩子看見后,也會采用這個手勢,于是,多數孩子都模仿我的行為,很快,教室里就會安靜下來。人們常說:孩子是教師的一面鏡子,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老師的一言一行就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影響就逐漸發展成一種人生方式。
其次,要改變教育、說話的方式。例如:針對午睡時孩子喜歡抬頭看的情景,我總是說“某某,抬頭看什么?快躺下!”結果全班其他孩子也抬頭看看有什么稀奇的東西。后來我改變了方式方法:“某某小朋友已經躺到小床上閉著眼快睡著了。”結果其他孩子也都趕緊地閉眼躺好,等待老師的表揚。這樣,孩子們很快就進入了夢鄉。又如:和家長溝通方面。以前我會說:“請家長朋友明天帶廢舊的奶盒,易拉罐等等。”現在呢?“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鍛煉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我們開展了小手變變變活動,如果家里有廢舊的奶盒,易拉罐等,請家長朋友們明天帶來。”結果,由原來帶來寥寥無幾變成只要孩子家中有廢舊的物品,家長都會自覺讓孩子帶來幼兒園,好讓孩子動手參與操作。
最后,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每天堅持看有關幼兒教育方面的書籍或電子文檔,并及時撰寫教育隨筆。開通幼教博客,和全國各地的幼教同仁進行長期的交流討論,并把一些好的方式方法應用于平時的工作之中。
在提升專業素質方面,如果我們的目標和方向沒有錯,但走的道路、所用的方法不對,就難以成功;而如果方向不對,無論走得多快,都無法到達目標。想讓玫瑰綻放,就不要到冰雪中培植;想體味大海的磅礴,就不要守著河流傾聽……再動聽的頌歌,也不能把船兒啟動,只有槳,才能讓“船”到達彼岸。
幼兒教育隨筆:潛移默化的影響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會時刻的反思:我會問我自己今天教會了孩子們什么本領,還存在哪些不足,明天還需要做哪些準備,讓孩子們能夠學得開心,玩的自在。
“如何讓孩子接受你,喜歡你”,是我一直以來都在努力研究的課題。雖然沒什么可自豪的成果,但是我覺得對自己日后的工作還是很有幫助的。
我們這個班是我從小班一直帶過來的,所以我們之間相互了解。當遇到什么事情的時候,根本不需要我做過多的解釋,孩子們都可以領會我的意圖。我覺得這樣的相處真的很不容易,我們之間的默契是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培養起來的。
回想剛入園的時候,孩子們的眼睛里充滿了稚嫩、好奇,還有幾分擔心。現在再看看他們,臉上總是洋溢著快樂的笑容。那個時候,老師如果想做什么事情孩子們都不會主動配合,現在呢,你一個眼神就有好多熱心的孩子過來幫忙。這不正是讓我們欣慰的地方嗎?
孩子們的變化我都看在眼里,孩子們對我們老師的信任和依賴也越來越強。甚至有家長抱怨:“我家的孩子啊,現在只聽老師的話。”其實,孩子能夠聽老師的話,老師自然感覺欣慰,但是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到默契。我們老師用心來關愛孩子的成長,把每一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寶貝來關心愛護。孩子們用他們潛移默化的變化來告知我們他們對我們的信任與依賴,是給我們最好的獎勵!
孩子們,你們繼續努力,老師好好為你們保駕護航,你們一定會健康、快樂成長,幸福的長大!
幼兒教育隨筆:表揚的魅力
清代教育家顏元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通過中班孩子們的吃飯表現,我更是感受到了這句話的魅力。
每天吃飯總有一個讓我很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大米粒一定要掉在地上,而且被踩的很粘,很難處理。每天吃米飯的時候,我的眼睛都要睜得大大的,可是盡管如此,浩浩、成成和晨晨還是會給我弄得滿地都是。為此,每次放學前小結講話我都要嚴重批評今天吃飯臟臟的小朋友,全班點名,以引起他們的重視!可是效果非常差,他們的吃飯問題還是老樣子,沒有絲毫的進步。
一天午飯,我坐在浩浩旁邊,像往常一樣盯著他吃飯,他的米飯又“吃”到了地上,他便有意識的撿了起來,把它扔到不用的飯格里。我隨口就進行了表揚:“你看,浩浩小朋友現在吃飯很有進步,掉出來的米粒也能趕緊撿起來,不讓米粒粘在地上,非常好呀,這就是他今天進步的地方,老師表揚!”浩浩眨眨眼睛,很開心,也很意外,他好像也沒想到老師會表揚他。接下來,他吃起飯來更認真了,邊吃還邊看著盤子外面有沒有掉米粒。他的動作讓我忍俊不禁,我隨口的表揚居然讓他如此認真,引起了他如此的重視!直到吃飯結束他都做的很棒,這也引起了我的反思,教師的表揚魅力居然如此之大,原來,每個孩子都有可能做的更好一點,只是看他是否有這個積極性。教師的對兒童堅持正面教育和誘導,以表揚和鼓勵為主的教導方法,就是推動他積極性最好的方法。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鐘愛受到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孩子。每個孩子都需要不斷的鼓勵才能獲得自信、勇氣和上進心,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我要更好的運用這一方法,多多鼓勵孩子,使他們更加健康的成長。
《幼兒教育筆記小班3篇》:幼兒教育筆記小班第1篇配一把心靈的鑰匙幼兒園里常會有一些個性非常突出的孩子,喜歡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達心中的“不想”。也因此常會有老師無可奈何地抱怨孩子的
《教育筆記小班3篇》:教育筆記小班第1篇 在班里,往往懂事聽話的孩子會獲得我們更多的關愛,而那些淘氣、愛搗亂的孩子往往獲得的是我們的批評,但仔細追念起來,其實那些淘氣搗亂的孩子,也需要獲得教
《小班教育筆記400篇》:小班教育筆記400篇第1部分 在班里,往往懂事聽話的孩子會獲得我們更多的關愛,而那些淘氣、愛搗亂的孩子往往獲得的是我們的批評,但仔細追念起來,其實那些淘氣搗亂的孩子,也需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