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育筆記《不容小視的飲水問題》,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不容小視的飲水問題
每天在幼兒入園時,總會有家長囑咐我們的老師:“劉老師,提醒我們家的孩子多喝水”,或者是囑咐孩子:“多喝水,別忘了”。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我們都要組織很多次集體飲水活動,但班里總有一部分幼兒的喝水情況不是很理想:有的孩子趁老師不注意直接不去喝,有的則應付式地喝一小口就放下,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們很著急,作為教師的我們同樣很著急。
通過學習“生活環節中幼兒的學習與發展”這一專題,結合班里孩子的喝水情況,我開始反思孩子不積極主動喝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孩子不了解為什么要喝水,不知道喝水的重要性,只是跟隨自己的心愿,喜歡就喝,不喜歡就不喝;
二、活動組織過于緊湊,沒有給孩子留下充足的時間去喝水。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在每項活動結束后,下一項活動開始前的這段過渡時間組織孩子去喝水,孩子較多,安排的時間過少,所以就出現了個別幼兒喝一口就放下的情況;
三、飲水區空間小,沒有做到有效組織,所以經常出現擁擠現象,相應地個別幼兒的飲水活動就受到了影響;
四、孩子對一日活動所需飲水量沒有明確的概念,對每次喝水所應達到的最小量也沒有明確概念,所以出現了個別幼兒喝水量過少這一現象的出現。
通過聆聽專家們的講座,我了解到了我們幼兒教師要使幼兒一日活動游戲化,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反思我們班的飲水活動,我認為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準備在一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一、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幼兒了解喝水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每天要保持一定的喝水量,小朋友才會健康成長。
二、合理安排時間,有效組織孩子的飲水活動,可以采取男孩女孩分組喝或者各個小組輪流喝的方式,減少不必要的擁堵現象;把飲水區合理劃分為幾個部分,如等候區、接水區、喝水區,這樣孩子們推擠的現象就會相對減少。
三、把幼兒每日所需喝水量直觀地展現給孩子,如飲水桶的旁邊放個大杯子,讓幼兒獲得最直接的感知;也可以在墻面上張貼圖示,引導幼兒了解每次喝水的量應該是多少。
四、采用游戲的方式組織幼兒的飲水活動,如“快樂干杯”,“我會喝水”等,以此來調動幼兒喝水活動的興趣;或者是把水桶上面貼上有笑臉的小汽車,畫上小腳印,教幼兒說兒歌“小汽車,準備好。加滿油最重要。咕嘟咕嘟要喝完,比比誰最有力量”,讓幼兒扮演小汽車的形象來激發幼兒喝水的熱情。
飲水問題事關孩子們的健康,不容小視。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用我們的愛心、細心、耐心引導孩子,讓其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育筆記:安全教育不容忽視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一點小東西在幼兒手里都會變成有趣的玩具,午睡前的時間,教師如果不好好組織幼兒活動的話,常常成為幼兒自娛自樂的時間,也正因為如此,午休成了容易發生危險事件的時間段。
記得一天中午,我值中午班,表面上看孩子都睡得很好,我就坐在床邊備課,一會我起來巡視,發現劉美欣的被子總是在動,但是她的小眼睛閉的很嚴,于是我就悄悄的走過去,輕輕地打開被子,發現她把被子上的線拽下來一圈一圈的繞在了中指上,繞的很緊,我趕緊把線從她手上解下來,發現有一道不是很深的印,我小聲問她說:你為什么這么做?她說:手沒事就想玩,這樣做多危險呀,以后可不能這么做了,現在閉上眼睡覺。我沒有過多的責備她,起床后,我把這件事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幼兒聽,然后以提問的方式讓幼兒明白這樣做的危險,這種方式使幼兒易于理解和接受。我很慶幸我及時發現了問題,并及時以幼兒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了解決,沒有罪造成大的危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在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時,教師應特別注意方式方法,既不能用語言恐嚇幼兒,又要防止幼兒錯誤模仿。應對幼兒講明道理,逐步提高他們遇見危險的能力。通過這件事使我更深刻的明白了,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危險意識較差,因此,作為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要時刻關注與幼兒安全有關的事物,早上幼兒園入園時,老師要認真檢查幼兒是否攜帶一些危險物品,如:小釘子、玻璃球、紐扣、花生、瓜子等,午睡或游戲活動時間,隨時關注幼兒,教育幼兒有意外要告訴老師,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教師更要有針對性地教育幼兒學會保護自己,做好家長工作,告訴家長,盡量給幼兒梳簡單的發型,少用小發卡、小別針之類的發飾,也盡量不給孩子佩戴掛飾、小手鏈之類的物品,減少幼兒的安全隱。總之,通過這件事使我更深的意識到,安全教育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同時要針對幼兒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采取多種幼兒易于理解和接受方式進行教育,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教育隨筆:幼兒的分工合作不容忽視
鏈接《指南》社會領域目標2“能與同伴友好相處”中的教育建議:“幼兒園應多為幼兒提供需要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完成的活動,讓幼兒在具體活動中體會合作的重要性,學習分工合作。”
在美術活動中,我們經常也會出現讓幼兒分組合作完成的要求,這次去蘇州參加第三十二屆蘇浙滬幼教名師精品觀摩研討活動,多位幼教專家在執教過程中,也較高頻率地出現了讓幼兒三個、四個分組合作的要求,如何更好地讓中班的幼兒學會協商,能分工合作繪畫,表現小組的設計,也是我在課后認真思索的問題。
在今天我組織的活動中,我感覺自己的嘗試是失敗的,因為現成的材料,是幼兒畫冊上的沒人一張的美術作業紙,所以我最后還是讓幼兒自己設計了自己喜歡的桌布,把目標也背離了。很多時候,往往是自身的不足導致了孩子們發展的可能性。所以我覺得如果我在這個活動的準備中,能夠為每組幼兒提供一張大一點的紙片,或者分成三個幼兒一張紙,這樣的材料,再在其他紙張和材料確保的基礎上,讓幼兒也嘗試分組進行桌布設計的嘗試,一定有不少收獲,這個活動可以在以后的小組活動中嘗試改進。
另外,考慮到幼兒的能力發展不同,在讓幼兒進行協商討論的時候,要做到細心的聆聽和指導,讓幼兒初步明確自己的活動要求,有針對性地引導他們初步的分工,比如:一個人設計桌布的線條和形狀,一個人涂色,一個人剪貼等。在幼兒有一定的目的以后他們在具體的設計活動中,會減少一些消極等待的現象,一些能力弱一點的幼兒也會去投入自己的人物中去。
教育筆記:我的問題我解決
今天,你和彤彤、子順三個孩子一起在娃娃家里玩。剛進入這個區域,你就將娃娃家的小推車占為已有了,推著車子,抱著娃娃。彤彤過來,把手搭在推車上,也想要玩小推車,但你把她的手拿開,不讓彤彤玩。彤彤站在墻邊,虎著臉,不開心了。旁邊的子順說:“老師說過要一起玩的!”你沒有理他們,繼續自己抱著娃娃玩推車。子順就來告老師:“老師,她一直不讓我們玩這個!”你聽見了,辯解說:“我還沒有玩好呢,等我玩好了給你們玩!”我有點擔心,你這樣會不會遭到其他兩個孩子的不喜歡。但我看到你一手抱著娃娃,一手拿來一塊小抹布,對彤彤說:“我先推著小推車去買東西,你和他一起先打掃衛生,等我回來了,你們再出去,好嗎?”彤彤點點頭,答應了,并接過小抹布,開始擦起桌子來,還笑著說:“子順,我們一起來擦!”
你推著車子繞著教室走了一圈,回來看到彤彤和子順拿著抹布擦得很開心,小眼睛眨巴著,也想著去擦。你說:“我回來了,買了好多東西,你們一起來搬!”彤彤和子順放下抹布,就來搬推車里的東西,你拿起抹布,擦了擦桌子,說:“放這里,放這里!”
首先,我驚訝于小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很不錯,七七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能使用較長的句子。
其次,我看到七七的思維很靈活,能很快想出對策,來平息同伴的情緒。當小朋友告狀的時候,七七讓同伴知道不是不給玩,而是等下給他們玩,這樣的解釋讓同伴的心情不再那么失落了。
最后,七七有很好的生活經驗,能很好地分配任務。她讓等待的孩子有事情可以做,這樣同伴的情緒自然就得到了平復,欣然接受七七的建議,可見,七七的主意得到了同伴的認同。
教育筆記:正確對待幼兒的問題
有一天,陽陽、俊俊他們圍在一起,熱烈地爭論著什么。
我走過去,陽陽馬上站起來對我說:“老師,我知道我們人是由猴子變的。我的爺爺原來是猴子,他勞動了就變成了人,后來生了我爸爸,我爸爸又生了我。”我笑著問他:“你怎么知道的?是誰告訴你的?”他認真地說:“我問我爸爸第一個人是怎么變出來的,我爸爸告訴我是由猴子變的。”我聽了,覺得家長可能是從生物的進化講到人類的進化。這種講解雖然是科學的,但卻超出了幼兒的知識經驗和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的特點,將孩子帶進了知識的迷茫中,造成不科學的概念,是孩子產生錯誤的理解。
我沒有立即肯定他的回答,但也沒有否定,而是將這一復雜的知識作了簡化的、概括的解釋:“很多很多萬年以前的人是由猿猴逐漸變成的,當有了人類以后,現在的猿猴就不會變成人了。”孩子們聽后,點點頭說:“哦,我們明白了。”我想這樣的回答不會使幼兒產生錯誤的理解。
兒童大約自兩歲以后,逐漸出現發問的現象,這是幼兒思維發展的標志,是求知欲的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表現了更大的求知欲,產生了新的興趣,教師和家長應以積極的態度,正確對待幼兒的問題。我國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對幼兒的好問心提出過教育建議,他說:“不要拒絕小孩子的問題,也不要以有問必答的方法來應付,應當利用他的問題來實行我們的理想教育。”我覺得這真是一句明理哲言。
教育筆記:不容小視的飲水問題
每天在幼兒入園時,總會有家長囑咐我們的老師:“劉老師,提醒我們家的孩子多喝水”,或者是囑咐孩子:“多喝水,別忘了”。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我們都要組織很多次集體飲水活動,但班里總有一部分幼兒的喝水情況不是很理想:有的孩子趁老師不注意直接不去喝,有的則應付式地喝一小口就放下,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們很著急,作為教師的我們同樣很著急。
通過學習“生活環節中幼兒的學習與發展”這一專題,結合班里孩子的喝水情況,我開始反思孩子不積極主動喝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孩子不了解為什么要喝水,不知道喝水的重要性,只是跟隨自己的心愿,喜歡就喝,不喜歡就不喝;
二、活動組織過于緊湊,沒有給孩子留下充足的時間去喝水。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在每項活動結束后,下一項活動開始前的這段過渡時間組織孩子去喝水,孩子較多,安排的時間過少,所以就出現了個別幼兒喝一口就放下的情況;
三、飲水區空間小,沒有做到有效組織,所以經常出現擁擠現象,相應地個別幼兒的飲水活動就受到了影響;
四、孩子對一日活動所需飲水量沒有明確的概念,對每次喝水所應達到的最小量也沒有明確概念,所以出現了個別幼兒喝水量過少這一現象的出現。
通過聆聽專家們的講座,我了解到了我們幼兒教師要使幼兒一日活動游戲化,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反思我們班的飲水活動,我認為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準備在一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一、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幼兒了解喝水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每天要保持一定的喝水量,小朋友才會健康成長。
二、合理安排時間,有效組織孩子的飲水活動,可以采取男孩女孩分組喝或者各個小組輪流喝的方式,減少不必要的擁堵現象;把飲水區合理劃分為幾個部分,如等候區、接水區、喝水區,這樣孩子們推擠的現象就會相對減少。
三、把幼兒每日所需喝水量直觀地展現給孩子,如飲水桶的旁邊放個大杯子,讓幼兒獲得最直接的感知;也可以在墻面上張貼圖示,引導幼兒了解每次喝水的量應該是多少。
四、采用游戲的方式組織幼兒的飲水活動,如“快樂干杯”,“我會喝水”等,以此來調動幼兒喝水活動的興趣;或者是把水桶上面貼上有笑臉的小汽車,畫上小腳印,教幼兒說兒歌“小汽車,準備好。加滿油最重要。咕嘟咕嘟要喝完,比比誰最有力量”,讓幼兒扮演小汽車的形象來激發幼兒喝水的熱情。
飲水問題事關孩子們的健康,不容小視。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用我們的愛心、細心、耐心引導孩子,讓其健康快樂地成長。
為了孩子能在幼兒園快樂地成長,家長與老師會給孩子解決一切地難事,包辦代替著,因為怕孩子受傷,受打擊,所以事事為孩子想好了出路。
好玩的區域活動又開始了,幾個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會就傳來孩子們爭吵的聲音:“我當媽媽,我先來的!”“不行!我也要當媽媽,我從沒當過媽媽!”原來是佳佳和芷萱為了當媽媽爭得面紅耳赤。只見芷萱一手抓著圍裙,一手緊拿著小鍋,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讓誰!看著看著我萌發了看看他們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于是,我躲到不遠處觀察。不一會當爸爸的阿遠也過來了,他想了想說:“你們倆人一人當一會吧?”這時佳佳也想出了辦法:“要不今天你先當媽媽,明天我再來當媽媽,好不好?”
其實,每個孩子都會遇到難題,孩子之間也難免發生爭執,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繞過這些煩惱,并努力為孩子鋪平前進的道路。然而我們卻忽略了,恰恰就是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問題,給了孩子寶貴的發展機會,使他們學會處理與同伴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學會了交往技巧。
因此,不妨再發生問題的時候多一份耐心,多一點等待,多給孩子一點解決問題的空間。這就是我們家長與老師所要做的,只要我們給了,你的孩子會成長地更快,因為事情的出現是給予我們成長的機會!
《幼兒園教師教育筆記200篇》:幼兒園教師教育筆記第1篇 幼兒園讀書筆記(一):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作為一名教師并不容易,而作為一名深受幼兒和家長親睞的教師更不容易,其肩負
《幼兒園聽課筆記40篇去年的樹》:幼兒園聽課筆記40篇去年的樹第1部分活動目標1、理解兒童故事內容,激發幼兒對科學、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2、能夠積極參與想象性談話,學習詞語:“隱身”、“
《小班教學筆記4篇》:小班教學筆記4篇第1部分 在班里,往往懂事聽話的孩子會獲得我們更多的關愛,而那些淘氣、愛搗亂的孩子往往獲得的是我們的批評,但仔細追念起來,其實那些淘氣搗亂的孩子,也需要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