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上學期教育筆記《關注孩子的每一點改變》,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在幼兒園里,每個班里都有幾位頑皮、不服管教的孩子。我們班里有一名女孩叫李**,她老是欺負別人,不管別人有沒有惹她,她都要去欺負人家,因此,每天到老師這里來告狀的孩子不下七、八位。
一次,桌面游戲活動涂畫色時,李**拿蠟筆在別人的書上到處亂畫。幾個小朋友一起來告狀,我走過去剛想批評他,只見她正蹲在地上給撿蠟筆。我連忙用贊揚的口氣說:“這才像個乖孩子,好孩子要多做好事,不能欺負小朋友。”接著,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說:“今天,老師要表揚李**,她主動幫小朋友們撿蠟筆了。”我的語音未落,一個孩子就說:“老師,今天李**打我了。”這下可不得了了,就像捅了馬蜂窩,孩子們你一言我一句的,老師他拿我的蠟筆了,老師他搶我的玩具……李**立馬回話:“我沒有。”但又卻不好意思的看了我一眼。我知道一味的批評是沒用的,換個角度想想,可能會有意外的效果。我對她說:“伸出你的雙手,”然后又對全班小朋友說:“以前,她小朋友這雙小手是欺負過很多小朋友,但是今天她用這雙小手做了一件好事。幫小朋友撿起了蠟筆。”接著我又充滿信心的說:“李**以后一定會用這雙小手做很多很好得好事。”說完,她偷偷的用那種疑惑的眼神看著我,我告訴他,雖然你欺負了很多小朋友,但是你也幫助了他們,做了好事老師就會表揚。老師今天不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批評你,是因為老師知道你認識到了錯誤,這樣的小朋友老師不會批評。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發現李**有了明顯的變化:她經常在中午散完步為小朋友搬小椅子、幫老師做些小事,看到她得變化我們很欣慰。
教育筆記:多關注孩子
每天的晨間韻律活動總有幾個調皮的孩子,要么東張西望,要么與小伙伴們講話,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我真是著急又生氣呀!批評教育一次后,效果微小沒。
今天,我又見到浩浩左顧右盼、侍機玩耍而不認真表演時,我沒有生氣!而是靈機一動,當音樂一停,迫不急待地對全班的小朋友說:“今天很多小朋友都很認真做韻律,像杰杰、茂茂、銘銘,好像浩浩也表演得很認真,不過老師沒有看得很仔細,現在老師要看清楚來了!”我一邊說一邊往浩浩的位置上瞅了瞅,只見他馬上收回了正想伸出去“打人”的手。
當早操音樂響起時,浩浩那無精打采的樣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勁頭十足,嚴肅認真的表演。
浩浩是一位自尊心很強的小男孩,他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更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當老師對他密切關注時,他一定會用老師欣賞的姿態去迎接老師的目光。相反,如果老師對他的一些不良行為嚴加指責時,他一定會自暴自棄。
也許所有的孩子都像浩浩一樣,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渴望得到老師的夸獎,作為老師一定要心平氣和地去面對每一位小朋友,用心地關注他們,給他們鼓勵,即使幼兒出現了一些不良行為,也應該這樣做。
教育筆記:用愛澆灌每一個孩子的心
一個班里,總有比較特殊的孩子。在我們班,小旭算一個。
他是個比較內向的孩子,不愛說話,也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記得剛開學的時候,幾乎大半的孩子是哭鬧著要媽媽的,可是他沒有,靜靜的站在那,看著別的小朋友,沒有表情起伏。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讓我感受了他的“與眾不同”,基本上每個孩子都可以很開心的與老師交流,和小朋友玩耍。可是他不一樣,老師跟他說話,他不回答,就這么看著你,問老半天,也不會說一個字,來幼兒園基本一天不開口。別的小朋友在玩玩具,他也不玩,就在一邊看著,三番兩次的跟他商量,去跟小朋友一起玩,他不愿意。老師帶著他一起,也不愿意。抗拒別人,不愿別人走進他的世界。
孩子的媽媽很擔心,總是詢問他在幼兒園的情況。也總是跟我們說:“孩子會不會有孤獨癥呢?”但是孩子的媽媽說,在家里,孩子比較愿意跟家人交流,也不會不愿意說話。孩子媽媽這么一說,一語驚醒夢中人,孩子并不是孤獨癥,并不是不愿意跟任何人說話。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孩子會跟他們一桌上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說話。于是,我便有意無意的去跟孩子親近,下課的時候拉來孩子,跟他聊聊家常。中午的時候跟孩子一起玩玩具。午睡前夕,坐在孩子的床邊,跟他說說話,陪他入睡。
一次戶外活動的時間,所有的孩子都興致很高、三五成群地玩著,只有他,站在一邊,沒有合怍的伙伴。我便悄悄地過去拉起他的手,他沒有拒絕我,我跟他說:“小旭,你怎么不玩呢?”他生埂地回了我一句:“我家也有這個。”我便說:“家里有也能玩阿,我們一起玩吧,”他想了一會,回了我一個為什么,我輕輕俯下身,在他耳邊說:“因為我喜歡你阿。”就這樣,我們一起玩紙球,你扔我接,你拋我滾,看他開心的玩著,露出了從未有過的笑容,我的期待也變成了現實。
孩子終究是孩子,不能用成人的標準和觀點去要求他們,但孩子又不是孩子,他們同成人一樣,有自己的思想,同樣想得到應有的尊重。
往往聽到教師和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這樣不行,那樣不行。其實,不是孩子不行,是我們大人不行,是我們急于求成和拔苗助長的心態在作怪,總是用放大鏡去看孩子的缺點,用顯微鏡對待孩子的優點。
對于班里的“特殊孩子”,有人給他們冠予了“壞孩子”的稱號,別人說他們壞,他們也“一壞再壞”。其實,我更喜歡把他們叫做“與眾不同”的孩子。“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本質都是好的,沒有好壞之分,只是有些孩子的精力更加旺盛,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他們更加有個性,所以說他們是“與眾不同”的,我想,這樣稱呼對他們更公平。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所以也不可能有一樣的孩子,這就要求我們要因材施教,從而讓每個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獲得不同的發展。“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想,無論是怎樣的孩子,總有一種教育方法適合他。教育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種藝術。
跟小旭相處的過程中,沒有刻意的教育方法,只是一句俯在他耳邊的悄悄話,只是一個大手拉小手的小游戲,我們也許只是轉變了一個孩子,而孩子贏得的卻是他的一生。
教育筆記:多關注中間的那一類孩子
在閱讀《早期教育》時,看到這樣一篇文章《讓每一個孩子感受愛的陽光》,作者呼吁我們對孩子的一視同仁應該是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隨時體現的。看到這兒,我想到了以前帶班時發生的一件事情……
周一早上升完國旗,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排著長隊往班上走。走著走著,小班的孩子們便混在一起,老師們一邊高喊一邊清點。我站在我們班中間的位置,一邊動員小朋友們快點走,一邊查看是否有別班的孩子。這時,我看見一位漂亮的小姑娘似乎不是我們班的,我拉住她說:“這是哪班的呀?”“我是小一班的。”“小一班的!”我詫異了“我是孫菁菁。”我仔細一看,還真是孫菁菁。我摸著她的頭說:“菁菁,你今天真漂亮,梳了小辮子,老師都不認識了。”菁菁靦腆地笑了。看著孩子的微笑,我禁不住一陣自責,這是什么老師呀,連自己班的孩子都不認識了!
菁菁是這學期我們班新插班的孩子。因為對環境的陌生,孩子沒有完全放開來,但孩子很聽話,從來不惹事,作業也不用老師操心,能獨立完成。而且在我的印象中,菁菁一直戴著一頂帽子。所以今天當菁菁梳了辮子,換了漂亮的衣服我一下子沒認出來。說起來這件事是一個玩笑,但作為老師,我不得不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行為。
在班上,像菁菁這一類的孩子還有很多很多,他們老實、聽話,從來不惹事,老師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基本上不用老師操心。而且他們的個性又不張揚,不喜歡表現自己,總是那么默默無聞。這一類的孩子受到我們老師的關注最少。追究其原因,主要是班上孩子多,老師的事情多,老師的精力只能關注到班上最調皮的孩子和表現最棒(喜歡表現自己,又表現好)的孩子,中間的那一類孩子恰恰被老師忽略了。應該說,我們的忽略對這一類孩子是不公平的。他們也是孩子,也需要老師去注意他們,需要老師去愛撫他們。因此,我們老師在不能改變現狀的基礎上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多關注中間這一類孩子,摸摸他們的頭,拉拉他們的手,和他們聊聊天,做做游戲,讓這一類孩子也沐浴在老師的關愛中,做到真正的面向全體。
讓我們從最細微處做起,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孩子,讓他們感受老師陽光般灑滿每個角落的愛!
教育筆記:關愛每一個孩子
“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面對一群年齡相當,但是,性格、興趣愛好、行為習慣卻各不相同的孩子。相信大部分老師都跟我一樣喜歡那些有良好行為習慣、聽話懂事的孩子,但作為一名老師,我深知每一位幼兒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因此面對那些任性好動、脾氣暴躁的孩子,我反而給他們以更多的關注,讓他們逐漸改掉自身的不足,而這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者的責任。我們班有一個聰明的小男孩,因家里長輩的過分寵愛使他嬌慣出許多的不良習慣:任性、脾氣暴躁,做事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經常和小朋友發生矛盾,不依他者他就動手打人,天天都有小朋友告他的狀。我知道,這是他真實的展現,而一個人的個性、習慣是沒有辦法一下子改變的。我沒有因為他的行為而大動干戈的訓斥他,而是在不斷地觀察尋找機會幫助他改掉缺點。記得看到過這樣一句話“讓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覺他就會成為好孩子。”
當我發現他和小朋友爭吵沒有動手打人,只是非常生氣的踢一下小椅子時,我就會立刻用贊賞的眼光望著他,夸他進步了,學會了不打小朋友,用踢小椅子來解氣;當他又一次與小朋友遇到矛盾,生氣的坐在小椅子上時,我又不失時機的表揚他,這次不僅學會了不打小朋友,還學會了愛護小椅子了;當他主動把玩具和好朋友分享時,我會結合其他幼兒共同贊揚他:學會分享了,真了不起。
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孩子是“夸”出來的,雖然不知道這句話是否正確,但有一點,我認為作為一名老師只有當我們關注了孩子極其微小的進步,讓孩子體會到了你對他表現出的進步及努力的肯定,讓孩子體會到了你對他的愛,他才會朝著你期望的方向前行。因為我始終相信“投之以桃 報之以李”,當我們付出了我們的真心去關愛每一個孩子時,那么我們也定將能收獲到孩子們對你的愛。
案例:日常生活中,班級里時不時地有一些“小調皮鬼”,他們有意無意地惹出一些小麻煩,犯一些小錯誤,有些孩子經過教育后能夠很好地改正,可有的孩子屢教不改。比如:我班的鄒政,今天早上,胡宇杰媽媽來告訴我們,鄒政經常打胡宇杰肚子,胡宇杰有點肚子疼,基本上告鄒政的話是每天不間段,他是每天惹事,打架。
分析與反思:碰到這些問題,我常常感到苦惱“這些孩子,怎么是這樣的呢?”我常常感到著急,原來我總想這些問題的產生很有可能是正常現象,孩子年幼,他也是在這些行為的反復中學習和成長起來的,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一定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孩子,教育孩子當以理服人。可是他偏不聽,好好對他說沒用,照樣你上你的課,我照樣玩我的手,我說我的話,一不順心,就大打出手,動拳動腳是最快的速度,有時連老師制止都來不及,上課不但自己不聽,還影響旁邊小朋友,說說正是沒用,我只好用懲罰的手段來讓他改正,當然懲罰而不是目的,因此,懲罰之后必須要及時與孩子說理,并寬容對之,這里所說的寬容,并不是無所謂和任其發展,而是就事論事,不要翻老賬,不要把問題擴大化。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老師應首先了解孩子出現錯誤的原因,采取個別教育或心理暗示等方法提醒孩子,切不可不論青紅皂白一通粗暴指責。尤其應避免使用惡語、罵人語言等等。因為這樣不僅使被嚇壞了的孩子認識不到自己錯在哪里,而且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
有時孩子根本意識不到自己已犯錯,這時責備他們不會有任何作用。人處于激動時,語音的分貝總是很高,節奏很快,神經緊繃,面紅耳赤,情緒失控,爭執只會越來越嚴重。所以,遇到孩子不接受批評時,老師應持平和的態度,同時降低聲調,這樣不僅能使孩子情緒穩定,也容易使自己變得理智。然后再幫助孩子講清事情經過,找出錯誤的原因和由此帶來的嚴重后果,趁熱打鐵,進行淺顯易懂的說理教育——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覺得你是在幫助他,從而接受批評。
有些很明顯的錯誤,孩子自己也會意識到。這時老師可采取冷處理的辦法,保持沉默,暫時將此事擱置不提。因為,此時孩子多已經做好挨批評的心理準備,如果如他所愿批評了他,他反而可能會如釋重負,轉眼就把事情忘掉了。而如果老師不批評,他反而會忐忑不安,猜測老師的心理,進行自我反省。適度、適時的沉默可造就緊張的氣氛。
在幼兒園里,每個班里都有幾位頑皮、不服管教的孩子。我們班里有一名女孩叫李**,她老是欺負別人,不管別人有沒有惹她,她都要去欺負人家,因此,每天到老師這里來告狀的孩子不下七、八位。
一次,桌面游戲活動涂畫色時,李**拿蠟筆在別人的書上到處亂畫。幾個小朋友一起來告狀,我走過去剛想批評他,只見她正蹲在地上給撿蠟筆。我連忙用贊揚的口氣說:“這才像個乖孩子,好孩子要多做好事,不能欺負小朋友。”接著,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說:“今天,老師要表揚李**,她主動幫小朋友們撿蠟筆了。”我的語音未落,一個孩子就說:“老師,今天李**打我了。”這下可不得了了,就像捅了馬蜂窩,孩子們你一言我一句的,老師他拿我的蠟筆了,老師他搶我的玩具……李**立馬回話:“我沒有。”但又卻不好意思的看了我一眼。我知道一味的批評是沒用的,換個角度想想,可能會有意外的效果。我對她說:“伸出你的雙手,”然后又對全班小朋友說:“以前,她小朋友這雙小手是欺負過很多小朋友,但是今天她用這雙小手做了一件好事。幫小朋友撿起了蠟筆。”接著我又充滿信心的說:“李**以后一定會用這雙小手做很多很好得好事。”說完,她偷偷的用那種疑惑的眼神看著我,我告訴他,雖然你欺負了很多小朋友,但是你也幫助了他們,做了好事老師就會表揚。老師今天不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批評你,是因為老師知道你認識到了錯誤,這樣的小朋友老師不會批評。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發現李**有了明顯的變化:她經常在中午散完步為小朋友搬小椅子、幫老師做些小事,看到她得變化我們很欣慰。
開學初,正臨“三.八”婦女節,為了激發幼兒熱愛媽媽的情感,我提議小朋友們畫一副畫:“我心中的媽媽” 。
幾乎每個小朋友都把自己的媽媽畫得像公主一樣漂亮,當我展示出東東的畫的時,班級里卻一陣喧嘩。有的小朋友在笑、有的在說:“老師,東東的畫一定是亂畫的。”我仔細看了一下他的畫,媽媽的臉被涂上了深藍色,整個畫面看起來是有些亂。經過了解我知道了東東的畫并不是亂畫的,給媽媽的臉涂上藍色是因為他的媽媽正在做面模。東東說,媽媽每天給全家人做飯做菜很辛苦,所以他要送媽媽一個面膜,希望媽媽越來越年輕、漂亮。于是,我讓東東為全班小朋友講解了他繪畫的意圖,并表揚他是一個懂得關心人的好孩子。
在這次繪畫活動中,如果我沒有認真了解東東的想法,隨便小結兩句,不但對孩子沒有幫助,還會在無形中遏制他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所以,教師在忙碌的工作中要學會放慢腳步,關注孩子的“與眾不同”,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大班教育筆記200篇范文》:大班教育筆記第1篇 幼兒園大班教學筆記(專題一): 01、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孩子變得愛舉手了 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狀況:當老師有問題要問孩子的時候,
《小班教育筆記200篇》:小班教育筆記第1篇小班教養筆記——快樂洗手小班幼兒在洗手的過程中,總會聽到不斷的告狀聲:“老師,他又在玩水!”“老師,誰誰沒有挽袖子”&helli
《幼兒園教育筆記4篇》:幼兒園教育筆記4篇第1部分老師你能幫助我嗎班里的王泓翔小朋友是一個長得又高又胖的小家伙,身上的肉敦敦實實,走起路來挺著大肚子,腳往兩邊撇,手一甩一甩的,很有相撲運動員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