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wǎng)
這是幼兒園教師教養(yǎng)筆記《爭座位以后》,是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爭座位以后
早操活動后,還沒等孩子都進教,一陣慟哭聲就傳入耳膜。順著聲音快步跑過去,只見張xx和尚xx相對而立,地上歪歪扭扭的躺著一個書包。尚xx緊緊的按著椅子和椅子上的書包,眼睛死死地盯著對方,目光中充滿了霸氣,而張xx雙手揉著眼睛,淚似泉涌。 原來,尚xx發(fā)現(xiàn)張xx坐在她昨天坐過的座位后就強行把張xx從椅子上攆起來,并把人家的書包丟到了地上,這就出現(xiàn)了剛才看到的一幕。
這個問題要是放在尚xx以外的孩子身上,根本就不是問題的問題,因為,孩子們都知道班規(guī),這種事就不會發(fā)生。可是,今天這個事情發(fā)生了,發(fā)生在尚xx的身上了,按理說很簡單的做法就是按照現(xiàn)在的班規(guī)直接把座位給給了張xx,這樣看上去應該是很公平的。可是,就在我準備行動的時候我猶豫了。
因為尚xx是這學期新來的孩子,開園三天來 她一直坐在那個位置,農(nóng)村私立幼兒園呆過的她很可能受“排座位”的影響而使她認定那個位置就是她的。她以為自己有理所以當仁不讓。再加上來幼兒園四天了,前三天她都是哭鼻子,只有昨天下午才稍有好轉,這個時候我要武斷地拿規(guī)矩說事,以她的邏輯推理是不公平的,草率的舉動極有可能會讓她回到初來園時的抵觸狀態(tài),甚至徹底地的痛恨上這個班集體。應該是“放長線”在她喜歡上這個集體的時候再慢慢的滲透我們的常規(guī)教育。我不想讓班級任何一個孩子掉隊。
怎么辦?思索了一下,我便微笑著把張xx抱在懷里,和她耳語“你是個很懂事的孩子,老師很喜歡你,你哭了老師也很不開心,她這樣做是不對的,她是新來的,對咱們班又不熟悉,還沒有朋友,是不是很可憐?你看你呢,就不一樣了,因為你平時愛幫助別人,小朋友們都很喜歡你,老師希望你能夠幫助她,讓她也喜歡上咱們大二班嗎?”
聽到我對她的表揚,善良的張xx噙著淚的雙眼閃過一抹幸福,她點點頭,說“老師,那就讓她坐吧。”我捧著她的臉,吻上了她的額頭。靦腆的她撿起自己的書包重新找座位了。
但是,對于尚xx,我當然不能就這樣不了了之,我走到他跟前,也許也感覺到扔別人的書包是不對的吧,或者是因為她看見我抱張xx而誤以為我喜歡張xx的緣故吧,她低著頭不理我,眼角不時乜斜著我,怯怯的眼中透著戒備。我擁她入懷(本想抱她,讓她消除恐懼,可是無奈太強壯的她我實在抱不動)和她聊天,讓她明白:老師和小朋友都喜歡她,今天她可以坐在這里,不是因為她有理,而是張xx是讓給她的,希望她明天不要再搶座位,來得晚就找空閑的椅子坐,而不是搶別人的椅子,還有扔別人東西的行為是非常不好的表現(xiàn)。
隨后,在全班小朋友的面,我重點表揚了張xx,夸獎她的善良、寬容和禮讓,而對于尚xx我沒有讓她立刻表態(tài)自己以后該怎么做,以及當眾向張xx道歉,因為我覺得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她需要一個過程,一個堅持的過程,而不是停留在嘴巴上的。我的話音剛落,孩子們?yōu)閺坸x送上了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有尚xx的一份,此時幸福寫在張xx的臉上。
教育筆記:老師幫忙
新學期班上轉來了一名小女孩,小呂。她是個很聽話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很有禮貌。也可能是剛來的關系,她每天給我的感覺就是緊張,生怕出錯的樣子。
早上的時候小呂來了會跟我打招呼:“老師早上好。”然后她的一系列的問題就開始了,她會問我:“老師,衣服放在哪里啊?”“老師我想畫畫。”“老師我找不到紙了。”“老師我提不上褲子了。”她總是把一大堆的問題都擺在我的面前,讓我?guī)退拿Γ_始的時候我覺得孩子比較內(nèi)向,又是新生所以把她所有的問題都相應的解決了。可是很多天以后我發(fā)現(xiàn)她還是會問同樣的問題,而且一點改進都沒有,我覺得是應該把這些問題交由她自己處理了,于是我告訴她:“小呂,你可以自己把這些問題都解決掉的老師相信你,因為你個很懂事很聰明的孩子。如果你還是不能解決你可以試著問問你身邊的小朋友,先不要來問老師好不好?”她點點頭。說這話是因為我也同時發(fā)現(xiàn)了她跟其他的小朋友接觸很少,也很少說話,我把這些問題交給她自己處理后她很難做好,也不去問小朋友,只是自己在努力的做。于是我安排跟她一起做寶寶車的小朋友和她坐在一起,同時又讓班上話很多又很聰明的小朋友在她的旁邊坐。這樣一來,遇到了什么事情她會慢慢的去問小朋友,也開始慢慢的跟身邊的小朋友講話了。在上課的時候我也會時常的把一些問題留給她來回答,讓她能在課堂上有講話的機會,并給予很大的鼓勵。
現(xiàn)在她有了一些進步,但還是需要進一步的提高。把事情留給孩子自己去處理,讓他自己去想辦法比我們告訴他十次都有用。放手讓孩子去做,放手讓孩子去探索,誰都應該邁出他的第一步,請你不要阻撓,更不要代替。
教育筆記:老師,你看我多厲害
每到吃飯的時候,李xx就很讓我頭疼,每次最后吃完的是他,還總是吃會玩會,吃著吃著就把自己的小手背在了小椅子的后面,或是小手跑到了別人那里。
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對小朋友說:“咱們比一比,看哪一桌的小朋友吃飯吃得最快最干凈。吃飯的時候不說話。”結果,孩子們都認真得吃飯,整體速度都提起來了,而且有兩個桌吃得很干凈。李xx不是第一個吃完的,但也不是最后一個了。他吃得比好幾個小朋友都快,等他吃完跟我要湯的時候他對我說:“老師,你看我厲害吧。”我笑著對博文說:“嗯,博文真的好厲害,比其他幾個小朋友吃的都快。”這時,博文就高高興興的去放自己的盤子了。下午放學的時候還告訴媽媽:“媽媽,我今天吃飯吃的很快,老師還表揚我了呢。“
孩子都有一個自我肯定的過程,他的自我肯定是一種價值觀念的形成,也許他不能每次都做到,但他已經(jīng)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要發(fā)揚的什么是錯的,不好的,需要改正的。而作為老師,就需要對這些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行肯定鼓勵,而不是緊緊抓著是否孩子總是按照正確的觀念去行事,孩子是善變的,但當孩子形成了正確的價值取向,那么教育也就不那么難了。
教育筆記:為什么老師不穿襪子
我們班以前有一名小朋友,上幼兒園經(jīng)常不穿襪子,鞋子因為有汗臭味就會變得特別難聞。小朋友們也經(jīng)常說他,說他不講衛(wèi)生。有的小朋友甚至讓他離自己遠點兒。我對他說:“你以后每天要洗腳,要穿好襪子哦,穿上襪子才會更衛(wèi)生,你的腳才會更舒服。”后來這個小朋友改掉了不穿襪子的習慣。我還在大家面前表揚了他。看到他高興的樣子,我從心里感到欣喜。
前幾天我在組織游戲活動時,雪兒很莫名其妙地跑來指著我的腳對我說:“老師,你怎么沒穿襪子?你也不講衛(wèi)生了。”我當時愣了一下,看看自己穿著涼鞋的腳,確實不太好看。便說:“天這么熱,就不用穿襪子了,天熱時很多人都這樣的。”
事后,我才意識到自己以前對他們講過的話,現(xiàn)在我這樣的回答有些不妥。可能孩子會認為,只要是熱天,我就可以不用穿襪子,或者她還在疑惑著,老師為什么可以不穿襪子,我就不可以不穿襪子。我對自己的言行感到內(nèi)疚。
通過這件事,使我認識到: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我從這件事情,也意識到自己的言語、行為應該更加規(guī)范、嚴謹。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教育筆記:“老師,我也想要……”
現(xiàn)場再現(xiàn):
在計算活動“復習數(shù)的含義”中,對班柳老師問了一個問題:“咱們班一共有30個孩子,今天來了29個孩子,差幾個孩子就都來了?”有幾個孩子說對了是一個,柳老師獎勵答對的孩子每人一張小粘貼,趙xx沒能得到小粘貼大哭起來,邊哭邊摟著柳老師的胳膊說:“老師,我也想要……”,柳老師對他說:“別人答對了有獎勵,你沒有答對所以沒有獎勵。” 趙xx聽不進去,還是大哭大鬧,影響了柳老師的正常教學活動。
我的做法:
看到這種情況,為了保證柳老師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我將趙xx叫到了外面,和他談心。我問他:“你為什么哭?” 趙xx回答:“我特別想要小粘貼。”我又對他說:“你知道別人為什么得到粘貼了嗎?” 趙xx回答:“知道,因為他們回答對問題了,可是我真的想要。”我說:“我知道你是真的很想要粘貼,但是你覺得粘貼應該怎樣得到別人才會羨慕你呢?” 趙xx回答:“回答對問題。”我說:“那你知道怎樣才能回答對問題么?” 趙xx回答:“動腦筋,還得舉手。”我說:“你說的方法非常好,你現(xiàn)在知道怎樣才能得到粘貼,那你是不是也知道該怎樣做了?” 趙xx擦干了眼淚,用力的點了點頭。
回到活動室,趙xx不再哭鬧,也不再磨柳老師要粘貼,他認真的聽,每一個問題都舉手,當他沒有回答對問題而看著別的同伴得到粘貼時也不再哭鬧,而是等待著下一個問題,終于,趙xx憑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張寶貴的小粘貼!
我的反思:
現(xiàn)在的孩子由于在家庭中都是1比6的結構,在家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現(xiàn)實狀況導致了大部分孩子的抗挫折性較差,遇到一點點問題就愛大哭大鬧,以此來要挾家長,而且做事情不愿意付出努力與辛苦,渴望不勞而獲,我想針對現(xiàn)在孩子的這種現(xiàn)實狀況我們應該對孩子多一些抗挫折方面的教育,使孩子更加適應將來的社會發(fā)展需要。
教育筆記:老師沒有“偏向”
這一天,女孩子排練完六一節(jié)目之后,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雙層圓形餅干,作為獎勵發(fā)給幼兒,但由于數(shù)量有限,每個幼兒只能分到一半。剛開始,我將餅干從中間夾層分開,一人一半(○○)。這時,由于沒有掰好,是從餅干的中間掰成兩半(Ф),萱萱分到后,看到形狀小,小聲的嘟囔:“老師真偏向,給他們的大,給我的小。”其實分的是一樣多,只是由于分的方法不一樣,造成了形狀的不同,給幼兒造成了“誤解”。于是,我將問題拋給孩子,請幼兒判斷,餅干是否一樣大?有的幼兒認為不一樣大,有的幼兒認為一樣大,但是說不清理由(可能在他們的心目中,認為老師是不會偏向的)。于是,我提議將剩下的餅干用剛才的兩種分法,重新再分一次,看一看究竟是不是一樣大?孩子們非常認可這個方法,我很小心的掰好了餅干,交給幼兒。幼兒拿起餅干反復對照,這是,萱萱發(fā)現(xiàn)了從夾層分開的餅干雖然大,但是比半個雙層餅干薄。于是,我趁勢引導孩子們嘗試將半個雙層餅干再從夾層處分開,再將餅干平放在桌上,合成一個圓,這時,他們驚訝的發(fā)現(xiàn),兩種分法的餅干原來是一樣大的,有的幼兒大聲喊道:“老師沒有偏向。”我很高興,幼兒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奧秘。雖然,等分的概念對中班的孩子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恰當?shù)囊龑В悄軌蛞着c幼兒理解和接受的。接下來,我在幼兒最喜歡的娃娃餐廳中投放了關于“等分”概念的活動材料,讓幼兒在游戲中鞏固和提升概念認知。如:可以等分的單層、雙層的圓形、方形的自制蛋糕(泡沫做的,分合處用粘扣相連),“服務員”可根據(jù)“顧客”的需要,進行等分。在美工區(qū),幼兒通過對角折、對邊折、雙邊向中間折、四角向中間折,發(fā)現(xiàn)了更多等分的方法。
《綱要》中指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教師必須根據(jù)教育教學中的這些不確定因素,隨時接住幼兒拋過來的這只球,或回應,或反擊,或再擊——組織、參與、引導,使師生雙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過程,而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它五彩斑斕,生機勃勃,活力無限。因此,我們應當從關注生命的高度,用變化的、動態(tài)的、生成的而非靜止的、僵化的觀點來對待幼兒提出的問題,更加有效地詮釋“處處皆教育”的理念。
教育筆記:讓孩子感受老師的愛
每天早上接待的第一個小朋友總是婷婷,她長得圓圓的腦袋,大眼睛很漂亮。見到我總是會甜甜地叫一聲:“老師早”
可是婷婷不是個一般的孩子,她很頑皮,性格倔強,還特別好動,平時總喜歡在走廊里溜達,我每天要無數(shù)次從走廊帶回教室,她愛說話,尤其是老師講課的時候,老師講的什么她滿不在意,總是在下面有說有笑或是到處溜達,她還喜歡搶東西,經(jīng)常會為一個玩具,或是一把椅子和小朋友鬧起來,也正因為這樣她經(jīng)常受到我的批評,可批評過后她還是像以前那樣,我真拿她沒辦法,慢慢的我對婷婷有一些疏遠,對她的話也不上心,這件事情一直在苦惱著我,我一直在反思是不是我教育方法問題,我該怎樣教育婷婷這個孩子?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特點、行為方式、正是這些不同之處才組成了形形色色的豐富多彩的社會群體,我們要學會賞識孩子、尊重孩子,我不應該疏遠冷漠婷婷,我決定換一種教育方式,我要用愛來感動她。
這天,別的孩子都在玩玩具,不知為什么婷婷卻冷落在一旁。我覺得這恰好是一個教育的大好機會,我主動地走到她面前對她說:“老師和你玩搭陀螺的游戲好嗎?”她爽快地答應了,婷婷高興地跳了起來。“我一定贏你!”她自信地說,我和她很快擺開陣勢,她的玩具插的飛快,不一會就把我落下了一大截,她高興得手舞足蹈,我不禁急了起來。這樣反倒增長了她的士氣,雖然我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她的脫落差的的確比我快,也比我好。“我贏了”,她高聲歡呼,老師咱們再來一局,我還要贏你。
看著她興奮地勁頭,我的眼睛濕潤了說,我們要收玩具啦,等下次在陪你玩好嗎?她大大的眼睛頓時失去了光彩,沮喪地趴在桌上嘟囔著說“真沒勁”。
孩子的真情表露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我不禁自問,我有沒有真正關心過這孩子?她常常闖禍,頑皮,其實是天性顯露,我突然覺得對她的訓斥,冷漠是多么殘酷,老師不應該吝嗇自己的語言和表情應該向他們表示自己的愛,要發(fā)掘孩子的閃光點,蹲下來走進孩子內(nèi)心世界,了解孩子的需求興趣用愛心、耐心、點點滴滴澆灌童心,一個甜美的微笑,一句關心的話語,一次親切的撫摸都能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愛。
《安全教育筆記中班3篇》:安全教育筆記中班第1篇鼓勵讓孩子建立自信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繩、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熱鬧非凡,生機勃勃,到處都是孩子們的笑臉,開心的笑
《幼兒園大班教育教學反思筆記30篇》:幼兒園大班教育教學反思筆記30篇第1部分 剛拿到《小兔逃跑》這一故事時,首先被這個故事的趣味性所吸引,笑過之后才發(fā)現(xiàn)其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在備課和準備教具時才發(fā)現(xiàn),
《幼兒園大班聽課筆記40篇》:幼兒園大班聽課筆記40篇第1部分活動目標1、理解兒童故事內(nèi)容,激發(fā)幼兒對科學、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2、能夠積極參與想象性談話,學習詞語:“隱身”、“暢游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