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3
這是1-5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措施,是優(yōu)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據我課前了解,我班20多名學生都已經學會了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也會根據具體情境正確地選擇加減法(熟練程度有差異),但是對“為什么用加法計算”“得數‘5’是怎么來的”之類的問題講不出所以然。
“1~5的加減法的初步認識”教材安排了5課時,包括加法的初步認識和1~5的加法,減法的初步認識和1~5的減法,練習三。剛入學的孩子上課習慣尚未形成,自控能力差,需要有趣味*的學習方式。讓一年級的新生投入到數學活動中的關鍵是調動起他們的興趣,創(chuàng)造一個學生樂于參與的活動情境。我利用坐火車旅游形式,將練習題串在一起,變枯燥的練習為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在練習中,通過用手指表示得數,將式子列在自己的紙板上,小組交流,搶答等形式,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都得到需要的數學知識。習題的內容上選擇有生活味的、學生熟悉的情景,可大大提高他們的興趣。比如點點人數,看看動物園,數數小蜜蜂,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注意,去思考,從而讓學生親近數學,喜歡數學,提高數學學習的能力。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5,會用1~5這5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2、知道1~5的先后順序,會正確讀、寫1~5。
3、培養(yǎng)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預計教學時間: 1 節(jié)
三、教學重難點
知道1~5的先后順序,會正確讀、寫1~5。
四、教學活動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你喜歡去動物園嗎?你喜歡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嗎?育才小學一年級(1)班的同學也去野生動物園參觀了。小朋友們可開心啦!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他們看到了那些小動物吧。
(二)看圖認數、讀數,從現實中抽象出數
1、教師:找找動物園里有哪些動物?他們的數量各是多少?(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有意識引導學生按不同事物類型分類數書,有序觀察。)
2、學生匯報,教師一邊貼圖片和相應的數字卡片)
2、教師:圖中還有什么?他們的數量各是多少?
3、教師:同學們說的很好!像同學們說的一樣,生活中許多事物的個數都可以用數來表示,比如太陽的各種個數可以用1表示,2頭犀牛可以用2表示,2棵小樹也可以用2表示。你會想老師這樣說嗎?
4、認讀1~5,同時讓學生找出自己相應的數字卡片擺在桌子上。
(三)反饋實踐
1、教師說一個數字,學生用小棒表示。你還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示這個數嗎?
2、老師拿出3個蘋果,你能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和老師同樣多的蘋果數嗎?
從抽象的數中再回到實踐中去,讓學生通過表學具進一步體會數的基本含義,在操作與實踐中逐步形成數的該奶奶,發(fā)展數感。
(四)感知數的順序
1、逐次感知1~5的順序
教師示范,學生跟著擺。
先擺1個圓片,再擺1個圓片,是幾個?這個2匙怎么來的?
再擺一個,是幾個?
依次感知3、4、5的來源。
2、整體感知
(1)出示點子圖,請你給它排排隊。
請兩名學生上講臺擺,其他學生在下面擺。
(2)擺好后,提問:5的前面一個數是幾?3的前面一個數是幾?后面一個數是幾?
然后同坐相互問答。
(3)從1數到5,在從5倒數到1。
借助點子圖容納給學會算能夠整體感知數與數之間的橫向關系。
(五)開放性活動
1、聯系生活,說說日常生活中那些事物可用1~5表示?四人小組小朋友說說。
2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數量可以用1、2、3、4、5來表示。
3、游戲:
(1)這個數在2的后面,可能是幾?還可能是幾?
(2)這個數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幾?
(3)這個數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幾?還有可能是其他的數字嗎?為什么?
(六)認一認,寫一寫
師生共同概括出1~5的形狀特征,指導學生練習書寫。
(七)初步感知第幾個和幾個的區(qū)別
在黑板上擺出5只不同的小動物圖片,問一共有幾只?第一只是什么?
教學目標:
1、加深對5以內數的認識,通過整理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算式,形成加法表和減法表。
2、通過探索加法表和減法表的排列規(guī)律,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教學重點:提高學生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的能力。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喚起記憶
教師提問:誰還記得這個單元中我們學習了哪些數字嗎?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對學過的6個數字和相關的數學知識進行整理復習。(板書課題)
二、師生互動,梳理知識,建構網絡
1、復習幾和第幾
課件出示整理和復習第一題
①認識上面的小動物嗎?你能圈出左數的四只動物嗎?你能在左數的第四只動物頭上畫個o嗎?學生*完成,然后集體講評。
②數一數,比一比,并填空。大象有幾頭?熊貓有幾頭?鹿有幾頭?
學生*完成后,找學生回答校對,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2<5,5>3,2<3,3<5,5>2,3<5等。
2、復習5以內數的分解。(課件出示)
(1)完成課本第32頁的第2題。
(2)教師:在小組內把你填的內容小聲地讀一遍。
(3)找學生匯報,核對*。
3、整理表以內的加減法算式,歸納成表。(課件出示)
(1)說一說左面的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是怎樣排列的。
(2)老師任意指一道算式你能很快說出得數嗎?
找學生回答
(3)計算第一列算式,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先算,然后討論。
(4)出示課本第32頁5以內加減法表,引導學生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觀察、探究加、減法中算式的排列規(guī)律。
4、復習數的順序
教師(出示課本第33頁練習七的第1題):你能按順序用6個數字給小鴿子的房屋編號嗎?
5、開火車。
(1)教師出示計算題:看誰算得都對。
在學生完成后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講評。
6、出示圖片
(1)第一幅圖上的動物你認識嗎?誰知道這幅圖的意思?找學生回答。
(2)你能列出算式嗎?
學生*完成,然后指名校對。
(3)誰知道第二幅圖告訴我們什么意思?你能用語言敘述嗎?
(4)你能列出算式并計算嗎?
學生*完成,然后指名校對。
7、復習比多少
出示圖片
學生*完成,然后指名校對。
本題主要告訴學生,同一幅圖,我們既可以說小雞比蟲子多2只,也可以說蟲子比小雞少2只。
8、拓展題
出示課本第33頁練習七第5題
學生先*完成,然后找學生核對,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
三、課堂總結,提出要求
1、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對5以內加法和減法進行了整理,歸納成了表格。回去后大家要熟記表格中的算式和得數,進行又對又快的口算。
2、課后作業(yè)。
完成課本第33頁練習七的第2、3兩題。
第一課時: 1~5的認識
教學內容:p14~16;練習二第1、2、3、4題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會用1~5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1~5的數序,能認、讀、寫1~5各數,并注意書寫工整。
2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積極動手操作和認真書寫的習慣 。
3 利用“野生動物圖”使學生初步感知“用數學”的樂趣,同時滋生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1~5的基數意義和寫法。難點是1~5的寫法。
教學準備:課件;1~5數字卡片;計數器;小木棒。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喜歡去動物園嗎?動物園里有什么動物?現在同學們就來看一看這些可愛的動物。除了看動物之外,我們還要從中學習數學知識,1~5的認識,看誰學得又快又好。(板書)
二、教學1~5的認識:
1、(屏幕顯示“野生動物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上畫了什么?各有幾個?說給你的同桌聽。(指名說)
2、你們能不能按照順序來說一說?先說數目小的,在說數目大的。再說給你的`同桌聽。(指名說,根據學生發(fā)言操作課件)
3、這幅圖中還有哪些物體可以用“?”來表示?
4、(投影“1”數字卡片)現在請你拿出1根小棒,擺在數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擺?(學生上來演示)
5、(投影“2”數字卡片)現在請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擺一擺自己喜歡的圖形(學生上來演示)(3、4、5類同)
6、誰能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個數可以用1~5各數表示?
三、教學數序
1、(計數器上撥1顆珠子)老師撥了幾顆珠子?用幾表示?(板書:1)
2、(計數器上再撥1顆珠子)再撥一顆珠子,一添上一是幾?(板書:2)(3、4、5類同)
3、齊讀1、2、3、4、5。
4、1的后面是幾?5得前面是幾?3得前面是幾?后面是幾?(全班回答)
四、教學書寫
1、(屏幕顯示1~5的數字卡片)請同學們想一想,這5個數字各像我們生活中的什么物體?(學生自由回答)
2、教學1、2的寫法。
(1)動畫展示“1”、“2”筆順。
(2)請同3學們跟著老師用手劃。
(3)在書上描寫。
3、教學3的寫法。(同上)
4、教學4、5的寫法。(同上)
五、練習p21練習二 1、2、3、4
教學反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