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6
這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比較好的幾方面:
1、備課時把握住了知識的前后聯系。小學階段對整數筆算乘法的最高要求是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是筆算乘法的開始,兩位數乘兩位數是筆算乘法的關鍵。因為兩位數乘兩位數和三位數乘兩位數同是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如果熟練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再恰當的利用知識的遷移,學生肯定會很快的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2、教學中成功創設了預習問題。在學生的預習過程中,讓學生有目的的進行學習,對于問題,通過學習之間的討論,交流得出問題的答案,學生的學習效果比較明顯。
3、有效的培養了學生認真書寫乘法豎式的習慣。
二、不足之處
1、教學中沒有將新舊筆算進行很好的對接。特別是在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沒有利用好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學習新知,過高估計了學生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掌握,沒有進一步強調算理,教學中又沒有強調好“用十位上的數去乘,乘得數的末尾和十位對齊”這個算理,結果導致部分學生在書寫第二步乘積時,數位對錯。
2、沒有考慮到學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學生出錯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錯,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訣背錯,比如:三六十二、四八三十六等等;原因之二是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出錯,比如24+8、54+7等等。
三、今后改進方面
1、教學中復習鋪勢要到位,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關注數學知識本身的邏輯聯系,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識學習新知,舊知遷移效果會更好。
2、課堂上加強學生的口算練習
一、復習鋪墊
1、口算熱身:
16×4230×419×3180×4140×7
2、豎式筆算:⑴、145×2=
如果145再多一位換成3145或更多你會算嗎?
⑵、45×12=
學生自己動手完成,說一說計算方法,豎式計算乘法要注意哪些問題?
小結:兩位數乘兩位數,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乘得的數的末位和個位對齊,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乘得的數的末位和十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1、教學例1:李叔叔從某城市乘火車去北京用了12小時,火車每小時約行145千米,該城市到北京大約有多少千米?
提問:李叔叔的城市離北京有多遠?你能解決嗎?
145×12=(板書:145×12=)
觀察這算式,你發現和我們以前所學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嗎?(三位數乘兩位數,兩個因數都沒有0……)
揭示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
2、你能運用估算知識猜一猜:李叔叔家離北京大約有多遠嗎?說一說你的想法?
3、你能用豎式計算出準確答案嗎?
4、學生獨立思考,自己試著在練習本上算一算。嘗試算出145×12的結果,并對照估算的情況,算一算估算值與準確值的誤差是否合乎實際。有困難的,可以參考課本中的算法進行計算。
5、教師巡回指導,特別關注有困難的學生。
6、交流匯報、歸納解題策略
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應說以下幾點:(1)、數位對齊;(2)先算2×145(3)再算1×145(10×144);⑷、最后將兩次乘法結果相加。
(4)、討論:⑴、290和145分別是怎么得到的?
⑵、為什么145與290不用數位對齊?
1用豎式計算。
142×23214×34
(先完成前一個反饋后再練習,最后將214×34改為34×214)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完成后,反饋交流。
2、當當小醫生
3、學校準備發練習本,發給15個班,每班144本,還需要留40本作為備用。學校應買多少本練習本?
小結:1、數位對齊;2、分位相乘;3、合并相加;4、滿十向前一位進1
如果是四位數乘兩位數呢,你會嗎,請你用今天學到的知識課后試一試。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一堂計算知識的新課教學?;仡檹慕虒W設計到課堂實施整個過程,自己收獲很多。
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給學生創設了思考與交流的空間。從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到相互交流探索筆算方法,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的得出過程,體會了計算的用處,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由于追求課堂的高效而忽略了學生學習知識過程中的知識生成環節。在將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與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做知識遷移過程中老師參與的程度太大,應該將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大膽的說說自己的想法。
在教學時,我覺得豎式的書寫很重要,在課上就重點培養學生認真書寫乘法豎式的習慣。我在教學板書時做到以身作則;要求明確,包括數字間的間距、相同數位如何對齊以及橫線的畫法;對學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作業批改中要求學生按要求書寫,但效果卻并不明顯,大部分學生沒有按我的要求寫,所以錯誤還是很多。4、所學知識的深度拓展不夠。導致學生的思維訓練發展的一個很好的機會沒有得到發揮。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首先從生活實際導入,創設了問題情景。我在課堂開始就從班級同學訂牛奶入手,再現了學生熟悉的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計算設置在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之中,激活了學生原有的知識與經驗,使學生愿意去主動探索知識。深深的體會到計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然后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給學生創設了思考與交流的空間。在探索筆算乘法的過程中,我先請同學估一估,培養了學生估算的能力,接著,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計算,學生積極地投入到交流討論當中,不少同學的口算能力很強,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結果,在交流中學生充分的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此基礎之上,我又引導學生試著用豎式解決這一問題,有了口算的基礎,學生通過認真的思考與合作交流得出了筆算乘法的方法。從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到相互交流探索筆算方法,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的得出過程,體會了計算的用處,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當然,在課堂中也有不足之處,例如,這種學習的方法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但是對一些平時發言少的、內向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參與的深度就遠遠不及活潑開朗的孩子,其效果反而不如接受式的學習方法。在算理的滲透和交流中落實還是不到位,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當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的筆算乘法》教學反思
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一次進位筆算課上完了。課堂上,我通過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算理與計算方法,反復向孩子們強調在乘的時候要記得“從個位起,用一位數依次乘多位數的每一位數;哪一位上乘得得數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的計算要求,但是在練習中部分學生仍然出現了下面的情況:
1.漏進位。在計算時孩子們常會出現貪快不進位的情況,一旦漏掉進位,在下一個數位的計算上就容易遺忘出錯。
2.忘記了要“依次乘多位數的每一位數”在計算乘加混合式題的口算時,加法也“依次加多位數的每一位數”了。
在計算一位數乘多位數時,必須嚴格按照計算順序一步一步去乘,碰到有進位時,要先對準前一位下面進幾,千萬不要漏掉把進位的數與乘積相加。為了減少計算上的錯誤,需要多練習乘加混合式題的口算(如:6×8+7等),這類口算的熟練可以大大提高一位數乘多位數的正確率。在教學中還要通過各種形式適時地多補充些相關練習,以強化學生計算技能,提高計算的正確性。
以上這些如果只是講給是不行的,我通過操作學具讓學生加深對算式算理的理解,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操作學習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課堂上我注重張揚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習慣解決問題。個別學生的學習情緒往往是外熱而內冷。我想今后的教
學要注意課堂上讓所有的學生都活躍起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