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1
這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這節課的知識點比較容易掌握,重點是要學生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我們知道口算是一種不借助計算工具,只依靠記憶、思維和語言進行計算直接得出結果的計算方法和方式。雖然口算的結果是外顯的,但口算的思維過程即是內隱的。也正因為口算過程的內隱性,所以也就有了口算方法的多樣性。新課程標準里也提到:“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因此,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更多的注重了對學生算法多樣化的教學。
一、“23+31”教學片斷(1)
師:你是怎樣計算23+31的?
生1:先算20+30=50,再算3+1=4,最后算50+4=54.,所以23+31=54。
生2:先算23+30=53,再算53+1=54,所以23+31=54。
生3(按捺不住):老師,還可以這樣算,先算20+31=51,再算51+3=54,所以23+31=54。
生4:我先算30+30=60,再算60-7=53,最后算53+1=54,所以23+31=54。
分析:倡導算法多樣化是基于原來的計算教學中“計算方法單一、過于注重技能的發展、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等問題提出來的,主要著眼于讓學生經歷探索運算方法的過程,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因此,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適當引導學生:“你是怎樣算的?”從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讓他們自主交流,為自己選擇合適的算法,這也為不同的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注重算法的多樣化,但并不是像解決問題一樣“一題多解”,算法越多越好,這也是很多人對算法多樣化產生的一個誤區,就像上面所曾顯得學生算法,雖然提出的方法很多,但是不難看出,有些算法過于繁瑣,或是思維層次由高到低,其實這與算法多樣性目的是不相符的,因此,在學生提出多種算法后,我又加強了學生對算法優化的學習。
二、“23+31”教學片斷(2)
師:剛才這幾種算法中,你喜歡用什么方法計算?
生1:我喜歡用第一種方法。
生2:我喜歡用第二種方法。
生3:我喜歡用第三種方法。
生4:我喜歡用第四種方法。
師小結:我們今天主要學習用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來進行口算,第三種方法在算理上和第二種是一樣的。現在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兩種方法的計算過程,然后用這些方法來做下面各題。
分析:在算法多樣化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發揮,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算法有多種多樣,作為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各種算法的特點,選擇合適自己的算法。在這節課中,學生之前所說的方法較多,可以看出,方法2和方法3是同一類,方法4在計算思路比較麻煩,因此我適時引導學生選擇運用普遍口算方法,其實也是幫助學生優化算法,正是教師的有效引領,讓學生經歷了從多樣化到優化的過程,學生擇善而從之,這是“優化”帶來的反應,是學生“選擇”的結果。
新課標指出要提倡算法的多樣化,它的目的其實也就是對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尊重,有利于培養學生高水平的數學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具體地分析具體情況”的意識。但是我認為算法多樣化不是沒有目的性的將所有算法堆砌在一起,因此在這節課設計中,我不僅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還要引導學生優化算法,在多中選優,真正學會普遍使用的計算方法。
今天下午聽了謝紅芳老師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一課,感觸頗多。謝老師將一趟簡單的二年級的口算練習課上的如此不簡單,令我心生感慨,贊嘆連連。謝老師用她優秀的教學基本功,精心的教學設計,將原本枯燥乏味的口算練習課上的如此靈動、活潑,激情,實屬不易。下面具體的談一談整節課給我的感受:
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筆算的基礎上進行的。掌握這部分口算,不僅在實際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學習筆算多位數加的基礎,為了使計算教學不再枯燥、抽象,謝老師首先讓孩子們進行“口算大比拼”。既提高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又為后來的新授埋下了伏筆。謝老師帶領孩子們從簡單的口算題中回顧了算法,為新知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學生們覺得題目都不能難,這是謝老師抓住機會及時問道:“你們覺得簡單在哪里?”一句恰到好處的提問,直指學習的核心——因為里面有整十數。接下來,謝老師順水推舟,出示了不再是整十數的口算(不進位)43+25,學生通過總結已有的經驗,很快地得出了答案。這時候,謝老師及時提問:“看來不用老師教,大家就都已經會了。可是有時候過程比結果更重要,誰來說說是怎樣算的?通過學生的總結,讓學生體會到口算方法和整十數的口算方法是一致的。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并沒有出現絲毫的說教,只是通過簡單又智慧的引導,讓孩子找到了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從不進位加法到進位加法的口算,謝老師是通過這樣巧妙的設計來過渡的:她設計了“我來出題”的環節,通過提問:“你能出點更難的題目嗎?”已到學生提出了43+29,43+28等進位加法口算。過渡的天衣無縫,令人拍案叫絕。同樣,老師將思考的權利充分給了孩子,不作任何講解,讓孩子們自己想辦法和同桌在討論中解決。果然,教師的適時引導和總結,讓孩子們愉快的得到進位加法口算的方法。讓學生經歷“面對新的需要解決問題——在討論中探求解決的'方法——廣泛交流——發現并體會計算方法——嘗試應用”這樣一個過程,學生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感受知識體系的構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謝老師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和想法認真聽取,公平對待,就如同學生的伙伴一樣,和他們一起探討。評價的語言準確得體,富有針對性。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探究計算方法,有利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的理念。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不但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計算數學的教學中謝老師注意提倡算法多樣化與算法優化,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能比較好地掌握盡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師引導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又相對簡便的一種進行比較熟練地計算。
善于讓學生在比較中總結,也是謝老師教學時的一大絕招。不論是進位加法和不進位加法算法的比較,還是練習題中針對性的將上下兩組題目讓學生比較,其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在計算中不斷反思,以便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算理。令外,謝老師還重視估算的教學,通過“估一估”,“我來編題”等環節的設置,讓學生在練習中更深刻的掌握什么情況下才會進位。最后設計的開放題,更是一絕,50元可以買2件禮物,可以是哪兩件?答案不唯一。即開放了學生的思維,又是對學生課堂學習的一個很好的檢驗。最后,全班在一首輕松的兒歌朗誦中結束,學生學的愉快,教師教的輕松靈動。整節課,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是值得我們深入學習的一節好課。
一、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學時,創設適合的情境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好的情境能讓學生盡快地融入到教學中來。因此,我的重建課的教案改成兩位小朋友買玩具,70元錢夠不夠的問題,這樣一方面提高學生估算能力,另一方面增強學生數感覺、。
二、注重交流,發揮學生的集體智慧
交流是學生的天性,學生總愿意把自己知道的與別人一起分享。根據這一特點,在重建教案中我要求學生相互合作,共同解決問題。既要積極參與活動,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取長補短,發揮學生集體的智慧,在相互補充中得到最佳的方案。我原先是學生說不出的想法就用多媒體代替,其實是在扼殺學生的.想法,只要教師多引導,多追問,口算想法會自然而然地出現的。
三、口算方法多樣化
分兩個層次教學:第一層次說說口算方法;第二層次寫寫口算方法。
(1)44+25
①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分別相加,然后再將兩部分合起來。
②先算44+20,再算64+5。
③先算44+5,再算49+20。
④先算25+40,再算65+4。
……
(2)25+38
①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分別相加,然后再將兩部分合起來。注意: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一。
②先算25+30,再算55+8。
③先算25+40,再算65—2。
……
(3)44+38
①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分別相加,然后再將兩部分合起來。注意: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一。
②先算40+38,再算78+4。
③先算44+40,再算84—2。
允許算法多樣化,體現數學的個性化,讓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
四、練習形式多樣化
多樣的練習形式,使學生在掌握和鞏固計算技能的同時,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享受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帶來的樂趣。
今天聽了李老師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一課,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筆算的基礎上進行的。掌握這部分口算,不僅在實際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學習筆算多位數加的基礎,為了使計算教學不再枯燥、抽象,李老師以學生乘船去鳥島看鳥為主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發現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在教學中,讓學生經歷“面對新的需要解決問題——在討論中探求解決的方法——廣泛交流——發現并體會計算方法——嘗試應用”這樣一個過程,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感受知識體系的構建。
一、李老師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境,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豐富的背景,讓學生在生動豐富的背景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的聯系,體現學習數學的價值。李老師利用了課本資源,把哪兩個班可以合坐一條船這一現實的生活問題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獨立思考、大膽猜測。
二、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李老師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和想法認真聽取,公平對待,就如同學生的伙伴一樣,和他們一起探討。評價的語言準確得體,富有針對性。
三、引導學生設計乘船方案,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逐步養成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的習慣,也可以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的能力。在這一環節中,老師能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出許多方案,但在教學中,教師沒能很好地把握好,而應通過學生的計算,來判斷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哪些是不能用的。
四、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探究計算方法,有利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的理念。
五、李 老師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不但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計算數學提倡算法多樣化與算法優化,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能比較好地掌握盡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師引導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又相對簡便的一種進行比較熟練地計算。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