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02
這是一年級20加減法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初步學會用“湊十法”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過程與方法】
在探索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過程中,通過操作和教師的演示,理解并掌握“湊十法”在計算中的方便與快捷,達到準確計算的程度。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初步滲透轉化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湊十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使學生形成“湊十法”的思考過程。
三、教學準備
課件、算式卡片、每人13個小蘋果學具等。
四、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出示口算,搶答(課件出示)
10+2 4+10 5+10 10+7
(1)怎么算得這么快呀?
(2)學生總結:十加幾就等于十幾。
2.看誰算的巧(課件出示)
9+2+1= 5+3+7= 8+4+2= 6+5+4= 3+2+8=
(1)學生口算搶答。
(2)沒有“10”怎么也算得這么快呀?說說你是怎么找到10的?
小結:看來,“10”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它能把復雜的計算變得很簡單。
(二)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主題圖: 運動會賽場。
提問:在運動會賽場,你發現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問題?
預設:(學生交流信息)箱子里有9盒飲料,外面有4盒飲料,一共有多少盒飲料呢?
2.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內交流。
(2)學生匯報。
預設1:1、2、3……12、13依次數。
預設2:從9數到13。
預設3:先拿1盒放到箱子里,再算10+3=13
預設4:先將9看成10,10+4=14,9+4=13
(3)發現方法間的區別與聯系
①這幾種方法,哪種最熟悉?(前兩種方法)
②第3、4種方法,它們之間有聯系嗎?(它們都是借助10幫忙)
③這種方法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新方法,下面我們就具體研究。
3.建構方法,揭示“湊十法”
(1)動手擺一擺
①讓學生用“蘋果”代替“飲料”,把“湊十”的過程動手擺一擺。
②學生邊說課件邊演示。
教師追問:為什么拿1個呢? 2個行嗎? 9和1在一起,好在哪里?
③板書計算過程。
將演示過程記錄黑板:
9加幾
揭示:從4里分解1和3,9+1=10,這種方法叫“湊十法”,板書“湊十法”。
強調:10個一轉化成1個十。
(2)歸納算法
歸納總結:計算9加幾的加法,見9想1湊成10,把另一個加數分解成1和幾,用10加剩下的幾就是十幾,也就是將9加幾轉化成好算的10加幾,這是數學中的轉化思想,運用轉化思想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新問題。
(三)應用新知,鞏固練習
1.卡片搶答。
9 + 3 = 9 + 5 = 9 + 9 = 2 + 9 = 7 + 9 =
2.靈活練習
商店里,傘9元,氣球8元,水筆5元,小象有15元錢,可以買哪兩種商品?
(1)9 + 8 = 17 17>14 不能買。
9 + 5 =14 14<15 可以買。
(2)適當延伸:8 + 5追問:應當怎樣算呢?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小結: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如何計算“9加幾”。
五、板書設計
9加幾
活動意圖:
數學的加減法運算很重要。特別是20以內的加減法是各種數字運算的基礎。學好20以內的加減法,有利于活化孩子的頭腦,發展孩子的思維。
活動目標:
1、感知進位加、退位減的算法,整理和歸納計算規律。
2、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并從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
蘑菇圖形、 計算題目。
活動過程:
一、通過例題再現,喚起幼兒的回憶
1、 小明買了9個紅蘋果和2個青蘋果,再出示集合圖。
2、 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怎樣列式?
教師引出:9+2=11。
3、蘋果的總數是多少?如果吃掉了9個紅蘋果,還剩幾個?討論: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1-9=
4、示圖片,在列式和計算中,體會相應的加減法算式的聯系。
(1)從圖上看出從11個蘋果里去掉9個,還剩2個蘋果.
(2)因為 9加 2得 11,所以 11減 9等于 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減1再減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減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1)
二、 小兔采蘑菇
1、出示“小兔采蘑菇”的例題場景,請幼兒觀察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想一想。
教師列出兩道加法算式,說一說計算方法,并歸納出進位加法可以用“湊十”的方法。
2、再列出兩道減法算式,說一說計算方法,歸納出退位減法的方法。
3、采蘑菇比賽。每個蘑菇旁邊是一道算式,完成計算后,如果正確,就直接跳到下一題,如果錯誤,則一起糾正比一比誰采的蘑菇最多最快,全部算完后選出才蘑菇最多的一組幼兒。
三、作業練習
1、教師講解操作要求,分發計算藍本子。
2、幼兒獨立完成二十以內加減法測試2。
活動反思:
給幼兒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讓他們在看一看、猜一猜、算一算等活動中積極動腦,在更大自由度的環境中大膽探索,促使幼兒在一系列的觀察、猜測、思考和表述中,自己發現規律,自己解決問題。使每個幼兒都能無拘無束地得到不同的提高和發展。
活動目標:
1、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表格、卡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觀察發現、引出課題。
師:這些算式我們學過嗎?
生:學過
師: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幾的算式
師:以前學習了哪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呢?
生1:學過8加幾的進位加法。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生2: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識、總結規律。
1、師:請同學們觀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點?9+2、9+6、9+9
生:一個加數都是9。
師:另一個加數有怎樣的變化?你能說說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師:第2列算式分別是什么?生:8+4……8+9
師:觀察這兩列算式有什么特點?
生:一個加數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個加數又逐漸多1。
2、師:它們的和又是怎樣變化的呢?(和也逐漸多)共同整理20以內進位加法表
1:9+2=9+3=9+4=9+5=9+6=9+7=9+8=9+9=
2:8+3=8+4=8+5=8+6=8+7=8+8=8+9=7+4=7+5=7+6=7+7=7+8=7+9=
3:6+5=6+6=6+7=6+8=6+9=5+6=5+7=5+8=5+9=
4:4+7=4+8=4+9=3+8=3+9=2+9=
3、觀察表格、發現規律,教師小結。
三、幼兒*作。
1、教師分發藍*計算本子,請有兒完成地17-18頁20以內加法練習(2)、(3)
2、幼兒*作教室巡回指導,作業批改。
活動反思: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幼兒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好的成效。
小百科:加減乘除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符號依次為“+-×÷”,在沒有括號的情況下,運算順序為先乘除,再加減。
活動目標:
1、感知進位加、退位減的算法,整理和歸納計算規律。
2、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并從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蘑菇圖形、 計算題目。
活動過程:
一、通過例題再現,喚起幼兒的回憶
1、 小明買了9個紅蘋果和2個青蘋果,再出示集合圖。
2、 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怎樣列式?
教師引出:9+2=11。
3、蘋果的總數是多少?如果吃掉了9個紅蘋果,還剩幾個?討論: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1-9=
4、示圖片,在列式和計算中,體會相應的'加減法算式的聯系。
(1)從圖上看出從11個蘋果里去掉9個,還剩2個蘋果.
(2)因為 9加 2得 11,所以 11減 9等于 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減1再減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減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1)
二、 小兔采蘑菇
1、出示“小兔采蘑菇”的例題場景,請幼兒觀察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想一想。
教師列出兩道加法算式,說一說計算方法,并歸納出進位加法可以用“湊十”的方法。
2、再列出兩道減法算式,說一說計算方法,歸納出退位減法的方法。
3、采蘑菇比賽。每個蘑菇旁邊是一道算式,完成計算后,如果正確,就直接跳到下一題,如果錯誤,則一起糾正比一比誰采的蘑菇最多最快,全部算完后選出才蘑菇最多的一組幼兒。
三、作業練習
1、教師講解操作要求,分發計算藍本子。
2、幼兒獨立完成二十以內加減法測試2。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