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05
這是加法口訣,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
課本P11---P12例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交流,發現100以內兩位數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性。
2、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3、能運用數學知識嘗試解決問題。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生的交流,發現100以內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性。
2、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進位的方法。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第8頁主題圖。問: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輛車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激發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教學例3。
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
匯報各自的計算方法。
3、小結。今天學的內容有什么特點?你能給這種算式取個名字嗎?板書課題:進位加法。
完成練習二第3題學生看圖,了解題意,或是擺小棒幫助理解。再列豎式計算。學生匯報,并說明計算方法。
5、總結算法。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指名匯報,引導學生總結: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也可以從十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設計意圖]:在嘗試、交流中掌握計算方法初步體會算法的多樣化,理解算理。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完成P11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學生匯報并說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觀察到的信息。學生匯報。
3、完成P13第4題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訂正,指兩道題說說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 通過練習學生能更為熟練地掌握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教師引導梳理。
五、隨堂練習
幼兒園大班100以內加法說課教案?
答: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
2、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培養學生合作意識、通過實踐操作總結計算方法的能力。
教學過程:
談話:今天我們第一次來到多媒體教室上課,感覺怎么樣?請大家四處看看,對這里的學習環境還滿意嗎?可不知道后面的聽課老師對你們的表現是否滿意,想聽到他們怎樣評價我們嗎?(生說)就讓我們一起把最優秀的一面展示給大家。上課。
一、新課情境導入:
在多媒體教室里,原來聽課老師的椅子有38把,為了讓更多的老師來聽課,又借來了25把椅子。請同學們幫忙想一想,大約有60位老師來聽課,能不能坐下?
1、除了用估算的方法知道60人不夠座,我們還可以用精確計算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貼此題內容)
2、想知道60人夠不夠坐,需要先求什么?(一共有幾把椅子)
3、誰能根據這個內容列個算式?(板書 38﹢25﹦ )
(板書課題:兩位數加兩位數)
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
4、大家想一想你能用哪些方法來計算這道題呢?接下來,請把你的好算法和小組同學說一說,也可以用學具擺一擺。一會兒請小組的代表來和大家交流。
5、哪位同學想代表小組說說不同算法。
?。▍R報交流,師板書方法)
?、俟P算的方法
38﹢25﹦63
3 8
﹢2 5
6 3
?、诳谒愕姆椒?/p>
30﹢20﹦50
8﹢5﹦13
50﹢13﹦63
?、蹟[小棒的方法
請一名同學到投影儀前用學具擺一擺。
6、用你們的方法來計算,雖然得數都是正確的,但大家看一看用哪個方法計算更好呢?
7、豎式的方法更簡便不容易出錯。豎式計算也叫做筆算。那么筆算時要注意些什么呢?(生總結)
?、傧嗤瑪滴粚R;②從個位算起;③個位滿10向十位進一,可以標記進位“1”。
二、新課內容練習:
1、(生活中的問題)數學書12頁做一做習題。學生列式筆算,然后同桌之間互相檢查習題對錯。
2、游戲(摘蘋果)
請表現優秀的同學和老師一起玩游戲,猜猜蘋果后面藏著幾?誰猜對就把蘋果獎勵給誰。
① 3 6
② 2 8
③ 5 3
﹢ 2 9
4 5
3 5
5
3
8
④ 1 7
﹢ 3
0
3、再請大家玩個游戲(考眼力)
判斷改錯題,誰發現了問題,就先舉手指出來。
?、?3 9
② 5 4
③ 4 3
④ 2 8
2 3
2 5
3 8
﹢4 2
5 2
8 9
7 1
7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使學生初步體會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單的方法。
2、通過學生操作、表達使學生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教學重難點:掌握對自己合適、喜歡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演示:從美麗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內景再到陸續飛落草地吃食的小鳥并對四只小鳥加以特寫。同時還伴隨著清脆的鳥叫聲。
2、問:老師想知道有幾只小鳥,誰愿意幫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繼續演示:又飛來一只小鳥(學生觀察)
問:這時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幾只小鳥?”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4+1= )
二、合作交流,探索發現。
1、 小組合作,2、 探索多種算法。
問:4+1等于幾?你是怎樣算出來的?請把你的方法告訴你小組的同學們。
2、全班交流算法。
(對得出不同4、 算法的小朋友給予鼓勵,5、 并板書5)
師:剛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們學過的4和1,誰用其它組成方式來計算的。
6、 這個辦法很好。
7、 你能用這種方法也來試著算一算嗎?同桌互相說。
三、分層練習。
1、“做一做”第1題。
(1)先請學生看圖說圖意。
(2)學生匯報算式;3+2=5,11、 2+3=5
師: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觀察上面的這兩個算式, 你能發現什么?
(使學生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13、 和不14、 變的規律)
2、“做一做”第2題。
要求學生邊擺邊列算式。
四、寓練于樂, 鞏固深化。
1、游戲一:貼蘋果
要求:在蘋果圖片上寫出“5以內的加法算式”并貼到蘋果樹上去。
游戲方式:以小組合作方式,大家擺學具說算式,一人寫算式。
2、紅花配綠葉。
要求:這綠葉上的算式,找到相應的“紅花”答案。
游戲方式:以小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個小組找到的“紅花”答案多。
評價:給找到正確答案多的小組獎勵“團結協作智慧星”。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根據圖示列出十以內數的加法算式,并能正確計算出結果。
過程與方法:經歷觀察與動手操作擺一擺、數一數,發展抽象思維,提高數學的應用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交流合作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十以內數的加法運算。
難點:加法算式的意義。
三、教學準備
教具:PPT,梨子和蘋果的卡紙若干個。
學具:計數棒。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通過大屏幕向學生展示圖片——《猴子撈月》,并詢問圖片當中的猴子在干什么?有幾只猴子在井旁站著?有幾只猴子在井上空懸掛著?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觀察。
學生作答后繼續追問:那圖片中一共有幾只猴子呢?從而倒入課題并板書。
(二)探究新知
通過導入中的故事引出“3+2=?”,引發學生思考。設置小組討論,前后桌四人為一小組,可以利用手中的計數棒,在五分鐘的時間內討論如何計算3+2=?(討論過程中,教師巡視觀察討論情況,適時引導。)
討論過后,學生可能會給出以下3種方法:
1.掰手指數數,數到5;
2.在2的基礎上再往后數四個,數到5;
3.先拿出3根計數棒,再拿出2根,數一數,得到5。
全班分享后,對學生討論情況及時總結并對他們提出表揚,并板書3+2=5。
(三)深化新知
接著拿出準備好的蘋果卡紙,創設新的情境:老師上午買了4個蘋果,下午又買了1個蘋果,總共買了多少個蘋果?
通過隨機提問,找同學上臺來現在講臺上貼一貼,在寫出算式并給出結果,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寫出4+1=5。
完成后,進行追問,若上午買了1個,下午買了4個呢?引導學生列出式子1+4=5,并提問:同學們有什么發現?引導學生得出:改變兩個數的順序,它們的和不變。
(四)應用新知
利用老師提供的梨子和蘋果的卡紙,同桌兩人完成游戲:根據本節課學習的十以內數的加法一個出問題,一個回答問題,讓同學們踴躍報名在講臺前展示。
(五)小結作業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獲?并留給學生一道作業題:回家后,自己當一名小老師,給爸爸或媽媽出一道加法的題目考考爸爸媽媽。
五、板書設計
加法
3+2=5
4+1=5 1+4=5
改變兩個數的順序,它們的和不變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