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8
這是圓柱與圓錐的教學方法,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梳理圓柱與圓錐的特征、面積、體積計算公式,能靈活地根據問題情境,選擇合理的方法進行計算。
2、溝通立體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系,構建圖形網格,使所學知識進一步條理化和系統化。
3、引導學生以類的觀點去觀察與分析圖形,體會解決問題的樂趣,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圓柱與圓錐的相關特點與特征,并能熟練地運用公式進行圓柱、圓錐表面積或體積的計算。
難點:通過對知識進行整理,提高學生自主獲取知識與概括知識的能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圓柱、圓柱圖片
教學過程:
一、梳理知識,構建體系
1、導入
師:認識這個圖形嗎?如果它的一個底面向圓心無限縮小到一個點的時候,它變成了什么圖形?
生:圓錐
師:圓柱和圓錐之間有什么關系?
圓柱和圓錐之間還有很多的奧秘和聯系,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圓柱和圓錐。
板書:圓柱與圓錐
2、梳理匯報圓柱圓錐的知識
?。?)特征
?。ㄓ^察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關系)
?。?)表面積、側面積
(3)體積
【設計意圖:為了讓學生整體、系統地感悟知識,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疏通環節很重要,通過圓柱變圓錐,及平面圖形與圓柱圓錐的關系,喚醒已有的知識、方法及經驗,以“平移”“旋轉”等方式在再現與強化立體圖形的運動,很好地完成了對單元知識縱向和橫向的結構化】
二、變式應用
1、根據情境選擇合適的解決策略
師:運用我們所整理的這些知識,能夠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請看下圖:
師:這是一個圓柱形的木桶。根據圖中的信息,你能不能提出一些實際問題呢?
生提問題
師總結問題,并解決問題
師:生活中能不能直接使用這些數據來準備材料?
小結:解決問題時要結合生活實際確定最合適的取值
2、根據圓柱的動態變化解決問題
師:我們繼續奔跑,都說孩子們有天生的創造力,我給你們一個圓柱,你想怎樣加工和創造呢?
生羅列加工方法
師根據加工方法提出數學問題
師:聯系我們解決的問題,你有什么體會
小結:復雜的數學問題都是有簡單的數學問題演變而來的。
【設計意圖:練習不是把不同的.學生拉回到同一起跑線上進行訓練,,而是使不同的學生通過練習得到不同的發展。讓不同層次的孩子都能找到可以去挑戰和自我實現的習題資源,同時教師進行分層指導,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借助課件理解題意,學生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 選擇方法,不僅有助于知識與概念的深化,更能促進思維與能力的拓展】
三、觸類旁通,提升應用
師:通過對圓柱的加工,使我們對圖形的思考更立體,更全面了。還有哪些圖形可以這樣削、切,接呢?
小結:當我們用觸類旁通的視角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又可以發現新知識,這就是溫故而知新,也就是復習的意義。
教學內容:
教材第25~26頁“練習與應用”第7~11題、“探索與實踐”12~14題、評價與反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步掌握圓柱、圓錐體積計算方法,溝通已經學過的一些形體體積計算之間的聯系。
2.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溝通已經學過的一些形體體積計算之間的聯系。
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知識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復習了圓柱的表面積、圓柱和圓錐體積的計算。這節課繼續復習這方面的知識,特別是表面積、體積計算知識的實際應用。(板書課題)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表面積、體積的汁算方法,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
二、復習體積計算
1.復習公式。
提問: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怎樣計算?(板書時出示相應圖形)為什么正方體體積等于邊長a的立方?圓柱體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這個公式怎樣得到的?圓錐的體積公式是怎樣的?為什么要乘以1/3 ?
2.做復習第7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計算。
三、知識應用復習
我們掌握了這些基礎知識,可以解決生產、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1.做練習四第8題。
引導學生把新知與舊知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比較。
2.做練習四第9題。
結合畫圖演示水流的速度就是圓柱的高,每分鐘的高在每秒的基礎上乘以60。
3.做練習四第10題。
提問:用這堆沙子去填長方體的沙坑哪一個量是相等的?(體積)接著學生計算。
4.做練習四第11題。
出示題目
結合題目和圖形理解長方體紙箱的長、寬、高與每個圓柱體飲料罐相相關數據的關系。接下來學生自主完成。(教師要注意后進生的輔導)
5.做練習四第12題。
可以先舉例說明,再概括。
6.做練習四第13題。
提問:要求圓柱體飲料罐的容積需要測量哪些數據?(要注意從它的里面測量)
通過計算再與商標紙上標出的容積比一比,你發現什么?加強學生把數學與生活有效結合起來。
7.做練習四第14題。
先讓學生動手操作,再交流。
8.評價與反思:結合3個方面讓學生自主評價。
9.讓學生了解“你知道嗎?”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復習,你進一步明確了哪些知識?
五、課堂作業
基礎訓練
201X月X日 星期X 晴
六年級,是在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學期。學習很緊張,我的語文很好,可是,數學卻有點問題了。我的數學成績在班里還算一般,老師總是說我,如果我努力去學,一定會更好的。數學老師對我們要求很高,我一直在努力的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記得有一次測試,我沒有發揮好,錯了很多題,去改錯題時,荊老師對我說:“楊景鑫,這次可錯不少題啊!”老師雖然沒有直接批評我,但我知道,在老師心里,我的數學成績還算可以,只是自己沒有去努力罷了。
在學習第二單元——圓柱與圓錐時,我總是忘記圓錐的體積要乘三分之一,所以,我就努力的去找試題做,后來我就記住了,以后就沒有在錯過了。終于,荊老師測試我們第二單元掌握的情況,我很開心,因為,我覺得自己掌握得很不錯了。可是,當《輕松練習》發下來后,我卻傻眼了,因為,我錯的全是應用題的得數,在那一頁上,幾乎沒有一個對勾,我很難過。從那以后,我比以前更努力學習了,在家,我每天除了做完學校的作業外,還要做一些相關的練習。如果遇到不會的題,我就讓好同學幫我解釋……久而久之,在以后的學習中,我不會在像以前那樣了。
不過,在一些粗心大意的情況下,會出現一系列新問題,在做一些解比例的題時,會出現許多粗心大意的地方,比如說,用比例解題時我不是把前項和后項搞反,就是列了一個沒有意義的算式;在方程中,如果等式兩邊都有未知數x,那么有些時候我就可能不會解了;有時甚至連加減法的算式我也算不正確;我有時做題不是沒看見單位的不同,就是把小數點看錯位置……這些問題的出現,讓我開始注意起來。以后,每當我做完題時,我都會去檢查一遍,后來,我養成了檢查的習慣,錯題也就隨之減少了!
馬上就要畢業考試了。我想在考試之前,我要比以前更好地復習,繼續努力改正自己存在的問題,給自己在這所小學的三年生活畫一個圓滿的句號。在畢業之前,我想衷心地感謝荊老師對我的付出與幫助。在畢業之后,我要用不斷的進步來問候親愛的荊老師和幫助過我的同學們。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圓柱和圓錐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觀察,認識圓柱、圓錐并掌握它們的特征,建立空間觀念。
3、能正確判斷圓柱和圓錐體,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教具學具:
1、教師準備大小不同的圓柱和圓錐以及其他幾種形體的實物及模型。
2、學生準備圓柱和圓錐實物。
3、教師準備長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圓形、梯形的小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做你來說我來猜的游戲。(就是中央電視臺幸運52的記時搶答)隨著屏幕上出現一組漂亮的幾何圖形,一名同學根據已有知識在描述著它的特征,另一名同學在認真的猜著,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然后屏幕上出現圓柱體和圓錐體,由于學生還沒學圓柱和圓錐。造成下面的學生無法猜出。此時學生自然會產生想深刻認識圓柱體圓錐的特征這一要求。
?。ㄍ瑢W們知道的真不少),這節課我們再來進一步了解圓柱和圓錐。
板書課題:圓柱和圓錐的認識。
二、教學新課
㈠認識圓柱、圓錐。
1、請同學們把自己準備的實物中的圓柱形物體和圓錐形物體分開。
2、仔細觀察這些物體的形狀,你能在紙上把他們畫出來嗎?誰愿意把
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
(貼出學生畫的立體圖)
教師:比較這幾個同學的畫法,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3、教師:剛才同學們通過觀察、想象,畫出圓柱和圓錐的立體圖形。那
么,你還能回想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或圓錐嗎?
(二)探究圓柱和圓錐的特征。
圓柱的特征.
教師:通過剛才的交流,可以看出大家對圓柱、圓錐已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那么接下來咱們再一起來探討圓柱和圓錐的特征。
1、請你拿起桌上的圓柱,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有什么發現?將自己的發現與同桌交流。
?。ń處熢趯W生交流時,深入到學生中,傾聽孩子不同的見解,做到心中有數)。
2、集體交流:(學生交流時語言可能不嚴密,教師隨時正確引導)
誰想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學生交流,教師系統整理。
?、艌A柱的上下兩個面是面積相等的圓,這兩個圓面就叫做底面。
?、茍A柱還有一個曲面,這個曲面叫做側面。想一想,這個曲面展開會是什么形狀?想個法子試一試!
(3)上下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想一想,圓柱的高有多少條?
認識圓錐的特征
教師:剛才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發現了圓柱體的特征,那么大家能不能繼續努力,來尋找圓錐體的特征呢?
1、拿出桌上的圓錐形實物,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又有什么發現?將自己的發現與同桌交流。
2、集體交流:
?、艌A錐的底面是一個圓形,圓錐的側面是一個曲面。猜想一下,圓錐的側面展開又會是什么圖形?試試看!
?、茝膱A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想一想圓錐的高有幾條?
三、鞏固練習
同學們通過努力,找到了圓柱和圓錐的特征。下面做一組練習題看看大家對剛才的知識掌握的怎么樣。請打開課本翻到48頁,看第一題。
1、完成自主練習第1、2題。(注意傾聽學生不同的意見,并讓他們說出自己判斷的理由。)
2、完成自主練習5。(利用課前準備的各種小旗)。
3、完成自主練習4,6。
四、實踐。
1、讓學生動手量圓柱、圓錐的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