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1
這是復式統計表二次備課,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復式統計表二次備課第 1 篇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讀,畫折線統計圖,進一步熟悉折線統計圖,學會用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
2根據折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對事物的發展趨勢作出簡單的判斷或預測。
二、教學重點、
難點
1.教學重點::畫折線統計圖。
2.教學難點:根據折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對事物的發展趨勢作出簡單的判斷或預測。
三、預計教學時間:
2節
四、教學活動
(一)基礎訓練
【口算】5.9-2.150.9-21.190-27509-213
【解答題】4.2比1.3多幾?
4.02比10.14少幾?
(二)指導練習
【基礎練習】練習十九第4題
認真看圖,*解決問題,再組織全班交流。
1)護士每隔6小時給病人量一次體溫。
2)他在4月8日12時的體溫是37.5℃.
3)他的體溫在4月7日6時到12時這段下降得最快,4月9日,12時到18時這段比較穩定。
4)圖中的虛線表示正常的體溫。
5)從體溫看,這個病人的病情是好轉。
【提高練習】練習十九第7題
在附頁2繪制折線統計圖。
1)注意:在統計圖里注明標題,橫軸,縱軸各表示什么?單位是什么?
2)指導學生讀數據,描點,連線,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拓展練習】練習十九第6題
第6題。
向學生介紹沙塵暴的危害和形成原因。認真看折線圖,解決問題。
全班交流:
②13年以來沙塵暴總天數逐漸減少。
③好的建議:要植樹造林,禁止濫砍亂伐樹木等。
(三)教學效果評價(小測題)
我國近年沙塵天氣發生情況一覽表
請根據上面的統計表,把下面的折線統計圖補充完整。
(1)從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你能根據折線統計圖預測一下明年沙塵暴天氣發生的情況嗎?
復式統計表二次備課第 2 篇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掌握收集的方法,能根據統計表中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正確地填寫簡單的復式統計表。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參與意識。
教學重點是:體驗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兩張單式統計表合并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
教學難點是:兩張單式統計表合并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能對數據進行合理具體的分析。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件、我們班部分小朋友二年級時的體重記錄表、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為了我們的健康,每年我們都要進行一次體檢。這不,幾個星期前我們剛剛體檢過一次是吧?其中一項就是稱體重。今天,老師帶來了我們班部分小朋友一年級時的體重記錄表和統計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課件出示我們班小朋友一年級時的體記錄表和統計表。單位:千克)
楊銀春 21 王雨妃 28毛瓊瑩 17周江莉 19胡靖浩 21
袁子栩 26胡婕 22鄔濤 18許宏業 24李旋 19
陳斌 輝 26王駿輝 24陳嬋榕 20許瑩霜 32毛黎寧 26
項世杰 14任陶紅 31呂慧凱 33魏蘇琪 22袁曉騰 29
胡杰 23馬盈盈 20竺蔚東 20胡昊哲 21陳濤 30
姜艷 20吳雨欣 19汪旭芳 30張浩 22 汪奕 14
體重(千克)15及15以下16~2021~2526~3031及31以上
人數(人)210873
2、仔細觀察,你能馬上說出這些小朋友中體重在16到20千克的小朋友有幾個么?
3、你怎么看出來的?(我是從下面這張統計表中看出來的。)
4、恩,你真會觀察,為什么不在上面這張記錄表中找呢?
5、下面的統計表中的數據就是根據上面的記錄表中的數據統計出來的。統計出來后,我們就能更清楚地看出這些小朋友一年級時總體的體重情況。
6、仔細觀察第二張統計表,你能來說說它的組成么?
7、師小結:引導大家再說一遍:第一橫欄是體重的各擋分類,第二橫欄是各擋體重的人數。
二、合作學習,解決問題。
1、學生分組完成單式統計表。
師:現在我們都二年級了,我們的體重會有什么變化呢?老師還帶來了這些小朋友現在的體重記錄表,(出示同學們現在的具體體重記錄表)
楊銀春 25王雨妃 32毛瓊瑩 22周江莉 23胡靖浩 25
袁子栩 29胡婕 29鄔濤 21許宏業 27李旋 21
陳斌 輝 27王駿輝 24陳嬋榕 22許瑩霜 35毛黎寧 28
項世杰 17任陶紅 35呂慧凱 36魏蘇琪 24袁曉騰 34
胡杰 27馬盈盈 24竺蔚東 23胡昊哲 25陳濤 33
姜艷 24吳雨欣 23汪旭芳 33張浩 26汪奕 20
師:二年級了,大家都長了一歲,我們都比一年級時重了,如果也讓大家馬上說出體重在16到20千克的小朋友有幾個,我們可以怎么辦呢?
對了,讓我們利用統計的知識來統計一下吧。(出示單式統計表)
體重(克)15及15以下16~2021~2526~3031及31以上
人數(人)
要求:1、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統計。(大家回憶一下,我們 以前學過的統計方法有哪些呀?恩,統計一個劃去一個或是做上記號,可以幫助我們在統計的過程中做到比重復不遺漏。)
2、統計完后,小組內指派一人記錄統計結果。
3、填完后,再仔細地檢查一遍。(有什么好的檢查方法么?)
你還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W生分組填寫統計表,師巡視一遍后參與較弱的一組學生的活動中。)
匯報交流,反饋自己統計的方法,比較得出既簡單又不容易錯的方法(滲透符號的思想),校對。
哪一組愿意來匯報一下自己的統計結果?
2、師生研討完成一份簡單的復式統計表。
看著我們完成的統計表,現在你能清楚地說出這些同學們二年級總體的體重情況么?請說說。(學生回答后師小結)
師:比較一年級時的體重情況和二年級的體重情況有什么變化?(出示兩張單式統計表)
體重
?。ㄇЭ耍?5及15以下16~2021~2526~3031及31以上
人數2101186
體重
?。ㄇЭ耍?5及15以下16~2021~2526~3031及31以上
人數011478
師:這兩張統計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么?
(第一橫欄都是表示體重,分成的每一檔體重也是一樣的。第二欄都是表示人數,但是各檔體重的人數是不同的。)
能把它們合并成一張統計表么?
(能,把兩張統計表相同的這一欄重合在一起(課件演示),把第二張的剩下的人數這一欄放在第一張人數一欄的下面。)
師小結:我們把這樣的表稱為“簡單的'復式統計表”(板書簡單的復式統計表)
復式統計表能把兩個(或多個)統計內容的數據合并在一張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數據的情況。而之前的兩張統計表就是單式統計表,只對統計內容的一組數據進行統計。
師:(1)比起單式統計表,復式統計表有什么優點么?
?。?)可是如果把這張復式統計表拿給其他班的小朋友看,他們能看得懂么?怎么修改呢?(把兩個人數改成一年級時和二年級時)
(3)為了能讓復試統計表中的每一塊內容更清楚,我們還應該在左上角的位置注明體重人數和年級。新課標第一網
根據學生的回答,再邊引導邊課件演示邊引導學生改成最合理的復式統計表:
復式統計表二次備課第 3 篇教學目標:
1、讓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記錄的過程,并能夠根據統計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了解統計的作用與意義。
2、讓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復式統計表,并能了解到復式統計表的優點,明確單式統計表與復式統計表的聯系與區別。
3、通過對熟悉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復式統計表,了解其表頭的各部分的意義。
教學難點:明確單式統計表與復式統計表的聯系與區別。
教學準備:每位學生的身高調查卡,答題卡及課件。
課前談話: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測量得到了各自的身高,現在請大家來介紹一下。
生:我的身高是131厘米……
生:我的身高是128厘米。
師:介紹得很清楚。猜猜這位同學去年的身高是多少?
生:可能是125厘米,去年比今年矮。
師:那再估計一下他明年可能會是多少厘米?
生:我想明年他可能會是130厘米。
師:湯老師猜他明年會是140厘米,可能嗎?
生:可能性不大,因為人一年不可能身高長這么多。
師:你的意思是說我們的身高每年只能增高一點兒,對嗎?
生點頭。
師:其它同學請根據這一生長規律預測一下自己明年的身高。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知道嗎咱們的校園不僅美麗,而且還隱藏許多數學小秘密,同學們想知道嗎?(想)湯老師在校園里拍攝了一組照片,請大家欣賞。(課件出示)
師:剛才的照片隱藏了什么數學知識?
生:統計表。
師:同學們的觀察真仔細,今天,咱們這節課就一起來學習有關統計的知識。(板書:統計)
二、創設情境
師:“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學校組織慶祝活動,為了保證咱們班的形象整潔劃一,湯老師決定為同學們每人預訂一套新的夏季校服,經學校審批,已批準,同學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為了保證同學們的校服大小合適,服裝廠提供了一組適合我們班學生穿著的服裝大小尺碼。(課件出示)
服裝尺碼:125、130、135、140、145。
師:尺碼為125的服裝表示身高是125厘米的同學穿著最合適,尺碼為130的服裝表示身高是130厘米的同學穿著最合適,以此類推,尺碼為135、140、145分別表示身高是135厘米、140厘米、145厘米的同學穿著最合適。
師:通過剛才的介紹,你覺得你應該選擇多大的尺碼的服裝。
生:我選擇35的服裝。
師:為什么?
生:因為我現在的身高是132厘米,明年我還要長高。
師:你的表述非常正確。
巡視。
師:這位同學的身高是141厘米,同學們建議他選多大的服裝。
一部分學生說選140的,一部分學生說選145的。
師:請選.145的同學說理由。
生:我覺得先140的小了,明年我們長高了,就更小了,所以我寧愿選大一點。而且我媽媽平時給我買衣服時都是買大一點的。
師:選140的同學覺得這位同學說得有道理嗎
生點頭。
師:是的,因為我們現在每年都長高一點兒,所以,平時挑選衣服時也盡是梢微買大一點兒的。
師:有了這個生活經驗,同學們再快速來歸納一下,125、130、135、140、145分別適合哪些身高段的人?
生1:125適合身高是125厘米、124厘米、123厘米……
師:也就是適合身高是125厘米及125厘米以下的(課件出示)。
師:那130呢?
生2:適合身高130厘米、129厘米、128厘米、127厘米、126厘米的人。
師:說簡單占,就是126-130厘米的人。(課件出示)
師:下面135、140、145,誰能夠像這樣簡單地表述它們,分別適合哪些身高段的人?
生1:135適合的身高段是131-135厘米。
師:又簡單又準確。
生2:140適合136-140厘米的人。
生:145適合141-145厘米的人。
師:我們班同學的最高身高為142厘米,咱們就干脆說145適合141及141厘米以上的同學穿。(課件出示)
服裝尺碼 適合身高段(厘米)
125 125及125以下
130 126-130
135 131-135
140 136-140
145 141及141以上
三、合作探究
師:經過大家剛才的分析,看來我們只要統計這幾個身高段各有幾人,就能保證服裝大小合適了。
板書隨機出示:身高。
師:怎樣保證數量、款式也合適呢?
生(思考):還要統計我們一共有多少人?
師:也就是人數(板書)還有呢?
生2:女生要分開統計?
師:男、女生服裝款式不一樣,所以分開統計都能保證款式合適。
男生、女生也就是性別(板書)
師:確定了這三項內容,我們現在就開始統計,好嗎?我們先來統計男生身高情況,為了節約時間,咱們分小組進行統計,怎樣?
生:好。
師:請各小組聽清合作要求:
小組內的同學互相合作,將組內的男生身高卡收集起來,在這塊小黑板上進行分類整理,小組長將整理的數據填在表格里。
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統計得快,而且數據準確,聽明白了嗎?(明白)
師:剛才小組合作提出幾點要求。
生1:只統計組內男生身高。
生2:分類整理。
生3:填表。
師:同學們聽得很仔細,按照這些要求現在開始統計。(各小組同學將男生身高卡進行整理,巡視時,發現同學們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不一會兒,雜亂無章的卡片就有序地分類整理出來了。
師看來合作的律師事務所 確不小。
現在請各小組長匯報你們組的數據,其它同學看小黑板進行一一核實。
組1:我們組男生125及125以下的2人。
師:同學們,這個“2”我能記錄在這張表格里嗎?
?。ù笃聊唬憾?)班男生身高統計表)
生:不能。
師:為什么?
生:因為那是記錄二(6)班全班男生身高情況,這個“2”只是一個小組的'125及125以下的男生人數。
師:這位同學觀察得很仔細,也說得很有道理,所以統計時,統計表的標題也是不容忽視的。既然這樣,老師就先把你們各組的數據寫在黑板上,好嗎?
生:好。
各小組依次匯報統計數據,其它同學對照整理圖進行核實。
現:各小組都無差錯,看來大家都是合格的小小統計員,現在誰能將這些記錄進行處理,填在上面這張表格里。
學生口算。
生1:125及125以下的有3人。
師:“3”怎么來的?
生1:把1、2、3、4組這一身高段的人數加起來。
師:非常正確,接下來呢?
生2:身高是126-130厘米的男生全班有5人。
師:身高在141及141以上的幾人?
生:(稍慢)1人。
師:很,注意身高段與數據的對應。
131-135和136-140兩段各幾人?
生:身高在131-135厘米的有10人,身高在136-140厘米的有2人。
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很快完成了這張男生身高統計表,咱們班女生人數較少,想一想,有沒有更愉地方法。
生2:一臉迷茫。
師:老師平時了解同學們的有關情況,通常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舉手。
師:你們認為用舉手的方法來整理女生身高情況怎樣?
生:好。
師:那請女生注意了,請身高在125及125厘米以下的女生舉手,2人。
師:在相應身高段表格記錄2。(課件)
(依次舉手、記錄)
師:我們經過收集整理、記錄,完成了統計過程。
?。ò鍟┲瞥闪诉@兩張單式統計表。
為了更愉地把新脫衣服做好,我們趕緊把表給服裝廠的老部傳過去。
?。ㄕn件)音效:數據統計得沒問題,但一個班最好只用一張表。
師:老總給我們提出了要求:只能用一張表。
那也簡單,把這兩張表合起來就可以了。
課件演示:將兩表拼接在一起。
師:同學們覺得合起來這張表怎樣?
生(仔細看、思考)
生:這張表,不知道哪是男生身高,哪是女生身高?
師:你觀察真仔細,提出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馬上來解決它,還有什么不足之處?
生:我發現有兩個標題。
師:你有什么好建議?
生:去掉一個。
師:好,照你說的辦?(課件演示)
師:將重復的去掉,可以讓表格更簡潔,是嗎?(是)不能再簡潔點兒?
生:沉思。
師引導:觀察第一橫欄和第三橫欄。
生(哦):第一橫欄和第三橫欄一模一樣,可以去掉一個?
師:其它同學認為呢?
生:我同音,因為它們也重復了。
師:好,我們也試試年地,看去掉以后有沒有影響?(課件演示)
生:很好,更簡潔了!
生:沒有影響統計的數據。
師:這張表現在又簡潔,又清楚,應該老總也會滿意吧,傳過去。
?。ㄕn件點擊)音效:這張表做得很簡潔,數據也沒問題,但身高、人數、性別這三個詞條要在表中顯示出來。
師:看來,這位老總是個非常認真的人,要求咱們精益求精,同學們,身高、人數、性別放在中哪一格呢?
?。ㄕn 提示)
師:這幾格,哪一格最合適?
生:應放在第一格。
生:應放在最前面一格。
師:(課件定格)我們把這一格叫做“表頭”。一格放三個詞條,看業我們必須先把分成三份(課件演示)。
師:身高、人數、性別分別在在哪兒呢?(課件閃動)
這一格你認為放哪個詞合適?
生:身高。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因它這一格它旁邊都是身高。
師:你是說這一格它統領這上面一橫欄(課件演示)?你說得很正確,同樣的方法,這一格填什么?
生:填性別。
師:你的依據是什么?
生:這一格與豎欄連在一起,應該是管男生、女生的。
師:說得很有道理。(課件演示)
師:那中間這一格呢?
生齊聲回答人數
師:用手比劃一下,它總統表中的哪一部分。
?。ㄉ脙墒謩澇鲆婚L方形)
師:對,它管這一大片(課件演示)。
師:身高、人數、性別就這樣被同學們輕而易舉地放進去了。那這三個詞條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嗎?
?。ㄕn件出示另一種的復式統計表)
分別將身高、人數、性別填入表頭相應的位置。
師:(小結)看來表頭三個詞條昌跟橫、豎欄的內容緊密相關的,我們把這樣的統計表叫復式統計表(完善課題)。
?。ㄕn件出示):兩張單式統計表,一張復式統計表。
師:這是我們剛才制成的兩組統計表,如果你是服裝廠的老總,你會選擇哪一組?
生1:我選下面一張,因為簡單。
生2:我選復式統計表,因為經只用一張表就表示出了男、女生身高兩項內容。
師:這是同學們的意見,老總會滿意這張復式統計表嗎?還是發過去吧。
?。ㄕn件)音效:這張表做得非常好,數據清楚,表格簡潔,讓人一目了然。
師:一目了然,老總他了然了什么呢?
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課件出示復式統計表)
?。ㄏ茸寣W生全面分析)
(課件出示填空題)
1、二(6)班男款130的服裝訂( )套,女款125的服裝訂( )套。
2、二(6)班男款服裝一共訂( )套。
3、( )款尺碼為( )的服裝的套數最少。
三、比較鞏固
師:看來復式統計表的確很方便,這里還有兩張單式統計表。(課件出示)
師:請同學們也把它們合成復式統計表。
生:(疑惑)不能合。
師:為什么?
生1:因為它們統計的內容不一樣。
生2:一張是統計年齡的,一張是統計性別的,內容不相同。
師:這樣看來,只有當統計的內容一致時,都能制成復式統計表。
師: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也一定收獲不少,現在就利用所學知識完成這張表格,完成你們的答題卡。
?。ň毩晝热荩焊鶕峁┑臄祵W信息填復式統計表)
師巡視、展示。
四、課外延伸
師:同學真是太了不起了!
你們知道嗎?其實有關統計的知識很豐富,大家請看。(課件出示搜集的有關統計的知識,讓學生了解)
同學們一邊小聲讀,一邊發驚嘆聲。
師:看完這段話,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1:統計的作用真大。
生2:統計員的工作好嚴格。
生3:統計那么早就有了,古代人真聰明。
生4:我長大想當一名統計員。
……
在學生的自由發言中輕松結束這節課。
復式統計表二次備課第 4 篇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表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過程與方法:在認識、填寫、分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據收集和整理的必要*和數據分析方法的多樣*,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3.情感與價值觀: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正確填寫數據,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教學難點: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表格標簽
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同學們,為了我們的健康,每年我們都要進行一次體檢,在體檢中有一項是稱體重,你們還記得嗎?今天,老師帶來了我們班同學的體重統計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出示課件)
1.1.你能簡單地說一說同學們的體重情況嗎?
1.2.你怎么看出來的?(學生說:我是從下面這張統計表中看出來的……)
【設計意圖】通過邊演示邊說想法,明確一沓就是一個十,幾沓就是幾十,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2.探究新知
教學例1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生交流:同學們,課余時間你有什么興趣愛好?
(相機出示情境圖中的六項活動)提出問題:我們班同學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怎樣驗*你的想法?
學生意見不一,引發用統計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創設了一個調查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統計的必要*,為復式統計表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2.1.復習舊知,鋪墊新知
(1)收集數據
統計一下本班同學最喜歡的活動(每人限選一種)。你打算用什么方式進行調查呢?
預設1:全班集體舉手表決;
預設2:男生和女生的特點不一樣,喜歡的活動也有很大差別,應該分開統計。
集體討論后,用男女生分開統計的方法進行調查統計。
(2)整理數據
根據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問題1:觀察統計表,能驗*你剛才的想法嗎?
問題2:從統計表中還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統計表時有什么發現?
(3)分析數據
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2.對比分析,引發沖突。
(1)觀察討論:這兩張表有什么共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
(這兩張表統計的項目都是一樣的,但調查的對象不同,每項的數據也不同。)
(2)提出問題:最喜歡看書的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多多少?最喜歡踢球的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多多少?……
(3)引發沖突:兩張表不方便比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項對比更方便?
2.3.合并表格,揭示課題。
(1)合并表格,認識“表頭”。
(2)比較表格:這張統計表與合并前的統計表有什么不同?
(3)揭示課題:復式統計表。
2.4.解讀信息,體驗優勢。
這張表包含哪幾項內容?根據上表回答下面的問題。
(1)男生最喜歡哪種活動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參加調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對調查的結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議?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新課教學的主體,在認識、填寫、分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培養數據分析觀念。從復習二年級上冊學過的單式統計表入手,把握學生知識的起點,通過對比分析,引發學生內在的認知沖突,從而產生合并創造一個更簡潔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復式統計表的優越*和必要*,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
3.課堂練習
3.1.課件出示教材第37頁“做一做”。
(1)全班討論,集體收集數據。
(2)記錄數據,小組討論分析。
(3)解讀信息,完成三個問題。
3.2.課件出示教材第38頁練習八第1題。
思考:這個表格與例題相比有什么不同?怎樣閱讀表格?
引導學生根據表格結構有序地閱讀信息,在此基礎上完成本題辨析。
3.3.課件出示教材第39頁練習八第2題。
要求:先將記錄單中的數據整理在統計表中,再說一說這個班的體育成績。
3.4.設計活動(課件出示對應內容)。
4.拓展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分層練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鞏固運用復式統計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5.課堂小結
(1)回顧課堂,暢談收獲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么問題?你有什么收獲?
(2)新舊對比,積累經驗
復式統計表和單式統計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優勢?
(3)師生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會了把兩張單式統計表,合并成一張復式統計表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總結、暢談收獲讓學生重溫回顧本課內容的同時,也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復式統計表的優越*,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深化統計思想,享受數學的簡潔美。
板書
復式統計表
【教學內容】
人教版新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36、37頁及做一做第1題。
【教材分析】
《復式統計表》是新版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初步體驗了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習了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了單式統計表,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同時認識復式統計表。教材中的例題設計了分男女調查學生喜歡的活動的情境,要求把兩張單式統計表合成一張統計表,使學生認識單式統計表和復式統計表的關系,了解復式統計表的結構,并在填表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對統計表進行分析。復式統計表包括了幾個單式統計表的全部內容,更加便于分析和比較各個數據,找出數據之間的關系,所以復式統計表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為后面復式統計圖的教學墊定了基礎。
【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了單式統計表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已經對統計表的結構填寫方法、對表內數據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引導學生對多張單式統計表進行合并,認識復式統計表的結構,學會填寫復式統計表,并能對統計表作簡單分析。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數據的整理和對比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復式統計表的產生過程,并認識簡單的復式統計表,會填寫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2、使學生在認識、填寫、分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經歷復式統計表的產生過程,并認識簡單的復式統計表,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理解復式統計表,知道使用復式統計表的意義,會對復式統計表進行分析。
【教學準備】ppt課件、小組合作表格。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及活動
1、咱們今天先算幾道特殊的加法算式。
最后一條:
師:等于什么呢?很多人有自己的想法了,真不錯,帶著我們的猜想,一起進入今天的課堂吧!
孩子們可以上課了嗎?(上課)
課件出示7項學生常參與的課外活動情境圖,讓學生猜想男女同學喜歡的活動一樣嗎?(學生回答)
二、創設情境、了解新知
(一)出示數據,直入新課
1、師:孩子們,宋老師請了我班的兩個小助手,他們幫我做了我們班上的以上活動最喜歡的情況調查統計,并且分別制成了兩張“單式統計表”
師:請看[邊說邊按課件]讓我們靜靜思考、靜靜讀懂它。[課件出示單式統計表]
三(2)班男生喜愛的活動統計表靜待5秒
[課件出示單式統計表]
三(2)班女生喜歡的活動統計表靜待5秒
2、回答問題,激發矛盾
師:孩子們,哪個活動是男女生都喜歡的???預設生[猜測]:玩電腦??或其他??
師:咦,怎么會有不同的*呢?(原來剛才男生表還沒看清楚啊!)師:那你希望老師把這兩張表格怎么放就能一眼看出來呢?
3、逐步合并
(1)左右放置
(2)上下放置
(3)調整活動項目順序放置
(4)去掉第二張表格的活動及項目名稱推上去。
三(2)班學生喜愛的活動統計表
師:為什么可以這樣并?(因為兩張表的活動項目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去掉一張表里的活動項目,直接推上去)
(5)交流討論
師:[手指活動及人數一列]那么這些是不是都很合理了呢?師追問:你覺得這里不合理,你想怎樣改呢?
學習小組各有一張表格,咱們把它給填完整,把不合理的地方變得更加合理,比比看哪組做得又快又美觀。
(二)設計復式統計表
師:孩子們,來,宋老師已經收到了很多作品,咱們一起來點評一下:
(1)預設:老師,可以把上面的那個格子分成兩部分,用斜線劃開。師:哦,你想說的,是不是這位同學所表達的意思???
師:來,隆重請出這位同學也來說說自己的意思。
(2)預設:[課件出示]師:孩子們,我這兒還有1張很特殊的表格,這孩子把這格變成了這樣,我好想聽聽他們組的想法。
請學生介紹想法。師在表格中畫箭頭。
師:[用紅筆圈]這個同學真了不起,把復式統計表的表頭做得如此科學明了。
(3)師:咦,我還驚訝地發現你們怎么把標題都給改了啊?這是為什么呢?預設:現在指的是全班生喜歡的活動。標題改為:三(2)班全班學生喜歡的活動統計表
(三)課件演示復式統計表合并、及進一步了解復式統計表
1、[課件演示]
師:孩子們,帶著剛才的經驗,我們進一步將這張表補完整吧。
2、師揭題:孩子們,像這樣的統計表我們就叫它復式統計表。師將板書:單式統計表+單式統計表=復式統計表補充完整。
師:咱們最大的創新在哪里?(在第一個格子)[課件演示圈出]師:這個格子??!咱們叫它表頭。
師:來,誰愿意介紹一下,咱們的表頭是怎么創新的呢?
①第一行是我們統計表中的活動,豎下來第一列是*別,中間這兩行是人數,我們在最頭這格應該分幾小格寫上這三個內容呢?(分三格)
(第一格就寫了“活動”,第二格寫人數,第三格寫*別,邊說邊用手勢比劃,邊板書:表頭)
這一空格也就是這個統計表的表頭,這樣設計能很清楚地反映出這張統計表的內容。
(四)比較新舊、感受新表優勢
1、師:來比比看,復式統計表與原來的單式統計表相比有什么不一樣呢?(學生說不同)師:孩子們,現在你能很快找出哪個活動是男女學生最喜歡的嗎?
2、概括優點
師:孩子們,現在你來說說看,咱們的復式統計表有什么優點?。繋煾鶕W生的回答板書:便于比較、簡潔。
(五)解讀統計表并思想教育
師:這樣棒的復式統計表,讓我們仔細看看它吧,你還發現哪些重要的信息呢?
師:咦,這里面有兩個3,它們所代表的意思一樣嗎?[課件演示:圈出3]
師:你有什么話想跟這這些同學說?
(六)了解生活中的復式統計表
師:復式統計表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得無處不在,你見過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課件出示:生活中的復式統計表]
三、生活應用、鞏固新知
[課件出示]金牌統計表
師:孩子們,這是中美俄三屆奧運會金牌統計表,這張復式統計表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105-107頁例1、練一練、練習二十第1、2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