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08
這是數的順序比較大小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2.讓學生經歷具體情境、借助計算器、抽象比較三個層次的活動,探索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
3.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積極思考、正確比較,善于與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2.讓學生經歷具體情境、借助計算器、抽象比較三個層次的活動,探索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做成課件)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帶來幾位朋友,你猜是誰?(原來是小熊),課件出示兩只小熊在爭吵,站著的小熊說我今年15歲,我比你大;坐著的小熊說:我今年8歲,我比你大;它們兩在草地上爭吵,同學們你知道它們兩到底誰年齡大一些呢?(15>8,因為兩位數比一位數大)過了一會兒,大象也來了,它說我今年32歲,我比你們都大。小熊就說怎么可能呢?應該我比你大才對,它們又吵了起來。同學們你說誰年齡最大呢?(大象最大)為什么?(學了這節課我們就知識了)剛才這些數都是100以內的數,今天我們來學習: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二、游戲比賽,學習新知(電腦錄音)
那么怎樣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玩一個游戲吧。
準備兩套數字卡片(0--9)
第一回合
出示游戲規則:
1、全班分兩隊,每隊派一個代表來抽簽。
2、第一次抽到的數放在個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數放在十位上。
3、哪個隊組成的兩位數大,哪個隊就獲勝。
4、能確定勝負時,比賽結束。
游戲過程中,老師不斷對學生進行采訪。
第二回合
出示游戲規則:
1、全班分兩隊,每隊派一個代表來抽簽。
2、第一次抽到的數放在十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數放在個位上。
3、哪個隊組成的兩位數大,哪個隊就獲勝。
4、能確定勝負時,比賽結束。
第三回合
1、全班分兩隊,每隊派一個代表來抽簽。
2、兩次抽到的數字由你自己決定放在哪個數位上。
3、哪個隊組成的兩位數大,哪個隊就獲勝。
4、能確定勝負時,比賽結束。
老師引導學生總結出比較大小的方法。(學生回答后,課件出示方法)
先比看數位,數位多的數就大,如果數位相同,就比十位,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十位上的數相同,再比個位,個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
5、現在你們知道大象為什么最大了嗎?(因為32十位上的“3”,比15十位上的“3”大,所以32大于15)
三、運用知識,鞏固練習
1、第39頁的做一做。(電腦演示)
2、課本思考題。(電腦演示)
3、利用計數器來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師先在計數器上撥一個數,要求學生撥一個比它大或小的數。
4、猜一猜,方格里躲著什么?25>246<6(電腦演示)
5、送信游戲。
大于60的數小于60的數
四、回顧全課,總結收獲。
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數的順序,比較大小”教學是在數數、讀數、寫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是在學生學過讀數、寫數這后,通過填寫100以內的數目表,使學生對100以內數的順序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了解每個數在數目表中的位置、與相鄰數的關系,對100以內的數的大小有比較清楚的了解。同時,通過對此表的觀察,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排列,從中可以發現一些規律性的東西。這樣不但發展學生的思維,而且開闊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教學目標要求①知識與技能學生經歷推理論證的過程,能清楚地了解數的排列是有順序的。學生經歷觀察、驗證等活動,掌握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②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運用“觀察、探索、合作、交流、評價”等方法進行開放性有序實踐活動。從不同角度觀察百數表的排列,從中發現排列規律。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生參與具體的數學活動,積極探索數學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提高“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形成獨立自主學習的習慣和合作交流的態度,初步培養數感。
依據教材的編排思路、及學生的年齡特征,為了使學生對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對每個數在數目表中的位置與相鄰數的關系更加明確,本課我安排了 “兩觀察兩利用”來完成教學任務。完成例題及“做一做”的練習,讓學生模仿學。
“兩觀察”的第一次觀察是沒有填完整的數目表,讓學生根據已有的數去觀察。讓他們去看、去想、去討論后,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來發現這些已知數的規律和排列順序,調動起全體學生獲取知識的愿望,有了這種愿望,學生就產生了主動學習的意識,在這種意識的指導下,學生積極思考,在興奮活躍的氣氛中完成表格的填寫。第二次觀察是在學生填好數目表后,再完整地分析數目表,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小到大……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啟發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進行思考,使學生感到在這張小小的表格中,包括了很多數學知識。 “兩利用”是在“兩觀察”這后進行的。一是利用數目表找數,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達到一個共同的目的,知道數目表中的位置。二是利用數在數目表中的位置和數的組成來比較大小,使學生感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比較大小,給學生開闊學習思路,教給學習方法。并充分利用課件和教具,用100以內數目表和兩張放大的計數器等,來幫助學生了解順序,掌握規律。因為學生對數字間的相互聯系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因此教學中學生只要利用學會的方法對重排的數字進行推理論證,就能形成結論,從而突破本課的難點。本課還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這一環節采取階梯式的辦法,由淺入深,層層推進,掌握方法,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掌握本課重點。 “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主要體現在學習例8時,引導學生由“看圖→說數→比較數的大小→說比較方法”進行學習。使學生體會比較數的大小方法的多樣性,這是階梯式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根據例8設計練習。使學生熟練地運用比較數大小的方法。在學法上,選用指導學生觀察、探索、自已發現規律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學習。1、學習的基本思路是:學習100以內數的排列規律。①先由學生觀察例7表,觀察已有的數排列有什么規律,引導學生說出找這些規律的方法有a、找相同 b、按順序 等 。然后由學生用歸納出的方法找出其他規律。②引導學生利用數在表內的位置關系填完表后,再次觀察完整的百數表??梢詸M看豎看、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引導學生總結出規律。2、比較數的大小。先讓學生看圖說數,然后比較大小,接著總結方法,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較數的大小。3、在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僅起牽線搭橋的作用,學生是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學會推理論證、發現規律,掌握知識。
本節課的教學沒有老師的羅嗦,又沒有學生的死記硬背,有的只是自然接受和興趣盎然,學生的學習情況非常令人滿意。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是:一是有極少數孩子還不適應這種形式,不能積極的投入到情境中,還有待于老師的繼續引導。二是本節課的練習題設計的少了一點,沒有達到完全鞏固的程度。三是教師和學生的語言表達欠規范。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要加深對鞏固練習的研究,一定要做到精而全,達到預期效果,加強自身的語言表達規范化,讓每一節課上得更精彩
教學目標:
1、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
0以內數目表一張、例8放大圖兩幅、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出下列各數。
35、76、89、90、96、100
2、老師報數,學生在本子上寫數。
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百
3、口答。
(1)一個兩位數,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這個數寫作( )。
(2)一個數,百位上是l,十位、個位都是0,這個數寫作( )。
二、新授。
1、教學例7。
(1)按照數的順序。學生逐行獨立完成。教師出示放大的100以內數目表,指定學生填寫。師生共同訂正。
(2)讓學生回答例4提出的兩個問題。
①給十位是3的數涂上綠色,個位是3的數涂上黃色,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的數涂上粉色,引導學生逐項完成。
②你從表里發現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從橫行看、豎行看等來發現。
從橫行看:第一行是填單數,第二行是填雙數。每一橫行的個位都是1、2、3、4、5、6、7、8、9、0。
從豎行看:每一豎行的個位數都一樣,十位上的數是0、1、2、3、4、5、6、7、8、9排列(0沒寫出來)。
教師提問:第4行第8個數是多少?第5行第8個數是多少?55前面一個數是多少?
2、教學例5。
(1)出示小棒圖。
教師問:左邊有多少根小棒?右邊有多少根小棒?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42 37
教師追問:“左右兩邊的小棒,哪邊的多?(左邊多)42和37兩個數比較。哪個數大?”
學生回答,老師再做說明,42和37相比較,42大,37小,我們用“>”來表示它們的關系。
(2)出示計數器圖。
讓學生觀察后問
“左邊的計數器表示多少?右邊的計數器表示多少?”學生回答后,老師板書:23 25。又問:“23和25這兩個數相比較,哪個數大,哪個數小,應該怎樣表示?”老師在 ○ 里填上“<”大家齊讀式子兩遍。
另一幅圖提問個別學生誰大于誰?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
3、做課本第42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巡視指導,對有困難學生可對照數目表,做完后集體訂正。
三、練習。
1、把下列卡片按數的大小順序,先從小到大排,再從大到小重新排列。
35、60、71、90、19、100
教師先指定一個學生按從小到大排,排完后,齊讀各數。然后打亂次序,再指定一個學生把這些卡片按數的大小,從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適當的數。
47○37
88○90
□<95
□>66
35○36
61○59
3、游戲題:找朋友
四、布置作業
知識要點
我們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比較整數、小數、分數大小的方法。本周將進一步研究如何比較一些較復雜的數或式子的值的大小。
解答這種類型的題目,需要將原題進行各種形式的轉化,再利用一些不等式的性質進行
11a
推理判斷。如:a>b>0,那么a的平方>b的平方;如果a>b>0,那么 ;如果>
abb1,b>0,那么a>b等等。
比較大小時,如果要比較的分數都接近1時,可先用1減去原分數,再根據被減數相等(都是1),減數越小,差越大的道理判斷原分數的大小。
如果兩個數的倒數接近,可以先用1分別除以這兩個數。再根據被除數相等,商越小,除數越大的道理判斷原數的大小。
除了將比較大小轉化為比差、比商等形式外,還常常要根據算式的特點將它作適當的變形后再進行判斷。
例題精析
[1**********]4
例題1 比較 和的大小。
[1**********]9
解析:這兩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各不相同,不能直接比較大小,使用通分的方法又太麻煩。由于這里的兩個分數都接近1,所以我們可先用1分別減去以上分數,再比較所得差的大小,然后再判斷原來分數的大小。
[1**********]845
因為1-,1
[***********]88888955>[***********]888884 < 。
[1**********]9
1111111
例題2 比較和哪個分數大?
111111111
解析:可以先用1分別除以這兩個分數,再比較所得商的大小,最后判斷原分數的大小。 11111111因為1÷ = =10
1111111111
[1**********]÷= =10 [**************]
11 > 1111111
1111111所以<
111111111
1234512346
例題3 比較和的大小。
9876198765
解析:兩個分數中的分子與分子、分母與分母都較為接近,可以根據通分的原理,用交叉相乘法比較分數的大小。
因為12345×98765
=12345×98761+12345×4 =12345×98761+49380 12346×98761
=12345×98761+98760 而 98761>49380
所以12346×98761>12345×98765
則
1234512346
< 9876198765
123473
例題4 已知A×15×1=B× ÷×15=C×15.2÷ =D×14.8。A、B、C、D四
9934574個數中最大的是_______.
1234
解析:求A、B、C、D四個數中最大的數,就要找15×1 ,÷ ×15,15.2÷,
9934573
14.8× 中最小的。
741
15×1 >15
994
15.2>15
5231 ÷×15=13 34373
14.8× =14.6
74
23
÷ ×15的積最小,所以B最大。
34
例題5 圖中有兩個紅色的正方形,兩個藍色的正方形,它們的面積已在圖中標出(單位:平方厘米)。問:紅色的兩個正方形面積大還是藍色的兩個正方形面積大?
紅
藍
紅
藍
解析:通過計算結果再比較大小自然是可以,但比較麻煩。我們可以采取間接比較的方法。 19972-19972 =(1997+1966)×(1997-1996) =3993
19932-19922 =(1993+1992)×(1993-1992) =3985 ()
因為19972-19972 >19932-19922
所以 19972+19972 >19932+19922
A. 基礎題自測
[1**********]661
1、比較 的大小。
[***********]7756666661解:>[1**********]663
33333
2、比較A= 和B= 的大小
[1**********]3
>
[1**********]77
3和 的大小。
[1**********]7
解: >
257259
241
4、已知A×1 =B×90%=C÷75%=D× =E÷1 。把A、B、C、D、E這5個數從小到
355大排列,第二個數是______.
解: C
5、如圖所示,有兩個紅色的圓和兩個藍色的圓。紅色的兩圓的直徑分別是1992厘米和1949厘米,藍色的兩圓的直徑分別是1990厘米和1951厘米。問:紅色的兩圓面積之和大,還是藍色的兩圓面積之和大?
解:紅色兩圓的面積大
B.中檔題演練
1、將
[1**********]798
, ,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出來。 [1**********]899
[1**********]765解: <<<
[1**********]766
[***********]2和的大小。
[***********][***********]解: <[***********]
2222144443
3、如果A=,B= ,那么A與B中較大的數是_______.
[***********]43
解:<3333266665
●●●252413
4、有八個數,0.51 ,0.51是其中的六個數,如果從小到大排列時,第
394725
四個數是0.5111…,那么從大到小排列時,第四個數是哪個?
●●●●251324
解:六個已知的數的大到小排列是>>>0.51 >0.51,因為0.51是八個數從
392547
●
●
小到大排列的第四個,說明另外兩個數一定比0.51小,所以這八個數中第四個大的數是0.51。
5、如圖所示,正方形被一條曲線分成了A、B兩部分,如果x >y,是比較A、B兩部分周長的大小。
x
解:B的周長大。
●
C.難題我破解
[1**********]1
1、比較和的大小。
[***********]652971解:>
[1**********]4
[**************] 和 的大小。
[***********]8879999991
解:
[1**********]994
[**************]
3、試比較 與的大小。
[***********][1**********]1解:<
[**************]
4、在下面四個算式中,最大的得數是幾?
1111
(1)()×20 (2)( + )×30
[1**********]1
(3)()×40 (4)( + )×50
31374147解:(3)的積最大
1357991
5、問 × ×…× 與 相比,哪個更大?為什么?
[**************]1解: ×× × ×…× <246810010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