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7
這是添括號和去括號法則是什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添括號和去括號法則是什么第 1 篇
教學目標
(一)認識,初步了解帶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會計算帶的加減兩步式題.
(二)加深對作用的理解,進一步掌握運算順序,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會計算帶的加減兩步式題,知道一個算式里有括號,先算括號里面的.
難點:理解在計算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4+3+2 8-6-1 9+6-8 12-7+6
2.口算.
20+3 34+5 48+50 60+15
9+20 4+81 91+7 70+29
7+52
(二)學習新課
1.談話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又稱圓括號,記作“( )”.[邊說邊板書課題:記作( )]的威力可大了,為什么呢?我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
2.教學例2.
出示例2實物圖.
師:有一天小兔和小狗到小熊家去做客,它們倆剛一進門,小熊就高興地說:“你們來得真好!快幫助我算一算盤子里一共有多少塊糖?”小熊指著盤子里的糖說:“糖紙有不同的顏色,這里黃色的有2塊,綠色的有3塊,紅色的有7塊,你們想一想該怎樣算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塊糖?”
師:請同學們也來幫助小熊算一算好嗎?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圓片,在課桌上擺一擺,猜一猜小兔和小狗是怎樣算的.
甲:我猜小兔是這樣算的:先把2塊黃色的和3塊綠色的加起來是5塊,再加上7塊紅色的是12塊.
師:如果用算式表示出來,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用算式表示出來,就是先算2加3得5,再算5加7得12.
師:先算的2加3要用括起來.
教師完成板書:
乙:我猜小狗是用另外一種方法算的:先把3塊綠色的和7塊紅色的合并起來是10塊,再把2塊黃色的和10塊合起來一共是12塊.用算式表示出來,就是先算3加7得10,再算2加10得12.
師:怎樣表示先算3加7呢?
生:先算的3加7要用括起來.
指名到黑板上添加.
師:你們真聰明!不但幫助小熊算出了一共有12塊糖,而且還知道了算式里用括號括起來的部分要先算.一個算式里有,就應先算里面的.
算式:(2+3)+7=12里,有沒有都要先算2+3,所以先算的部分在前面時,括號可以省掉不寫.
3.教學例3.
出示例3 15-(6+2)=____
師:想一想:怎樣算?在練習本上試算.
指名口述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三)鞏固反饋
1.算一算,說一說.
12-5+4=11 先算12減5得7,
再算7加4得11.
12-(5+4)=3 先算5加4得9,
再算12減9得3.
師:這兩道題的數目和計算符號完全一樣,為什么結果就不一樣了呢?這就是的威力了.由于第2小題增加了,計算順序就不一樣了,結果也就不一樣了.同學們一定要記住:在一個算式里有括號,必須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看圖計算.
3.選擇答案.(把正確的答案填在方框里)
(1)19-9-7=□ (2)60-(30-20)=□
①17 ②3 ①50 ②10
(3)17-(2+8)=□ (4)8+(60-40)=□
①7 ②10 ①28 ②18
4.把每一橫行、每一豎行的三個數相加的和寫在( )里.
5.游戲——找朋友.
發給每位同學一張寫著算式的卡片,先請一位學生到前面來說:“快算!快算!快快算!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的學生要迅速地算出這張卡片上和自己手里卡片上的題目的得數,如果得數一樣就邊說:“你的朋友在這里.”邊跑到前面舉起手中卡片,讓大家檢驗是否找到朋友了.
以一組題目為例:
15+4-2 9+(10-2) 12+(13-8) 18-(9-8) 19-(1+1)
6.思考題.
給算式添上
(1)8+60-40=28
(2)90-40+20=30
(3)17-9-6=14
添括號和去括號法則是什么第 2 篇我上了七年級數學《去括號》一節,效果非常不好!
在七(1)班上課的時候,先讓學生閱讀教材導入部分的內容,并理解去括號的法則。我再進行強調:“+→不變”、“—→全變號”。然后進行例題的示范講解:依照法則,去掉括號和前面的符號,對括號里面的每一項進行變號。三個例題講完了,感覺學生不知道我再講什么,我還是讓學生做練習,想看看情況再說。我抽了四個同學(基礎偏差)做在黑板上,有兩個同學的符號出了問題。
我再進行強調:“+→不變”、“—→全變號”。然后補充去括號:+(2a-b);-(2a-b)。讓學生先體會去括號的法則,再講例題。下課以后,好些同學卻不知道怎么去括號。
作業情況:一半的同學基本掌握。
主要問題有:(1)分不清什么時候改變號;
(2)一個括號部分變號;
(3)括號前的常數只乘第一項或乘到其它括號。
前幾年講這部分內容時,也有這些問題,但出現的學生并不多,可我覺得比以前講的要細一些,情況卻比以前差?,F在的學生到底怎么了。
看來對教材和學生還得好好的研究,找出適應學生學情的教學方法,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添括號和去括號法則是什么第 3 篇教學目標是:
1、知識性目標:
通過參觀養鴨場,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基礎,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在解決問題和相互交流的過程中,體會在一個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括號里的必要性。
2、發展性目標:
通過觀察、思考、自主探究,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我認為:探求科學、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熟練掌握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策略
(1)讀懂圖是學習的前提。
因為本信息窗內容比較多,感覺比較亂,所以帶領學生認真讀圖,讓他們找出相關的數學信息。
(2)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間的關系是訓練的重點。
要求還剩多少個鴨蛋,解題思路有兩種,第一種先求賣了200個后剩下的鴨蛋,再求賣了150個后剩下的。第二種解題思路是可以先求一共賣了多少個鴨蛋,再求還剩多少個?
?。?)由分步到綜合。
教材上既有分步算式又有綜合算式,作為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可以的,但作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僅僅會做分步是不夠的。要引導學生列出綜合算式,因為只有在綜合算式中才能體現括號的作用。
?。?)解決有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是學習的落腳點。
因為學習帶有括號的運算是本節教材的主要內容。所以教學的落腳點是有括號的算式怎么算。對于運算順序的學習,要和解決問題的順序結合起來理解。
在教學方法上我力求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運算順序的合理性。教學時,我充分利用教材中設計的參觀養鴨場的活動情境,引導學生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運用混合運算解決這一串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運算順序的合理性,并能正確計算。
2、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算法多樣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允許學生思維方式的多樣化,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學生可以分步解答,也可以列出綜合算式解答。
3、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本單元教材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充滿濃濃的親情。教學時,我注意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結合解決現實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添括號和去括號法則是什么第 4 篇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去括號法則.
2.應用:應用去括號法則,能按要求去括號.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去括號法則的應用,培養學生全方位考慮問題的能力;不要只考慮括號內的部分項,而要考慮括號內的每一項.
2.通過去括號法則的推導,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歸納知識能力.
?。ㄈ┑掠凉B透點
滲透從特殊到一般和從一般到特殊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ㄋ模┟烙凉B透點
去括號使代數式中符號簡化,也便于合并同類項,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發現嘗試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注意民主意識的體現.
2.學生學法:練習→去括號法則→練習鞏固.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去括號法則及其應用.
2.難點:括號前是“-”號的去括號法則.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或電腦、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出示探索性練習,學生討論、解答、歸納去括號法則,教師出示鞏固性練習,學生以多種方式完成.
七、教學步驟
?。ㄒ唬土曇耄瑒撛O情境
師:前邊我們學習了同類項的一些知識,下面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提出問題(出示投影1)
1.下面各題中的兩項是不是同類項
① 與 ; ② 與 ; ③ 與 .
2.同類項具有哪兩個特征?
3.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類項:
?。?) ; (2) ; (3) .
學生活動:1、2題學生口答,分別叫優、中、差的學生回答,3題(1)(2)小題學生搶答,(3)小題學生解決有了困難.
師提出問題:多項式 中有同類項嗎?怎樣把多項式 合并同類項呢?
學生活動:學生討論,然后小組選代表回答,從而引出本課課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