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03
這是二年級用口訣求商評課,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王老師教學中也注意了由讓學生探究用多種方法求15÷3的商,最后引導學生用乘法口訣求商,給了學生充分探索的空間。在和學生解決了“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和“平均每人采了幾種葉子?”兩個問題后接下來設計的用一句口訣寫兩個乘法算式和兩個除法算式很好,有利于學生借助乘除法的關系理解求商的思路,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在教學豎式除法時,讓學生說說不明白的地方這一環節很好。學生不明白的`地方正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王海燕老師還有兩個地方要注意,一是創設情境不要假。如:我們學校生物小組的同學。二是教師走教案,還不能根據學生的思路來及時調整教案。如:師:讀一下第一個問題。生齊讀。師:誰會列算式?王秋陽:15÷3=5。師接著問全體學生:想你用什么方法做?王秋陽已經說出答案,這里完全可以問王秋陽怎么想的,然后讓其他學生說說怎么想的。
韓老師個人素質較好,教態沉穩自然。教學中注意了讓學生探究用多種方法求15÷3的商,最后總結用乘法口訣求商,給了學生充分探索的空間。教師示范了除法豎式的書寫方法,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教師課件出示第一個問題,學生列式15÷3=?后,教師提問:為什么要列一個除法算式?這個問題提得好,能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弄懂這類題用除法做。可惜老師沒有把握住,沒解決這個問題。教師拋出第二個問題“平均每人采了幾種葉子?”教師接著問:用哪個數學信息來做?學生還未作出回答,教師又接著說,用采葉子的信息回答。學生列出算式:12÷3=4。教學中教師一定注意不要過度分析,不要干擾學生,要給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空間。還有一點,學生齊讀問題時,讀的較慢,一個字一個字的迸,教師要注意引導讀題的方法。
一、說教材
1、內容:二年級上冊第57~58頁。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運用7的乘法口訣口算有關除法,并使學生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思考過程。對今后進一步學習用口訣求商有著重要的意義。
3、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并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理解用7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并能正確運用7的乘法口訣求商。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重視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強合作交流,體驗成功的快樂,樹立合作交流的意識。
4、教學內容的編排特點、重點和難點
這一部分教材編排了一道例題,先出示小朋友在玩雪花積木的現實場景,再出現了完整的文字表述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列式,探索除法的計算方法。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討論、交流,感受到這些算法都是想乘法口訣來求商的。在“想想做做”中,讓學生按題組計算后說說計算除法的想法,展示思考過程,從題目聯系中進一步體會到只要想乘法口訣來計算除法。“想想做做”中還出現了“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點是掌握用7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教學難點是運用口訣比較熟練地求商。
二、說教法和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而設計本節課時,注重以下幾方面組織教學: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全課以參加“山羊老師帶來的游戲活動”串聯起來,使學生在輕松、民主、和諧的氣氛中探索新知,始終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小學教學/設/計/網+_www.XxjxSj.cn_}
2、探索交流,得出算法
數學教學的過程應留有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動空間,以此實現課堂
教學目標。在學習除法的計算方法時,給學生留有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從而,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明確自己思維的正誤,并有機會分享他人的想法。
三、說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這一環節,利用學生好奇,好玩的心理,由木偶山羊老師邀請學生玩雪花積木為情境引入新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學習新知作好了情感上的鋪墊。
2、探索交流,得出算法
1)這一環節的設計,為學生自主探索提供了機會,通過學生想一想、擺一擺、議一議、說一說的自主學習的過程來探求新知。這樣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通過多種思考方法的引導,培養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意識。
2)通過自學課本的例題,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及時地鞏固,有利于知識的內化。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利用乘法口訣求商會比較方便。
3、鞏固深化,掌握方法
這一環節通過多種練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小組活動中熟練運用7的乘法口訣求商,同時注重與生活相聯系,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應用能力。
4、全課總結,揭示課題
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談收獲,使學生對本課的內容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同時運用山羊老師的話“在生活中存在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勤動腦。我們就能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的問題。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小朋友要努力做一個愛觀察、愛思考的孩子。”使學生又一次感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喚起愛數學,學數學的學習欲望。
聽劉老師的《乘法口訣求商》這節課,我有以下感受:
第一:劉老師注重讓孩子說出題中有幾個要求,讓孩子清楚先干什么,在干什么,具有條理性。
接著我覺得劉老師設計的用12個圓片平均分一分,讓孩子動手擺一擺,同桌交流,這個題設計的非常好,不僅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而且強化孩子對除法的意義的理解。劉老師對于孩子回答的問題,及時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精神狀態更加高漲,以及及時讓學生整理學具。但是這個環節中我覺得劉老師如果讓孩子匯報時能更強調讓孩子說出平均分,加強平均分的意識,這樣在處理信息窗時,孩子提問題時就能輕松自如的說出“平均”兩字。
第二:處理信息窗時,劉老師注重讓孩子懂得篩選信息,根據相關的信息提出相應的問題。當孩子列出算式時,劉老師讓孩子說出為什么用除法?以及得數怎么來的?再次強調除法的意義以及讓孩子探索算法。探索算法時,劉老師引導學生比較算法,找出最優化的方法。
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只要還有一個孩子舉手,她都會給他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這點是我要學習的。
接著艾老師的《倒數》這節課,我的感受是:
第一:關于“倒”,這個多音字,
接著設計兩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找出答案。但是我覺得第2個問題:書中誰的.發現使你得到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強調的是誰的發現,我覺得改為“用什么方法求一個數的倒數?”更貼近課題。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艾老師開始只是強調乘積是1,而忽視了讓學生理解倒數是互相依存的關系。我覺得設計這樣幾句話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互為”:我和你是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而不能說成“我是好朋友,你是好朋友。”這是我的一點想法。
在鞏固練習部分,艾老師設計的題步步深入,其中包含整數、帶分數、小數如何求它們的倒數,課件設計的清晰、一目了然,我感覺能讓學生最后總結出求倒數的方法,會更好。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