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1-2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幼兒的游戲案例分析3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描述:
前一段時間我們開設的是娃娃家,但是娃娃家里面沒有菜,能力強的小朋友是假裝的,他們假裝切菜,假裝燒菜,但是另外一部分能力比較弱的小朋友就會來問:“老師,怎么沒有菜呢?”所以我們開設了菜場。今天是菜場開設出來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都很想玩這個游戲,但是由于場地有限,我只請了2個小朋友(小玉和易易)過去當老板。娃娃家的小主人終于可以出來買菜了,他們都很興奮。今天我只大體的講述了一遍,沒有詳細的介紹。游戲開始了,佳佳第一個出來買菜,她自己在菜場里面拿了一個荷包蛋,對小玉說:“我要這個。”佳佳又拿了一棵青菜對小玉說:“我還要這個。”說完放在籃子里就走了。一會兒軒軒來了,軒軒拿了東西就走,也沒有對“老板“說什么。看到這邊,我就走過去對小玉和易易說:“老板娘我要買菜。”“她們看見我很開心,連忙說:“你要買什么?”“我要一個荷包蛋,一個小龍饅頭,還有一只雞腿。”我只用嘴巴說了,我沒有用手去拿,我發現在我說的同時她們也在找我要的東西,我借機引導他們,“老板要多少錢啊?”“三塊。”“給你,謝謝你們。”“不用謝。”我付完錢就走了(假裝付錢,其實是空的)。
案例分析:
幼兒的社會經驗不足,特別是小班的幼兒相當于沒有社會經驗,所以在游戲過程中幼兒不能作出相對應的反映,佳佳和小玉平時是很懂禮貌,感覺比較老練的女孩子,在游戲中,佳佳還能對老板說要這個要那個,小玉在我的引導下也能作出比較正確的舉動,但是軒軒在平時就是自理能力比較差的小朋友,所以在買東西的過程中也沒有說什么,只是拿了菜就走,但是他們的行為都是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可喜的是小玉和易易能在我的引導下做出這樣的反映,這也說明了只要我對游戲稍加引導,小朋友肯定能做一個更成功的小主人。
指導策略:
1、適當的參與游戲,以參與者的身份去引導游戲,我沒有用言語來要求孩子怎么做,只是以一個買菜人的身份進入孩子的菜場,目的是引導幼兒作出相應的舉動,讓他們有一定的社會經驗。
2、保護幼兒的興趣,幼兒對新開出來的菜場很感興趣,在我選小朋友去當菜場主人的時候,差不多所有的小朋友對這個職位都很感興趣,但是我們的菜場只設定了兩個小朋友,所以別的小朋友肯定會失望的,在我選小朋友的時候,我答應他們我會讓每個小朋友都玩到的。
3、激起幼兒的游戲熱情,在游戲結束的點評時間里,我對小玉和易易的行為進行表揚。
4、提升幼兒的生活經驗。在游戲點評時,我和幼兒簡單的進行了一次買賣交易的對話,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會加強幼兒的生活經驗。
案例一:在一次角色游戲中,我正在"理發店"旁忙著收拾東西。"小姐,你要理發嗎?"一個甜甜的聲音在背后響起,我沒在意。"徐佳小姐,你要理發嗎?"聲音加大了,原來在叫我,居然還敢直呼其名,簡直"膽大包天",因為確實忙就沒理會。忽然,感覺我束好的長發在背后被一雙小手摸著。看來"理發師"看上了我這一頭長發,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再說孩子們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干脆將計就計趁機調查一下。打定主意我馬上放下手中的活,轉身笑瞇瞇地說:"誰是理發師呀?"小女孩唐鐿菲站了出來,"我是理發師,絕對給你做好看!""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 "聽蔣老師喊你唄,我就知道了。"她一臉神氣的樣子,小孩的記性真好!
接下來一場顧客與理發師之間的自由交談開始了。
理發師:"你得低下頭,把頭發低下來。"顧客:"你們這兒沒有專門洗頭用的長躺椅嗎?這樣不舒服。"其實我是怕她們把頭發弄的一團糟。
于是菲菲叫了夏源、薛聽函等幾個小女孩七手八腳的忙了起來。一會兒,她們就用幾張小椅子拼了張洗頭躺椅。一切動作都比較專業:拔掉我的發圈,象模象樣的抓搓頭發。打開假水籠頭沖了沖、吹頭。
理發師:"你想做什么發型?""你看我做什么好,就做什么吧!"我裝很隨便的樣子。
"童花頭好看,我幫你剪個童花頭。"美發師一個拿塑料推子,另一個拿剪刀,兩位理發師象模象樣地剪起來。理發過程中我們之間的閑聊也更深入了。
案例分析:
《綱要》指出"建立和諧有效的師幼關系是促進師幼互動的有效途徑……"如何建立和諧、有效的師幼關系呢,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尊重幼兒。教師要尊重幼兒的言行、想法,與幼兒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積極營造和諧的氛圍。案例中,很好的反映出教師的這儀觀點:當小女孩菲菲直呼其名,請她理發時,我是笑瞇瞇的應答孩子,轉身投入到孩子發起的游戲中。再游戲的過程中,我始終以幼兒為游戲的主體,適時的點撥。
其次,教師要準確定位自己,做平等中的首席。《綱要》告訴我們"教師要做一個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誠然是要教師準確定位角色。案例中小女孩要與教師玩"理發店"的區域游戲,教師"放下手中的活"積極的投入到游戲中,很樂意的扮演起顧客來,在"理發師"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合作并引導著幼兒,對于幼兒的問題是"有問必答",使其在自主的游戲中得到發展。教師的這種引導方式增強了幼兒的自信:"象模象樣的抓搓頭發";"越發得意",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七手八腳的忙了起來";"用幾張椅子拼了張洗頭躺椅";"比較專業";"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象模象樣的剪起來。",充分體現了孩子的自主性積極教師的主導地位。
案例二: 角色游戲開始了,傅雷鳴今天做出租車司機,只見他非常開心地開著小車,來來往往。突然,張儒屹飛快地沖了過來,把傅雷鳴狠狠地撞了一下。傅雷鳴摔倒在地上,大聲地哭了起來。看到了剛才發生的一幕,我正要像平時一樣教育張儒屹不應該在教室里跑那么快時,突然看見張儒屹一副闖禍后非常緊張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轉變了想法,為什么不換一種方法幫助孩子真正認識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嚴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動中避免出現同樣的行為呢?于是,我裝做不知道剛才發生的事情,并問他們:"怎么了?" 傅雷鳴邊哭邊說:"張儒屹剛才把車開得很快,把我撞倒了。""什么,是出車禍了呀!那可不得了,你一定受傷了,很痛吧?萬一有什么問題可不是鬧著玩的。快,快讓我送你到醫院里去檢查一下。張儒屹還不快來幫忙呀。"我表現出了一副非常緊張的樣子。說完,要求張儒屹和我一起扶著傅雷鳴慢慢地來到了"娃娃醫院","醫生,快給他檢查一下,他剛才出車禍了,張儒屹把車開得太快把傅雷鳴撞倒了。"于是,王一帆醫生就讓傅雷鳴躺在床上給他象模象樣地檢查了起來,并不停地責怪張儒屹:"你呀,一點也不懂事,為什么把車開得那么快?傅雷鳴的腿都斷了,"說著用手抬了抬腿,"不行,要住院開刀。以后你開車可要慢一點,記住了嗎?" 張儒屹在旁邊不住地點頭,說:"我下次一定注意,慢一點開。"
案例分析:
在平時的自由活動和游戲中,經常會出現以上這樣的事情。孩子們喜歡在教室里你追我趕、打鬧嬉戲,一不小心就會摔倒,甚至發生撞傷的流血事件,非常危險。對于這樣的突發事件,老師們常常采用的方法往往就是千篇一律的說教,不停地教育孩子們在活動室不要奔跑,要注意安全。可是,老師們苦口婆心說教的結果是老師說得口干舌燥,而"肇事者"當時顯得誠惶誠恐乖乖認錯,在玩的時候卻又忘記了,效果不明顯。而這一次我嘗試以游戲的形式來處理,使孩子們始終處于游戲的情節中,并在游戲中借王一帆"醫生"的口"教育"了張儒屹。如此,不僅避免了張儒屹由于撞倒人而必須挨的批評,造成心情不愉快,不情愿地接受說教,反而使張儒屹真正地意識到由于自己的魯莽行為給同伴帶來了痛苦,而且也使傅雷鳴忘記了剛才發生的不愉快。同時,也豐富了游戲情節。
【案例】:
我們精心設計了一個立體娃娃,娃娃有著長長的頭發,是準備給孩子們練習編辮子的,可是只有在剛剛投放的時候有幾個女孩子去玩過,過了幾天就再也沒有人去了。今天,在我的鼓勵下霏霏來給娃娃編辮子了,她給娃娃編了兩條辮子后準備要走,我上前看了一下她編的辮子發現長短不一樣,于是我問她:“哎呀,這個娃娃的辮子不一樣長,娃娃有點不高興,這是為什么呀?”霏霏抿了抿小嘴,顯然她被這個問題難倒了。“是拉過的,拉了就變長了”馬上有人應答。“我沒有拉啊,一拉就會斷掉的。”霏霏說。我接話道:“這樣吧,明天如果有人去編辮子的話,就請你去找找這是什么原因,好嗎?”第二天,霏霏和苓苓開始給娃娃編辮子,她們一個編的緊,一個編的比較松,編好以后,他們發現編的緊的辮子就顯得長,編得松,辮子就顯得短,當她們發現這個秘密之后,馬上興奮地跑來告訴我。我問:“娃娃的辮子長短老是不一樣,除了這個原因還會不會有其他的原因呢?”接著又有人去給娃娃編辮子,他們又有了新的發現,因為娃娃的頭發是用皺紋紙做的,所以如果編的時候把“頭發”拉得重一點,辮子就會顯得長,如果小心一點不用力拉“頭發”,輕輕地編辮子,辮子就會顯得短一點。他們在編辮子的過程中發現了皺紋紙是有彈性的,稍稍用力它就會變長,但也不能太用力,因為皺紋紙也是容易斷的。
【分析】:
區域活動中有時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師投放的材料,來的幼兒僅擺弄幾下就不愿意再碰了。教師隨時忙著準備新材料。對此,教師們顯得很是無奈,有些不知所措。經常抱怨幼兒的注意轉換太快,操作活動持續的時間短。“編辮子”這一案例,我們探索了應對這一問題的方法:教師要善于深入發掘、利用現有材料的潛在價值,一般講,教師為區域活動提供的材料大都經過了精心準備,希望幼兒多玩、充分的玩,以使這一材料盡可能多的被利用。但的確有的時候,按著常規的玩法,幼兒玩了幾次后,便對這一材料不再感興趣了。在這種情況下,頻繁的更換材料并非是一種明智的選擇。這除了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外,還反映了教育資源的低效率利用。
【策略】
如果材料本身沒什么問題的話,正確的處理策略有兩種:
一是教師可以通過引導提高玩法的難度,或變換引發新的玩法,重新喚起幼兒的注意。
二是像案例中我采取的方法,由材料的玩法引導到對材料特征的認識探究上。這樣,不僅可使幼兒學會掌握材料的一般玩法,而且能深入認識與玩法相關的一些材料特征,使幼兒對有關該材料的知識有更多的體驗認識,從而較充分地挖掘、利用了現有材料的教育價值。
《幼兒園小班案例與分析3篇》:幼兒園小班案例與分析第1篇背景:開學了,寶寶們有的是托班上來的;有的是新生。如今都已是小班的小朋友了!來到了一個又大又漂亮的新教室,環境是嶄新的,老師同伴都是陌生的。一切
《幼兒園膳食營養分析范文3篇》:幼兒園膳食營養分析范文第1篇 幼兒園膳食營養分析 我是一幼兒園的保健醫生,我的工作是保證幼兒的身體健康和預防一些傳染病在幼兒園的流行,同時我平時還要做幼兒園的帶
《幼兒園生態課程動物篇案例分析》:幼兒園生態課程動物篇案例分析第1篇 教學活動背景: 此階段的主題探究活動是《我和動物交朋友》。為讓幼兒更深入地了解各種常見動物的習性、特征,增進對動物的情感,進一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