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1-1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案例與分析3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案例過程描述:
一大早,羅老師就和我說了一個很讓人吃驚的事情:晶晶媽媽昨天打電話給她,說是晶晶整條手臂上都是指甲印痕,說是在搬椅子的時候樂樂掐的。聽了這個消息,我很疑惑,晶晶昨天穿著那么厚的衣服,怎么會掐得全是指甲印的呢?于是,我倆仔細回憶昨天的情況,也沒有想起是哪次搬椅子的時候,樂樂掐了她。雖然沒有當場看見,但當時我們都認定就是樂樂掐的,因為樂樂平時就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時常捅婁子,屬于比較“叛逆”,不太聽話的一類孩子。決定一會他來了好好“審問”他。
沒過多久,樂樂來園了,我們把他叫到一旁詢問情況。但不管我們怎么問,他都拼命地說不是他。樂樂平常犯了錯有時候也會抵賴,我心想他又“故伎重演”了,于是就用嚴厲一點的口氣說:“樂樂,犯了錯沒關系,知道自己錯了就好了。你要是做錯事情還撒謊,我們要告訴媽媽,媽媽也不喜歡撒謊的孩子!”他眼里噙著淚水很委屈地說:“真的不是我!”當時的我心里很是惱火,心想明明平時就是個搗亂分子,犯錯還不承認,得和他媽媽好好說一說這事情。羅老師說:“不要著急,一會再問問晶晶。”
幾分鐘后,晶晶走進了教室。我們也是把她叫到一旁,一看她左手上淺淺的好幾個指甲印,看來她昨天還是真是被人掐了,于是我們也向她詢問情況。她的說法和媽媽反應給我們的是一樣的,說是搬椅子的時候樂樂掐的。“你看,就是樂樂掐的吧,他還不承認。”正當我怒氣沖沖地想去批評樂樂的時候,羅老師說再等一等。她又蹲下身子耐心地和晶晶說道:“晶晶,老師喜歡誠實講真話的孩子。你昨天穿著那么厚的衣服,樂樂是怎么掐得進來的呢?”這時,晶晶的說法出現了一百八十度轉彎:“是睡覺的時候掐的。”我更加疑惑了:“睡覺的時候樂樂睡在樓下,你睡在樓上,那么遠他怎么會掐到你的呢?”我們趕緊回想睡在她旁邊的人,排除了右邊的高依雯是睡在另一頭的,我們把睡在她左邊的寧寧叫到了跟前。“寧寧,你看晶晶晶的手臂上這么多的指甲印,是睡覺的時候被小朋友掐的,你知道是誰掐的嗎?”我們一邊問話一邊讓她看晶晶手臂上的指甲印。問話剛一出,寧寧就大哭不止,從她的口中,我們終于知道了原來晶晶手臂上的指甲印是她所為,真相就此大白了。
案例的分析與反思:
晶晶是個能干的孩子,開朗大方是我們對她一致的評價;樂樂是個長得很可愛但性格有些不聽話的孩子,個性十足,調皮搗蛋,非常倔強。我因為一個平常乖巧,而另一個調皮,就不知不覺地偏袒乖巧的那個。在沒有考證事情真相的情況下,就貿然下了自己的結論。晶晶平時很得所有老師的喜歡,殊不知正是我們這種偏見和貿然,沒有公正地對待孩子,錯怪了一個無辜的孩子,給樂樂造成了傷害。
而晶晶可能平時被夸得多了,害怕被老師責備,所以就把錯誤推給樂樂。慶幸的是在羅老師的努力下,終于弄清楚了真相,我也沒有再一次嚴厲地去批評樂樂。但第一次的嚴厲的詢問,足以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傷害了自尊心的孩子,以后對老師還會再那么毫無保留地信任和依戀嗎?對這個班集體的信賴和熱愛,還能如初嗎?我想,不公正地對待孩子,會阻礙一個良好的班級的建立和管理。想了這些,我趕緊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了樂樂,表示了歉意。
分析這個案例,我得到了以下的體會,作為班級管理者我們應當:
一、應公正、正確、客觀地評價、欣賞每一個孩子。
在幼兒園班級這個集體中,作為班級管理者的老師,就像孩子的媽媽一樣。孩子們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與贊賞,教師一次點頭、一個微笑、一句表揚就如同一場知時節的好雨,賦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長的力量;而老師一個嚴厲的眼神,一次小小的訓斥,就會如閃電暴雷一樣劈在孩子幼嫩的心靈,造成傷害。如果教師把欣賞的目光、成功的機會只投向個別幾個孩子的身上,對調皮搗蛋或者不那么聰明伶俐的孩子冷淡甚至忽視,那么,作為“陪襯品”的其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會受到重創,對老師對班級的情感也會隨之淡化,這樣對一個班集體的凝聚力是極為不利的。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以公正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孩子,給每個孩子以發展的機會。
二、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
幼兒年齡雖小,但與成人一樣具備了人格,享有自己的權利。如果孩子在這個集體中連最起碼的權利和人格都得不到尊重,那這個班集體對他有何意義?
三、應有正確的教育評價觀,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改變橫向比較的方法。
橫向比較對于孩子無疑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個體之間本就有差異,性格都有不同,乖巧的、安靜的、活潑的、調皮的……而我卻在心里不由自主地拿樂樂和晶晶比較,因為晶晶比較乖而樂樂比較頑皮就認定樂樂是肇事者。如果一味橫向比較,對建立一個和睦、穩定、溫馨的班集體是很有害的。
四、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個幼兒,充分肯定每個幼兒的長處。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個體,身為幼兒教師,應當善于發現每個孩子的進步,捕捉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其實,樂樂一直在進步,雖然還是會在上課時吵,會打人,但是,他的進步也是點點滴滴,數不勝數的。我們作為老師,應當看到他的進步,而不是固守著他的缺點,生活老師甚至也因為他平常的搗蛋而沒有及時站出來替他表明清白。作為老師,作為孩子的保護人,我們卻在不經意間傷害了孩子。
五、以寬廣的胸襟欣賞、接納孩子。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要寬容孩子的過錯,允許幼兒嘗試錯誤。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于自制力十分有限的幼兒而言,有缺點、有過失是在所難免的。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僅要看到孩子的可愛之處,還要接納孩子的不足,樂樂確實是一個很調皮的孩子,但他也有很多可愛之處,笑起來特別甜,參加活動也很積極,很能說會道。這并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孩子,不能因為他平常經常干“壞事”就認定他次次都會干“壞事”。以寬廣的心去接納孩子,愛孩子,才能真正營造一個和諧的班級,建立溫馨的家園。
幼兒園案例分析:一個不愛午睡的孩子
觀察時光:每次午睡時光
觀察記錄:第一次與丙小朋友接觸,你肯定會覺得她是個特文靜的小女孩,可從平時的觀察與了解中發現她十分的活潑、調皮,精神勁特足。就拿每一天的午睡來說吧,她總是那個唯一睡不著的孩子。針對這種狀況,我對她做了如下觀察:
觀察1:幼兒已經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兒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還是不斷地聽到有誰在小聲地哼唱。這是誰呢?循著聲音尋過去,原先還丙小朋沒睡著。
觀察2:幼兒午睡不久就發出均勻的呼吸聲,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夢鄉中,這時我忽然聽到誰在睡夢中的哭聲,之后就聽到帶著哭腔的告狀聲:"丙小朋掐我!"原先又是丙小朋在睡不著的時候惹事了。
觀察分析:
丙小朋從小就沒有午睡習慣,在幼兒園里時光長了還好,但如果放假回來,便會有很長一段時光睡不著。和她家長聯系,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從來不午睡,家長也忙,懶得哄她睡午覺,久而久之便養成了她不愛午睡的習慣。
教育策略:
1、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促進其構成良好睡眠習慣。
俗話說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壞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能改得掉的。對此,在教育丙小朋時我沒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壞習慣,而是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她開始睡不著,我就坐在她旁邊,有時拍拍她,有時給她講一首小故事,幫忙她睡眠。慢慢地她能睡一會兒了,但不一會兒就會醒,醒來以后就在床上翻來翻去,我就讓她起來做一些安靜地游戲,如看書、做手工等。不讓她覺得睡覺是一件苦惱的事。等過了一段時光我發現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時光也長了。
2、家園配合,共同培養其良好午睡習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園配合是教育幼兒最好的渠道。如果單在幼兒園午睡,而星期天及節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話,那她永遠無法構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為此,我和家長聯系,要求家長和幼兒園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養成午睡習慣,這樣不間斷地進行培養、教育,也就慢慢到達了預期的目的。
一次晨間活動結束后回到教室,幼兒都很安靜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我正準備點名,忽然嘉怡叫了起來:“老師你看,他們在打架。”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只見靠近娃娃家坐的偉偉和浩浩好像正在爭執著什么,我以為他們之間產生了矛盾,于是快步走過去,準備阻止他們,在要靠近他們的時候,我聽到他們好像在交談著什么,我放慢了腳步,只聽見浩浩說:“嚇死我了,還好我的寶寶沒事,謝謝你啊,醫生,剛剛我那么沖動真是不應該啊。”偉偉說:“沒事,你的寶寶已經醫好了,你以后要多注意,好好照顧他啊。”原來,他們拿著娃娃正在玩醫院的游戲,是浩浩演的爸爸,自己的娃娃生病了,去醫院找偉偉醫生看病啊,一開始我還以為他們在爭搶娃娃呢,我暗自慶幸,幸好剛剛沒有一時沖動阻止他們,如果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阻止他們,那么他們肯定會覺得老師阻止他們是因為不能這么玩游戲,這么玩游戲是不對的,也許等到下次區域活動準許他們玩的時候他們就不能把自己融入角色中配合的那么好了。
分析及反思:
其實很多老師會選擇阻止他們是因為他們在不對的時間做不應該做的事情,可是老師們沒有考慮過下次孩子們會因為懼憚老師,怕老師出來阻止而不能很好的進入游戲中,孩子們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把自己當成是游戲活動的主人,那就應該鼓勵他們,等他們結束游戲,老師再決定應該怎么告訴他們正確的游戲時間,請他們按照時間來游戲,并且遵守規則。在幼兒游戲的時候,請勿打擾幼兒,因為他們正在想象,正在融入角色,也許他們是一時興起,但是,這樣的表現正是反映了他們的特點,正是有利的發展了想象力和表現力。如果忽然之間阻止他們,那么想象也就終止了,下次的效果也未必會有這次那么好了。
《案例分析題幼兒園3篇》:案例分析題幼兒園第1篇 一、案例描述 午睡起床時,孩子們正在穿衣服,從活動室中傳來了浩浩驚喜的聲音:“肥皂?今天我們吃肥皂?” “吃肥皂,今天我們吃肥
《大班幼兒案例分析3篇》:大班幼兒案例分析第1篇我的好朋友案例實錄:在吃完午飯后大部分小朋友在安靜的閱讀書本,這時,聽到了幾個小女孩吵架的聲音,老師便走了過去,是珂珂、雅涵、嵐嵐在爭執,老師問:&ldqu
《幼兒園個案分析五十篇》:幼兒園個案分析第1篇 幼兒園小班個案分析(一): 幼兒園小班案例分析:穿反鞋 場景實錄: 這天中午起床,我又像往常一樣門口檢查孩子的穿鞋狀況,果不其然又有幾個孩子穿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