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1-1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案例分析3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案例:
謝宇斌是我們班今年的新生,平時很會動手動腳我們班小朋友給它取了個外號“破壞大王”。什么東西到了他的手中,一會兒功夫就會遭殃,就連自己身上衣服也會遭到破壞,不是少扣子就是拉鏈壞了。今天美術活動是畫瓢蟲,老師給小朋友講了瓢蟲的形狀、種類、顏色,并示范瓢蟲是大圓的身體、和小半圓的頭連接后,讓孩子自己嘗試畫一畫,鄭夢揚小朋友一會功夫就畫好了,她自言自語地說:“我畫了五星瓢蟲。”謝宇斌看到后拿起一只筆在瓢蟲身上點了幾筆。夢揚大聲喊:“老師,他把我的畫畫亂了。”謝宇斌拿起樹葉說:“我想讓它變成七星瓢蟲。”這時旁邊的語薇說:“老師他經常搗亂,剛才還搶我的彩筆,我不喜歡和他做在一起。”過來一會兒昊昊大叫:“老師,你看謝宇斌在自己的褲子畫畫。”
我走過去一看,果然,他的左腿的膝蓋上有黑筆畫的圈。這次我鄭重把他拉過來進行教育,告訴他:“今天我要告訴你媽媽,要是你媽媽知道不愛護褲子的孩子,以后肯定不會給你買新褲子了。”這次他急了:“老師,不要告訴媽媽,我以后不畫了,真的不畫了。”
分析:
我覺得謝宇斌小朋友屬于頑皮的表現,完全不考慮自己的行為后果的。我想,應該先給孩子講道理,如果孩子屢教不改的話,適當給孩子一些懲罰,雖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有犯錯誤的權力,我們老師應該讓他通過思考,去看清自己缺點,改正錯誤。當看見孩子出現問題不能很快改正時,不要以說理為主,用積極的鼓勵幫助孩子慢慢改正錯誤,老師有心,家庭有心,就沒有不快樂的孩子。
平平和安安是一對雙胞胎姐妹,她們都是這學期新轉來我們小一班的寶貝。她們在幼兒園度過的第一天怎樣樣呢?
早上家長和老師交接完把孩子放下以后,平平和安安都沒有哭鬧,很快樂的和爺爺、奶奶、媽媽說再見,找到了兩個相鄰的板凳坐下來。或許是有姐妹相互做伴的原因吧,她們都沒有像一般的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的分離焦慮和哭鬧現象,這讓老師和家長都放心了些。點名時間,兩個小家伙還不太明白點名是甚么意思,我讓其他孩子做示范,最后再點平平和安安,不過她們都不張口答“到”,平平搖頭“恩”,安安則不吭聲,看來還要漸漸來。
第一個集體教育活動結束了,孩子們有序的排隊進廁、喝水,我給平平、安安指引了毛巾和口杯的位置,但她們不習慣幼兒園的飲水機,不會自己接水喝。我再手把手教她們先接藍色的涼水多一些,再接紅色的熱水少一些,她們學的很快,自己又接了一杯水喝光啦。進廁時mm會自己提褲子了,姐姐則需要老師幫一下忙,鼓勵姐姐向mm學習。
第二個集體教育活動是灰太狼哥哥帶來的體育活動,孩子們都很開心,這是新學期的第一次體智能課。平平和安安一到草坪就嚷著要尿尿了,老師帶著她們解完手回來時,哥哥已和小朋友再做預備活動了,游戲時老師發現平平、安安很喜歡運動,不過還不太熟習小火伴和游戲規則,有時會跑出活動范圍,需要老師提示回位。
午飯前的時光,老師邀請小朋友表演節目,同時隆重先容了新火伴:平平和安安。姐妹倆很大方,表演了詩歌“春曉”,不但吐字正確清楚,而且還有動作表演,真棒。今天的午飯是米飯、豆腐和烤雞翅,姐妹倆吃得都很香,安安吃的又快又干凈,平平則有些慢而且剩了一點沒吃完。晝寢時分在老師的幫助下,平平和安安換好拖鞋,脫下外套,很快就都進眠了,看得出這兩個寶貝的生活習慣都不錯,自理能力也能夠呢。
下午的戶外活動和數學操縱活動,大部份孩子都能順利完成游戲,平平和安安也完成了第一次的練習。一天活動下來,兩個寶貝都沒有鬧情緒,基本能順著集體活動的規則進行,相信以后平平、安安能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在這里找到新的火伴、新的快樂。
情況分析:
齊齊是一個很調皮的孩子,平時他是跟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生活的,他的家人都知道他是個調皮的孩子。在家不聽話時,媽媽也會打她,就是爺爺奶奶比較膩寵,對孫子比較放任,過多的溺愛和縱容致使他養成了任性、蠻橫的性格,在幼兒園玩游戲時經常出現故意搗亂、搞破壞的行為,致使游戲出現無序、混亂的情況,老師為之頭疼,小伙伴們也敬而遠之。在與家長聯系時,齊齊媽媽的唯一反應就是“回家打一頓”,打完之后又不聞不問,孩子故態復萌。這種“不犯錯就放任,一犯錯就揍人”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出現了行為反復且變本加厲的情況。
觀察一:
手工游戲中,孩子們都在忙著用瓶蓋做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齊齊手上拿著一個瓶蓋,并沒有制作小動物,而是把瓶蓋當做小汽車在桌子上玩。這時,同桌的小朋友做了很多可愛的小動物,受到周圍小伙伴的嘖嘖稱贊。他們臉上笑成了一朵花。誰知齊齊跑過來,“嘩”地一聲把他們的作品扔到地上。樂樂一下急了,沖著齊齊大叫:“你干什么?你干嘛把我們的小動物扔掉?”說著就抓住了齊齊的衣襟,兩人差點打起來。老師介入,問齊齊:“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齊齊嘴巴一撇:“不知道!”說完就跑掉了。
分析及措施:
后來在老師的批評教育下,齊齊雖然承認了錯誤,并道了歉,但態度極其敷衍和不耐煩。看來,簡單的說教沒有對齊齊達到觸動的效果。經過分析,我們認為,齊齊自己沒有能夠完成作品,便對他人的成果產生了嫉妒心理,做出破壞的行為。根據中班孩子已有初步續編故事的經驗,我便以齊齊的行為為藍本,讓孩子續編這樣一個故事結尾:“小狐貍奇奇總是將其他動物好不容易搭好的窩弄壞掉,大家都很氣憤……”孩子們編出了很多的結尾:所有的人都不跟小狐貍玩,小狐貍氣死了;警察把小狐貍關起來,小狐貍再也出不來了;動物們邀請了大象伯伯,大象伯伯用長鼻子把小狐貍卷起來扔到河里淹死了;小鹿把小狐貍帶到一口井旁,小狐貍以為井里還有一只狐貍,掉到井里淹死了。同伴們義憤填膺的情緒和假想的嚴重后果把齊齊給嚇住了。當我問齊齊:“你愿意做這只小狐貍嗎?”齊齊飛快地搖搖頭。在對齊齊的教育中,“后果假想法”使齊齊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知道不能再任意破壞別人的游戲。
觀察二:
手工游戲中,齊齊先用剪刀剪了剪東西,又用顏料玩。由于速度較快,手一滑,將心蕊的小制作弄臟了。心蕊一下子哭了出來,齊齊著急地辯解:“我不是故意的,我是不小心的。”說完就如無其事的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了。
分析及措施:
這次的事件,齊齊確實不是故意而為,但他在弄臟了別人的作品時沒有及時道歉,而是用辯解逃脫的方法解決問題。在他的潛意識里,不小心的,就不是犯錯誤,因此不需要道歉和承擔責任。怎樣才能讓他體會到自己對別人造成的傷害呢?我來到齊齊身旁,對他說:“齊齊,我們一起一次做一個小貓咪,好嗎?”齊齊點點頭。在我們的努力下,一只可愛的小花貓完成了。齊齊開心地又笑又蹦。我喊心蕊來看,貌似不經意時,讓心蕊把小貓咪上的瓶蓋弄掉了好多。這下,齊齊傻眼了,只見他氣急之下,雙眼冒火,就要打人。心蕊連忙叫起來:“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再說,你剛才還把我的東西弄臟了呢!”無言以對的齊齊委屈得眼淚都要出來了。我一邊安慰他,一邊說:“把別人辛辛苦苦做的東西弄壞,真不應該。”“情感體驗法”使齊齊感受到了自己的無序行為給別人帶來的傷害,讓他從主觀上不愿意破壞別人的游戲。
觀察三:
媛媛和涵涵在用瓶蓋做小青蛙,齊齊在一旁觀看。誰知不一會兒,齊齊卻伸手將拍好的瓶蓋弄亂,甚至還拿走了媛媛的瓶蓋。媛媛大叫起來,“你干什么?快還給我!”涵涵也追著他不放。老師問起原因,齊齊說:“媛媛做的時候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做。”
分析及措施:
齊齊這次的“搞破壞”其實是對媛媛不遵守規則的不滿,說明他有遵守規則和維護秩序的意識。但由于方式比較直接和武斷,因此遭到反感。在游戲評價時,我請齊齊將他的發現在集體前講述出來,表揚他懂得規則,告訴他可以提醒但是不可以動手。鑒于他現在的表現,請他做“小老師”,將遵守規則的“好孩子”和已完成的“好作品”找出來,并發放小貼花。齊齊拿著貼花紙,努力尋找著自己的目標。他小心翼翼在班上繞來繞去,努力不碰到別人的作品。孩子們對他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他自己也充滿了驕傲,并極力控制著自己的行為。“委以重任法”強化了齊齊的遵守規則的行為,讓他體驗到遵守秩序以及受到同伴歡迎的美好感受。
觀察四:
齊齊和聰聰在合作拼飛機,兩人分別從兩邊往中間拼。齊齊找到一個紅色的瓶蓋,聰聰伸手奪了去,說:“這是我這邊的。”齊齊“砰”地一聲站起來,大聲說:“不對,是我這邊的!”見聰聰不給他,便一把揪住聰聰的衣服,兩人就要爭奪起來。這時,齊齊轉頭看看不遠處的老師,率先松了手,對聰聰說:“那這樣吧,你看你要放在哪里,我看看好不好看”聰聰順利拿到拼圖,試了多次都覺得不是很好。齊齊一把搶過來,放在飛機的尾部做尾翼。他得意地說:“看,這樣是不是比較好看呀!”
分析及措施:
從這次齊齊的行為來看,雖然在處理問題時還不免有爭奪的現象存在,但他能夠想出“你先試試我再來”的辦法,顯示出他已經有了自我控制和忍讓的意識,能夠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我在集體前大大表揚了齊齊的行為,鼓勵他以后遇到這種情況繼續動腦筋解決而不動用武力。看到自己的行為受到了肯定,還被老師作為榜樣讓大家學習,齊齊激動得臉都紅了。晚上,我把齊齊的進步用喜報的形式告知了家長,家長感激不已,并表示一定配合幼兒園教育,共同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及時肯定法”使齊齊對自己的努力充滿了信心。在今后的教育中,我要繼續觀察齊齊的行為表現,及時發現他的進步給予鼓勵,強化他遵守秩序的意識和行為。
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齊齊小朋友有了很大的進步:與好朋友一起玩耍時不再故意搗亂、搞破壞。玩玩具時學會了與同伴商量。贏得了好朋友的掌聲。雖然在處理問題時還不免有爭奪的現象存在,但他已經在努力積累和同伴相處的經驗。相信在教師、家長有意識的培養之下,在今后的交往中,齊齊的行為習慣會越來越好。
《幼兒園中班的案例分析3篇》:幼兒園中班的案例分析第1篇 背景描述:每個班級都會有反差很大的小朋友,愛學習不愛學習的,聽話不聽話的,……。我們班的小朋友其其在開始給我的印象就是特淘氣不
《小班幼兒案例及分析3篇》:小班幼兒案例及分析第1篇 場景一: 試園第二天寶貝圍坐成一圈和老師進行好玩的律動自我介紹活動,爸爸媽媽圍坐在自己寶貝的后面。活動剛進行到1/4的時候,軒寶因為是一號已
《幼兒園常規案例分析50篇》:幼兒園常規案例分析第1篇 幼兒園案例分析(一): 幼兒個案觀察記錄分析與反思 觀察背景:欣悅是我班一個年紀較小的外地新生,經過一個月的幼兒園生活發現其適應本事還是相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