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1-2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體育案例分析3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幼兒園戶外活動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新《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每日戶外活動不得少于兩小時”。因此,積極地開展戶外活動個班級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采用教育活動案例的形式,探尋教織大班幼兒戶外活動的方式,并分析、反思其背后的教育意義與啟示。
一、現象:大班幼兒戶外活動中的各種“違規”與“建議”
案例一:當我組織大班幼兒集體進行滑滑梯活動時,發現張宇航正在逆向滑梯。其他幼兒都是從臺階上爬上去,坐好后再住下滑。剛開始,我打算想面制止孩子的這種危險行為。當我嚴厲地提示這么做很危險時,他只是瞪大眼晴看著我,并沒有回答。看到他燦爛的笑容,我感覺到逆滑梯這個新奇的玩滑梯方式給孩子帶來了樂趣。孩子可能對單枯燥的“正”玩滑梯的方式感到了厭倦。于是,我先同另外兩名教師對新的活動方式進行簡短的溝通、實踐后,安排好了各自站位,以確保幼兒進行活動的安全。然后,自己向幼兒介紹滑梯的新玩法,逆爬直筒型和螺旋型的滑梯。在活動示范的過程中,教師脫掉鞋襪邊做邊引導幼兒思考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聽到新的玩法后,不僅是張宇航,其他小用友們的活動興趣更高了,戶外活動時間也延長了。
案例二:孩子們都在操場上進行玩滾輪胎的比賽時,湯丁哲淘氣地把輪胎抬了起來,并迅速地跑到了終點。當我問及孩子原因是,正正高興地回答到“我的力氣大”把輪胎拍了起來,并迅速地跑到了終點。自己感覺到這是一個教育孩子們合作的契機。于是,我又組織孩子們分別進行了個人抬輪胎比賽和小組(自由組隊,人數不限)抬輪胎比賽。活動后,自己引導幼兒思考抬輪胎比賽究竟是一個人抬容易,還是小組抬容易?啟發幼兒明白“團結力量大,合作最容易”的道理。孩子們理解了這句話后,以后在收拾輪胎歸位時,更愿意尋找伙伴幫助,大家一起來整理。
二、分析:探討行為背后的真正原因
在案例一和二中,張宇航和湯丁哲違反了戶外活動的規則。當教師詢問原因時孩子的臉上都露出了愉快的表情。可見,孩子違反規則是為了體驗新穎的活動方式所帶來的快樂。新《綱要》中強調,教師要“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幼兒基本動作”,“培養合作的態度”。據此,我開展了符合張宇航興趣的逆爬滑梯活動,發展了幼兒的攀爬能力,鍛煉了幼兒腿部以及雙手的肌肉。通過個人與小組(自由組隊,人數不限)兩種抬輪胎的活動形式,引導幼兒發現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幼兒合作意識。這兩個案例提示我們:當幼兒違反戶外活動常規時,教師要仔細觀察幼兒情緒,探尋幼兒的活動興趣之處究竟在哪里?并從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設計出合理的戶外活動,優化幼兒身心健康。
二、反思:以幼兒為本
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對孩子來說,游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戲”。有時候,在老師眼里孩子某方面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幼兒在活動中各種的“違規”與“建議”。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嘗試一下以符合幼兒活動興趣和需求的戶外活動為途徑,或許就可以解“以幼兒為本”的戶外活動離不開教師之間的意見交換、感受分享、觀念刺激、溝通討論。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大班的戶外活動在不斷地更新,我在幼教專業成長的道路上不停地前進。
背景原因: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開展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并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所以開展戶外體育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從未吃過苦,許多事情往往都是大人一手包辦,遇到困難就會束手無策,因此,從小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成了擺在教育面前的一大課題。我們班的幼兒喜歡跳、爬、鉆、繞,在熟悉了小馬運糧的這個故事后,為激發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競爭意識和合作能力,培養孩子戰勝困難克服困難的決心和信心,使孩子們能夠在今后的生活中勇于面對困難。我將小馬運糧的這個故事貫穿到整節體育課上,并且針對幼兒喜歡跳、爬、鉆、繞的活動特點設置了不同的障礙。重點放在助跑跨跳的能力要求上,所以進行了此戶外游戲活動的訓練。
案例描述:
今天體育課時,老師帶領孩子們玩起了“小馬運糧”的游戲,老師首先給孩子們創設了情景,還給游戲活動加大了難度,需要通過不同的障礙物,第一個障礙物是要雙腳跳過小土堆,第二個障礙是要穿過一片森林,最后一個也是最難的要助跑跨跳過一條小河。游戲開始了,孩子們有秩序地進行著,輪到田一堯了,她很想快速地把糧食運到同伴的手里,可是心急就做不好事情,他犯規了,沒有雙腳跳過小土堆,必須返回來重新開始,這難免會耽誤一些時間。他們隊自然也沒有得冠軍,她一下子情緒低落了,眼眶眼眶有些濕潤,老師安慰說:“沒有關系,我們再來比賽一次,只要大家按照正確的游戲規則,你們一定會成功的”。結果她不高興地回答:“老師,我比不贏他們”。老師又啟發說:“贏和輸都沒有關系,只要我們參與了得到了快樂和學到了助跑跨跳的正確方法和技巧就可以了,你說是不是呀”?她突然笑了,說:“老師,我還要參加比賽,我要加油”!老師點了點頭,開始了第二次的比賽,這次郝邦宇在運糧的時候犯規了,耽誤了很長時間,反而田一堯沒有一個人犯規,她們那一組得到了冠軍,這次她更開心了,大聲說:“我得了冠軍了,我還要比賽”。
活動分析與反思:
該活動需要有一定的腿部力量和身體協調能力。孩子們在自由練習時,還很好,但在集體有組織地跨跳時,一些個小,腿部力量差的孩子就老是壓線,或是根本就沒有跨跳過去。值得我欣慰的是,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但也存在不足之處:孩子們在活動中有等待現象;一些小朋友不知道自己游戲玩后應該排到隊伍的最后。看來真需要在今后的活動中加強一些規則意識了。有一點值得我思考:在孩子遇到
失敗挫折時,老師要耐心引導,及時與孩子交流,給予一定的語言鼓勵,正確引導輸和贏都沒有關系,只要大家調節好自己的心態,注重自己在游戲過程中得到了快樂和學到了游戲的玩法和技巧,我想那才是最重要的。鼓勵孩子要勇于挑戰、不怕困難,要勇于面對失敗,不怕失敗,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為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礎。
案例:
過道中高高低低的平衡凳彎彎曲曲地排列著,就像是一個迷宮,孩子們來到這里立刻在上面走了起來,看見我拿了一筐鈴圈過來,立刻取出一個放在頭頂向前走,走完又嘗試著頂著兩個走,這時有些孩子頂不住了,叮叮當當的落地聲不絕于耳,孩子們笑著撿起來再走。“老師,我熱。”走得最起勁的徐x邊喊邊脫下外套,我再攙著平衡能力較弱的朱xx往前走,沒來得及拿置物筐,就回頭說了一句:“你能自己先想個辦法嗎?”等我扶著朱xx走完一看,只見徐磊將衣服疊起來,頂在頭上在平衡凳上走著,我夸了一句:“你想的辦法真好!”孩子們立刻被吸引過來,紛紛學著他的樣子,放棄了鈴圈頂起衣服來。我看著被丟在一邊的鈴圈,將它有間隔地放置在平衡凳上,“小心啊,有陷進!”通過提醒果然孩子在平衡凳上走得更小心了,有的頭頂的衣服掉下來了,有的踢到鈴圈了,但是孩子們沒有失去熱情,一次又一次的走著,互相提醒著……分析:
由于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所限,他們不可能同成人一樣認識到鍛煉的意義,并自覺地從事有目的、有計劃的身體練習。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的直接動機是“好玩”。所以在活動中,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及時進行調整,使游戲內容能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讓幼兒以快樂的情緒參與身體的鍛煉。同時注意給孩子留下思考的空間,促使幼兒積極開動腦筋,限度地發揮幼兒的創造能力,創造出新的玩法。
反思:
1.互相學習,讓幼兒在運動中主動學習。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 、探索、游戲等,是其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應為幼兒提供相互交往和共同學習的機會和條件。應此,作為教師,我們有必要及時根據幼兒的發展需要調整活動環節,真正讓游戲過程對幼兒活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將幼兒偶然出現的情節加以推廣,我們改變以往教師教、幼兒模仿的形式,教師不直接教授動作,而是觀察同伴怎樣玩的,從而探索新的玩法,幼兒在自主嘗試成功的同時,主動性也得到了發展。
2.快樂體驗,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自信。
愉快的經驗可以提高幼兒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強又會引發更強的運動主動性。兩者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在體育活動中,幼兒對符合本人運動水平的活動容易產生興趣,也最能積極地參與其中,在活潑愉快的氣氛中孩子更容易掌握動作技術,鍛煉身體,提高素質。幼兒是活潑、好動、好勝和積極上進的,寬松、愉悅的氛圍更能提高他們練習動作的興趣,不要因為他們出現失誤而中斷他們的游戲,也不要因為他們沒有按照你預設的目標而強制他們,應該用多變的組織形式,有效地教學方法,及時地引導,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能夠享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
3.設置挑戰,讓幼兒在運動中體驗成功。
“跳一跳,夠得著”,最近發展區理論為我們揭示了幼兒面對挑戰的態度,人的自我挑戰意識必須把觀察和實踐操作結合起來,讓幼兒在探索和嘗試的過程中,不斷超越自我。在上述案例中,當孩子已經能掌握一項技能時,一個小小的難度設置,掀起了幼兒運動的高潮。因此,在幼兒體育活動中,教師應該在細心觀察幼兒的發展水平上,不斷完善和深化游戲規則,為幼兒提出更高的挑戰目標,并注意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不斷探索、不斷挑戰、不斷自我肯定,從而產生積極地挑戰欲望。對于相對較弱的幼兒,教師的期望、鼓勵、信任就顯得十分重要,而應該讓他們先欣賞一下同伴的表現,與他們一起在探索、嘗試中體驗運動的樂趣,并激發了幼兒挑戰自我的意識。
《幼兒園案例分析題3篇》:幼兒園案例分析題第1篇自理能力之穿鞋案例描述:下午起床時間,當小朋友陸續起床,穿好衣服和褲子,要去穿鞋子。大多數的小朋友還是自己會穿鞋。可是有個別幾個小朋友還不會穿自己
《幼兒園膳食營養分析范文3篇》:幼兒園膳食營養分析范文第1篇 幼兒園膳食營養分析 我是一幼兒園的保健醫生,我的工作是保證幼兒的身體健康和預防一些傳染病在幼兒園的流行,同時我平時還要做幼兒園的帶
《幼兒園教學案例分析20篇》:幼兒園教學案例分析第1篇 幼兒園案例分析(一): 幼兒個案觀察記錄分析與反思 觀察背景:欣悅是我班一個年紀較小的外地新生,經過一個月的幼兒園生活發現其適應本事還是相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