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1-1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小班案例分析3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幼兒情況分析:
軒軒是我班一個聰明可愛,又調皮的男孩子,平時的他,臉上一直是笑嘻嘻的,而在他感興趣的活動中卻是一臉的專注;有時很可愛,但有時也會很調皮;如果老師批評了他,他就會乖得一聲不吭,或者趕忙討饒道歉說對不起,但過不多久他多動的毛病又要犯了,有時甚至來點惡作劇,搞點小破壞,經常有小朋友告他的狀。因此,有一些幼兒就不太喜歡跟他一起玩。
二、成因分析:
軒軒小朋友是跟爺爺奶奶一起住的,都是媽媽或者爺爺奶奶來管的。奶奶更是對他疼愛有加,家中吃飯也都是由奶奶喂他的,又因為現在是獨身子女,父母更是疼愛有加,孩子要吃的就吃,不要吃的就可以不吃,所以到幼兒園來孩子也把這樣的脾氣帶來了。媽媽反映在家里的時候寶寶也是一刻都停不下來,喜歡到處亂走,亂碰東西,他也誰都不怕,我們也希望能通過家園的良好互動和溝通,使寶寶變的越來越好。
三、個體描述
第一次觀察記錄:
2017年9月6日日下午:自由活動時,希希哭著跑過來,“軒軒打我”,別的小朋友見希希哭了,也都跑過來看熱鬧。這時另一個小朋友也跑來告訴我“軒軒也打我了,還搶我的玩具”。但見軒軒若無其事,正在玩剛才搶來的玩具。看到他這種若無其事的樣子,真是又氣又好笑。就是這樣一個男孩,他自私,以自我為中心,把什么玩具都占為己有,人家要玩,他就和別人搶,要不然不就搞破壞,所以班里的孩子都不太愿意和他做朋友。
第一次觀察記錄:
2017年11月9日中午:午休的時候小朋友們都在安安靜靜的睡覺,只有軒軒一個人在床上滾來滾去,我提醒他現在是午休時間要乖乖睡覺,他滿口答應:“我知道了,老師我馬上就睡。”可他剛躺下去又起來了,而且嘴里還在唱著我們上午學習過的兒歌。我這時一回頭他又裝作在那里睡覺。
四、解決措施
1.家園合作,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
通過我們與家長的溝通,使家長認識到自我意識培養的重要性,讓家長以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孩子,給孩子以良好的榜樣,讓孩子在模仿父母過程中,學會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控制自我,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識。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進行了一次家訪。經過家訪,才知道他一直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父母比較年輕平時忙于工作,很少管他,對孩子的關心尤其不夠。所以我們教師打算從說“我”到“看我”,來增強增強軒軒自我認識能力的提升。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玉,一塊未經雕琢沒有成型的玉。在他幼小的時候,如果我們能正確地引導,加上有效地教育,那么他就會閃閃發光。我們老師更要以愛、以耐心來關注幼兒,了解他的內心,尊重他的個性,同時又要以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孩子。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只要我們堅持,只要我們家園共同配合,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
2.體驗成功。
軒軒的繪畫不是很好,經常亂涂亂畫,有時甚至涂得整張都是黑黑的。但是有一次,他卻畫得非常成功,那是用水粉裝飾小花瓶,我及時地表揚了他,還在集體面前展示了他的作品,并獎給他一顆五角星。他開心極了,從這以后,他畫畫不再是亂涂亂畫了。我的一句“很好”、“真棒”,一個微笑、點頭都鼓舞了他、激勵了他。
3.榜樣示范。
軒軒走路時經常回撞到其他小朋友,惹得小朋友看到他就急忙躲開。我對他說:“如果你走路時慢慢地走,不去撞人家,別人就會愿意和你玩了。你看,嚴一杭小朋友走路慢慢的,眼睛看好了走,她就不會撞到別人了。如果你和她一樣,小朋友就喜歡跟你玩了,對嗎?”他使勁地點點頭。
4.賞識激勵。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閃光點,軒軒也有他好的地方。如他喜歡幫助孩子做事情,我就以賞識他的語氣對他說:“軒軒,你真能干,真是個勤勞的好孩子。如果以后你一直和小朋友好好相處,上課時認真舉手,那老師小朋友就會更加喜歡你了。”他點了點頭:“我會聽老師話的,我認真的。”
五、效果記錄
第三次觀察記錄:
2018年1月11日下午:睡覺起來后,孩子們都自覺地來到盥洗室小便、洗手,只有幾個動作慢的孩子在午睡室慢吞吞地穿衣服。只見軒軒快速的跑到我跟前說到“老師,明明的眼鏡壞了,”我當時很生氣因為明明的眼鏡是他媽媽上個星期才給他配的,而且他媽媽還特別交代要將孩子的眼鏡保護好,每天孩子午睡后我都會把眼鏡收好放到眼鏡盒里。“誰把眼睛搞壞的”我嚴厲的問到。軒軒急忙說“不是我,不是我搞壞的。”但此時軒軒哭著地說“就是他,就是軒軒搞壞的。”他們倆就這樣你一句我一句的吵了起來。但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軒軒主動承認了錯誤說自己只是想把眼睛拿給明明但是自己不小心給拿掉了,而且軒軒還主動向命名小朋友承認了錯誤。
兒童在5歲時,道德規范遠遠沒有達到內化的水平,所以需要父母和幼兒園教師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耐心地指導,不斷的強化,使軒軒的道德觀始終在良性的規定上發展,讓孩子明白幸災樂禍是不對的;做錯事就要道歉。并且得知犯錯后道歉是正確的行為,承認自己的過錯并不會得到不好的后果,這樣將有助于培養程軒軒的良好道德規范。
經過一學期中軒軒的自身努力,他在各方面都有可喜的改變,特別是在自控能力、和同伴的關系及做錯事能及時承認與改正方面,都有了令人欣慰的進步。班里的許多孩子也愿意和他一起玩了。他也交了很多好朋友,基于軒軒的轉變,我決定從下學期繼續對他進行跟蹤觀察記錄。我會一如既往地關注他,幫助他向更和諧、更完美的人格方向發展,讓這個可愛的孩子茁壯成長!
觀察實錄:
有一天不出意外又有人大喊道:“老師,由由打我,用玩具打我的手。”我看了眼小澤并沒有說話,小澤睜著大眼睛一副想說卻不敢說的樣子。大約過了2分鐘,由由漫不經心的看著我,沒心思的玩著手里的玩具。我說:“由由,你過來。”由由手里緊緊的握著玩具慢吞吞的走了過來。“你這是怎么了?不高興呀?”我裝作不知道的樣子。“聽說你打了哪個小朋友?”“不是的,是他搶我玩具,我才打他的。”“那你覺得這樣好么?打在身上疼死了”由由搖搖頭。”“你看你這玩具多好看,你要是打壞了,它可就傷心了,你的好朋友被你打了也會很傷心了,會難過的哭的。”我緊緊的皺著眉毛說道。由由還是不說話但是明顯發現他也覺得自己做的不好了。“要不,你和好朋友抱抱吧,你也不是故意的對吧,只是想和好朋友一起玩的對么?”由由狠狠的點點頭。在我的幫助和鼓勵下,由由和好朋友抱抱和好了,又開心的玩起來了。
觀察分析:
1、小班孩子的心理特征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對于玩具地方分享不會去表達,想要了就直接去爭奪搶打。
2、小班孩子的交往能力也是不同的,他以為搶打就是一種交流,與好朋友的交流,但是在被打的孩子認為就是挨打了。
觀察策略:
1.當孩子犯錯誤時不愿意承認時,不要急于去斥責孩子,而要平和的和孩子一起去了解事情的原因,告訴孩子結果會怎么樣?怎么去解決。
2 .通過談話活動或故事來表達如何去禮貌交往。
觀察結果:
但是12月份開始,我就發現由由不一樣了,做錯事情知道承認錯誤了,和他講道理時也不叉腰生氣了,最多只是翹起小嘴巴。而且是個小暖男呢,會主動幫老師拿東西,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也會很熱心的去幫助別人。也很少發現小朋友告他的狀了。
有一天,玩桌面游戲,葛葛大叫道:“老師,由由搶我玩具。”我一抬頭發現由由正抱著葛葛,兩人都笑瞇瞇的樣子。我問:“怎么啦?”葛葛不好意思的說:“由由搶我玩具,但是又還給我了。”由由笑瞇瞇的看著我:“我們是好朋友。”
孩子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發生爭執狀況,如何去幫助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也是很重要的,由由采用抱一抱,親一親的辦法就贏得了孩子的原諒。雖然這不能解決根本,但是孩子已經有認識錯誤的意識了,這也是一種進步。
幼兒不良行為
觀察地點:小托班 觀察對象: 聶理碩 年齡:3歲
一、幼兒情況分析
聶理碩 活潑好動,性格開朗,平時很喜歡幫老師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當老師和小朋友指出他犯的錯誤時,他總是不肯認錯,而且還很不高興。 聶理碩 在班上屬于各個方面發展都很好的孩子,在幼兒群體中有一種惟我獨尊的驕傲感,從未覺得自己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另外,他在家中也備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及父母的百般呵護,寵愛 聶理碩 第一次來幼兒園時,,到現在一直都要哭。老師接過來一會他就好了,老師問他明天來了就不要哭了,他回答得很快,說:“好,明天來了我不哭。”可是第二天會照常哭。他剛來園的時候自理能力表現得很差,屬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類型。還經常告狀,他告狀時你不理他,他就會說你打他或是就找別的小朋友幫他打報復平,直到有小朋友幫他為止,他就會滿意的笑。
二、成因分析
面對這樣一個孩子,我該怎么辦呢?我先了解造成她這種情況的原因。有的是因為緊張、恐懼或被人嘲笑等因素引起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潛意識中為自己不在受傷害,內心很自然產生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有的則是因為環境因素造成的如家庭成員之間的原因。
三、具體實施
(1) 家長工作
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的情況,并把教育思想說給家長聽,希望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
(2)對策
行為1 聶理碩 :玩玩具的時候喜歡一個人玩,不和同伴進行交流。
《幼兒園案例分析與措施3篇》:幼兒園案例分析與措施第1篇坐不住的孩子我們班有一個叫明明的男孩,他是這個學期到我們班的。明明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注意力很難集中,是個“坐不住的孩子”,有時他會
《幼兒園案例分析報告范文2篇》:幼兒園案例分析報告范文第1篇 情景描述: 運動的時間我們來到了操場上,今天我們要在平衡區進行游戲,在活動之前保育員和孩子們已經把輪胎和平衡木等材料連接在了一起,整個
《幼兒園生態課程動物篇案例分析》:幼兒園生態課程動物篇案例分析第1篇 教學活動背景: 此階段的主題探究活動是《我和動物交朋友》。為讓幼兒更深入地了解各種常見動物的習性、特征,增進對動物的情感,進一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