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領域PPT課件這個PPT共42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PPT的教學目標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宜的鍛煉,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形成使其終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 健康領域
內容結構解讀
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宜的鍛煉,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身體健康;
創設溫馨的人際環境,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親情和關愛,形成積極穩定的情緒情感——心理健康;
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形成使其終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社會適應。
目 標 1 :具有健康的體態
關鍵詞: 身高、體重、姿勢
幼兒營養不良 —— 生長發育遲緩、抵抗力差
現象兒童肥胖癥 —— 呼吸、消化系統疾病
姿勢不正 —— 骨骼發育(脊椎)
對策與建議
(一)具有健康的體態
1.為幼兒提供營養豐富、健康的飲食。如:
2.保證幼兒每天睡11~12小時,其中午睡一般應達到2小時左右。
3.注意幼兒的體態,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姿勢。
4.每年為幼兒進行健康檢查。
目標2:情緒安定愉快
關鍵詞:情緒
表現:
情緒與健康:情緒的安定與愉快是基礎,是健康幼兒的重要表現。
情緒與適應行為:情緒的安定與愉快是產生適應行為的重要條件。
良好的感受和體驗,是幼兒形成安定、愉快情緒的基礎。
對策與建議
情緒安定愉快
1.營造溫暖、輕松的心理環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
2.幫助幼兒學會恰當表達和調控情緒。
目標3: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
關鍵詞 身體適應——身體機能狀況
和體質的強弱
社會適應——對社會環境的適應
具體表現:戶外活動、新環境、集體生活、氣候、交通工具
對策與建議
(三)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
1.保證幼兒的戶外活動時間,提高幼兒適應季節變化的能力。
2.經常與幼兒玩拉手轉圈、秋千、轉椅等游戲活動,讓幼兒適應輕微的擺動、顛簸、旋轉,促進其平衡機能的發展。
3.鍛煉幼兒適應生活環境變化的能力。
(二)動作發展
運動處方的概念
所謂“運動處方”,即在身體測評的基礎上根據鍛煉者身體的需要,按照科學健身的原則,為鍛煉者提供的量化指導方案。
(1)它以生理學為理論依據。
(2)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
(3)以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
(4)具有科學性、靈活性、針對性強,便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評價等特點。
運動處方的內容
1、運動項目(內容):針對每個人的目的確定。
2、運動次數:指每次運動的次數。
3、運動強度:指單位時間內的運動量,一般指跑的速度、跳的高度或距離等,一般用心率來表示.
這是運動處方的核心部分,而定量化又是其核心,其單位很多,幼兒園體育活動中一般采用心率(140—180次/分鐘)。
4、持續時間:指一次運動項目所持續的時間。
運動處方的步驟
1、了解幼兒基本狀況:姓名、年齡、身高、體重、病史、喂養方式。
2、檢測幼兒身體指標:
(1)機能指標:安靜心率。
(2)形態指標:身高、體重、坐高、胸圍、皮褶厚度。
(3)體能指標:坐位體前屈、10米折返跑、立定跳遠、小球擲遠、走平衡木、雙腳連續跳。
3、分析測定結果,既考慮到幼兒的平均水平又要考慮到幼兒的個體差異,為制定和實施運動處方打下基礎。
4、根據測試結果為幼兒提供科學鍛煉的六大項內容(1)靈敏性(2)柔韌性(3)速度(4)協調性(5)耐力(6)力量。
5、根據六大項內容找出具體實施內容,制定出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運動處方。例:3—6歲幼兒運動處方。
運動處方的實施方法
1、激發興趣:設置情境,鼓勵幼兒去大膽的嘗試,獲得經驗,從親身體驗中逐步認識自己,豐富自己,增加興趣,促進體質發展。
2、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幼兒的活動水平,設計和安排難度不一的活動,并根據幼兒的身體特點及時調整與指導,使每個幼兒都獲得成功的體驗。
3、形式多樣: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避免單一的活動形式,啟發幼兒通過獨立的觀察、模仿、相互學習、探究、發現新的活動內容與方式,做到靈活多變。
4、全面發展:要全面發揮體育處方的多種功能,滿足幼兒發展的指導,要防止和克服單純的健身和娛樂的觀點,使體育鍛煉更合理、更全面、更科學。
5、合理安排:根據幼兒生理機能活動變化規律和心理變化規律、教材特點、幼兒實際以及器械、氣候等及時調整,注意內容的難易適當、循序漸進,注意運動項目、運動強度、運動次數、持續時間的科學性。
大肌肉動作發展
目標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
調、靈敏
平衡力、協調力:完成各種身體動作的前提,實現自我保護最基本的能力;
對策與建議
(一)具有一定平衡能力
1.利用多種活動發展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
2.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對于拍球、跳繩等技能性活動,不要過于要求數量,更不能機械訓練。
4.結合活動內容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大肌肉動作發展
目標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力量:身體運動的基礎;
耐力:進行身體運動、更好適應社會生活應具備的身體素質,包括心肺耐力、肌肉耐力。
對策與建議
(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1.開展豐富多樣、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身體活動,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勵幼兒堅持下來,不怕累。
2.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多走路、少坐車;自己上下樓梯、自己背包。
對各年齡段幼兒典型表現的理解
1、典型表現是一種參考或參照
建立合理期望,幫助人們了解各年齡段身體素質的基本表現
不是評價標準
2、典型表現是一種列舉
各年齡段幼兒身體素質的典型表現可以通過多種身體運動體現出來,例如:4~5歲幼兒的平衡力,5~6歲耐力
活動之間可以因地制宜進行替換(游戲舉例)
3、典型表現可以在生活中和不同的身體運動中表現出來,成為評判、觀察的依據
4、對上、下肢等不同部位身體動作的分別列舉,強調了幼兒身體鍛煉與發展的全面性。
5、目標1、目標2:描述時分開,實際中關聯。
小肌肉動作發展
目標3:手的動作靈活協調(手部動作)
手部動作發展對于適應社會生活及實現自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例如:生活自理、使用工具;
手部動作發展以協調和控制兩個能力的發展為主要標志。
對策與建議
(三)手的動作靈活協調
1.創造條件和機會,促進幼兒手的動作靈活協調。
2.引導幼兒注意活動安全。
生活與衛生習慣
作息習慣——有規律的生活
飲食習慣
個人衛生習慣
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意義 有效減少有害物質對幼兒機體的不良影
響;
對成年后的行為與習慣產生積極影響
最終目標:幫助幼兒逐步學習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來生活,
對策與建議
1.讓幼兒保持有規律的生活,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2.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3.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4.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養成鍛煉的習慣。
生活自理能力
在“具有良好生活與衛生習慣”與“手的動作靈活協調”中也有所體現;
包括:獨立進餐、盥洗、排泄后自理、穿脫衣服和鞋襪、整理生活用品與學習用品。
安全知識、自保能力
與他人交往的安全
對環境中危險物或事情的認識
活動與運動中的安全
交通安全
自救與求救
對策與建議
1.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對幼兒的嘗試與努力給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辦代替。
2.指導幼兒學習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脫衣服和鞋襪、洗手洗臉、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確方法。
3.提供有利于幼兒生活自理的條件。
安全知識、自保能力
與他人交往的安全
對環境中危險物或事情的認識
活動與運動中的安全
交通安全
自救與求救
對策與建議
1.創設安全的生活環境,提供必要的保護措施。
2.結合生活實際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3.教給幼兒簡單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
二、健康領域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特點和指導要點
1、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全面的照顧和關愛幼兒
(1)提供安全、衛生、有利于生長發育的物質環境,照顧好幼兒的日常生活;
(2)提供溫暖、輕松、支持的心理社會環境,使幼兒感受到成人給予的尊重、理解、關愛和接納,以形成安全感和對成人的信賴。
2. 在幼兒日常生活中滲透健康領域的指導
3. 圍繞某一健康主題開展幼兒健康教育活動
4. 開展豐富多樣、適于幼兒的體育活動
(1)以幼兒身體素質為切入點,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適合于幼兒的體育活動,思考:
(2)有目的的將幼兒基本動作的發展與身體素質的提高有機結合起來:
(3)重視基本動作練習時的正確指導;
(4)保證每天體育活動時間。
5. 重視幼兒健康領域與其他領域教育的有機結合
如:健康領域與社會領域
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
三、健康領域教育需特別注意事項
1.幼兒參與體育活動前應進行必要的健康檢查
2. 體育活動中要加強對幼兒的安全保護與安全指導
運動場地、運動器材、活動指導、隨時觀察保護
3. 體育活動中要注意幼兒的運動衛生
避免進行專門性的力量、耐力練習
運動前充分熱身
運動循序漸進,
運動量不宜過大,根據幼兒表現隨時調整運動量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