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英語教師技能培訓PPT課件這個PPT共23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翻譯法,直接法,聽說法,視聽法,功能法,全身反應法等,歡迎點擊下載。少兒英語教師技能培訓
幼兒英語教學法
一、外語教學法
1.翻譯法(Translation Method)
翻譯法又叫語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它是在18、19世紀運用的外語教學法,是指用母語來教授外語的一種方法。
(1)翻譯法的語言觀:提倡翻譯法的外語教育家認為,語言是書面語,語言是一種知識。是由語音、語法和詞匯構成的符號體系。
一、外語教學法
1.翻譯法(Translation Method)
(2)翻譯法的主要特點:在翻譯法的外語教學中,母語與所學語言經常并用,即老師說出一個外語詞匯以后,馬上譯出對應的母語詞;教師說出一句外語句子后,馬上將其譯成母語;教師逐句分段地讀連貫的外語課文,然后再逐句逐詞地用母語翻譯過來。整個外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與兩種語言打交道,教學中強調兩種語言的機械對比和對譯。
一、外語教學法
1.翻譯法(Translation Method)
(3)對翻譯法的評價:翻譯法是外語教學法史上最早的一個教學法體系,它的出現為建立外語教學法的科學體系奠定了基礎。
但是,一般來說,兩種不同的語言中,既沒有在意義上完全一一對等的兩個單詞,也沒有在結構上字字對等的兩個句子。翻譯法把學習外語和學習母語純粹對立起來,不易培養兒童對外語的直接思維。翻譯法還注重語言知識,特別是語法知識的學習,忽視對兒童語言技能的培養,忽視兒童口語表達。
一、外語教學法
2.直接法(Direct Method)
直接法是指通過運用外語本身進行外語教學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不用母語,不進行翻譯,也不作語法分析。直接法是對兒童習得母語的自然過程的模仿,主張把外語和它所表達的實物直接聯系起來,在教學中只用外語,排斥母語,教師通過各種直觀的手段讓兒童直接學習外語,直接理解外語,直接運用外語。
(1)直接法的語言觀:提倡直接法的外語教育家認為,語言是一種技能或習慣,習慣的養成要靠大量的重復聯系和模仿。
一、外語教學法
2.直接法(Direct Method)
(2)直接法的主要特點:直接法主要聽說領先,以口語教學為主,即直接法主張口語是第一位的。書面語是第二位的,要重視語音、強調和口語教學,在學習口語的基礎之上再培養兒童的讀寫能力。直接法以句子為教學的基本單位,整句學,整句用,不孤立地教授單詞和語音規則。該方法強調控制及模仿練習,讓兒童靠直覺感知、靠直覺模仿。進行機械操練和記憶背誦,以養成一種語言習慣。
一、外語教學法
2.直接法(Direct Method)
(3)對直接法的評價:直接法排除母語的干擾,在課堂上最大限度的使用外語,這有利于培養兒童外語思維的能力和直接進行口頭交際的能力。
但是直接法也有消極的一面。如在講解一些抽象語言知識的時候,教師也完全排斥母語的中介作用,忌諱使用母語,這既容易造成理解的錯誤又浪費時間,而且直接法對教師外語水平的要求也過高。
一、外語教學法
3.聽說法(Audio-Lingual Method)
聽說法就是以句型為綱,以句型操練為中心,著重培養兒童聽說能力的教學法。又叫“句型教學法”或“口語法”
(1)聽說法的語言觀:提倡聽說法的外語教育家認為,語言是口語,是說出來的話,而不是寫出來的文字;語言是成套的習慣(a set of habits)
一、外語教學法
3.聽說法(Audio-Lingual Method)
(2)聽說法的特點:該方法以句型為中心,認為句型是無數句子中歸納出來一定數量的句子模式,是表情達意的基本單位,也是位于教學的中心。在教學中,教材安排、知識傳授,技能操練主要是通過句型來進行的。
《英語900句》就是聽說法的典型教材,該教材以句型為中心材料,以大量的、機械性的聽說操練為主。
一、外語教學法
3.聽說法(Audio-Lingual Method)
(3)對聽說法的評價:聽說法重視聽說操練和句型操練,強調外語教學的實踐性,建立了一套培養語言習慣的聯系體系;聽說法限制母語的運用,有利于兒童用外語進行思維。
但是聽說法過分注重強調句型的機械性操練,忽略教學活動中兒童語言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兒童靈活掌握和運用外語。
一、外語教學法
4.視聽法(Audio-Visual Method)
視聽法是在直接法和聽說法的基礎上,利用試聽手段的一種外語教學法。它是指在教學中綜合利用圖片、幻燈等電化教具、試聽手段,創造情景,學習外語。由于利用試聽手段創造情境是其主要特色,所以該方法又叫情景法(Situational Method)
(1)視聽法的語言觀:提倡該方法的語言學家認為,口語是第一性的,書面語是第二性的,語言學習就是要掌握語言能力,如聽說讀寫的能力,而非語言知識,如語音、詞匯、語法等。
一、外語教學法
4.視聽法(Audio-Visual Method)
(2)視聽法的特點:這種教學方法將語言和情景緊密結合,以情景為中心,充分用試聽手段,讓兒童一面聽聲音,一面看圖像,作出模仿反應,形成自動化習慣。首先要求兒童聽一段內容完整的對話,掌握它的語音語調和節奏,然后再進行個別音素的訓練,教學順序是:對話-句子-單詞-單音,教學過程分為感知、理解、練習和活用四個步驟。
一、外語教學法
4.視聽法(Audio-Visual Method)
(3)對視聽法的評價:視聽法的語言和情景的結合可創造逼真的環境,使教學更接近于交談自然形式;試聽手段的運用,即情景視覺與錄音聽覺相結合,加快兒童學習外語的過程,有利于理解和記憶。
但是視聽法過分強調視覺直觀的作用,使一些抽象的詞匯難以表現;忽略語言知識的分析和講解,不利于兒童理解和語用語言。
一、外語教學法
5.功能法(Functional Method)
功能法是以語言功能項目為綱,培養兒童交際能力的一種方法體系。由于交際能力是外語教學最基本的功能,所以,功能法又叫交際法(Communicative Method)語言功能主要是指用語言敘述事情和表達思想,即從表達的思想內容出發,表示詢問、請求、邀請、介紹、同意、感謝和道歉等意念(notion)
(1)功能法的語言觀:提倡此方法的語言學家認為,語言不是某種形式的符號系統,語言是一種社會規范,語言的社會交際功能是語言最本質的功能。
一、外語教學法
5.功能法(Functional Method)
(2)功能法的特點:功能法認為以前的教學法忽略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因此主張讓教學過程交際化,把言語交際作為外語教學的全部出發點,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和真實的交際過程中使用語言,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初級階段以語言游戲、角色扮演為主。
(3)對功能法的評價:功能法注重培養兒童的交際能力,做到了學用結合。但是,功能法過分注重語言的功能而忽略語言的結構,使兒童在語言知識的掌握上較為薄弱。
一、外語教學法
6.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應法簡稱TPR教學法。是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James Asher 于20世紀60年代創立的,它是一種通過語言與行動的協調來教授語言的方法。Asher 認為,成功的第二語言學習與小孩習得母語的過程相似,即對外語的學習,小孩先從身體反應,然后用語言進行反應。這種方法提倡把語言和行動聯系在一起。老師先把外語教學內容設計成一系列指令式的語言項目,然后讓兒童對這些項目用身體作出反應,由此感受語言、內化語言。進行在內化語言的基礎上進行口頭表達。
一、外語教學法
6.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1)全身反應法的語言觀:Asher認為,語言學習時,理解能力產生于表達能力之前,語言技能的獲得先是通過聽,然后再轉換成其他技能。語言主要是口語,大多以具體名詞是祈使動詞呈現。針對小孩子的語言大多是命令句。
(2)全身反應法的特點:全身反應法強調理解的很重要性,認為聽力理解領先,即理解先于輸出,并認為理解與輸出之間有一定的沉默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應該訓練兒童聽的技能,不要強迫兒童開口。兒童通過對聽到的語言材料的理解,然后到了一定的時候自然會開口。
一、外語教學法
6.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應法的教學步驟:
a.教師說出指令并做示范動作,兒童一邊聽一邊觀察。
b.教師說出指令并做示范動作,然后兒童跟著做。
c.教師說出指令,不做示范動作,兒童按照教師的指令去做。
d.教師說出指令,不做示范動作,讓兒童復述指令、完成動作。
e.讓個別兒童說出指令,教師和其他兒童一起做動作。
聽語言+觀行為→身體動作→學習
教授的語言形式以祈使句為主,帶動其它句型
指令型語言其形式只能是祈使句,其它句型的出現只能服從于祈使句的使用,不僅新授動詞如此,新授名詞、形容詞、介詞等也是如此。在輕松教授完新詞匯之后,再讓學生相互發出指令。如:“Kate, get up, It’s late .”Oh, what’s the time?” “It’s half past seven.”從而實現學生對英語的快速理解和長時記憶,使學生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學習英語。
一、外語教學法
6.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2)對全身反應法的評價:全身反應法被稱作是“讓語言動起來”的教學法,其主要特點是能盡快抓住兒童的注意力,在情感方面吸引兒童,課堂氣氛熱烈,有利于兒童創造性地嘗試他們的語言技能。在教學初期,反應法教學側重于聽力,可讓兒童在不感到焦慮的情景中學習新語言;讓兒童對所感知的語言進行表演,可驗證其對語言的理解。
但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很難用TPR來表述。這種方法不是一套完整的方法,通常只作為一種供聽力輸入和身體反應等的教學活動被融于其他教學法之中,應配合其他教學法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另外,反應法容易引起兒童的興奮,不好把握課堂紀律。對于老師課堂掌控能力的要求比較高。
教師課堂活動指令舉例:
Stand in a row. Stand in a line. Bend down.
Staighten up. Hands up. Hnads down. Hands front. Hands left. Touch your toes. Touch your feet. Touch the right foot.
Touch the left foot.Right foot up. Right foot down. Jump 3 times. Turn around. Everyone point to the window.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