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結構游戲PPT課件這個PPT共55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結構游戲的指導,結構游戲的發展階段,結構游戲的結構技能,結構游戲的指導方法,各年齡班結構游戲的特點與指導,結構游戲的創編等,歡迎點擊下載。 結構游戲
結構游戲的指導
一、結構游戲的含義
結構游戲,是指兒童操作各種結構材料或結構玩具,構造物體形象,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
結構游戲的材料包括:
積木、積塑、膠粒、花片等專門的結構材料;
沙、石、水、土、雪等自然結構材料;
以及瓶子、掛歷、紙盒等廢舊物品和半成品的結構材料。
二、結構游戲的分類
(一)積木建筑游戲
大、中、小型積木、主題建構積木、拼插積木、榔頭積木動物積木等
(二)積塑構造游戲
(三)拼棒游戲
用小棍、塑料管或用糖紙搓成棍等作為游戲材料,經過衛生及色彩加工,拼接成各種造型。
(四)拼圖拼板游戲
1.圖像組合拼圖:是將圖案分散的各部分拼合成一幅完整的圖案或畫面的游戲。
(1)幾何圖形組合拼圖
(2)美術圖形組合拼圖
(五)穿珠串線、編織游戲
(六)玩沙玩水游戲
二、結構游戲的發展階段
幼兒用積木建構物體的能力是隨不同年齡階段逐步發展起來的。這種發展歷程表現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搬弄(2歲以下)
只把積木拿來拿去,并不搭建什么東西,似乎主要是感知積木的重量和觸摸積木,或試圖發現哪一塊積木能用一只手抓起,一只手可以抓住幾塊積木,等等。
第二階段:重復
當兒童剛剛開始搭積木時,通常用的是一樣大小的積木或積磚。
只是簡單地把它們一塊一塊地往上疊起來,或者一塊一塊地平鋪成一列,試圖將積木堆高,然后再推倒,重復進行,他們往往并不注意重疊或排列整齊,只注意能疊多高的“寶塔”,能鋪多長的“鐵路”。
第三階段:搭建(約3歲左右)
兒童開始探索如何用一塊積木把其他兩塊積木連接起來,搭成一個可讓小汽車開進開出的“門”。幼兒還可以搭橋、樓房。
第四階段:圍封
幼兒發現,幾塊積木可以圍起來,形成一個封閉的空間。于是,小動物的“家”、“動物園”、“汽車庫”、“幼兒園”等,便在孩子的面前出現了。
第五階段:模型
幼兒自己發現并利用對稱和平衡的原理來建造模型。
漸漸地,他們所建造出來的模型越來越復雜,并且他們也越來越有興致地不斷利用先前的經驗來改進模型,使之逐漸具有了美學上的質量意義。
第六階段:再現
幼兒為所建造的東西命名,使它成為現實世界中某種物體的象征性代表。
在建造模型前有了再現某種東西的設想或計劃,如“我要來造個電影院”;然后造好的“電影院”又可能成為角色游戲的材料,“請”一大堆小動物、小娃娃來看電影。復雜的再現型建造還可涉及多個幼兒共同合作,導致結構游戲中的社會性交往活動。
三、結構游戲的結構技能
主要的結構技能有:排列、組合、接插、鑲嵌、編織、黏合、旋轉、螺絲。
結構技能根據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紙、線、繩以及竹、木、布等物品和自然物品材料需要編織、黏合等技能。
積木等塊狀幾何圖形需要排列組合,鋪平、延長、對稱、加寬、加長、加高、間隔、圍合、蓋頂、搭臺階等技能。
形狀多樣的各類積塑需要接插(如,一字插、十字插、整對插、環形插、正方形插等)、鑲嵌、整體連接、端點連接、交叉連接、圍合連接。
塑料或木制的螺絲系列需要捶打、敲擊、旋轉等技能。
四、結構游戲的組織和指導
(一)游戲知識技能的指導
1、引導幼兒認識建構材料
2、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3、引導幼兒掌握基本建構技能
積木的排列組合(鋪平延長、對稱排列、架空蓋頂、間隔堆積等),積塑的插接鑲嵌(整體連接、交叉連接、端點連接、圍合連接、填平組合),穿珠(單線交叉、單線循環、多線分合),編制(辮子、穿插、圓心、打結編織),黏合造型等。
學會看平面圖紙,能把平面結構變為立體結構,能在搭建過程中發現問題。
4、注重培養幼兒的游戲常規
建立必要的游戲規則(材料輕拿輕放、需要多少材料取多少、剩余材料及時歸還),學習收拾、整理建構材料,保護自己和別人的建構成果,在集體構造中學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二)游戲場地、材料的準備
1、提供時間場地
2、提供結構材料
小班:同一種類、數量較多的游戲材料。
中、大班:豐富有變化的游戲材料,并讓幼兒參與材料的收集、設計和制作。
(三)游戲過程的組織指導
1、激發幼兒參與結構游戲的興趣
(1)投放材料引入
(2)出示范例引入
(3)創設情境引入
2、啟發引導幼兒設計建構游戲
建造什么?——用什么建造?——怎么建造?
3、指導幼兒協商分工合作建構
小班在老師帶領下分組協商,中、大班幼兒可自主分工游戲。
4、觀察分析幼兒建構活動水平
5、介入指導推進創造建構活動
(1)介入時機
幼兒游戲開始處于低潮時
幼兒情緒不佳時
幼兒獲得成功時
幼兒遇到技能障礙時
幼兒游離游戲情景時
幼兒延伸或擴展游戲內容有困難時
幼兒出現負面行為時
環境中產生不安全因素時
(2)指導方法 案例P58《幼兒游戲與指導》
整體建構和重點拼搭示范
環境刺激啟發
介入共玩
語言啟發
榜樣暗示
圖片范例提示
6、注重幼兒作品的展示欣賞和評價
(1)作品的展示講評
(2)作品的保留欣賞
讓幼兒和建構作品合影,將搭建成果拍成照片,收集成冊,供全班幼兒欣賞。
四、結構游戲的指導方法
1、模擬結構的指導方法
案例:小班模擬構造“花”P63《幼兒游戲與指導》
讓幼兒看平面圖結構物體或看實際物體結構,從中學習結構的技能,獲得結構的基本方法。
模擬構造活動的具體指導:要選擇模擬對象,即讓幼兒知道拿什么來模仿。
Q:幼兒結構模仿的對象有哪些呢?
幼兒結構模仿的對象有以下四種:
(1)對結構物的模擬:結構物是一種立體結構造型的范例,幼兒模仿范例,再現范例,并在操作中掌握技能。
(2)對結構圖紙的模擬:這種模擬要求幼兒首先觀察圖紙中的結構造型,然后將其變為立體結構造型。
(3)對實物、玩具等形象的模擬:實物、玩具這種范例只有主題形象的造型,而無結構造型,所以,幼兒在模擬時要進行結構造型的創造。
(4)對物體形象圖的模仿(如照片、畫等):這種模擬不僅要求幼兒將圖中的形象變為結構造型,還要將平面造型變為立體造型。
2、主題結構的指導方法(命題)
案例:P64中班主題結構游戲“十字路口” 《幼兒游戲與指導》
結構主題的產生,取源于對周圍生活環境的觀察和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主要通過參觀——討論——結構等形式,指導幼兒的目的性。
3、自由結構的指導方法
根據兒童的興趣,自由構造后再去玩其他的游戲,老師在旁邊給予適當的隨機指導,引導兒童分享成果及構造經驗。
案例:P65大班自由構造游戲 《幼兒游戲與指導》
五、各年齡班結構游戲的特點與指導
1、小班
(1)特點
第一,材料選用的盲目性和簡單性
小班幼兒很少意識到積木是用來搭建的,而只是用積木來嬉戲。小班幼兒的選擇比較簡單,多為四方體。
第二,結構技能簡單
基本可以達到疊高這一水平,多以簡單的平鋪,延伸、堆高為主。
第三,易中斷、堅持性差
小班幼兒保持個人游戲目的的時間平均只有5—10分鐘。
第四,主題建構無計劃性
小班幼兒不會預先計劃自己的活動,而且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改變原來的活動。
如,有的幼兒開始說要搭房子,可聽到別的小朋友說要建汽車時,又會改建汽車。
(2)指導
第一,教師要引導幼兒認識結構材料,有意識地搭簡單的物體給他們看,也可以帶領他們參觀中、大班幼兒的結構活動,引起幼兒對結構活動的興趣。
第二,結構活動開始時,要給幼兒安排結構場地和準備足夠數量的結構元件。結構元件應該每人一份,建立最初常規使他們能彼此不妨礙地開展游戲活動。
第三,在游戲中指導幼兒學習結構技能,并鼓勵孩子獨立嘗試結構簡單物體。
第四,教師要經常有意識地讓幼兒說出自己結構物體的名稱,也可以根據孩子搭出的形象給以適當的名稱。引導幼兒理解和明確結構的目的性,發展他們的想象力,使主題逐漸穩定。
第五,建立結構游戲的簡單規則,如,必須愛護結構材料,游戲結束后應整理好結構元件等。
第六,教會幼兒整理和保管玩具的最簡單方法,使他們能參加整理玩具的部分工作,培養愛護玩具的習慣。
第七,提供適合小班幼兒特點的結構材料。以積木為例主要有:
①小積木(木制)
②大型輕質積木(塑料泡沫質地)
③輔助材料,以引導幼兒豐富游戲內容,激發幼兒興趣。小班結構游戲的輔助材料,一般有如下幾種:
小動物玩具
交通工具模型
平面板:
要求面積稍大,且高度在1厘米以內,質地不限,但要有一定承載力??梢耘c一般積木材料綜合運用搭建樓房。此外,平面板傾斜放置還可以用作斜坡,或讓幼兒作賽車道或是做輪船、飛機的入口道。
小筐:
幼兒手小,每次到積木柜只能取放一兩塊積木,頻繁地取放玩具,來回走動會帶來新的問題,添加一些取放材料的小筐便有了必要。但小筐不宜大,避免一次取走很多。
2、中班
(1)特點
第一,能從建構物體的特性來選擇材料
第二,結構技能主要以“架空”為主。
動作技能集中分布在“疊高和架空”這兩個動作水平上。
第三,與同伴交流,堅持性增強。
第四,有建構主題,但易變化。
2、指導
第一,教師應設法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他們的結構活動打下基礎。(結合各科教學和利用散步、參觀等)
第二,培養幼兒設計結構方案,學習有目的地選材,學會看平面結構圖。
第三,著重指導幼兒掌握結構技能,并會運用這些技能去塑造各種物體,把平面圖形變成立體的圖形。
第四,組織小型集體結構活動(3~4人),教會他們共同討論,制定方案,進行分工,友好合作地游戲。
第五,組織幼兒評議結構活動,鼓勵他們獨立地、主動地發表意見,肯定幼兒的發明創造、能自己表達結構物的意思,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及結構水平的提高。
第六,提供適合中班幼兒特點的結構材料。中班幼兒因為建筑水平有所提高,所以擁有的玩具材料數量要增加,在型號上也應有所加大。以積木為例:
①大積木
②中、小型積木
③平面板
④輔助材料:與小班有相似之處,稍有添加。例如:
人偶、小動物玩具、假花假樹(小型)
交通工具模型
廢舊材料:果奶瓶、膠卷盒、化妝品紙盒、瓶蓋等,可被用作燈柱、欄桿、車輪、房頂、煙囪等。
橡皮泥:如公路上可用橡皮泥做紅綠燈。
3、大班
(1)特點
第一,結構的目的性、計劃性和持久性增強。
第二,能合作選取豐富多樣的材料。
第三,建構技能日趨成熟。
第四,根據游戲情景需要,不斷產生新的建構主題。
(2)指導
第一,培養獨立建構的能力,并要求按計劃、有順序地進行構造。
第二,讓兒童在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建構時,學習表現物體的細節和特征,能準確表現游戲的構思和內容,會使用結構材料和輔助材料。
第三,在欣賞自己及同伴作品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自我評價與評價他人的能力。
第四,鼓勵兒童集體進行構造活動,共同設計方案,確定規則,分工合作,開展大型結構游戲。
第五,提供適合大班幼兒特點的結構材料,以積木為例:
①大積木 :一些不規則形狀的積木也可提供。
②中、小型積木
③平面板:和中班用途相似
④輔助材料:與中、小班材料相似。只是材料形狀可更多些。
六、結構游戲的創編
案例:小豬造房子
P67《幼兒游戲與指導》
(一)創編新的建構主題
1、根據活動需要,教師提議確定主題
如,大班開展主題活動“我愛首都北京”
教師根據主題向幼兒提議四次結構游戲內容:
A.模擬建構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
B.觀看圖片模擬建構天壇
C.模擬建構長城
D.主題建構“我愛首都北京”
2、關注幼兒想法,挖掘生成建構主題
案例:熱鬧的馬路
P67《幼兒游戲與指導》
3、教師啟發引導,生成延伸建構主題
案例:賓館
P68《幼兒游戲與指導》
(二)創編新的建構造型
1、經驗準備,激發幼兒創造性地建構
2、提供案例,分析造型布局特點
(三)教給方法,引導幼兒創造性地建構
1、局部改變創造法
2、列項改變創造法
建構活動可以改變的項目有7個方面:變換顏色、變換體積、變換形狀、變換材料、增減某一屬性、重新組合原有屬性、重新設計等。
(四)提供材料,建構組合不同造型
本節實踐活動:
七巧板的制作和指導技能
1、按規范圖制作一副七巧板
2、介紹七巧板的玩法和規則
P70《幼兒游戲與指導》
案例:小舞臺 P74《幼兒游戲與指導》
思考:案例中孩子們玩的是什么游戲?。?br />表演游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