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組織藝術領域教學活動——美術教育指導PPT課件這個PPT共65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學前兒童繪畫活動的容與指導,學前兒童手工教育活動的內容與指導,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的內容與指導等,歡迎點擊下載。 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指導
《綱要》中關于藝術教育的總目標
1、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
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目標
1、初步學習感知周圍環境和美術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內
容美,提高對美的敏感性。
2、初步學習多種工具材料的操作以及運用造型、色彩、
構圖等藝術語言表現自我和事物的運動變化,提高
審美表現和創造能力。
3、積極投入美術活動并學習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養
成對美術的興趣以及愉快的情緒體驗和美好的情感,
促進人格的完善,養成良好的美術活動習慣。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內容
學前兒童美術活動包括:繪畫、手工、美術欣賞。
這三種活動既相對獨立,又經常會在同一主題下交叉進行,是幼兒美術學習與體驗的三種重要形式。
此外,幼兒園環境創設是審美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一部分。
第一節
學前兒童繪畫活動的
內容與指導
一、學前兒童繪畫教育活動的含義
學前兒童繪畫教育活動是教師引導幼兒使用筆、紙等繪畫工具和材料,運用線條、色彩、形體等藝術語言以及造型、設色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將其生活體驗與思想情感通過加工和改造轉化為具體、生動、可感的藝術形象,以培養幼兒的審美創造能力的教育活動。
二、學前兒童繪畫活動目標
認識各種繪畫工具和材料,學習各種繪畫工具和材料的使用。
認識和學習繪畫的形式語言,學習用線條、色彩、構圖來表現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
學習正確的繪畫姿態、握筆方法和集中注意完成作品等良好的繪畫習慣。
體驗繪畫活動的快樂,產生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命題畫
繪畫 意愿畫
裝飾畫
1.命題畫(又稱主題畫)
由教師確定集體繪畫的主題與要求,幼兒按照
繪畫的主題與要求作畫。
命題畫是幼兒園繪畫活動的重要形式,其作用
在于:學習繪畫基本造型、設色(選色、涂色、配
色)、構圖 。
如何命題?
結合現實命題,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熟悉、有經驗并有興趣的,給幼兒留下深刻印象并利于創造的題材。
如:小兔乖乖;我的布娃娃;我的家;街上跑的
車……
(1)物體畫
①物體畫的含義及作用
是指教師幫助幼兒在充分了解、體會某一物體的形象、色彩、結構、性質等的基礎上,以繪畫方式對該物體進行表達、表現的活動。如:畫蘋果、房子、汽車、小動物、小朋友……
學習物體畫可以掌握描繪某一事物的基本方法,發展幼兒觀察力,能提高幼兒繪畫技能。
認真觀察,把握物體基本特征。
觀察出大致輪廓和顏色,對物體有整體基本印象
觀察出基本組成部分及基本形狀、大小、顏色、結構、位置等。
獨立細致地觀察出物體的動態形狀顏色結構姿態,從獨特的視角進行表現。
通過示范講解物體的方法,讓幼兒掌握表現物體畫的基本方法,引導幼兒明確所要表現物體的外形特征。
主要講解作畫次序、用筆方向、位置及涂色的輕重等。
(2)情節畫活動
①情節畫活動的含義與作用。
是在物體畫活動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是教師讓幼兒以個別物體與其他物體相配合,表達一定情節的繪畫活動形式。例如:“美麗的家園”“我愛幼兒園”“動物園”等。
作用:
進一步幫助幼兒掌握如何表現形體學會根據主題合理安排各種形象,正確表形象間的相互關系。
提高幼兒繪畫的目的性、計劃性,鍛煉其構圖、布局的能力。
② 情節畫的指導
感知物體間的空間關系
設置構圖中心以突出主題
開展多種形式的構圖練習
2.意愿畫(又稱自由畫)
(1)意愿畫的含義
是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由自己獨立確定繪畫主題和內容,運用所掌握的美術知識和技能,自由地表達自己情感、愿望的一種繪畫形式。
意愿畫強調幼兒要通過自己的想象和思維來作畫,它對幼兒沒有任何約束力,只要求幼兒對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或想到的內容大膽進行加工組合,組成一張新的有一定情節的畫面。
(2)意愿畫活動的指導
結合幼兒生活體驗,啟發、幫助幼兒確立意愿畫的內容。
創造寬松的意愿畫作畫環境,按幼兒不同能力幫助幼兒大膽進行意愿畫活動。
通過談話的方式幫助幼兒進行構思和保險,但不要做過多過細的安排,以免意愿畫變成命題畫。
評價幼兒意愿畫作品時,要以幼兒創造性為首要目的。
注意引導時避免幼兒把意愿畫變成回憶畫。
3.裝飾畫(圖案畫)
2.裝飾畫的指導
1)觀察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美的花紋和圖案。如:蝴蝶、貝殼、樹葉、毛巾、手絹、茶杯、花瓶、畫布……
2)掌握簡單的裝飾畫技巧
點-線-幾何圖形-自然界的花鳥蟲魚以及傳統的民族花紋。
掌握花紋的排列方式:單獨式、連續式、對稱式、放射式。學習定位、找中點。
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識:基本色——調配色
3)同樣注重幼兒想象力和創造性的培養。
(二)按工具材料和表現技法劃分
手指點畫
紙版畫 水墨畫
噴灑印畫 刮畫
推薦書目
《幼兒園繪畫教學手冊》李慰宜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當代兒童繪畫解析與教程》 楊景芝著 科學普及
出版社
《兒童的知覺與視覺的發展》(美)艾斯納 湖南美術出
版社
《少兒繪畫輔導探索》(英)凱特莉 湖南美術出版社
《兒童學畫新概念》張蕙芷 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二節
學前兒童手工教育活動的
內容與指導
一、學前兒童手工教育活動的含義及意義
學前兒童手工教育活動是教師引導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直接用雙手或操作簡單的工具,對各種形狀(點狀、線狀、面狀、塊狀)的、具有可變性的物質材料進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間的、可視的、可觸摸的、多種藝術形象的教育活動。
手工活動注重對材料性質的體驗,對制作技巧及程序的學習,追求較為完整的作品形式。
手工活動對于兒童對手工構成原理、造型規律、裝飾手段等的了解,對手的靈活性、精確性、手眼協調能力的培養、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培養,以及對耐心細致、勇于實踐等個性品質的培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學前兒童手工教育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手工制作的基本規律,并學習大膽地運用這些基本規律創造性地塑造和制作多種平面的和立體的手工作品;
2、初步學習多種手工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形成良好的手工 活動習慣;
3、體驗手工活動的快樂,產生對手工活動的興趣。
四、手工活動的內容
(一)泥工活動
1.泥工活動的工具材料
材料:橡皮泥;多彩泥;自治面泥;陶泥。
工具:泥工刀、竹簽、小木棍、擦手的濕布以及輔助
小材料如牙簽、線繩、紐扣等
2.泥工的基本技能
團圓;搓長;壓扁,粘結;捏泥;抻拉;分泥……
(二)紙工活動
紙工活動是以不同性質的紙為材料進行的游戲造型活動,涉及撕、減、折、粘、卷、拼、貼等多項技巧。
1.紙工活動的工具材料
各種紙:皺紋紙、宣紙、彩色卡紙、復印紙、瓦楞紙、包裝紙、專門手工紙、廢舊畫紙、掛歷、報紙……
工具:剪刀、膠水、顏料……
2.紙工活動技巧
折紙、剪紙、撕紙、粘紙、染紙 ……
(三)其他手工活動
拼圖玩具、毛線十字繡、面具制作、木偶制作、 紙盒裝飾、風箏、風鈴、麥稈編結……
五、手工活動的指導
(一)準備精美有趣的范例,引起幼兒操作學習的動機
(二)提供練習的環境與時間,使幼兒充分體驗工具材
料的性能
(三)教師清楚地講解演示制作的基本技巧
(四)制作過程中耐心的幫助與支持。
(五)對作品的處理
手工活動案例
材料準備:
1.材料包,搓圓的油泥團3~4個。
2.各種式樣的帽子,創設帽子店的情境。
3.背景音樂,一段輕松的音樂用于跳手指舞。
活動過程:
1.參觀帽子店,激發幼兒對帽子的興趣。
教師:你最喜歡哪頂帽子?為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引導幼兒探索用油泥制作帽子的方法。
(1)教師:帽子的款式有很多種,但是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你們發現了嗎?(他們都有一個像碗一樣的形狀,這樣我們就可以戴在頭上了。)
(2)教師:你們想不想用油泥也來做一個帽子?我這里有個搓圓的油泥團,請你來試一試怎樣才能做出這個小碗。
(3)幼兒動手嘗試,并講述自己的方法。
教師:在搓圓的油泥團上先用大拇指往里面戳一下,讓油泥上形成一個洞。接下來,把雙手拇指放在洞里,雙手食指在洞外,捏住小洞的邊,邊捏邊旋轉油泥,這個洞會變得越來越大,小碗的樣子就出來了。當然,你的方法可能和老師的不一樣,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捏。
3.教師指導幼兒制作帽子。(播放背景音樂)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設計,說一說想怎樣添加帽檐。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鼓勵幼兒分別用教師的方法和自己的方法制作帽子,并在帽子上適當的進行裝飾。
4.欣賞與評價。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帽子。
(2)在幼兒的手指上畫上人臉,帶上做好的帽子一起指舞的游戲。
第三節 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活動的 內容與指導
一、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教育活動的含義
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教育活動是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和感受美術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圍環境中的美好事物,了解對稱、均衡等形式美的基本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內容美,從而豐富他們的美感經驗,培養其審美情感和審美評價能力的教育活動。
二、學前兒童美術欣賞能力的發展
(一)本能直覺階段(約0-2歲)
1、對顏色的早期直接審美感知
兒童早期對暖色、明亮的色彩比較喜愛
2、對形狀的早期直接審美感知
兒童早期對復雜圖形比較偏愛
這些本能反應為以后高層次的美術欣賞做心理準備
(二)主觀的審美感知階段(約2-7歲)
1、關注作品內容多于形式
欣賞作品時,首先感知的是作品的內容;但對作品內容的把握是淺表的。
2、初步關注作品的形式審美特征
對線條、形狀的感知;
對色彩的感受;
對空間構圖的感知;
對情感表現性的感知。
3、兒童對美術作品的偏愛和評價標準的偏愛
判斷標準:
1、作品畫得像不像;
2、作品繪畫技巧;
3、色彩、形狀、整體的形式
特征(形象簡練、色彩豐富);
4、幼兒對作品題材的熟悉度。
三、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教育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一些粗淺的美術知識,理解對稱、均衡、節
奏、和諧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
2、初步感受美術作品的造型、色彩和構圖等的表現性以
及周圍事物的運動變化,并產生與之相一致的感覺和
情感。
3、初步感受美術作品中的形象、主題內容的意義,理解
美術作品如何表現現實生活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體驗美術欣賞活動的快樂,養成對美術欣賞活動的興
趣。
5、初步學習評價成人和同伴的美術作品,提高審美評價
能力。
四、美術欣賞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
(一)美術欣賞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
1、各種類型的美術作品
(1)繪畫作品(大師經典作品)
(2)雕塑作品:形象生動并有一定想象空間的
唐三彩陶俑 城市雕塑 擲鐵餅者
(3)建筑藝術:古代雄偉建筑、各地不同風格民居、世界著名建筑
長城 福建土樓 巴黎圣母院
(4)工藝美術:藝術性用具、陳設欣賞品、標志、包裝、
賀卡、服飾
餐具 壁掛 小商品包裝
(5)民間美術作品:民間繪畫作品、民間雕塑作品、民間工藝品
楊柳青年畫 泥人 剪紙
(6)兒童美術作品:優秀作品、同伴作品
(7)周圍環境、自然景觀的美等
2、一定的欣賞知識和技能
(1)藝術作品的形式分析:
(2)作品主題的分析
(3)對作品的聯想
(4)對作品的表達
(5)作品背景知識
(二)各年齡班美術欣賞活動內容的選擇
小中班:滲透式的,即使有專題欣賞活動要簡短。
大班:專題欣賞,用多種方式、材料來表達感受
抽象作品 具象作品 抽象具象之間
五、 美術欣賞活動的組織實施
(一)整體感受,自由談論對作品的第一印象或感覺
這一環節要給幼兒足夠的時間欣賞,然后讓他們用簡潔的語言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實施要點:
1、選擇適合幼兒欣賞的作品
2、豐富幼兒生活經驗
3、營造相應的物質、精神審美情境
4、正確對待幼兒對第一印象的表達
(二)要素識別與形式關系分析 ,兩者融合在一起。
要素識別:點、線、形、色
形式關系分析:分析要素之間的關系,所表現美的形式
實施要點:
1、教師自己要有一定理解與欣賞的能力;會用啟
發誘導性語言引導幼兒感知、體驗。
2、幼兒對欣賞的基本藝術語言和形式美原理的認
識可以經由美術創作來獲得。
(三)再次整體感受,較深入地討論作品給人的感覺
涉及作品背景、蘊義、創作者情感、象征符號等;
可通過給作品命名方式反映整體感受
實施要點:
1、“部分理解整體,整體理解部分”循環反復過程
2、允許幼兒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四)心理回憶與構思
已欣賞作品的回憶和將要創作的東西進行構思,承上啟下環節。
實施要點:
留給幼兒一定的心理回憶和構思的時間,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
(五)創作與表現
根據欣賞內容定需要不需要、和一般美術創作稍有不同。
實施要點:
教師盡可能提供多樣化、富有表現力的工具和材料使幼兒能自由運用媒介和材料進行創作。
梵高作品:星月夜
請看一看:
1、畫面上有哪幾種線條?看上去是什么樣子的?你有什么感覺?
2、畫面上有哪些顏色?怎么安排的?月亮的顏色感覺怎么樣?
3、畫面的前面畫了什么?后面畫了什么?他們看上去有什么不一 樣?
4、你覺得自己是在什么地方看這幅畫的?
5、看完整幅畫,你覺得怎么樣?
線條:流暢但斷續地線條、偏好曲線的形式;
色彩:主要是藍色調,彩度最高的是新月的黃橙色;
空間:感覺是在高處俯瞰,房子在遠方;
動態 : 樹有火焰般形式向上顫動,云朵螺旋式地滾過天空。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