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講述活動的設計與組織講座PPT課件這個PPT共63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講述活動的內涵,講述活動的作用,講述活動的特點,講述活動的類型,講述活動的目標,講述活動的設計思路,講述活動的案例分析等,歡迎點擊下載。請您來分享:
您曾經開展過講述活動嗎?
您開展過哪些主題的講述活動?
您是否愿意講述一次,您曾開展過的講述活動的經驗?
(主題是什么?您是怎么設計的?分為哪些步驟?實施效果如何?您覺得成功或失敗之處在哪?)
主要內容
一、幼兒園講述活動的內涵
講述活動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教育活動。這類活動以促進幼兒語言表述行為的發展為主,要求幼兒積極參與命題性質的講述實踐,幫助幼兒逐步獲得獨立構思和表述的語言經驗。
二、幼兒園講述活動的作用
講述活動的特點:(一)具有一定的憑借物
1.類型:圖片、情景、實物等;
小班“我帶寶貝上幼兒園”
2.基于兩方面的需要:
符合幼兒講述學習的需要——幼兒經驗和表象積累不足。
憑借物既是講述活動的主體,也是幼兒講述的對象、客體
幼兒園講述活動是一種集體參與的活動——需集體指向。
決定講述的內容范圍和指向:指出了講述的中心內容
幼兒可以從每個人具體的認識角度去講述相同或相似的內容,并且產生相互交流和相互影響的作用。
講述活動的特點:(一)具有一定的憑借物
3.憑借物:教師準備或兒童參與準備
4.不同年齡段的班級有區別
小班 ——實物或簡單的圖片,清楚完整描述主要特征;
中、大班——實物、圖片、情景等,要充分講述,或創造性講述
( 想象畫面之外的情節或講述人物心理狀態、對話、內在動機等 )
講述活動的特點:(二)具有相對正式的語境
一種相對正式規范的語言運用場合
語言規范——完整、連貫、清楚地表達;
(用詞造句:準確、正確、合乎規則)
環境規范——專門的教育活動,正式的語言學習 環境,集體場合
講述活動的特點:(三)旨在鍛煉一種獨白語言
需要說話的人獨自構思和表達對某一方面內容的完整認識;
是一種復雜、周密的口頭語言表達形式;
(從獨立完整編碼到獨立完整發碼的過程:選擇詞語——組成話語——完整的表達出來)
需要兒童用完整、連貫的語言將內心的感受和體驗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并能得到他人的理解。
對點案例
小班“我帶寶貝上幼兒園”
幼兒講述自己的寶貝前,要想一想:
寶貝的名稱
為什么喜歡它或怎樣玩兒
講述中要不斷的調整語言策略:
先講什么,后講什么,重點講什么,用什么詞語來表達會更清楚……
講述活動的特點:(四)需調動幼兒多種能力
講述活動需要幼兒多種能力的參與:
觀察力
記憶力 “幼兒自己用玩具講故事”
想象力
思維能力
只有多種綜合能力的配合,才能保證講述活動的有效開展。
講述活動與談話活動的區別在哪里?
(一)按講述內容分類:
1.敘事性講述
把人物的經歷、行為或事情發生、發展、變化講述出來。
要求說清楚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和為什么,并且要求說明白事情發生、發展的先后順序。
兩種形式:
一種是按照第一人稱“我”的口氣,把事情經歷和個人見聞講給別人聽,
另一種形式是以第三人稱敘事,講述“他”“她”或“他們”經歷的事情。
(一)按講述內容分類:
2.描述性講述
初步嘗試使用具體、生動、形象的詞語把人物的狀態、動作或物體以及景物的性質、特征具體描述出來。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進行描述。
“秋天幼兒園的銀杏樹”
“我和媽媽的照片”
“動物聯歡會”
(一)按講述內容分類:
3.說明性講述
用簡單明了的語言,把事物的形狀、特征、用途等解說清楚的講述形式。
不需要使用生動形象的形容詞,以清楚表述事物狀態、清楚交代其特點/來源為主。
“我喜愛的小花傘”
(一)按講述內容分類:
4.議論性講述
初步的議論性講述。講道理或論是非,通過擺觀點、擺事實來說明自己贊成什么或反對什么。
“ 我喜歡的季節”
引導幼兒可以通過擺觀點、舉例子來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季節及其原因。
(二)按憑借物的特點來分類:
1.看圖講述——可在三個年齡班開展
使用圖片(單圖、多圖、排圖、拼圖均可)來幫助兒童講述。
印刷、自制或半成品的圖畫均可。
可是教師提供,亦可是幼兒準備的。
圖片——平面的具象畫面
這類憑借物表現靜止瞬間的暫停形象,在指導幼兒觀察、理解和進行講述時,需要幫助他們聯想靜止之外活動的形象和連接的情節。
上床睡覺
(二)按憑借物的特點來分類:
2.實物講述——可在三個年齡班開展
用真實具體的物象來幫助幼兒講述,有真實可感的特點。
包含真實的物品、玩具、教具、動植物和外在自然景物等等。
指導幼兒感知理解實物并進行講述時,最重要的是幫助幼兒把握實物的特征、用途、使用方法等。
(二)按憑借物的特點來分類:
3.情景表演講述——一般在中班后期或大班開展
要求幼兒憑借對情景表演的理解(人物、場景、情節等)來進行講述。
由扮演的角色來實地演出一系列動作、發展情節,表現連續性的事件。
包括真人表演的情景和用木偶表演的情景,或是真人與木偶共同表演的情景。
這些方式均體現出“角色表演”和“連續活動”的特點,向幼兒展示可供講述的內容。
(二)按憑借物的特點來分類:
4.生活經驗講述
指兒童在教師指導下, 根據已有生活經驗,借助于一定的憑借物,圍繞一個主題,用完整連貫、有條理的語言講述自己生活中所經歷的或見過的,具有深刻印象或感興趣的事情的一種教育活動。
“我的玩具”
“好玩兒的游樂園”
“有趣的線條”
“我的生日”
五、幼兒園講述活動的目標
(一)幼兒園講述活動總目標
三維目標:認知+能力/技能+情感
1.認知
正確地感知并理解講述的對象和內容;
有選擇地講述事物、圖片和情景,突出講述的主題;
學會傾聽別人的講述,發現異同,并從中學習好的講述方法。
五、幼兒園講述活動的目標
(一)幼兒園講述活動總目標
2. 能力/技能
能正確說出講述內容的主要特征或事件;
能主動地在集體面前完整講述且聲音響亮;
能夠講述連貫、流暢,且用詞準確。
五、幼兒園講述活動的目標
(一)幼兒園講述活動總目標
3.情感
愿意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講述內容;
愿意有禮貌地傾聽他人說話;
樂意說出自己的想法或做出相應的反應。
五、幼兒園講述活動的目標
(二) 幼兒園講述活動總目標的內涵分析
1.培養幼兒的感知理解能力
2.培養幼兒在集體場合自然大方講話的態度
3.培養幼兒運用規范語言進行講述的能力
4.培養幼兒應對場合的語言調節技能
(三)幼兒園講述活動各年齡班的目標
小 班
(一)認知
1.能運用各種感官,按照要求進行講述。
2.理解內容簡單、特征鮮明的實物、圖片和情景。
(二)技能/能力
1.能正確地說出講述內容的主要特征或主要事件。
2.愿意在集體面前講述。
(三)情感
1.有興趣地運用各種感官去感知講述內容。
2.能安靜地傾聽老師或同伴講述,并用眼睛注視講述者。
(三)幼兒園講述活動各年齡班的目標
中 班
(一)認知
1.懂得要先仔細觀察,后表達講述的方法。
2.逐步學會理解圖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順序。
(二)技能/能力
1.學習按照一定的順序講述實物、圖片和情景的內容。
2.在集體面前講述時聲音響亮,句式完整。
(三)情感
1.愿意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講述內容。
2.能積極地傾聽別人的講述內容發現異同,并從中學習好的講述方法。
3.主動在集體面前講述。
(三)幼兒園講述活動各年齡班的目標
大 班
(一)認知
1.正確地感知并理解實物、圖片、情景中蘊涵的主要人物關系和思想感情傾向。
(二)技能/能力
1.能夠講述流暢,不停頓,用詞用句較為準確。
2.能有重點地講述實物、圖片和情景,突出講述的中心內容。
3.根據場合的需要調節自己講話的音量和語速。
(三)情感
1.積極主動地觀察理解講述內容。
2.在集體面前講話態度自然大方。
六、幼兒園講述活動的設計思路
(一)確立具體明確的講述活動目標
(二)選擇合適的講述內容
1、內容選擇的多向性
2、內容的選擇要符合講述活動的特點
3、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
六、幼兒園講述活動的設計思路
(三)做好活動前的準備,選擇恰當的活動方式
1、物質準備——教具
(憑借物的準備,如圖片、音響、視頻、實物、頭飾、情景表演等。)
2、經驗準備——知識經驗和講述經驗
3、恰當的活動方式
——集體講述、分組講述和個別交流講述相結合
六、幼兒園講述活動的設計思路
(四)講述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基本思路
(四)講述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基本思路
1.感知理解講述對象——講述的前提
結合各感官(視覺、聽覺、觸覺等)感知理解
根據講述類型的特點、
憑借物的特點、
具體活動要求
決定以什么方式為主,去引導幼兒感知理解憑借物(看的、摸的、聽的)
遵循“先觀察,再講述”原則
(四)講述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基本思路
1.感知理解講述對象——按憑借物的特點決定
以視覺為主
(看圖講述、實物講述、情境講述均可)
以觸覺為主
(實物講述,“神奇的口袋”)
以聽覺為主
(聽音辯聲,進行合理想象,再完整講述出來,“夏天的池塘”。)
(四)講述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基本思路
1.感知理解講述對象——按講述類型的特點
敘事性講述
(重點感知理解事件發生的過程順序以及人物在其中的作用)
描述性講述
(觀察重點在物體或人物的狀態動作、特征以及像什么等。)
(四)講述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基本思路
1.感知理解講述對象——按具體活動要求的特點
每一次活動的目標要求是不一樣的,教師的任務是根據活動的具體要求,指導幼兒觀察,以便為講述打好認識上的基礎。
有時要求幼兒學習有中心、有重點地講,
有時要求幼兒有順序地講。
對點案例
“篝火晚會開始了” (聽覺感知)
一、情境導入,吸引幼兒的注意
請小朋友們豎起小耳朵,仔細聽廣播:“重要通知:小朋友們,今天晚上在草地上有一個熱鬧的篝火晚會,歡迎大家參加。時間18:00開始”
二、聽音樂與設問,知道聲音與動物的對應關系
分段播放音樂(含幾種動物的叫聲,和不同情緒的背景音樂)
師,“請小朋友閉上小眼睛仔細聽,想一想,猜一猜有哪些小動物來參加晚會了?”
…它們怎么來的?
請完整講述小動物的到來…… (青蛙、蛇、大象……)
(四)講述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基本思路
2.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要求:
盡量放手讓兒童自由講述
講述方式多樣:集體、分組、個別交流等。
集體:中班“美麗的扇子”
分組:4人為宜,輪流講述,能增加且均勻的講述機會。
個別:一對一,鄰座、輪流講述;
也可對著假想角色講述,這種方式對幼兒有相當吸引力。 (玩具) 手偶表演
(四)講述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基本思路
2.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注意:
一是講述前,交代清楚講述要求,提醒圍繞感知理解的對象進行講述。
二是講述過程中,讓幼兒自由講述,教師注意傾聽,不過多指點,最多以插語、簡單提問引發幼兒講述。
三是講述后,及時發現講述的“閃光點”以及存在的問題。
(四)講述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基本思路
3.引進新的講述經驗——活動重點
(1)講述的思路
——是否邏輯(因果、對比、類比邏輯等)清楚、有條理
(四)講述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基本思路
3.引進新的講述經驗——活動重點
(2)講述的全面性
——人物(動作、對話和內心感受)——地點——事件(開始、過程、結束)——結果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四)講述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基本思路
3.引進新的講述經驗——活動重點
(3)講述的分配和順序
重點內容,多講;次要部分,略講或少講
大衛,不可以
按一定的順序講述
(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大到小,從近及遠,從表面到本質等)
您覺得幼兒會如何講述這幅圖上的內容呢?
(四)講述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基本思路
3.引進新的講述經驗——方式多種多樣
(4)基本方式
方式一: 教師示范新的講述經驗——并非幼兒復述的模本。
教師在幼兒自己講的基礎上,提出一種新的講述思路,就同一講述對象發表個人見解。
(四)講述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基本思路
3.引進新的講述經驗——方式多種多樣
(4)基本方式
方式二: 教師通過提示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教師用提問、插話的方式引導幼兒的講述思路,為他們導入新的講述經驗。
幼兒講述之后,教師通過提問“小朋友,你還可以用拼圖拼出什么故事,給我們講一講,好嗎?”
(四)講述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基本思路
3.引進新的講述經驗——方式多種多樣
方式三: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新的講述思路
教師可以從分析某位幼兒的講述內容入手,與幼兒一起歸納新的講述思路。
“我心愛的玩具”
“剛才XX小朋友講得真好。他在講述自己心愛的玩具時,先講了什么?先講了玩具的名稱,然后呢?又講了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接下來又說了什么?說了玩具的特點——好玩的地方,最后又說自己多么喜歡這個玩具…….”
教師講這段話時,邊問邊答和幼兒一起分析討論,幫助幼兒理清講述的順序,于是引進了新的講述經驗。
(四)講述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基本思路
4.鞏固和遷移新的講述經驗
——提供操練新經驗的機會,擴展或延伸原內容的講述機會。
活動的延伸和延續——幾種做法:
1、A?B當幼兒學習一種新的講述經驗后,教師立刻提供講述同類不同內容的機會,讓幼兒用新的講A的思路去講述B (A及B),
2、A?A幫助幼兒理清思路后,用新的講述經驗來講同一件事、同一個情景(A及A)
3、A?A1提供一個擴展或延伸原內容的講述機會(A及A1)
“拼圖添畫——多變的故事”
七、講述活動的案例設計與分析
講述活動現場設計
請以“小兔和氣球”為主題,設計一份大班語言講述活動,具體撰寫“活動目標”與“活動過程”的標題。
小兔和氣球
小兔和氣球
七、講述活動的案例分析
語言領域排圖講述活動《小兔和氣球》
活動目標:
1、知道圖片中關于小兔、氣球及的故事情節;
2、能夠按照故事情節連貫、完整地進行自由講述;
3、感受講述自由排圖故事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故事的大圖和故事的小圖片及排序板人手1套(供幼兒操作)
七、講述活動的案例分析
語言領域排圖講述活動《小兔和氣球》
活動流程:
環節一:角色扮演導入,吸引幼兒注意
“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故事小精靈,我最喜歡聽故事了。你們喜歡嗎?”
“今天我向我的好朋友借了幾張圖片,真漂亮!可惜順序被打亂了。要不然就可以編個好聽的故事了。哦!我有辦法了。今天我們舉辦一個‘講故事比賽’,好嗎?看誰講的最好。”
七、講述活動的案例分析
環節二:自由描述圖片,知道故事情節
出示五幅圖片,請幼兒挑選一張自己喜歡的圖來說說:圖片上有誰,它在干什么,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它的表情是怎么樣的······
(以比較開放的活動方式來讓幼兒依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進行講述,教師不加任何提示或約束。給幼兒一個足夠想象和發揮的空間。)
七、講述活動的案例分析
環節三:分組編排與講述,掌握講述技能
明確故事主角和名稱
以分組的方式,讓幼兒嘗試排圖講述故事。
師:“圖片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是誰?”(小兔)“那今天我們就以小兔為題編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小兔和氣球》”
七、講述活動的案例分析
提出講述要求。
A.編故事之前請小朋友先想想,你的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
B.想好后就可以排圖了,圖片可以任意排列,排好后就要按照順序編講故事;
C.可以先小聲地對自己說,也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互相說說。
D.小精靈給小朋友都準備了小籃子,小籃子里有圖片,請你們在桌上排序板上練習排圖講故事。(排序板上的標記提醒幼兒從左至右排列,幫助幼兒整理思路。)
七、講述活動的案例分析
請幼兒講述故事。
請倆、三個幼兒上來講故事。
(不一樣的故事內容體現了排圖講述的特色,變圖片的順序,編出來的故事情節也會不一樣,激發幼兒再一次編故事的興趣。)
七、講述活動的案例設計與分析
環節四:分組重編與講述,感受講述樂趣(遷移講述經驗)
再次以分組方式請幼兒自由排圖講述。
(這一環節體現了幼兒的自主性,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編排圖片的順序,講述故事內容。)
作業的內容包括:
*班**領域《******》活動設計方案
一、設計意圖
二、活動目標
三、活動準備
四、活動流程
五、活動延伸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