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工作的內容和方法PPT課件這個PPT共30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小銜接工作的主要內容,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適應性,學習方面的準備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小銜接工作的內容與方法
教學目標:
1、掌握幼小銜接工作的主要內容
2、了解幼兒入學后面臨的主要困難及教育策略
3、掌握幼小銜接工作應注意的問題
4、具有在理論指導下認識教育實踐中不正確幼小銜接工作的初步能力
教學重點: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幼兒入學后面臨的主要困難及教育策略
教學準備:幼小銜接的案例
教學方法:案例分析法、討論法、談話法、講授法、自學法。
幼小銜接 快樂成長
現狀分析
“一年級新生適應問題”,統計資料表明:
開學二個月后,60%-70%的學生適應小學生
活,30%-40%的學生不適應。不適應的情況普
遍反映為:
1、規則意識差,聽的習慣差.
2、任務意識差,做作業完成意識差.
3、生活自理能力上的不適應.
4、與伙伴的合作、謙讓、社交意識差.
造成這一現狀的
主要原因——幼兒園
與小學存在本質的差
異。
幼小銜接工作的主要內容
【案例分析】
1、案例陳述
大班的幼兒有強烈的成長欲望,他們已不滿足于幼兒園三年的生活模式,他們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特別是當看到比自己大一點小伙伴系上紅領巾,背著書包,自由愉快地去讀書,他們又羨慕又好奇:這些哥哥姐姐到哪里去?他們的書包怎么那樣大?脖子上系的是什么呢?……再加上每個家長都可能在這個階段經常囑咐:“你長大了,要當小學生了!”,這就更加強化了孩子們入學的意識,同時他們也更加迷惑:小學和幼兒園有什么不同?小學的老師會喜歡我嗎?小學好玩嗎?……這些疑問困擾著孩子。為了讓孩子能順利適應小學生活,幼兒園開展了“我要上小學了”這一主題。主題活動
分析討論:請分析以上主題活動中幼兒園開展了哪些方面的幼小銜接工作?
一、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激發孩子對新校園的向往之情,可以有目的地帶著孩子去參觀校園,給孩子講校園里有趣的事情,從內心接受并喜歡上學校,盼望早日做一名小學生
二、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適應性
獨立性的培養
自己疊衣服、吃飯、穿衣、
收拾學具、整理書包、
系鞋帶、洗澡、獨立睡覺,
是孩子在不斷實踐中
形成的一種生活本領。
誰幫助孩子代勞
誰就剝奪了孩子鍛煉生
活能力的機會。
課間休息:
現在小學的課間休息時間為10分
鐘,但我們的新小學生常常不知道在
這段時間內干什么。
解決辦法
在開學前,可以向孩子解釋一下什么是
課間休息,應該怎樣合理的安排這10分鐘,然后列出幾樣可以做的事情,幫孩子理清頭
緒,比如:先做好下節課的課前準備,再上廁
所,然后適當地休息,休息時要注意安全,不
要進行激烈的活動,以免影響下一節課。如果
孩子不想做游戲,您可以建議他在教室里外走
動一下,眺望遠處,讓眼睛得到休息。
交往的能力培養
案例:紅偉入學后不斷打同學,爸爸幾次被叫去給被打的孩子家長賠禮,回家后爸爸越想越氣,這么大年紀還經常替兒子低頭認錯,于是,家里又出演了一場“暴力片”。
孩子入學后,需要建立新的人際關系。要培養幼兒很快適應新環境,融入集體的意識和能力。家長和老師要經常給孩子講與人相處的美德故事,多創造孩子與人交往的機會,更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
規則和任務意識的培養
案例:潘軍入學都兩個月了,每天回到家里就想玩,不想做作業,父母說他還像在幼兒園一樣,一點學習的樣子都沒有,真是急死人。
溫馨建議: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玩與學的關系,不要把玩和學對立起來,否則孩子會排斥和厭惡學習。教會孩子分清主次,學會控制自己,養成對學習負責的意識和習慣。兒童在入學前缺乏時間概念和規則意識。幼兒園階段要把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貫穿在幼兒一日生活之中,從日常生活的每件小事嚴格要求,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幫助幼兒做好入學前的學習準備
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
什么是習慣?
人的動作70%都是習慣動作。習慣就是人
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俄羅斯著名的教育學
家烏申斯基,對習慣有句非常精彩的描述:習
慣是我們存放在神經系統中的道德資本,你有
了好的習慣,一輩子就享受不盡它的利息,你
有了壞的習慣,一輩子就償還不盡它的債務,
壞習慣能以它不斷增長的利息讓你最好的計劃
破產。
學習方面的準備
培養學習習慣
正確的讀寫姿勢
專心聽講的習慣(用眼傾聽)
(3歲:3-5分鐘;4歲:10分鐘;5、6歲:15分鐘;6、7歲:20分鐘左右。)
良好的閱讀習慣
愛惜學習用品
培養良好的非智力品質
對學習感興趣:對學習內容本身充滿好奇和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學習,不懂就問;做事堅持到底,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
豐富感知經驗,發展基本能力
不少家長為了孩子上學后能學習好,就在入學前教孩子認字、做算術,甚至用小學一年級的課本進行“系統”教學,這些我們在實習的時候也有所感觸,但實際情況是不是進行超前教育的孩子成績就比較突出呢?
雙生子爬梯實驗:
美國格塞爾
一個從48周起,連續6周每天作10分鐘爬梯的訓練,到第52周,熟練地爬上5級。
另一個從53周才開始訓練,2周以后,不用旁人幫助,可以爬到樓梯頂端。
結論:不成熟就無從產生學習。孩子的成長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機制制約的,人為地任意提前訓練,會給孩子帶來生理和心理上的負擔,以致影響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雙生子爬梯實驗啟發:
對幼兒進行的任何提前化教育只會事倍功半,通俗講,到什么年齡進行什么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規律。
超常教育,別從娃娃抓起
近日,某知名論壇上,有網友發帖說“讀幼兒園的孩子被作業雷焦了”,貼出了一道幼兒園大班的作業題:“調皮猴買了蘋果、梨、桃和橘子。蘋果+桃+梨=15元,桃+蘋果+橘子=18元,梨+蘋果+橘子=16元,橘子+桃+梨=17元。你能判斷出這些水果每只分別是多少錢嗎?請填上正確的價格。”(2010年03月26日 《錢江晚報》 洪信良)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