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游戲PPT課件這個PPT共85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游戲的特征與教育作用,幼兒園游戲條件的創設,幼兒園各類游戲的特點和指導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游戲
第一節 游戲的特征與教育作用
第二節 幼兒園游戲條件的創設
第三節 幼兒園各類游戲的特點和
指導
第一節 游戲的特征與教育作用
有關游戲的理論 *
游戲的特征*
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
游戲在幼兒全面發展中的教育作用*
游戲的種類 *
一、有關游戲的理論
什么是游戲(關于游戲的概念)
游戲的理論
我國《教育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卷P218“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是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通過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圍現實生活的一種獨特的社會活動。特點是:①趣味性 ②具體性 ③虛幻性 ④自由自愿性 ⑤社會性
丁海東《學前兒童游戲論》P15 劉焱 游戲的本質是幼兒的主體性活動,這種活動現實直觀地表現為人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的活動。
毛曙陽在《關于幼兒游戲本質及其對幼兒的發展價值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游戲從本質上說是指一類由幼兒自主控制的,能帶來愉快情緒體驗的,有操作材料的活動,其中自主控制是游戲的最內在本質。”
二、游戲的特征
1、游戲是兒童自主自愿的活動
2、游戲是愉快的活動
3、游戲是一種假想的活動
4、游戲是一種充滿創造性的活動
三、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
兒童教育心理學早就指出,游戲是學前兒童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活動,它貫穿于整個學前兒童的生長和發展之中。
文學巨匠席勒說:“只有當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當人游戲的時候,他才完全是人。”他甚至認為,藝術和游戲的產生,是人類脫離動物界的一個最后標志,也是最重要的標志。
哲學家馬丁·海德格也指出:“兒童為什么要游戲呢?兒童游戲就因為他們游戲。‘因為’二字在游戲中消失了,游戲沒有‘為什么’,兒童在游戲中游戲。”
四、游戲在幼兒全面發展中的教育作用
(一)游戲與幼兒生理發展
(二)游戲與兒童認知發展
(三)游戲與兒童社會化
(四)游戲與人格發展
(一)游戲與幼兒生理發展
1、游戲促進身體的生長和發育。
2、游戲是促進動作技能的發展
3、游戲促進大腦發展
(二)游戲與兒童認知發展
(三)游戲與兒童社會化
游戲與兒童社會化密切相關,它是兒童以后能否成功地適應社會的關鍵所在。在游戲中,兒童不僅獲得一些粗淺的交往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游戲,兒童可以逐漸地解除自我中心,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關心他人,認識并認同成人的社會角色,發展道德責任感,從而培養、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1、游戲促進兒童性別社會化
2、游戲促進兒童情感社會化
3、游戲促進兒童道德社會化
4、游戲促進兒童更好地接受文化
(四)游戲與人格發展
1、游戲是兒童自我意識產生和發展的重要途徑或方法。
2、游戲可以促進兒童人格和諧,保證兒童心理健康
①游戲有利于兒童積極情感的發展,也有利于疏導消極情緒
②游戲有助于幼兒意志品志的培養。
③游戲有利于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
④游戲有助于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
五、游戲的種類
(一)從認識發展的角度分類
1、感覺運動游戲
2、象征性游戲(符號游戲)
3、結構性游戲
4、規則性游戲
(二)從游戲社會性的角度分類
1、無所用心的行為或偶然的行為
2、袖手旁觀的行為
3、單獨的游戲
4、平行的游戲
5、聯合游戲
6、合作游戲
第二節 幼兒園游戲條件的創設
給幼兒充足的游戲時間
創設幼兒游戲場地
準備玩具及游戲材料
一、給幼兒充足的游戲時間
關注幼兒自主游戲的價值
自主游戲——幼兒在一定的游戲環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自由選擇,自主展開,自由交流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
當前現狀——“三輕三重四困惑”現象,即輕自主自發生成重設計導演,輕自由表現重集中統一,輕游戲過程重游戲結果,以及教師對什么是游戲的認識困惑,如何指導的尺度困惑,游戲與發展的引導困惑和游戲評價的標準困惑。
二、創設幼兒游戲場地
創設游戲場地的基本要求:
1、促進兒童的發展
2、培養兒童的自信
3、保證兒童的安全
三、準備玩具及游戲材料
玩具的教育價值
玩具的種類
對玩具的基本要求
各班玩具的選擇
玩具的使用
第三節 幼兒園各類游戲的特點和指導
角色游戲
結構游戲
表演游戲
智力游戲
一、角色游戲
什么是角色游戲
角色游戲的結構
角色游戲的發展
角色游戲的教育作用
角色游戲的指導
對游戲的評價
(一)什么是角色游戲?
1、角色游戲
2、角色游戲特點*
3、角色游戲產生背景
(二)角色游戲的結構
1、角色的扮演
(三)角色游戲的發展
1、角色游戲主題的發展
2、角色游戲情節的發展
3、角色的發展
4、規則
5、目的性、主動性及組織能力的發展
(四)角色游戲的教育作用
一、小班幼兒角色游戲的特點
1、角色的扮演離不開形象的玩具材料,且受同伴的影響較大。
2、在角色游戲中喜歡重復某類角色個別的典型動作。
3、會經常變換游戲角色,有時出現“角色混淆”。
4、幼兒在游戲中的合作性水平低,多單獨游戲和平行游戲。
(五)角色游戲的指導
1、確定游戲的主題
2、分配角色
3、設計游戲的情節,布置游戲的環境
4、指導游戲的進程
5、游戲結束部分的指導
(六)對游戲的評價
1、對幼兒游戲水平的評價
2、對教師指導作用的評價
二、結構游戲
什么是結構游戲
結構游戲的教育作用
結構游戲的指導
結構游戲環境的創設與材料的投放。
(一)什么是結構游戲?
結構游戲的特征:
(1)從材料看,是一種素材玩具游戲。
(2)從行為上看,是一種構造活動。
(3)從認知上看,是一種空間知覺和象征能力的體現。
角色游戲與結構游戲
共同點:
都是創造性游戲,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生活的活動。
(二)結構游戲的教育作用
豐富幼兒知識,發展幼兒智力
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培養幼兒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
有助于發展幼兒的美感
(三)結構游戲的指導
1、明確以幼兒發展為本,突出創新、自主能力的培養目標。
2、豐富幼兒對周圍環境的印象,關注并注意收集周圍環境變化的信息。
3、幫助幼兒認識結構材料,學習操作的技能。
4、有順序地提供結構游戲材料
5、引導幼兒自主地游戲,注意培養幼兒游戲的目的性和堅持性
三、表演游戲
什么是表演游戲?
表演游戲的教育作用
表演游戲的指導
(一)什么是表演游戲?
幼兒園表演游戲的性質與特點
(一)幼兒園表演游戲是游戲而不是戲劇表演
(二)表演游戲兼具“游戲性”和“表演性”
(三)表演游戲需要教師的指導
(二)表演游戲的教育作用
1、表演游戲的教學潛能*
2、童話與科學的整合*
3、表演游戲的發展價值*
(三)表演游戲的指導
為幼兒選擇供表演游戲用的兒童文學創作
讓幼兒熟悉簡單的表演技能,啟發幼兒理解作品的內容
教幼兒簡單的表演技能,啟發幼兒理解作品的內容
應注意準備簡單的服飾和道具,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四、智力游戲
定義
智力游戲的分類
智力游戲的教育作用
智力游戲的指導
智力游戲案例介紹
(一)定義
智力游戲是根據一定的智育任務設計的, 以智力活動為基礎的一種有規則的游戲
有規則游戲的結構包括的因素:
1、有特定的游戲任務
2、游戲的構思
3、游戲的規則
4、游戲的結果
(二)智力游戲的分類
1、聽覺智力游戲
2、視覺智力游戲
3、觸覺智力游戲
4、嗅味覺智力游戲
5、發展記憶力智力游戲
(三)智力游戲的教育作用
它以生動、新穎、有趣的游戲形式, 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完成增進知識、發展智力的任務, 是幫助幼兒認識事物、鞏固知識、發展智力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
(四)智力游戲的指導
(一)智力游戲的選編及其準備
1、選編:
(1)游戲的內容必須與幼兒已有的認識結構接近 ,
(2)選編的游戲要循序漸進,
(3)游戲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有機的統一。
2、準備:
(1)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2)熟悉智力玩具或學習材料
(五)智力游戲案例介紹
本章參考資料
王小英:“無為而為”的游戲活動與幼兒創造力的發展,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
[摘要]幼兒游戲沒有外在功利性目的,其“無為”即無外在目的而為,但卻帶來了“實為”的結果———幼兒的身心發展。這一結果雖非刻意求之,但卻自然得之。游戲是從人性深處流淌出來的旋律,游戲是一種“心”的活動,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的解放感、自由感,是其創造力發展的重要前提和沃土。
劉焱、朱麗梅、李霞:主體性表演游戲的探索研究,學前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摘要]要充分發揮表演游戲的教育和發展功能,必須按照游戲的本質特點來對待幼兒的游戲。因此,我們把發揮和促進幼兒主體性發展作為探索幼兒園表演游戲的組織和指導方法的基本的指導思想,強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表演游戲將是幼兒在教師支持下的自主活動。教師不為幼兒的表演游戲預設框架和標準,表演游戲將在教師和幼兒的互動過程中逐步發展與完善。因此,我們把以幼兒主體性發展為導向的表演游戲簡稱為“主體性表演游戲”。
楊靜:幼兒園游戲活動形式特征及結構探析,集美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摘要]幼兒園游戲活動形式各異,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體現出自由游戲自由度高、區域游戲選擇性大、主題游戲綜合性強;活動結構具有由低到高發展、活動層次具有逐級遞進、活動內容具有交叉互補的鮮明特征;在此基礎上,有目的、有意識地整合各種游戲活動,形成游戲形式自然地貫穿于幼兒一日活動的基本結構,實現游戲促進幼兒發展的整體功效。
王春燕:幼兒園游戲:本體價值的失落與回歸 ,教育導刊2005年第3期
[摘要]在游戲活動中!教師既要尊重兒童的游戲意愿!發揮兒童游戲的主觀能動性!又要貫之以教育的意義與安排!發揮引導者作用。然而!重要的是教師如何將外在的教育要求轉化為兒童的意愿,當教師的要求與安排通過教師所創設的游戲環境!通過教師的巧運心智轉化為兒童的需要時!教師的要求便成了兒童的意愿!這樣!教師就作為兒童游戲進展的支持者出現了。在這種情況下!才會避免教師以)導演(的面孔出現并居高臨下支配兒童游戲的狀況!兒童的游戲才能真正具有愉悅價值!并促進兒童的發展與成長。
華愛華:幼兒園游戲辯說,幼兒教育2005年第5期;
[摘要]《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以下簡稱《課程指南》, 與配套的《幼兒園教師參考用書》的出臺, 為上海的學前教育二期課改搭建了實踐的平臺。 其中, 游戲的文本呈現方式引起了較多的關注甚至爭議。這種呈現方式究竟出于怎樣的考慮? 它對實踐的意義又如何‘本文試圖以粗淺的理解為其辯說。
黃進 :游戲精神的缺失:幼兒園教育中的反游戲精神批判,南京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年06期;
[摘要]游戲是幼兒的生活方式,也是幼兒園教育的存在方式。以"自由"、"和諧"為內涵的游戲精神,與現有幼兒園教育中存在的"教育目的的外在性"、"教育中幼兒的被動性"、"教育的重復性和封閉性"以及"教育中體驗的虛假性"等反游戲精神的現象格格不入,應以游戲精神重建幼兒教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