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課程在幼兒園實施PPT課件這個PPT共24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什么是繪本,現階段幼兒園繪本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分析,繪本閱讀教學陷入了種種誤區,認識繪本其自身的特點,繪本閱讀有效的教學策略等,歡迎點擊下載。繪本課程在幼兒園實施
如何上好一節繪本課
一、什么是繪本
繪本,又叫圖畫書。它是一種圖文配合、尤其強調用圖畫來講故事的書。經典的繪本是一流的畫作與一流的文字的結合,是以簡練生動的語言和精致優美的繪畫緊密搭配而構成的,它是用圖畫畫出來的童話和故事。圖畫是精致的,文字又是異常精簡的,“圖”“文”一體、互識互釋。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與認知心理,繪本是最適合低年級兒童閱讀的優秀讀物。在國外,繪本閱讀已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而在我國大陸,對繪本的認識與繪本閱讀的實踐才剛剛起步。
二、現階段幼兒園繪本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由于教育教學方法不成熟等各方面的原因影響,使得我們的課堂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嚴重的制約著教學效率的提高,無法有效落實繪本教育。其主要原因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師的觀念問題。在當前繪本教學中,教師對文本的解讀其價值取舍更多偏向認知,忽略其中的審美。究其原因,這一價值取向與成人忽視兒童世界中的游戲精神和幻想品質不無聯系,同時,也與功利主義教育觀念下人們的現實追求有關。
其次,教學模式化。主要體現在語言及教學過程上。在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會出示 ppt 或教材給幼兒。引領幼兒逐頁翻看,每頁都精講。第二遍讓幼兒復述。最后得出結論,總結文章大意。這樣模式化的教學,缺乏靈活性,不利于學生長久有效的學習。
再次,教學延伸不足。繪本教學中教師的困惑主要集中在:繪本教學是精讀還是略讀;如何決定畫面閱讀的次序與取舍;如何達到與幼兒的情感共鳴等。沒有關注孩子的自主閱讀和有效拓展延伸等等,繪本教學的空間和時間被限制,無法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各方面原因的綜合影響,幼兒繪本教育的重要教學意義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急需我們教師進一步的加強研究,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繪本閱讀教學陷入了種種誤區。
誤區一:識字朗讀型
圖文并茂的繪本,圖畫精美,語言精煉。在繪本閱讀教學中,一些教者便利用繪本精簡的語言,讓識字不多的低年級孩子在繪本閱讀中進行專項識字訓練和專門的朗讀訓練。在識字、朗讀的要求的壓力下,讓繪本失去原有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讓孩子對繪本望而卻步。
誤區二:精細分析型
在沒有充分導讀的基礎上一些教者會逐頁分析畫面,將繪本當成一般的繪畫欣賞課教學,引導孩子觀看畫面上細節,忽略了繪本本身語言的精美,這各項訓練便拉開了孩子與繪本的距離。引導幼兒觀察繪本的圖畫、描繪畫面、理解畫面、比較前后情節的變化、進行畫面外的想象,美其名曰“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抓住一些關鍵性情節,深入挖掘其教育意義和價值”舍本逐末。
三、繪本閱讀教學陷入了種種誤區。
誤區三:講讀提問型
好的繪本不僅僅在講述一個故事,同時有著經久不衰的永恒的主題和深刻的內涵。一些教者在教學中,急功近利,為了讓孩子在繪本閱讀中受到教育,并以提問貫穿繪本閱讀始終。在一連串的“你知道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的追問下,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被蒸發。
誤區四:無指導型
在繪本閱讀教學的實踐中,一些教者本著“繪本是讀給孩子聽的書”的理念,在繪本閱讀教學中,純粹以朗讀者的身份出現,讀完故事就完事,不啟發、不質疑、不點撥、不指導,使班級讀書會意義缺失,效率低下。
分析以上出現的誤區,究其原因是教師對繪本的認識不夠到位,以致出現了以上的偏差。
三、繪本閱讀教學陷入了種種誤區。
分析以上出現的誤區,究其原因是教師對繪本的認識不夠到位,以致出現了以上的偏差。
四、認識繪本其自身的特點,認識它較一般讀物所存在的優勢。
1.語文的涵養
兒童文學作家使用孩子可以解讀的詞匯,熟悉的語句結構,再將主題巧妙涵蓋進去,匯聚成結構完整與內容豐富的故事。透過閱讀,孩子無形中便培養出精湛的語文能力。
2.美學的陶冶
目前繪本中的圖畫部分,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畫家作品,他們運用各種材質,營造故事情節,讓孩子在閱讀過程中,享受文學,也感染到美學。
四、認識繪本其自身的特點,認識它較一般讀物所存在的優勢。
3.創造力的啟發
繪本故事橫跨國界,穿越各種文化背景,透過文字與畫面,孩子得以進入不同的世界,讓創意無限擴大。
4.生活能力與態度的培養
口語教條式的灌輸道德教育,僵化了教學方式,也拉遠了與孩子間的距離。然而,借著生活化的繪本內容,孩子透過同伴間的討論,吸收、激蕩、轉化各種觀點,最后學習到清楚的價值觀,并將此種能力運用在曰常生活上的應對。
五、繪本閱讀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深情導讀,激發興趣
日本著名的圖畫書閱讀推廣者松居在《圖畫書的快樂》中闡述道:“圖畫書是通過優美的語言和圖畫表現出來的,這些語言和圖畫只有成為朗讀者自己的感受讀給孩子聽,才能被接受。當朗讀者把圖畫書所表現的最好的語言用自己的聲音、用自己的感受來講述時,這種快樂、喜悅和美感才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圖畫書的體驗才會永遠地留在聆聽者的一生當中。”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杰洛姆·布魯納這樣闡述閱讀指導:一開始,教師得先為兒童讀故事,慢慢地,用比較戲劇化的方式,來呈現整個作品。在兒童還沒有能力完全自我閱讀之前,教師利用“最近發展區”,協助兒童了解故事,幫助他們逐漸成為一位真正的讀者。在我們的繪本閱讀教學中,身為教師的我們,就應該投入感情讀故事,用動作、神態輔助語言來“演”故事,用生動、夸張的手法來呈現故事,用預告精彩片段來吸引學生課外閱讀,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五、繪本閱讀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深情導讀,激發興趣
如:《我永遠愛你》
五、繪本閱讀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深情導讀,激發興趣
講述的是小熊阿力不小心打碎了媽媽最心愛的碗,而擔心媽媽的反應。于是,他跑去找媽媽,做了一場“愛的測試”。媽媽表現得近乎完美,她不厭其煩地保證“我永遠愛你”,同時又不忘補充,“不過你”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繪本中的小熊阿力,都有過小熊阿力的擔憂。而身為母親的我,對于熊媽媽那有原則性的愛,有著感同身受。
繪本中兩個人物的情感,我自己都有著很深的生活體驗,繪本中的人物的情感都是我自己情感的表達。組織孩子進行《我永遠愛你》閱讀時,當我用自己的真情實感深情地來為大家朗讀時,竟有孩子淚珠閃爍。孩子們在我的深情演繹中,受到了感染。
五、繪本閱讀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深情導讀,激發興趣
又如:非常幽默滑稽的《小豬變形記》的閱讀中,我會運用夸張的語言,演繹小豬的所作所為時,孩子們便開懷大笑、興趣高漲,同時在輕松愉快中感悟主題。
五、繪本閱讀有效的教學策略。
二、引導猜想,激發想象
好的繪本不僅僅在講述一個故事,同時也是在幫助孩子提升觀察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升華他們的精神境界。簡明的文字與細膩浪漫的圖畫能讓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得以自由馳騁。所以,在繪本閱讀過程中,要重視學生讀圖能力與想象能力的培養。可以選擇最富想象、最動人的圖畫引導學生細細地觀賞圖畫中的形象、色彩、細節等,感受畫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達的意蘊,遐想文字以外、圖畫以外的世界。
一些繪本是靠重復的情節與句型來連接畫面,構成旋復式的結構。導讀這樣的繪本時,我們就要充分利用這旋復式的結構,引導孩子們參與到推演故事情節的過程中來,引導孩子的猜想情節,讓故事在孩子充分想象中完成銜接。
五、繪本閱讀有效的教學策略。
三、指導看圖,教給方法
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的。說得抽象一點,它是透過圖畫與文字這兩種媒介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上交織、互動來講述故事的一門藝術。在繪本里,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圖書的生命,甚至可以見到一個字也沒有的無字書。一本好的圖畫書,能讓一個不識字的孩子僅看畫面也能“讀”出各大意。此外,一般來說圖畫書都有一個精心設計的版式,封面、扉頁、環襯、正文以及封底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文字與圖畫相互依存,依靠翻頁推進情節……所以,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千萬不要急著翻頁,讓孩子仔仔細細地去看那些圖畫,引導孩子在看圖中讀懂故事、發現細節、感悟內涵。
五、繪本閱讀有效的教學策略。
三、指導看圖,教給方法
如:在《逃家小兔》的導讀中,我是這樣引導孩子關注彩圖,指導孩子讀懂彩圖所傳達的媽媽的愛:出示第一幅彩圖,小朋友仔細看看這幅圖圖,想想媽媽為什么用紅蘿卜來釣小兔子呢?使孩子從中明白只有媽媽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
在讀第二彩圖中,引導孩子想:媽媽為了找到小兔子,面對那么危險的山,已經做了哪些充分的準備?從中體會母愛腳下無艱險,母愛可到天涯海角。
五、繪本閱讀有效的教學策略。
三、指導看圖,教給方法
又如:在閱讀方素珍的繪本《我有友情要出租》時,除了閱讀故事本身外,還可以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細節,看看圖畫中還有哪些動物,或者通過大猩猩面部表情的變化猜測它的心理活動,并可以提問幼兒:“你有沒有發現誰一直陪在大猩猩旁邊?他為什么這么做呢?”
五、繪本閱讀有效的教學策略。
你喜歡這只大猩猩嗎?
大猩猩第一次的廣告葉子上寫了什么?
大猩猩和咪咪在哪里互相認識的?
咪咪第一次和大猩猩做了什么游戲?
咪咪為什么離開大猩猩?
誰從開始到結束一直陪在大猩猩旁邊?
友情在什么地方?你會怎么去尋找?
咪咪每次用多少錢租大猩猩的友情?
大猩猩后來還出租友情嗎?最后大猩猩的廣告葉子上寫的是什么?葉子上寫的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
你有沒有發現誰一直陪在大猩猩旁邊?他為什么這么做呢?
書里除了大猩猩、小老鼠,還有哪些動物?他們為什么不去和大猩猩交朋友呢?
五、繪本閱讀有效的教學策略。
三、指導看圖,教給方法
如:加拿大女畫家菲比 吉爾曼的《爺爺一定有辦法》,在整個故事中一直出現另一個快樂生活的家庭——老鼠一家。隨著小男孩約瑟的毯子的一次次變化,老鼠一家也在不斷的利用這塊布料。小老鼠一家的故事沒有文字說明,卻和地上的故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導讀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類圖畫,引導孩子關注文字背后的故事,以此豐富故事的內容,使主題更加明確,更具有童趣。
五、繪本閱讀有效的教學策略。
四、品味語言,感受積累
繪本的語言具有形象性、重復性及簡潔性。繪本閱讀過程中的語言學習有多種方式:聽教師大聲讀、反復朗讀、討論、看圖講述、故事接龍等。在多種形式的學習中,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中,孩子們感受其語言的魅力。其中“聽教師大聲讀”是繪本閱讀的重要方式,也是幼兒學習語言的重要方式。除了讀中積累,有的語言也可以讓幼兒進行模仿表達,讓孩子領悟繪本語言表達的形式與精髓。
五、繪本閱讀有效的教學策略。
四、品味語言,感受積累
比如:山姆 麥克布雷尼的經典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的,是一個充滿了愛的氣氛和童趣的故事,通過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對話揭示了愛是需要表達的這樣一個道理。大兔子的語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樣,相同的話,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同時構成了文本語言的節奏美。在《猜猜我有多愛你》的導讀中,我先讀小兔子對媽媽說的話——“我愛你有這么多!”看圖后,師生共同讀兔媽媽的話——“我愛你有這么多。”
五、繪本閱讀有效的教學策略。
五、聯系生活,感悟內涵
圖文并茂的繪本吸引著孩子。繪本的價值和魅力在于:它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沒有一絲說理,卻能啟發孩子的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兒喧鬧,卻能激起孩子的會心大笑。在繪本閱讀中“讓孩子像個孩子”。 正如美國詩人惠特曼一首詩中所說:“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通過閱讀繪本,兒童不斷
五、繪本閱讀有效的教學策略。
五、聯系生活,感悟內涵
如:在《我爸爸》《我媽媽》《猜猜我有多愛你》《我永遠愛你》《逃家小兔》的閱讀中,孩子們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豐富了孩子的情感,激發孩子的愛心。在《我有友情要出租》的閱讀中,讓孩子明白友情就在身邊。在《鼠小弟,鼠小弟》的閱讀中,能讓孩子在趣味中會心一笑……
這樣,當閱讀把快樂帶給兒童時,就把無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財富帶給了他們,就為他們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間與心靈家園。兒童在與繪本進行心靈對話中,在閃爍著人性光輝、充滿大自然和諧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間徜徉時,必定會開闊眼界,豐富內心,升華境界,健全人格。
兒童在與繪本進行心靈對話中,在閃爍著人性光輝、充滿大自然和諧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間徜徉時,必定會開闊眼界,豐富內心,升華境界,健全人格。
謝 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