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如何評課培訓PPT課件這個PPT共17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評教學目標,評教材的選擇與處理,評程序的設計,教學方法與手段,評教學基本功,師幼關系,評效果等,歡迎點擊下載。一、評教學目標:
首先,目標定位要準確。即知識、能力和情感目標。
其次,目標要具有可操作性。目標的制定不宜過大過空。
再者,目標要具有彈性。遵循“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原則,上限——充分發揮幼兒的潛力,下限——保證學習的基本要求,尋找確定兒童的“最近發展區”。
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盡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小班語言活動《給媽媽的媽媽送甜蜜》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擁抱、親吻、關懷是一種甜蜜的親情。
2.鼓勵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講述,并嘗試完整的回答。
3.感受家人間濃濃的愛意,學習用多種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愛。
評目標:
本節課教學目標明確,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知識、能力、情感三個維度目標全面、明確、恰當。所選內容以及整個設計過程,符合新《綱要》精神: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而且活動過程緊緊圍繞著目標,環環相扣,能完成目標。活動的重難點突出。
二、評教材的選擇與處理
看選材是否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幼兒的現有興趣。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得是否準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在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教材的組織、處理是否精心。
評《給媽媽的媽媽送甜蜜》選材:
教材的選擇切近幼兒的生活,故事短小而溫馨,符合當前小班幼兒以自我為中心,欠缺關心他人,主動向親人表達自己的情感的能力。教師關注到了孩子最佳興趣點,吃的、玩的是孩子生活中常見的禮物,教師將送禮物作為切入點,正抓住了孩子的最佳興趣點,不失為“玩中學”的一次好機會,此活動從分段欣賞故事到完整欣賞故事,充分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擁抱、吻、關懷是一種甜蜜的親情,并引導幼兒用多種方式表達對成人的愛,活動中洋溢著輕松自然的情感意趣。師生之間關系非常自然和諧,教師像媽媽一樣的親切,和幼兒的距離非常近。
三、評程序的設計
評教學思路,一看教學思路設計,符合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合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能不能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的效果。看課堂結構是否合理,設計是否動靜交替。
小班語言《給媽媽的媽媽送甜蜜》:
談話引題(幼兒猜,教師畫)——分段欣賞——完整欣賞——結束部分(知識遷移)
評過程:
整個活動結構設計完整、動靜交替。活動中,教師創設了良好的游戲情節,提供了豐富的、開放性的教、學具,充分調動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使孩子始終在積極的狀態中自主地學習。活動改變了以往傳統語言教學的模式層層遞進,更加注重對幼兒能力、習慣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首先,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多樣化、個性化,因材施教。
其次,看現代化教學手段與教具的的運用,
看教師是否適時、適當地用了課件、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腦、電視、電影等教學手段是否有效。
五、評教學基本功
1.教師的教態:教師體態語言的運用是否恰當。
2.教師的語言:首先,教師的課堂語言要準確清楚,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其次,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于變化。
3 .回應方式:積極關注教師的應答語言。
4.問題設計:聽課者要積極關注教師的提問:問題是否具有開放性和挑戰性,是否能引發幼兒的思考,是否能拓展孩子的經驗,是否能提升幼兒等等。
5.評學法指導
如教師是否為孩子創設了自主學習的環境,是否給孩子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間和材料,是否給幼兒創造了與同伴相互學習、探討、交流、分享的機會,是否給予幼兒反思性學習、選擇性學習的機會,是否對幼兒的創造表達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等等。
6.評能力培養
是否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景,強化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加以引導、鼓勵;培養學生敢于獨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質疑的習慣;是否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和心理品質;是否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評《給媽媽的媽媽送甜蜜》教師教學基本功
教師教態自然,語言簡練,適時引導幼兒完整講述,教師的提問基本都采用啟發式的提問,開始部分教師設計自然而巧妙,教師采用談話引題:小松鼠要給媽媽送甜蜜,你們猜猜她會送什么甜甜的禮物。教師根據幼兒說的直接畫在黑板上,引發幼兒的興趣,也為以后圍繞后面的講述埋下了鋪墊。充分讓幼兒感受到了作品的語言的美,并且聯系日常生活實際講述,整個活動以游戲化、情節化的形式展開。教師具備持續性的發展眼光,關注孩子個體和全面的差異,既有集體的討論,又有個別的交流,滿足不同層次孩子發展的要求!教師的提問形式多樣、有效,具有開放性和針對性!
六、師幼關系:
能否充分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能否努力創設寬松、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
七、 評效果:
活動結束后聽課者要對該活動的教學效果進行思考和分析即教學內容的完成程度、幼兒知識的掌握程度、幼兒個性的發展程度等聽課者可以結合預定的教學目標、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幼兒在活動中的發展等方面進行評議。如預定的目標是否達成,教學活動氛圍是否寬松愉悅,幼兒興趣是否濃厚,參與活動是否主動,教師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是否促進幼兒發展等等。并且委婉的指出不足之處
評《給媽媽的媽媽送甜蜜》:
總體來看,教師有著較好的教育理念,方法運用靈活,環節過渡自然,目標達成較好。幼兒在寬廣的活動空間里,學習輕松、主動、活躍,結束活動比較自然。
活動的不足之處:本次活動中唯一不足之處就是在讓幼兒講述比較局限,思維還沒有擴散,剛開始教師猜猜小松鼠會送給外婆什么禮物呢?幼兒顯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兒重復先前的回答,此時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個人經驗和情感體驗講述,在教師的再三引導下,幼兒講了牛奶、玩具、圖畫。
由于此班幼兒是剛招收的班級,而且大部分幼兒都由奶奶、爺爺帶,知識面和經驗方面相對比較欠缺,因此幼兒在聽教師講是很認真,但讓他們回答時,往往不愿意回答或者答非所問,只有少數幼兒能根據問題來回答,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適當多加引導,幼兒的思維會更活躍,效果會更好。其次是在結束部分教師加以小結和提升,使幼兒思維得到充分的擴散,收獲會更明顯。或者結束部分創設情境讓幼兒說完后,你們給媽媽送甜蜜的禮物好嗎?(教師扮演媽媽)整個活動氣氛會更溫馨。師生關系會更親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