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6
這是草字頭一等獎教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說出詩歌大意,體會詩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樣不怕困難、頑強不屈。
3、啟發兒童想象,讓學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長的美感,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難點:
1、理解離離、枯、榮、盡的詞義。
2、懂得句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題單
教學時間: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師:1200多年前,在唐代長安城里有一位16歲的少年叫白居易。他的一位朋友要到邊遠的小城去謀生,白居易送他,一直送到長安城外。這時,只見漫山遍野綠草茵茵,正是美好的春天。馬上就要分別了,這位朋友說:居易兄啊,這一去不知什么時候才能見到你們了,那個小城那么偏遠,那么艱苦,我都不想去了白居易見朋友沒有信心,就說:朋友,還記得嗎兩個月前,我們來過這個地方,那時正是秋冬季節,漫山遍野全是枯草,有的山上的枯草還被野火燒光了。可是現在,你看,到處是綠草茵茵的,草又長出來了。小草的生命力都這樣頑強,何況人呢!賢弟請聽‘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這位朋友聽了后,被詩中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所感動,說:小草都這么頑強,我們人沒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的于是,就高高興興的向小城方向走去。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白居易的這首詩,請看大屏幕。
2、齊讀課題:草唐代白居易(讀兩遍)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自讀古詩,圈出生字,拼讀生字,讀準字音。
2、抽生讀生字,正音。
3、自讀古詩(讀準,讀通),邊讀邊想,看自己能讀懂那些,還有什么不懂的提出來,一會兒老師和你們一起探討。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學習第一句離離原上草。
齊讀這一句。
師:誰能用原組詞
(生口頭組詞:原來、草原、原野……)
師:那原在這里是指什么
生:草原,原野
師:原上草就是那里的草
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原野上的草。
師:離離怎么理解請看大屏幕,就是草長的這個樣子。你看這些草長得怎么樣(生:很多、綠油油的、茂盛、茂密)
師:對,離離就是形容草長得茂盛的樣子。(出示課件)生讀。
抽生說說。全班一起說說第一句的意思。
2、學習第二句一歲一枯榮。
抽生讀這一句,(讀準平舌音歲),齊讀這一句。
師:誰會用歲說一句話8歲就是你出生了8年,一歲就是一年。(點擊課件)
師:一年有幾個季節那小草在一年中會有哪些變化呢請看黑板,老師給你們畫一畫,你們邊看邊想圖上的意思,再舉手起來說說。(師畫一幅,生說一幅)
我用綠色和黃色粉筆在黑板上勾畫出春夏秋冬四幅簡單的草原圖:發芽──茂盛──變黃──干枯。讓學生說說各圖的意思,然后讓學生從顏色上觀察小草一年中有哪兩次最明顯的變化(師:說到這里,誰知道枯和榮分別是什么意思<點擊課件>),再讓學生說說榮、枯應分別寫在那幅圖下面(生說師寫),最后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一歲一枯榮的意思。(板書:春,夏,榮,秋,冬,枯)
游戲:師念枯,學生無精打采的趴在桌子上;師念榮,學生高舉雙手。(如此反復幾次,學生對枯、榮的理解加深了。)
3、學習第三句野火燒不盡。
齊讀這一句。
師:野火指什么,盡是什么意思,盡字中的尺像籮筐,籮筐倒過來(邊講邊畫),里面的東西都沒有了,所以盡意思是完。(出示課件)
這一句的意思就是野火把小草燒不完(生跟著說)
(師邊講邊將草改成黃色,用紅色的粉筆畫上熊熊大火燒枯草的情景,擦去原野圖地上的草)
問:原野上的枯草被野火燒了個精光,可為什么又說‘燒不盡’呢
生:因為草根在土里,地下的草根沒有燒掉(師根據學生的話,畫出地下的草根。使學生領會燒不盡的是草根。)(板書:燒不盡)
4、學習第四句春風吹又生。
跟著老師讀這一句。
師:生在這里怎么理解
生:生長。(課件)
師:這一句什么意思
生:來年春風一吹,小草又生長出來了。(師用綠色粉筆花草芽。板書:吹又生)
5、表演感悟。
師:現在大家來演一演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把你們的桌面當地面,小手演小草,根據老師的描述表演。野火燒不盡(生蹲到桌子下面),春風吹又生(生小手慢慢伸出桌面),春風吹啊吹,小草長啊長(生小手越來越高),小草越長越高,越長越高(生站起來了)。(反復兩次)
師:同學們,你們感受到小草的生命力了嗎?小草的生命力怎么樣(板書:生命力頑強)
四、有感情地讀古詩
1、對照大屏幕劃出停頓。
2、大聲自讀,分組讀,抽讀,開火車讀,師生接讀,帶動作讀。
五、完成練習
做一題議一題,并對照大屏幕改錯。
1、我會填空。
①、這首詩是描寫()季景色的。
②、《草》是()朝大詩人()寫的,詩中()句最為有名,它描寫了草頑強的生命力。詩中還有一對反義詞,是()和()。
2、我會連線。
離離原上草,一年一度秋冬枯萎,春夏繁榮。
一歲一枯榮。來年春風一吹,小草又生長出來。野火燒不盡,原野上的野草長得很茂盛。
春風吹又生。野火是燒不完這些小草的。
3、我的發現。
我發現一歲一枯榮的前一個一讀(),后一個一讀()。下面的一我來注音。
(1)一()條小河。
(2)一()心一意。
(3)我參加了一次有趣的體育活動。
六、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古詩《草》,了解了詩句的意思,感悟了小草這種小植物雖然不起眼,可它那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們欣賞的。我們也要像小草那樣,遇到困難要有頑強的意志,頑強的拼搏精神。現在正是春天,看窗外的小草正在茁壯成長,你們現在的年齡正是人生的春天,祝你們像小草那樣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學目標
1、會認“枯”和“榮”兩個生字,會寫“榮”、“枯”、“燒”這三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簡單表達古詩的大概意思;能背誦課文。
3、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初步懂得要像小草一樣的不怕困難,頑強不屈。
教學重點:
1、生字的認識和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感情。
2、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古詩的意思。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和學生討論相結合
教具準備:
課文掛圖和朗讀帶
教學過程:
一、初讀階段
1、情感描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播放背景音樂)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大草原嗎?這一節課,就由老師帶你們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領略一下大草原生機勃勃的美麗風光。現在,先請大家閉上眼睛一邊欣賞音樂,一邊跟著老師到大草原去。
述: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長滿了茂盛的野草,這些野草每年都會枯萎一次,又會茂盛地生長一次。熊熊的野火也燒不完這些頑強的小草,來年春風一吹,它們又會重新生長出來了。
師:請大家睜開眼睛看看。
師:這就是我們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覺得這大草原美嗎?我國唐朝的偉大詩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風、不怕雨,頑強地生長,觸發了內心的感情,就寫下了一首詩,名字就叫──草。
板書:草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古詩,先請同學們來自由朗讀詩歌,注意讀準每個字的讀音,邊讀,邊思考三個問題。
(出示問題,教師讀一次)
⑴課文是怎樣寫草的?想想每句寫什么?
⑵聯系課文內容,想想“離離、枯、榮、盡”的意思。
⑶文中哪兩句詩點明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2、交流初讀情況:
⑴剛才,大家都讀得非常認真。現在,我要請幾位同學給大家朗讀一次,看看怎么樣?
(出示課文內容)
⑵學生評議,教師正音后聽課文錄音。
⑶現在,我們再來學著錄音朗讀。
師:《草》這首古詩我們已經會讀了。現在,我們來做一道練習題,看看大家能不能自己弄懂詩句的意思。做的時候,同學們可以同桌互相討論,你們愿意接受老師的挑戰嗎?
二、深讀階段
1、做練習題:
⑴完成練習題。
(出示練習題后,教師明確要求)
⑵評講。
(逐句評講,統一答案)
⑶評講后學生自由朗讀一次:
師:現在,我們再來細心分析詩中每句話寫什么?
2、具體分析詩意和字詞義:
⑴齊讀“離離原上草”。
(軟件出示)
⑵問:
①課文寫的是哪里的草?你從詩中哪一個詞知道的?
②草原上的草長得怎樣呢?
(又高又密,非常茂盛,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③詩中哪一個詞語寫出了野草茂盛的樣子?
(“離離”就是又高又密,非常茂盛的樣子)
④讓一兩位同學說出詩意。
⑤指導朗讀:
師:第一句詩主要寫出了草原上野草茂盛的樣子。讀的時候,“離離”讀重一點。
⑶師:這些野草有什么生長常規呢?詩中又是怎樣寫的?
(讓學生回答)
①指導朗讀:“一歲一枯榮”。
“一歲”是什么意思呢?
(一年)
①師:熊熊的野火燃燒起來了,草原上的野草會怎樣呢?
②讓學生說說:
野火燒去了野草的莖和葉,埋在泥土里的根是燒不掉的。
③教師畫簡筆畫。
④詩中是怎樣寫的呢?請讀出有關的詩句。
(強調“盡”的意思)
⑤由于草根沒有燒掉,所以草會怎樣呢?并說出詩句意思。
(出示軟件)并說出詩句意思。
⑥指名到黑板上把最后一句的意思畫出來,并告訴大家所畫的意思。
⑦指導朗讀最后一句。
(要求用高揚的語氣朗讀)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生長出來了,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情啊!讀的時候語氣要高揚。
師:野火燒得這么厲害,野草的莖和葉都被燒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風一吹,小草又齊刷刷地生長出來了。你覺得這些小草怎么樣?你喜歡這些小草嗎?為什么?
(板書:非常頑強)
三、復讀階段
1、朗讀全詩。
(分組朗讀、注重情感)
2、背誦全詩。
3、鞏固:
⑴做練習。
⑵評講。
4、播放錄音。
再次到大草原去領略大草原生機勃勃的美麗風光。
四、總結
學習了古詩《草》,初步知道了小草這種小植物雖然不起眼,它頑強的意志、不屈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們欣賞的。我們要像小草那樣,遇到困難要有頑強的意志,頑強的拼搏精神。
下節課我們再來學習課文的生字詞,完成課后練習。
學習目標:
1、體會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以及細節描寫的表達作用。
2、理解課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為代表的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學習重點:
理解文中關鍵語句的深刻含義。
學習難點:
理清課文的線索。
課前預習:
1、需掌握的字的讀音
焦灼()踉蹌()慍()怒酸澀()惶惑()濕漉漉()拽()到蔫()巴殘渣()颯颯()—霎()綻()開
2、了解小說的有關常識,了解作者,了解寫作背景。
課堂活動
活動一、朗讀感知
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注意讀出課文中人物對話的語氣)用簡要的語言概述這篇課文主要內容。
活動二、理清情節
通讀全文,小說的線索是什么?情節是怎樣發展變化的?
活動三、品評人物
1、跳讀課文,圈點勾畫出文中高潮部分對周副主席的神態和動作的描寫。
2、分角色演讀,在跳讀課文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高潮部分,并能通過一定神態和動作來體現人物的精神風貌。(要求:小組成員自選認為自己最有把握的角色,并確保每一個人都擔當一定的角色,組長注意調控。)
3、評析人物:同學們可以用一個或長或短的句子來說說你對人物形象的理解或認識。
拓展延伸
以“說吃草”為話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背誦課文。
2、使學生初步認識風鈴草,領略大自然的美麗。
3、正確認讀本課七個生字,會寫八個。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復誦讀,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體驗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體驗、交流。
3、繼續學習搜集整理資料,制資料卡片的方法
4、引導學生學習課外讀物,擴大學生閱讀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錄音機、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與設計說明:
教學過程
設計說明
一、交流資料、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搜集了關于風鈴草的資料,并制成資料卡片,現在咱們一起交流一下好嗎?
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師:通過剛才聽同學們的介紹,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談感受。
教師結合學生感受,引入新課9、《風鈴草》。
課前搜集資料,制成資料卡片,豐富了學生對風鈴草的了解,為后面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基礎。同時,這一做法,也將綜合學習三中制資料卡片的學習方法滲透、落實到了平時的閱讀教學中。
二、自主合作,讀文識字
1、師:同學們快快打開書,自由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師巡視指導,特別關注識字能力較差,接受較慢的學生)
2、學生互助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3、同桌互讀課文,教師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4、小組長檢查組內識字情況,力求做到“組內所有的人認識所有要求認識的字”,全讀對的同學獎給一張小笑臉。
5、游戲鞏固識字效果。
⑴“我說你猜”。
⑵“過獨木橋”。
橋上有一個詞語,誰能讀準這個詞并用這個詞說一句話,就可以安全走過“獨木橋”。
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其自主識字的能力、合作意識及良好的識字習慣。
建立小組評價機制,把檢查識字情況安排在小組內進行,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游戲是低年級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方式,做兩組游戲,極大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競爭意識,使學生體驗到成功后的滿足感與成就感,使學習成為了一件樂事。
三、再讀課文,深入品位。
1、師:剛才大家讀得可真好!下面,自己再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什么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
2、學生再次自由讀文,小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的重點詞句來談為什么這里給你印象最深?
要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想象課文情境。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個性化的見解或感受。
4、隨機指導朗讀。配樂讀。
5、指導背誦課文。
這一開放性問題的提出,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交給了學生,既有利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又有利于學生自己在讀中品味和體驗,留給了學生讀書、感悟的余地。
四、指導生字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如:新舊字比較記憶),同時要從漢字的構字特點方面予以指導(結構、偏旁等)。
若遇到學生難認的字可從漢字的起源去指導。
2、書寫指導。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教給了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了自主識字的能力。
從漢字的起源去指導,既激發學習漢字的興趣,又對學生進行了文化的熏陶,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字的感情。
培養學生細心觀察,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
五、拓展延伸。
學完課文后,你想對風鈴草說些什么,在小本本上寫下來。
學生自由表達,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讓學生處于一種放松的狀態,讓學生敢于寫,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寫作已經起步。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