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1-2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觀察記錄表格3篇,是優秀的幼兒園觀察記錄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內容 好看的圖書 觀察者 吳青
觀察目的
1. 是否能安靜地自由活動,與同伴一起游戲。
2.是否能帶領其他幼兒一起閱讀圖書。
觀察記錄
今天我和孩子們一起復習了學過的兒歌,接著他們有的去上廁所,有的則開始了自由活動。只見有的孩子選擇了下棋,有的選擇了玩拼圖,有的選擇了編辮子,丹文選擇的是看圖書,只見她從放圖書的籃子里拿了一本書,然后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看了起來,看了一會兒,邊上的曹張澤把腦袋伸過來也想看,丹文看了看他,說:“我們一起看吧!”于是,兩個人一起看了起來,丹文一邊看,一邊在對曹張澤說著圖書上的故事,還不時地笑著呢。曹張澤也很開心地看著、聽著,沒有像有的時候在教室里到處亂跑,顯得比較安靜。一本圖書看完后,丹文又去拿了一本和曹張澤看了起來,基本上是她在講著圖書上的故事,曹張澤有時也跟著一起說說,兩個人玩得挺高興的。當我敲小鈴發出收玩具的信號時,丹文很快地把圖書放回籃子里,安靜地坐好,等老師說話。
分析與措施
自由活動是孩子們比較活躍的時候,有的孩子總是喜歡玩玩具,或者是拼圖,對看圖書并不喜歡。我發現丹文她對看圖書是比較感興趣的,能很安靜地看完一本又一本,她的講述能力很強,在她的帶領下,曹張澤能邊看邊聽,堅持和她一起看了兩本書,安靜地進行游戲。我在游戲結束講評時表揚了他們兩個,如果班中多幾個像丹文這樣的孩子的話,那就更好了。
觀察對象:杜佳欣
觀察時間:5月25日——5月30日
觀察資料:
欣欣,已經一周沒有來幼兒園了,即使奶奶把她背到幼兒園她也是大聲地哭鬧,就是不上幼兒園,無奈,奶奶只好又把她帶回家。
25日那天,我在家休息,正在為參加市里的教師崗位大練兵比賽做準備。接近下午3點的時候,我決定利用這個時間去看看欣欣,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使她突然間不喜歡上幼兒園來了。我撥通了欣欣媽的電話,告訴她自己的想法,她很高興,全家人正為她整天在家里這么待著為難呢!
我按著欣欣媽媽說的地址很快的找到欣欣奶奶家。門開了,欣欣奶奶很熱情地請我到屋里坐。欣欣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不上幼兒園,就不上幼兒園。”我向她轉達了老師、小朋友們的問候,我告訴她,大家都很想你呢!但是不論我說什么她就是不聽,她的爺爺見狀把她抱進了里屋。我想了想,對欣欣說:“欣欣,快來看看蘋果姐姐給你帶禮物了!”這句話還真管用,她立刻從里屋跑出來,我把準備好的小熊維尼送給她。看樣貌很開心。從欣欣奶奶那里得知,欣欣是個心事個性重的孩子,這幾天在家,就經常問奶奶:“我不上幼兒園行嗎”如果奶奶沒有回答或是說不行,她就要哭上半個小時。有時還會說:“我不讓爸爸早晨打電腦!”如果沒回應依然是哭上好半天。沒想到她的心事這么重,我必須要想辦法讓她重新喜歡我們的幼兒園。欣欣找出她的《幼兒畫報》給我講故事,讓我看她畫的畫,其中還有經典的“西瓜變成土豆了”,的確很搞笑。
我告訴欣欣,她訂的新一期《幼兒畫報》在幼兒園,期望她明天和媽媽去取回家。她說:“讓媽媽去吧!”當我離開的時候,她高興地說:“蘋果姐姐再見!”欣欣奶奶陪我走了一段路,她說:“也不明白欣欣明天能不能上幼兒園,老師給您添麻煩了!”我笑了笑,心里想:這都是我就應做的!孩子能夠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而且在幼兒園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這就是我們感到最幸福的事了!
26日的早晨,當我正在給孩子們上課的時候,欣欣高興地走進教室,我給她搬了椅子,她開始認真地聽課。
27日上午,我去參加比賽,中午才回到幼兒園,欣欣午睡醒來發現我,甜甜地笑了,并對我說:“我這天上主持人課了!”
28日上午,格格媽來上家長助教課,孩子們都很高興,欣欣也是個性的開心!
29日欣欣依然沒有哭,很高興地到幼兒園來。晚上爸爸來接的很早,臨走時,她對我說:“明天我還有上表演課呢!”
30日當我剛開始帶領中級二班的表演班學員做口部操的時候,有人敲門,我還以為是遲到的小朋友,打開門一看,是欣欣,她的手里拿了一塊兒巧克力。笑著對我說:“蘋果姐姐這是我給你帶的!”看到欣欣離去的背影,我在想,欣欣,上幼兒園多好!
觀察反思:
當孩子忽然間不喜歡上幼兒園時,老師要想出好辦法幫忙她們重新建立對幼兒園的喜愛之情。家訪就是一個與孩子、家長溝通的一劑良方。自從這次家訪后,欣欣再一次高興地到幼兒園來,這也為家長解決了后顧之憂,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中,也讓家長覺得把孩子送到我們的幼兒園是最明智的選取。
觀察時間:20xx年xx月
班級:小二班
觀察對象:xx
觀察者:xx
觀察記錄一:
一天早上,葭葭拉著媽媽的手蹦蹦跳跳地來到班級門口,一進門就沖我說:“教師,你看我漂亮嗎?”說完,黑溜溜的大眼睛笑瞇瞇地看著我。我一看,哦,葭葭今日穿了條藍白相間的新裙子。我笑著說:“恩,真好看。”葭葭滿意地笑了,跑到建構區,對先來的雅雅展示自我的新裙子,還轉了幾個圈圈。
觀察記錄二:
一天午時,孩子們折好孔雀后就自選區角玩。忽然,屹屹大聲哭起來。我聞聲過去詢問,原先是葭葭把他的孔雀撕成了幾片,屹屹哭得好悲痛。我問葭葭怎樣回事?葭葭鼓著嘴巴不說話。邊上的小朋友紛紛指證,是葭葭把屹屹的孔雀撕壞的。我很生氣,叫葭葭把她的孔雀給屹屹,葭葭不愿意,我說:“因為你把他的孔雀撕壞了,所以你的就賠給他吧。”葭葭放生大哭。邊上的小朋友也紛紛指責她。片刻后,我說:“我折的孔雀送給你吧。”葭葭一扭頭,拒絕:“不要”,滿臉的淚水。正好快放學了,葭葭沒像往常那樣跟我們說再見,而是翹著嘴巴跑向來接的媽媽,一副悲痛的樣貌。第二天區角中,我拉葭葭到一邊問她:“昨日為什么把屹屹的折紙撕壞?”葭葭回答:“因為他折得不對,我要教他,一拉就壞了。”哦,原先是好心辦壞事。可是,我跟她說:“教師相信你,不是故意要這樣做的,你只是想要幫忙他把孔雀折的更好、更漂亮,對嗎?”那你要先問問屹屹要不要你的幫忙?”葭葭不說話了,“下次可不能這樣做了。”葭葭認真地點點頭。
觀察記錄三:
上午,區角活動中,葭葭手里舉著一張紙跑來:“教師,快看!我畫的。”我一看,紙上頭畫了房屋和小樹、花朵,顏色搭配得很漂亮。我點點頭說:“恩,你畫的嗎?不錯,有提高!”聽到我這樣說,葭葭笑得眼睛都瞇起來了,“教師,這幅畫我能夠帶回去嗎?”“當然能夠啦!”葭葭就興沖沖地地去放自我的畫了。
對照《指南》要求分析評價:
指南語言領域中傾聽與表達欄目的教育提議是:多給幼兒供給傾聽和交談的機會。如:經常和幼兒一齊談論他感興趣的話題……在這幾次和葭葭的交流中,根據葭葭愛美麗和喜歡畫畫的特點,我們倆愉快地交談。指南社會領域中有目標4關心和尊重他人,其中的教育提議有:引導幼兒尊重、關心身邊的人,尊重他人的勞動及成果,引導幼兒學習用平等、接納和尊重的態度對待他人。經過“撕紙”事件,相信葭葭能逐步學習控制自我的情緒,采取更合理,更讓同伴理解的方法來幫忙他們。
思考與收獲:
我們在與人相處時,經常會被一些先人為主的成見所左右,一不細心就會以偏概全。很多時候,在遇到孩子調皮時,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他們的問題和缺點上,習慣于用批評和責備去糾正他們的過錯行為,而忽視了情感上的交流。在觀察記錄二中我簡單地把葭葭的撕紙行為認定為不守紀律、欺負小朋友,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生硬,沒有給予他充分表達的機會。在幼兒園的人際環境中,師幼關系處于核心地位,不僅僅影響著幼兒的同伴關系,甚至可能成為影響幼兒發展的關鍵因素。在與葭葭的互動中,我往往看到葭葭的調皮對他人的影響,而忽略了師幼關系(我與她)對這種狀況的強化作用。所以,我對自我先前的處理方式和態度十分汗顏。期望經過第二天的補救,引導葭葭學習合理的處理方式,而不是簡單甚至粗暴的方法。
《幼兒園幼兒觀察記錄表3篇》:幼兒園幼兒觀察記錄表第1篇 幼兒姓名:周芯蕊 性別:女 幼兒基本狀況:喜歡打小朋友 觀察日期:20xx年11月3日 觀察地點:教室 觀察目的及由來:本學期,幼兒升入中班后
《幼兒園觀察日記30篇》:幼兒園觀察日記第1篇 小班觀察筆記(一): 對象:××地點:教室時間:××年××月××日 每一天早上來園時,××都是奶
《小班觀察筆記200篇》:小班觀察筆記第1篇 小班觀察筆記(一): 對象:××地點:教室時間:××年××月××日 每一天早上來園時,××都是奶奶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