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27
這是四年級下冊雞兔同籠的問題,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過程:
一、游戲體驗
師:這節課我們來做個雞兔同籠的游戲好嗎?
師:誰來介紹雞和兔的特征?
生1:雞一個頭,兩條腿
生2:兔一個頭,四條腿
師:現在你們可以自己選擇當雞或當兔,同一排同學算同一個籠子,當雞的同學站著,當兔的同學坐著,互相說說你們這一籠子小動物有幾個頭,幾條腿?
?。▽W生游戲,體驗雞兔同籠)
二、建立模型
師:誰來說說你們剛才是怎樣數出有多少只腳的?
生:用雞數乘以2,用兔數乘以4。
板書:雞數2+兔數4
師:通過剛才的游戲你有什么發現?
生:當頭數相同,而雞和兔的只數不同,腳數就會發生變化。
師:如果頭數和腳數都不變,雞兔同籠,數頭20個,數腳54只,你能猜出有多少只雞和兔嗎?現在請同學們大膽地猜測,并在小組內說一說。
?。ㄐ〗M討論)
師;可以用什么辦法把你們剛才猜測的過程記錄下來。
生發言:可以用畫圖或制成統計表的方法。
師:今天我們主要來學習用統計表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的問題。
師:誰來說說,統計表中每欄要表示什么?
師:現在請同學們獨立地把你們猜測的過程記錄下來,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不同的方法。
?。ㄐ〗M活動)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記錄的?
反饋總結:同學們記錄的方法大致可納成三種情況;逐一列舉法、跳躍列舉法、取中列舉法。誰能說說這三種方法各自的特點?(學生發言)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雞兔同籠》教學設計與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雞兔同籠》教學設計與反思師:誰來說說三種方法哪種更快捷?
生:我們可以采用取中列表法,再結合跳躍列表法進行調整。
師:如何調整?
生:當發現在嘗試過程中所算出的腿數比已知的腿數多,那么腿多的小動物要減少,當嘗試過程中所算出的腿數比已知的腿數少,腿多的小動物要增加。
板書:猜測列舉調整。
三、鞏固提升
師:剛才我們通過了猜測列舉調整等過程,解決了雞兔同籠的問題,你們學會了嗎?
1、一只蜘蛛8條腿,一只蜻蜓6條腿,現在共有蜘蛛、蜻蜓12只,共有腿80條。你能猜出蜘蛛、蜻蜓各有多少只嗎?
2、王大富買來65只雞和兔,分別把他們安排在15個籠子里?,F雞兔不同籠,如果每個雞籠住5只雞,每個兔籠住4只兔,你知道需要幾個雞籠和兔籠嗎?
四、思想教育與總結
師:雞兔同籠的問題很有意思吧。早在1500年前我國古代的《孫子算經》里這記載著這樣問題,后來傳到日本,演變成龜鶴算。古代人真值得我們驕傲,可是今天你們是老師的驕傲,你們想出這么多解決雞兔同籠的問題的方法,甚至有的同學還會自己設計問題,實在是了不起,希望同學們要把這種善于發現問題的精神發揚下去,將來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
五、教學反思
對于我班多數的學生來說,學習《雞兔同籠》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本人本想以游戲為開端想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由于本班學生學習基礎差,參與意識不強,因此本人對本堂課不是很滿意。
我認為我做的比較成功的地方是,在這節課當中我主要借助教材上的列表法,再讓學生進行大膽的嘗試與猜測,去弄懂雞兔同籠問題的基本解題思路。師生共同經歷了和得出三種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躍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
就本堂課而言,還存在以下問題:
1、在創設完情景引導學生用什么方法解這個問題時,學生的參與意思被動,是我沒有預想到的。如果把前一部分改成讓學生動手畫圖,可能效果會更好。情景創設上有漏洞,需進一步完善。
2、我在假設之后怎么驗證結果是否正確分析得較細,但對怎么假設覺得沒有引導好,過程中出現了學生只假設了雞的只數,然后根據腿的數量去推算出兔的只數,誤解了題意。
3、在總結規律是我如果能讓學生自己多動嘴說一說,也許課堂效果會更好。
4、由于時間練習量不多,最后一個練習題應有多種結果,也沒有羅列。今后教學中要緊湊課堂結構,要少講,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于練習。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103-105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嘗試用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這類問題。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導入課題。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原題:
師:同學們,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國古代更是產生了許多位數學家和許多部數學著作。《孫子算經》就是其中一部,大約產生于一千五百年前,書中記載著這樣一道有名的數學趣題,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娔X出示)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2、理解題意: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道題的意思嗎?誰愿意試著說一說!生:這道題的意思就是:今天有雞和兔在一個籠子里,上面有35個頭,下面有94只腳,問雞和兔各有多少只?
師:大家同意嗎?
(電腦出示)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雞和兔各有多少只?(全班齊讀)
3、揭示課題:
師:這就是著名的‘雞兔同籠’問題,也是這節課我們要研究的問題。
三、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出示例1)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6只腳,雞和兔各有幾只?
2、分析并理解題意:
?。?)從上面數,有8個頭就是說雞和兔的頭一共有8個。(也就是說雞和兔一共有8只。)
?。?)從下面數,有26只腳就是說雞腳和兔腳總數一共是26只腳。
(3)問題是什么?(雞和兔各有多少只?)
3、猜一猜:隨學生猜想板書并驗證。
4、介紹列表法:
師:剛才我們是隨意猜的,其實我們還可以有順序的猜。“(電腦出示空的表格)
小結:這種按順序列表的方法我們稱之為列表法。這樣我們也就用列表法解決了這個問題。
5、介紹假設法:
當數字較大時,列表法就太麻煩了,能不能有其他更簡單的方法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表格,從表格中你能發現什么?小組之間交流一下。
(1、)假設全是雞:在雞兔總只數不變的情況下,每增加一只兔減少一只雞,腳的只數就會增加2只。同學們,想想看我們應該增加幾只兔,腳的只數會變成26只腳。同學們這個過程你們能用算式表示出來嗎?請同學們試著用算式表示看看。
?。?、)假設全是兔:先我們用假設全是雞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假設全是兔有應該怎么分析和解決這個問題呢?同學們可以同桌邊討論邊寫算式?
小結:剛才通過列表法我們想到了兩種算術方法。回頭看看這兩種方法的第一步,一個是假設全是雞,一個假設全是兔。我們把這兩種方法起個名字?板書(假設法)
6、介紹孫子算經(抬腳法)
四、課堂練習
課本做一做“龜鶴問題”。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雞兔同籠猜想法列表法假設法抬腳法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中國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列表枚舉、算術、方程等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合作意識和邏輯推理能力。
4.體會數學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而體會數學的價值。
學情分析
“雞兔同籠”題目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教材在本單元安排“雞兔同籠”題目,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
教材的編排有以下特點:
1.教材首先通過富有情趣的古代課堂,生動地呈現了在《孫子算經》中記載的“雞兔同籠”題目,并通過小精靈的提問激發學生解答我國古代著名數學題目的愛好。
2.注重體現解決“雞兔同籠”題目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這類題目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親歷列表、假設、方程等解題的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
教學難點:建構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數學模型,運用學到的解題策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課堂教學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激趣導入
引發思考
導語:同學們,通過課前的游戲老師發現你們真是愛思考的孩子,那今天我們就帶著思考一起走進《雞兔同籠》,雞和兔大家都很熟悉了,誰能用數學的語言說一說雞和兔各有什么特點?瞧,兩條腿的雞和四條腿的兔相遇了,這時候有幾個頭,幾條腿?如果一群雞和兔關在同一個籠子里,我們要研究什么呢?看,問題來了。
課件出示: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12個頭;從下面數,有32條腿。雞和兔各有幾只?(全班齊讀)
活動2【活動】合作交流
預設生成
(一)這個問題課前你們通過自學都有了自己的想法,現在請你們把自己研究的收獲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交流,等一下大膽地上臺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開始吧?。▽W生交流)
(二)老師剛才聽了你們的交流,老師發現同學們的思維真的很活躍,誰愿意第一個上臺展示?掌聲有請第一個小勇士上講臺給大家交流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大家要認真傾聽,隨時向這位同學提問。
1.生:我是這樣想的,假設雞為0只,兔為12只的時候,腿數為48;當雞的只數為1只,兔為11只的時候,腿為46,依次類推,當雞為8只,兔為4只的時候,腿就剛好是32.這樣都得出了雞為8只,兔為4只。
請同學們觀察分析這些數據,你發現了什么?(雞兔共12只;雞的只數在逐一增多;兔的只數在逐一減少;腿的條數也在減少;雞增加一只兔減少一只,腿數減少兩條)追問:腿的條數是怎樣減少的?誰的只數變化使腿數減少?反過來觀察你有什么發現嗎?(因為雞和兔的只數是固定的,每增加一只兔子減少一只雞,腿的總只數就增加2條。)
(1)還有哪些同學與他的方法相同或類似?你們認為這種方法有什么特點?這位同學的這個方法按順序一個一個列舉下來,不容易遺漏,我們取個名字記住它吧!(板書:逐一列舉)
(2)還有一個同學也用了逐一列舉法,為什么有的要用9次找到正確答案,有的只要5次呢?
(3)說得真好,你還注意到腿的條數跟實際情況越接近,試的次數會越少,真是好樣的。除了逐一列舉的方法,還有其他方法嗎?
(4)取中列舉和跳躍列舉方法的同學匯報,說出是如何確定第一組數據的?計算驗證后發現了什么問題?如何調整的?誰還有不同的調整策略?問:你們覺得這種方法怎么樣?(簡便、快捷)
重點追問:計算驗證后發現什麼,怎樣想到用這種方法進行調整的?
課堂教學
(三)回顧與交流
回顧一下我們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首先我們根據已知信息進行嘗試猜測,發現腿數不符合實際情況,我們這時要認真分析然后進行合理調整,這樣才能更快找到正確答案。(板書:分析調整)你最喜歡那種列舉方法?為什么?
謝謝同學們還有其他的方法解決這道題嗎?
(四)繼續交流分享
2.生:我先假設全都是雞,那么就有24條腿,比實際的腿少了32-24=8條。多的這8條腿就是由于我們把兔當作了雞,每只兔雞少算了2條腿,所以用8除以2就得到了兔的只數,兔是4只,雞只有8只。
師:大家聽懂這個方法了嗎?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出來的?沒關系,我們請12個小朋友充當小動物來演一演幫忙同學們理解一下這種方法。
(學生表演,借助學生表演理解算術解法每一步的意思)
師:如果假設全都兔呢?你們會解決嗎?對手試試看。(學生動手試做,然后匯報)。
3.生:我用的是畫圖的方法。我們先畫12個圓代表12個頭,然后個頭添上2條腿,就一共添了24條腿,這個時候雞的腿數齊了,剩下8條腿的全是兔的腿了,每只兔子還差2條腿,所以再給每只兔子添上兩條腿,這樣就可以添4只兔子,所以有4只兔子,有8只雞。
生:我覺得這個方法和列舉法一樣,如果數目較多的時候,畫圖就麻煩了。
師:這道題用畫圖的方法可行嗎?
生:數目簡單的時候可行。
師:這也就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如果數目較多,我們可以把圖畫在心中,心中想怎么畫就可以了。下面有請其他小組進行匯報。
4.生:我們小組是用抬腿法來做的。我們先讓每只動物抬起一條腿來,這樣就還剩下了26-8=18條腿,我們再讓每只動物再抬一次腿,這個時候就還剩下了18-8=10條腿了。這10條腿全都是兔子的了。所以兔子有5只,雞有3只。
師:這個方法就是古人的奇思妙想,你們也想到了,真好!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看課本的閱讀資料,也可以和同學們演一演,研究研究。
小結過渡:古人的一道趣題引發了我們的思考,我們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進行研究都能解決這個趣題,這就是數學的魅力啊!孩子們,其實《雞兔同籠》趣題早在1500年前就記載在孫子算經里頭,作為我國古代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后來還流傳到了日本,那日本的《龜鶴問題》和我們學的有什么相似之處呢?
課堂教學
活動3【練習】聯系生活
建構模型
同學們,生活中有沒有類似雞兔同籠這樣的問題呢?我們走進生活一起去找一找吧!請看租船中的問題:
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了8條船,大船能坐6人,小船能坐4人,每條船都坐滿了。大、小船各租了幾條?(38人相當于雞兔同籠的腿數,8條船相當于頭數,大船坐6人相當于6條腿的怪兔,小船相當于4條腿的怪雞)
活動4【測試】實際應用
解決問題
在一個停車場內,汽車、摩托車共停了48輛,其中每輛汽車有4個輪子,每輛摩托車有3個輪子,這些車共有172個輪子,停車場內有汽車摩托車各多少輛?
嘗試運用你喜歡的方法獨立完成此題。
就這道題而言,你認為它與雞兔同籠問題有什么聯系?不同之處呢?哪種方法解決最好?
課堂教學
活動5【作業】生活拓展
談談收獲
結束語:孩子們,課上到這里,你還有什么疑問或想法嗎?老師通過這節課和同學們的交流,覺得你們太棒了,你們通過課前自學,課上通過交流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還用學到的方法解決了生活中的許多類似問題,相信同學們只要保持這種研究精神,一定能有更多的收獲。謝謝同學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