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28
這是頻數與頻率教案,是優(yōu)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1.如何收集與處理數據.
2.會繪制頻數分布直方圖與頻數分布折線圖.
3.了解頻數分布的意義,會得出一組數據的頻數分布.
(二)能力訓練要求
1.初步經歷數據的收集與處理的過程,發(fā)展學生初步的統(tǒng)計意識和數據處理能力.
2.通過經歷調查、統(tǒng)計、研討等活動,發(fā)展學生實踐能力與合作意識.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勇于提出問題,大膽設計,勇于探索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了解頻數分布的意義,會得出一組數據的頻數分布直方圖、頻數分布折線圖.
2.數據收集與處理.
教學難點
1.決定組距與組數.
2.數據分布規(guī)律.
教學方法
交流探討式
教具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Ⅰ.導入新課
[師]請大家一起回憶一下,我們如何收集與處理數據.
[生]1.首先通過確定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
2.收集有關數據.
3.選擇合理的數據表示方式統(tǒng)計數據.
4.根據所收集的數據進行數據計算.根據特征數字,估計總體情況,設計可行的計劃與方案,并不斷實施與改進方案.
[師]這位同學總結得很好.你能否幫賣雪糕的李大爺設計一種方案,確定各種牌子的雪糕應進多少?
[生]首先應開展調查.統(tǒng)計一下李大爺每天賣出的A、B、C、D、E五個牌子雪糕的數量.
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1.如何收集與處理數據.
2.會繪制頻數分布直方圖與頻數分布折線圖.
3.了解頻數分布的意義,會得出一組數據的頻數分布.
(二)能力訓練要求
1.初步經歷數據的收集與處理的過程,發(fā)展學生初步的統(tǒng)計意識和數據處理能力.
2.通過經歷調查、統(tǒng)計、研討等活動,發(fā)展學生實踐能力與合作意識.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勇于提出問題,大膽設計,勇于探索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了解頻數分布的意義,會得出一組數據的頻數分布直方圖、頻數分布折線圖.
2.數據收集與處理.
教學難點
1.決定組距與組數.
2.數據分布規(guī)律.
教學方法
交流探討式
教具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Ⅰ.導入新課
[師]請大家一起回憶一下,我們如何收集與處理數據.
[生]1.首先通過確定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
2.收集有關數據.
3.選擇合理的數據表示方式統(tǒng)計數據.
4.根據所收集的數據進行數據計算.根據特征數字,估計總體情況,設計可行的計劃與方案,并不斷實施與改進方案.
[師]這位同學總結得很好.你能否幫賣雪糕的李大爺設計一種方案,確定各種牌子的雪糕應進多少?
[生]首先應開展調查.統(tǒng)計一下李大爺每天賣出的a、b、c、d、e五個牌子雪糕的數量.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可以掌握的概率模型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問題沒有理論概率只能借助試驗模擬獲得其估計值,一般而言,它是一個純粹的現實問題;第二類問題雖然存在理論概率,但其理論計算已經超出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只能借助試驗模擬獲得其估計值;第三類問題則是簡單的古典概型,理論上容易求出其概率。
對于第三類問題,其繁簡程度又有所不同,如①隨意擲一枚均勻的骰子,朝上點數為6的概率;②擲一枚均勻的骰子,點數為奇數的概率;③連續(xù)擲兩次均勻的骰子,兩次骰子的點的和為6的概率,等等。本章以兩步試驗的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問題為切入點,一方面加強前后知識的聯系,另一方面通過試驗,探索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之間的辯*關系,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概率的理解,并借此引導學生用試驗的方法估計一些復雜的隨機事件發(fā)生的概率.
本章共分為四節(jié)。第1節(jié)通過一個課堂試驗活動,讓學生逐步計算一個隨機事件發(fā)生的試驗頻率,觀察其中的規(guī)律性,并利用類比的方法歸納出試驗頻率趨近于理論概率這一規(guī)律性,然后介紹兩種計算理論概率的方法一一樹狀圖和列表法;在此基礎上,第2、3節(jié)利用試驗頻率來估計一些復雜事件發(fā)生的概率;第4節(jié)利用試驗頻率與理論概率之間關系的分析,揭示統(tǒng)計推斷的一些理論依據,力圖加強概率與統(tǒng)計的聯系。
在概率模型的選擇上,教科書注意了模型的遞進性、現實性和趣味性,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對于試驗估算概率的有關問題,力圖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同時又注意了問題的趣味性和可*作性,為此選擇了一個歷史上著名的投針試驗和一個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的生日問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