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01
這是商的變化規律教學后記,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商的變化規律》是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最后一部分內容,《商的變化規律》這堂課的內容跟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不同,在小學階段,商不變的性質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給今后分數和比的性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適當的調整教學內容。
這部分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困難,特別是被除數不變,除數和商的變化,及除數不變,被除數和商的變化這兩部分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難于理解。所以整節課我做了以下調整:先學習“商不變的性質”延伸到商的變化規律一、二,學生自始自終的參與了學習的全過程,數據都來自與學生,比較真實,讓學生參與發現規律、探究規律、總結規律的過程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獨立思考是小組合作的前提,只有經過獨立思考才能進行有效的合作。在教學中,我設計了讓他們獨立思考,同位交流和小組合作幾個環節,讓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合作歸納出商不變的規律,并讓學生展示小組合作的成果,體驗探究與成功的快樂,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充分的利用計算中的現象,讓學生明白商的變化規律。
每一種知識規律的形成,都離不開學生的實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計算,讓學生在計算、分析、對比中,發現總結出商的變化規律,然后再利用規律進行判斷、計算。
整節課下來,雖然在教師的引導下,三條規律學生能夠有所感知,有所了解。但掌握得并不是非常好。似乎教學內容太多,學生一下子消化不了,如果能對教材進行分化處理,將三條規律分兩節課來上,那么學生分出牢固掌握商不變的性質。
《商的變化規律》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過除數是一位數、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既為后面學習簡便運算做準備,也為學生今后學習小數除法、分數和比的有關知識做鋪墊。是小學數學中十分重要的基礎知識。
通過分析教材,我覺得三個規律要想在一堂課教學中完成,會顯得倉促,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三個規律中,商不變的規律是重點,商隨除數變化的規律是難點。只有把它弄清楚了,下面的學習才會順利。因此我將這一節課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商隨被除數、除數變化而變化的規律。總結出:“在除法里,被除數不變,除數乘或除以一個數(0除外),商就除以或乘一個相同的數”。“除數不變,被除數乘或除以一個數(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一個數相同的數”之后,就進行鞏固練習;第二課時教學商不變的規律。總結出:“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這個性質,同時補充被除數、除數末尾同時有零時利用這一性質進行豎式的簡化。這樣就能夠使每一部分的內容都足夠完整,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通過“計算——觀察——猜測——交流——驗證——總結”完成學習任務,獲得的知識足夠清楚明白。在學生參與發現規律、探究規律、總結規律、驗證規律的過程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在觀察、思考、嘗試、交流過程中,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多為學生創造交流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地還給學生。讓學生在一種寬松、和諧、民主的氛圍中去探索交流,感受學習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進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商的變化規律”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學內容。教材內容分兩部分呈現,第一部分是商的變化規律,第二部分是商不變規律。在呈現商的變化規律時,教材的呈現方式只呈現了兩組式題,讓學生計算下面兩組題,你能發現什么?而把重點放在商不變規律的探究上。但實際教學中,商的變化規律才是難點,學生更不容易發現與表述,相對來說,商不變規律更容易探究,也更容易表述。所以在設計時我采用三個層次,扶放結合,以使學生充分地理解商的三個變化規律。抓住“什么沒變了,什么變了,怎么變的”這一主干線,在揭示第一組規律時采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得出結論的方法,而在后面兩組探究規律教學時則完全放手讓孩子們自己遷移前方法主動去觀察,并口述規律,得出結論,充分發揮師生雙主體作用。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有許多的環節處理得不夠得當,導致學生的體驗不深刻,教學時間不夠,第三組規律沒有來得及探究。
反思有以下幾點欠妥:
一、讓學生舉的例子太少,學生感悟得不深刻。
本節課在積的變化規律的基礎上,學生對乘法中各個量之間的關系及其變化規律有了感知,有一部分同學能夠很快遷移過來,但也有一部分同學不能或不會遷移過來,因此,不能讓一部分同學的回答來代表全體同學的回答。而是讓他們回答過后,多讓其他的同學來說說相關量的變化規律。可以同桌說,說的`時候可以讓他們按照一定的格式,如被除數不變,除數從( )到( )擴大(或縮小)了幾倍,商( ),這樣的話,多比較幾題,多說幾遍,中下學生的印象也就深刻起來。在學習商不變的規律時,讓學生通過猜想,被除數與除數怎么變化,商才會不變?學生通過之前的學習,能夠很快地舉例加以驗證,但我由于時間關系,沒有多舉幾個學生的例子加以說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只是匆匆而過,雖然學生大多能舉出例子來加以驗證,能夠得出:被除數與除數都要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才能不變。但因為確少實例的支撐,得出的結論就顯得有點蒼白,而且對學生印象不夠深刻。
二、習題的設計不夠精當,難度不當。
本節課是新課,要學習商的三個變化規律,教學的容量是非常大的。因此在練習的設計上不易過多、過難,以使學生不適應。本課在學習完前兩個規律后,出示了有關的六道題,主要是被除數與除數、商的之間的變化情況,因為確少了具體的算式的支持,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因此雖然花費了不少的時間,但效果不夠好。
我想作為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同時,要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他們的興趣水平、理解能力為出發點去精心安排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少走歪路,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牢固,真正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