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6
這是《母親河》簡短教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單元教學內容
1、長江之歌
2、三峽之秋
3、古詩二首
單元 第三單元
單元總課時數
三課時
單元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長江、黃河及三峽的壯美景色及被稱為母親河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結合資料,配以多媒體,使學生通過豐富的想象,及其他贊美母親河的詩歌、歌曲,體會詩人所表達的豪邁、浪漫的氣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詩歌的音韻美、結構美以及三峽的神韻美。 單元教學重點 了解長江、黃河及三峽的壯美景色及被稱為母親河的意義。 單元教學難點 詩歌中有一些擬人手法的運用學生要結合文章的情境理解。 單元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資料。
單 元 教 學 措 施
教材分析
詩歌語言形象、凝練,但跳躍性大,有些確實難于理解,因此適合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感悟。結合資料,配以多媒體,使學生通過豐富的想象,及其他贊美母親河的詩歌、歌曲,體會詩人所表達的豪邁、浪漫的氣魄。體會作者對偉大祖國的贊美,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三峽之秋》則應通過三峽一天景色的變化,理解三峽秋之色,秋之靈,秋之神,秋之韻,秋之情的壯美景色,尤其是作者強調“這一天正是中秋”意義
注意事項:
1.創設情境,結合資料,或配以多媒體播放母親河的壯美,以及歌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對于一些詞語的理解最好使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說明加強理解,比較以使學生理解詞語有感情色彩,帶有豐富的想象力以及深度,廣度及使用的效果。如:氣勢,氣概。
3.加強課外拓展閱讀,以使學生結合自己的課外閱讀,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同一題材的古詩加強比較學習以深化對古詩意義的理解。
4.適當加強仿寫練習,初步感知詩歌的音韻美及結構美。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