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5
這是《小石潭記》教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學習目標:
1.體會祖國江山的美麗多嬌,激發愛我中華的感情。
2.正確翻譯課文,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清、去、邃等;虛詞:以、為等,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學習抓住特點描寫景物,借景寫情的寫法。教學設想:
預習要求
(1)利用工具書給生字注音,并自主朗讀二遍。(2)對照注釋口頭翻譯課文,將不懂的字詞句作圈劃。(3)查找有關資料,了解柳宗元和《永州八記》。
教法、學法
(1)引導學生看注釋,查字典,同學互問,順暢地朗讀課文,并初步了解課文大意,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2)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在再自己領悟和小組合作疏通文意,教師對重點詞語作點撥,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3)利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師生互動的形式,與柳宗元同游,與柳宗元對話,體會課文抓住特點描寫景物,借景寫情的寫法,提高寫作能力。(4)引導學生寫導游詞,與同學、老師交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具: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文訪名山游大川實乃人生一大樂事,面對充滿詩情畫意的山山水水,我們總會心曠神怡、浮想聯翩,既能獲得美的享受,又常有許多感悟。然而有那么一位名人,面對秀麗奇特的自然風景,卻覺得“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不信?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小石潭記》,與他同游,去感受他那特有的心境。今天我們學習《小石潭記》。
二、 走進作者,了解背景
1.學生自由談對作家、作品的了解。 2.教師視學生了解情況作補充。三、走進《小石潭記》(一)朗讀課文 1.指讀課文,師生評議
2.教師范讀后學生齊讀
(二)疏通文意
1.將在課前自主學習到的知識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組長負責本小組同學疏通文意,有不懂的先在小組內解決,解決不了的作好記號準備質疑。 2. 集體質疑,同學互助,教師點撥、強調重點詞語、句子。3.以搶答的形式進行課堂檢測(印發練習,重在詞義、句意)
三、與柳宗元同游(一)小組合作,理解課文抓住景物特征描寫景物的寫法
1.投影思考題:(1)課文寫了小石潭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它們各有什么特點?(2)寫景物條理清楚,作者是怎樣安排寫景的順序的?
2.分小組討論后各學習小組推選代表發言,教師評議、板書,以鼓勵為主。(二)我來做導游,向您介紹小石潭
1.選擇課文中最喜歡的一處景,設計一段導游詞,可以發揮想象作形象的描述,使游客也產生愉悅的情感。
2.輪流做導游,向同學介紹小石潭。
四、品味《小石潭記》,與柳宗元對話。(一)師生互動,精讀感悟,體會以景寫情的寫法
1.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暢說感受優美的景物總使人賞心悅目,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邊上,你會有什么感覺? 2.深入探究,走近柳宗元
“一切景語皆情語”,面對如此優美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卻是“悄愴幽邃”,你能結合寫作背景,說說你的理解嗎?(二)與柳宗元對話,進一步體會以景寫情的寫法以“柳宗元,我想對你說”
與柳宗元對話,深入體會柳宗元當時悲涼的心境。(三)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背誦,背誦時讀出有關描寫景物和人物心境句子的感情。
五、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的收獲。
六、布置作業:
選擇一處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風景名勝,按游覽順序,寫一則游記,要求寫出景物的特征和人物的心境。附板書:小石潭記柳宗元發現 石奇樹美 以 近觀
水清魚樂 景美 景 溪流斗折蛇行遠望 溪岸犬牙差互寫感受悄愴幽邃 情凄 情
七、課堂練習(括號內為答案)
一、釋下列加點的字 1、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3、 其岸勢犬牙差互
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古今詞義 1、乃記之而去 古義(離開)
今義(前往,到某處) 2、崔氏二小生 古義(年輕人) 今義(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三三、一詞多義清:下見小潭,水尤清洌 (清澈)以其境過清
(冷 清) 差:參差披拂 (長短不一)其岸勢犬牙差互 (交錯)可:潭中魚可百許頭 (大 約) 不可知其源 (能 夠)為:全石以為底(作 為)為坻,為嶼(成 為) 以:全石以為底 ( 用)卷石底以出(表承接,“而”)以其境過清 (因為)
四、 翻譯下列句子:
1.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2.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3. 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