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8
這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全等三角形和軸對稱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的一種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為證明兩個角相等、兩條線段相等、兩條直線垂直提供了方法、也是后繼學習等邊三角形、菱形、正方形、圓等內容的重要 基礎,因此本節課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探索是通過軸對稱進行的,借助于軸對稱發現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也獲得了添加輔助線證明性質的方法。性質的證明是將欲證明相等的兩個角(或線段)置于兩個全等的三角形之中,這是證明兩個角相等或兩條線段相等的基本策略之一。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探索與證明體現了轉化的思想.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探索并證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2.能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證明兩個角相等.
3.結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探索與證明過程,體會軸對稱在研究幾何問題中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1.經歷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探究,學生通過實踐、操作、觀察、猜想、論證,發展合情推理的能力和演繹推理的能力,同時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2.在應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探索和應用.
【教學難點】
等腰三角形性質的驗證.
【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主體探究-合作交流-應用提高.
【教學工具】
長方形的紙片、剪刀、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活動1. 師:仔細觀察下列圖片,你能找出它們的共同特點嗎?
(課件展示圖片)(圖1)
生:這四幅圖片中都存在著等腰三角形。
師:前面我們已經對等腰三角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們來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板書課題) 下面我們一起回顧一下等腰三角形的有關概念:(課件展示下列問題)
有兩邊相等的三角形叫 , A
相等的兩邊叫 ,
另一邊叫 ,兩腰的夾角叫 ,
腰和底的夾角叫 . B C
(圖2)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圖片和復習,為進一步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作好充分的準備.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活動2:.如圖(3),把一張長方形的紙按圖中虛線對折,并剪去陰影部分,再把它展開,得到的△ABC有什么特點?
圖(3)
師生活動:教師指導學生折疊剪紙,學生動手操作,剪出三角形,然后小組交流.
生:等腰三角形.
師:上面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對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線段和角,填入下表.
重合的線段
重合的角
AB=AC
∠B=∠C
BD=CD
∠ADB=∠ADC
AD=AD
∠BAD=∠CAD
設計意圖:讓學生利用軸對稱性折疊等腰三角形,為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探究做準備.
師: 根據這些重合的線段和角,等腰三角形除了兩腰相等以外,你還能發現它的其它性質嗎?
師生活動設計:學生經過觀察,然后小組討論總結,學生如果對性質概括的不全面,教師作適當的引導,教師板書學生猜想.
命題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
設計意圖:通過折疊的過程,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認識等腰三角形中的相等關系,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培養學生樂于思考,善于觀察、總結的學習品質.
2.驗證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師:利用實驗操作的方法我們發現并概括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你能用所學知識驗證上述命題嗎?
師生活動:學生根據結論畫出圖形,寫出已知和求證,老師啟發學生,學生互相交流,教師反饋結果,引導學生說出證明思路,教師課件展示不同的證明方法,提醒學生注意表述的準確性和嚴謹性.
已知:如圖(4),已知△ABC中,AB=AC.
求證:∠B=∠C.
圖(4)
證明:作底邊中線AD,在△ABD和△ACD中,
∴△ABD≌△ACD(SSS),
∴∠B=∠C.
設計意圖:讓學生逐步實現由實驗幾何到論證幾何的過渡.
師:你還能用其他做輔助線的方法證明命題1嗎?
生1:可以作底邊上的高AD,利用“HL”證明△ABD≌△ACD來證明∠B=∠C.
生2:可以作頂角的平分線AD,利用“SAS” 證明△ABD≌△ACD來證明∠B=∠C.
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不同方法證明命題1,提高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
(板書)
性質1: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簡寫成“等邊對等角”);
符號語言:∵在△ABC中,AB=AC.
∴∠B=∠C.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等腰三角形一個底角為70°,它的頂角為______.
2.等腰三角形一個角為70°,其它的另外兩個角為_________.
3.等腰三角形一個角為110°,它的另外兩個角為___________.
總 結: 在等腰三角形中, ① 頂角度數+2×底角度數=180°
② 0°<頂角度數<180° ③ 0°<底角度數<90°
設計意圖:使學生知道解決等腰三角形有關角度計算問題時,要注意分類討論,以免漏解.
四、暢所欲言談收獲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每一位學生創造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的機會,并為不同的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
1.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2.你是如何獲得的?
3.你的能力有什么提高?
4.你和同學合作的愉快嗎?
5.你還有什么困惑?
五、應用提高、拓展創新
已知一梁架(OA),與架底(OB)的夾角為12°,為了分解OA的受力,現打算在上面焊接一些鋼條,其方法是在OA上選一點C1,然后取一些與OC1等長的鋼條進行焊接,你能知道一共要準備多少根這樣的鋼條嗎?
學生活動設計:
學生小組合作、分組討論、交流并完成。
六、作業布置
(設計意圖:通過作業的分層布置,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用,根據新課程標準,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1.(必做題):課本習題13.3,第 4 , 6題 。
2.(選做題):課本習題13.3,第9題 。
七、板書設計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1.本節的學習任務比較重要,有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推導、性質的應用,所以針對學生的特點,應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聯想.
2.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得到等腰三角形性質的內容,可以使他們比較好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3.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在實驗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氛圍,讓學生從被動學習步入主動想學.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