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5
這是《莫高窟》評課稿,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孟老師上的《莫高窟》一節課,可以說是一節成功的語文課。孟老師基本功扎實過硬,教態親切自然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節課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巧、實、美。
一、“巧”——教學設計的精心巧妙。
只有科學、巧妙的預設,才有課堂上靈動的生成。首句“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尾句“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從導入到總結貫穿其中,教師引導學生由句質疑,讀句悟情,激發了學生對莫高窟的喜愛、向往、贊嘆之情,從而震撼學生的心靈:莫高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文化的寶貴遺產。
二、“實”——課堂訓練的扎實有效。
在整個課堂的教學中,老師讓學生充分自讀,仔細品味,在學生有所感悟的基礎上充分表達、交流感受。這樣的訓練一是在強化語文教學始終不可丟棄的“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在學習2、3自然段時,先文本后媒體,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對話,再去欣賞彩塑與壁畫,讓學生由文本到圖片進行了雙重感悟,更加深了學生對莫高窟藝術寶庫的印象。抓住描寫彩塑神態的詞進行圖片觀賞,寓積累與想象于一體,一舉兩得。學習第4自然段,通過句子的比較,讓學生領悟由于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致使大量文物流失。這一教學過程在學生品味作者用詞準確、精妙的過程中,學生的愛國之情也油然而生。
三、“美”——教師語言的藝術美。
通過聲情并茂的講述,給學生以聽覺的沖擊,一下子就把學生帶進了周圍滿是茫茫戈壁的莫高窟內,激起學生的情感漣漪,誘發了學生的閱讀期待。然后,重點段落的教學中,老師通過優美的言語情境的描述,通過多重吟誦,點燃了文中言語的亮度,吸引學生駐足壁畫,感受魅力。
此外,老師通過親切、富有激勵性語言的評價也不斷地調動、激勵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