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4
這是《春聯》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春聯》是蘇教版第七冊中一篇介紹春聯的知識小品文,語言清新,條理清晰。這篇文章介紹了春聯豐富多彩的內容和春聯“對仗及音律美”的特點,指出了讀春聯的語文學習功能。在準備這節課的時候,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我盡可能地融入了一部分精讀內容,讓課堂知識容量大一些,課堂氛圍活躍一些。所以把“學字學詞,初讀課文和學習第一段,初步了解春聯內容豐富的特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等做為教學目標。教學時我努力貫徹新課標的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主的潛能,充分利用課本,通過讀、悟、說等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感悟、體驗、積累、運用。縱觀全課,還算比較順利,只是有個別預設目標沒有全部達成,留有美麗的遺憾,如由于時間未能控制好,使得有些預設環節流于形式,需要再回補;生字書寫沒有讓學生動筆等等。做得比較理想的方面有:
1.生字教學以學定教。在這節課中,我重視了學生的預習,課堂上結合學生預習時遇到的難讀的字音,難寫的生字,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切實突出了教學重難點,檢測生字詞的預習情況時,學生反饋的難字與我預想的一樣,我就有側重的教學了“氣氛”的輕聲和“奧”的書寫,指導頗有針對性。
2.詞語理解巧妙滲透。通過創設情景,一邊播放歡快的音樂《春節序曲》,一邊讓學生逐個欣賞語文寶貝帶來的大紅春聯,直觀地感受到了春聯的內容豐富,我適時點撥剛才大略看看這些春聯的過程就叫“瀏覽”;生讀四副對聯,我利用即時的語境,評點中滲透詞句理解:讀得好!你們讀得抑揚頓挫、和諧動聽!讓我充分感受到春聯所蘊含的“聲律美”。此二舉自然實現了對詞語理解的巧妙深刻。
3.課堂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式的課堂教學就要盡可能給學生多一些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空間,多一些自我表現和交流的機會,多一些嘗試成功的體驗。課文第一部分內容淺近,于是放手給學生思考“讀著這些春聯,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聽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根據方法自學,并選擇喜歡的春聯交流,讓學生自始至終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
4.精心設計過渡語。學習春聯,而絕不局限于春聯本身,本文語言清新優美,教學中,課中這些靈動的語言催生著情感,喚醒著情感,豐富著情感,奔騰著生命的活力。同時,它也使這節課承載著厚重的文化積累,蓄積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我力求自己的語言與課文的基調合拍,以富有激情的過渡語,一步步引領著學生走進春聯、融入春聯、超越春聯。如,我對板書的概述為:春聯是畫,描繪美麗春光,展現欣欣向榮的景象;春聯是詩,歌頌幸福生活,表達美好祝愿。
5.充分利用課外春聯。課前布置學生找了一些春聯,除了在“瀏覽”環節運用外,在學完第一段后進行拓展環節,我再次讓孩子們把這些春聯張貼出來,要孩子們誰能學著課文介紹一下這些春聯:春聯中有的贊美了自然風光,如“”;有的展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如“”;有的表現了人們奮發向上的精神,如“”;有的歌頌了勞動人民美好的生活,如“ ”;更多的是表達了人們對未來的美好祝愿,如“”。這一訓練不僅能較強地激發學生深厚的學習興趣,還能較為有效地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也最大限度發揮了學生準備的課外春聯的作用。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