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4
這是《三顧茅廬》所想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今天聽了宗老師講的《三顧茅廬》,他留給我的印象較為深刻。整堂課上,作為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教師,表現的是輕聲細語,波瀾不驚,學生反而專心致志,激情澎湃。尤其讓我佩服的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課上同桌的兩人小組配合的太默契了。第一位小組成員那入情入境、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聲情并茂的讀張飛的“嚷”,劉備 “生氣的說”;第二位小組成員那細致入微的感悟,生動形象的解讀深深吸引著我們每一位聽課教師,讓我們對隆中美景心馳神往。仿佛進入了水流潺潺的臥龍山崗。宗老師的語文課可謂是瀟灑的引導,自如的收放,帶給我們的感覺實在是太美妙了。學生無論是分角色朗讀還是自由表達,都是發自肺腑。今天通過對語文課的學習,使我有了對數學課堂的一些想法:
一、精讀感悟在我們數學課堂中的運用。現在我們的數學課堂在對知識點的感悟上是比較薄弱的。很多同學看題目的時候都是走馬觀花,更別提去認真感悟了。數學的本質是生活中的數學。而同學們把數學學得太死了,老師有時圖省事不想讓同學們感悟探究就把結論給提示出來了。導致學生學不到數學方法和數學的真正意義。總之就是缺少了感悟的過程與方法。以后的做法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將自學、交流、展示、點評、拓展、延伸貫穿于課堂教學全過程,根據教學內容靈活組織課堂,教師對題型的引導和把握上充分留出讓學生感悟的時間,不能越殂代庖。讓主體和主導作用落到實處。
二、教師對學生的尊重、鼓勵與表揚對學生的激發作用。數學的嚴謹性有時會限制數學老師在課堂上的語言發揮,以致課堂略顯呆板。這就要求老師在對學生思維的結果評判用語準確而生動。比如學生說課桌的面積是24平方分米就是不對的,應該是課桌(面)的面積是24平方分米。學生沒看出來的話,讓他摸一摸課桌和課桌面再做評語:面積是手能摸到的,而課桌就不是手能摸出來一個面就可以的。也可以對大家說:課桌能用它的一個面代表整體嗎?同學們摸一摸課桌面和課桌是不是一回事呢?還有一題:一升水的質量和一千毫升水的質量是相等的(),學生猶豫的的不敢判對。老師就可以說:大膽的想像:難道一升水和一千毫升水喝起來不一樣嗎?這樣的語言評價既讓學生明確了優點與不足,又提出了改進的方向。
三、教師放手,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在語文課上,每篇課文學生都自主預習,小組間互幫互助,解決問題。課前的讀書時間也充實了學生的課外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數學上也可以放手讓學生多思考多想象,使數學課堂能呈現別樣的風景!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