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4
這是六年級下冊第十課《兩小兒辯日》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是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分析
《兩小兒辯日》是一篇文言文。講述的是孔子在路上遇到兩個小孩兒在爭論太陽什么時候離人遠,什么時候離人近。雙方各持己見,爭執(zhí)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法裁決,被兩個小孩兒笑話。故事體現(xiàn)了兩個小孩兒善于觀察,說話有理有據(jù),同時也體現(xiàn)了孔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班大部分學生的語文基礎(chǔ)扎實,學習動機明確,有學習語文的興趣,
但大多學生性格靦腆、不善表達,缺乏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因此,語文課堂需加強小組合作、互動的訓練,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兩小兒是如何爭辯的。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借助注釋與工具書,讀懂文中字、詞、句的意思。
2)讀讀議議,理解內(nèi)容,獲得啟示。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激發(fā)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2)領(lǐng)悟課文所表達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兩小兒是如何爭辯的。
2、難點:讀懂字、詞、句的意思,領(lǐng)悟課文所表達的意思。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所需
教具、資源
一
復習名言,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第2頁:孔子的名言。
2、提問:以上這些名言出自什么人?
3、出示課件第3頁:簡介孔子。
4、出示課件第4頁:說說對孔子的認識。
1、學生齊讀孔子的名言。
2、指名反饋。
3、學生瀏覽孔子的簡介。
4、指名反饋。
學生在五年級上冊學過《孔子》一課,對孔子的人物形象有一定的認識,通過復習孔子的名言,激發(fā)學習的熱情。
多媒體課件。
二
初讀古文,讀通詞句。
1、出示課件第5頁:課文內(nèi)容。
2、課件范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聽課文范讀,注意聽長句停頓處。
3、全班齊讀課文,讀好長句的停頓,讀出感情。
1、出示音頻文件范讀課文,流暢自如、富有感情的朗讀能激發(fā)學生誦讀的興趣。
2、以讀助理解,訓練學生朗讀古文的能力。
多媒體課件。
三
再讀古文,理解內(nèi)容。
1、引導學生注意課件第5頁中課文紅色字體部分的詞語。
2、分發(fā)打印好的課堂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3、出示課件第6、7頁:詞語解釋。
4、出示課件第8—12頁,理解句子的意思,讀懂古文。
5、交流:兩小兒圍繞什么問題展開辯斗?又是怎樣爭辯的?
6、出示課件第13—15頁:課文譯文。
1、小組合作完成課堂練習。
2、小組派代表反饋,小組評議。
3、學生齊讀詞語解釋。
4、分角色讀人物對話,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5、全班齊讀課文譯文。
1、進一步熟悉學習古文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2、發(fā)揮學生自主思考、小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的作用,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多媒體課件,打印好的課堂練習若干。
四
明理啟智,引導探究。
1、出示課件第16頁:討論交流。
2、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3、教師小結(jié),出示課件第17頁。
4、出示課件第18—21頁:圖片欣賞。
5、引導學生探索,出示課件第22頁:課后作業(yè)。
1、小組討論、交流,把意見寫在紙上,派代表反饋。
2、學生欣賞圖片“奇妙的太空”。
3、學生記下“課后作業(yè)”。
1、發(fā)揮學生自主思考、小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的作用,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領(lǐng)悟課文所表達的意思,受到啟發(fā)、教育。
3、利用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探索科學的熱情。
多媒體課件,
空白A4紙若干。
板書設(shè)計: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