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9
這是《金色的魚鉤》文本解讀解析,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金色的魚鉤》是十二冊第六組的一篇閱讀課文,記敘的是紅軍長征途中過草地時,一位老班長接受黨交給的任務,照顧三個病號過草地而不惜犧牲的故事,表現了老紅軍戰士忠于革命和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
本單元的主體是“英雄”,我給本課設計的教學目標有三點,重點是體會文章蘊涵的思想感情:為了落實教學目標,我注意設計好這幾個環節: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開講是閱讀課文的第一階段,是導入課文的第一個環節,好的開頭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播放《長征》片斷,使學生一開始便進入一種特定的環境中,受到感染,了解時代背景,奠定情感基礎,然后提問,突出“金色”,使學生一開始便抓住文章主旨去思考,去閱讀。
二|、精講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
這篇課文篇幅較長,故事情節具體生動,文章的重點在二三部分,文章的主題思想在重點段落上,而重點段落里又抓住幾個重點片斷上:“想出辦法解除饑餓威脅,發現秘密,命令大家吃魚湯和犧牲前的幾段話”。
在講這幾個重點片斷上時,我采取三個步驟:我先引導學生理解內容,再引導學生體會含義較深的詞、句子,抓住老班長的外表,神情,動作,語言等語句分析、感悟,使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并體會思想感情,然后抓好朗讀這個環節,讓學生讀好,讀出感情,讀出韻味從而加深感悟。
由淺入深地設計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在教四個感人片斷時,我沒有枯燥分析,而是分別設計這樣的問題:老班長想出什么辦法去解除饑餓?老班長為什么不吃魚湯卻吃草根和魚骨頭?老班長為什么命令“我們”喝魚湯?老班長臨犧牲前是怎樣做,怎樣說的?這些重點片斷學完后,我又問:老班長為什么要這樣說,這樣做?這樣學生就能逐步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并體會思想感情。
三、重視朗讀.體會思想感情.
朗讀是理解的一面鏡子,這篇課文用準確,鮮明的語言刻劃人物的神態、動作、意境優美,感情豐富,所以我很重視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朗讀的形式多樣,包括范讀、默讀、表情讀、自由讀、引讀、齊讀、分角色讀等。
細細品味課文中蘊涵的意境,培養語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讀出了烈士的崇高偉大的形象,讀出了對烈士的崇敬和懷念。
四、引發聯想.訓練思維的廣闊性.
想象是創造的源泉,教學老班長命令喝魚湯時,我引導學生想象在描寫老班長動作、語言、神情等產生的內心的活動,如:老班長看到戰士們不吃魚湯時,他皺起眉頭,心里是怎樣想的呢?戰士們吃完魚湯時,他嘴角露出了笑容,心里又是怎樣想的呢?通過這幾個問題.啟發學生想象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五、思想教育與能力培養有機地結合
語文科的重要特點是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的辨認統一,通過讀、畫、說、議等教學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又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受到了老前輩的高貴品質感染。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