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9
這是《魯濱遜漂流記》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魯濱遜漂流記》這篇課文分為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兩個部分。這片課文的教學重點一是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了解外國名著的內容,了解人物遇到的困難及戰勝困難的辦法,關注人物的命運,體會人物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二是激發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
課文篇幅很長,學生完整朗讀課文一遍需要18分鐘的時間,40分鐘也就只能把課文走兩個來回。于是,我安排了兩個課時教學這篇課文。第一課時,自讀課文,弄清生字詞的讀音,并積累四字詞。接著,讓學生讀梗概,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主要內容。最后,讓學生自由讀精彩片段,找出自己感受自己的片段,進行批注。第二課時進行交流,針對他們感受最深的片段,走近魯濱遜,了解他是個什么樣的人,可以帶給我們哪些深遠的人生啟示。
第二課時的課堂是比較開放的,學生暢所欲言,他們愛談什么談什么。通過交流,我知道學生第一課時的自讀自悟還是有不少收獲的。有的孩子談到了魯濱孫在孤島上的孤單寂寞,他們是通過課文多處的描寫加一體會,從而體會出魯濱孫生存下去的不易!孩子們說,這樣的孤單寂寞是常人無法想象的,但是,魯濱孫能堅持活下去,他一定還想了許多其他排遣寂寞的辦法,從而認識到主人翁那種在逆境中不屈服的可貴精神。通過體會魯濱孫列的“幸”與“不幸”的明細帳,學生領悟了魯濱孫永不放棄,樂觀向上的精神實質。
通過大半堂課的交流,我覺得不少孩子了解了主人翁,對這本書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課后,我覺得我對本課的資源的挖掘不夠,我應該在課前安排學生朗讀原文的,而不是在課后安排學生去找原著來看。魯濱孫這個人可以對孩子們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是我的孩子們究竟從他身上學到了什么,我實在是心虛。雖然他們談起來滔滔不絕,但是,他們到底有沒有真正走近主人翁呢?
農村的孩子讀書太少,因此眼界不夠開闊。因此,我們教師眼里不可以只有分數,應該把目光放遠一點,為孩子們的成長考慮,但是我到底該怎么做呢?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到底有沒有真正努力過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