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6
這是《端午粽》第一課時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本課教學設計,我以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為基礎,以課程標準中學段目標和教學實施建議為指導,注重教給學生識字、寫字方法,培養學生良好語感,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著眼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重視識字寫字教學
按照由字到詞、由詞到句的教學思路,對本課13個生字和帶有生字的詞語集中出示,通過帶拼音讀、去拼音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方式,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好詞語。同時,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合已經掌握的識字方法,交流如何識記生字,將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緊密結合起來,提高識字效果。寫字教學按照“觀察-交流-范寫-練寫-評議”的思路,扎實落實書寫訓練,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
二、做好長句子朗讀指導
重點抓住第二自然段中的三個長句子進行指導。從把握句子結構、讀好偏正短語和按照提示讀好句子停頓兩方面入手,逐層落實朗讀指導,并發揮教師范讀的示范指導作用。此外,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想象畫面、體會心情去朗讀
,
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好語氣和語調。
三、幫助學生積累語言
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借助圖片展示、聯系生活、動作表演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
“箬竹葉、糯米、掀開、剝開、裹著”等詞語的意思,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粘又甜”等詞語,并以此為切入點,讓學生交流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發現,積累“_____的_____”和“又_____又_____”形式的詞語,在說話練習中鞏固和運用。
當然,本節課還有許多不如人意的地方,重點表現為:
一、
未能按照既定目標,使學生將課文讀得正確、流利。這一方面
是因為識字環節學生讀得少,部分字音沒有讀準和記牢;另一方面,在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時,沒有進行充分的范讀和個別指導。
二、寫字教學落實得不扎實。因為時間觀念不強,前面閱讀環節的教學比較拖拉,擠占了指導寫字的時間,導致學生沒有寫完生字,也沒有時間進行講評。
三、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發言不積極,這跟自己沒有進行有效引導、教學語言不夠生動、鼓勵方式單一都有直接關系。
為此,今后教學中,還增強目標意識和時間觀念,把握識字寫字這一教學重點,優化教學設計,改機評價方式,指導學生切實將字音讀準、字形記清,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逐步積累語言,提要運用能力,扎扎實實教好語文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