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6
這是《陳涉世家》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文言文教學仍是新課程下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首先,以文言學習為基礎,可以疏通課文,為下一步學習鋪墊,同時又有助 于學生積累一些必備的文言知識。其次,在基本排除閱讀的障礙之后,進入到文言文的文章文學方面的學習上來,爭取讓學生得到文學上的熏染,學習為文的基本章法,力求讀寫結合,進而有助于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共同提高。最后,是文化的學習。通過對這些經典選文的學習,了解一些必備的古代文化常識,培養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感受和鑒賞的能力。
從課堂來看,大部分學生還是能夠掌握所學的知識,也有個別學生理解困難。因為本班學生文言基礎薄弱,語感也較差,學起古詩文很費力。學習囫圇吞棗,死記硬背者居多,在默寫或做練習時錯字較多。我始終認為,積累文言知識,培養語感是提高學生語文基本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教學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了學生,對照課本注釋,結合有關資料逐字逐句完成翻譯。開始時有的學生不夠認真,學習不深入,讓把自己的問題提出來,很少有人提,認為自己都學明白了。我隨機抽查了幾個問題(個別字的讀音及在文中的含義),結果大多數學生還是沒搞清楚。在我的帶動下,學生將不理解的詞句都提了出來,我又引導其他學生做了釋疑,特別對重點詞的含義和句段做了探討,感覺收效還是不錯的。
但是下游學生的學習狀況很不盡人意。指名2同學朗讀課文,結果把字的讀音都沒搞清,還敢有其他奢求?
對此現狀,我也做了自我反思,自己在課堂教學和教學管理中還存在不少漏洞。一是為趕進度,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測不夠。為了節省時間,課堂上沒有檢查預習情況,這樣一部分不自覺的學生預習就搞了應付,連基本字詞關都沒過。二是“讀”得不夠。課堂上為節約時間,很少指名學生朗讀,特別是小說,篇幅較長,讀起很費時間,沒有“讀”的語文課,哪來的成效?三是教學管理不妥。提倡人人過關,但真正落實得好的是成績優秀的學生,其實這部分學生沒必要管理,重心應是中下游學生。四是課堂還是掌控在自己手中,給學生的機會還是太少,考慮到時間安排,預設的問題學生沒有理解時,自己就給急于給學生做了講解,沒有把思考的主動權教給學生,沒有落實好“課堂是啟迪學生思維的陣地”。
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著教學成績的提高,也影響著學生的發展,今后在教學中要注意克服和修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