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5
這是《搭石》公開課評課稿,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我今天聽了張蕊老師的課,有以下幾點拙見,下面我來分點說一下:
1、本課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以讀感悟,實現了學生與教師對話,與文本對話,與生活對話,引出勤苦的人們在小溪上鋪上了一排石頭,引出課文課題,簡潔明了,切入主題。
2、角色換位,培養想象,拓展文本。這個環節是讓學生自己來尋找美、發現美、體驗美。美就在文本之中,就在字里行間,走進文本,讀出文本,這才是閱讀教學的境界。學生用自己的眼睛來發現,用自己的心去體驗,每個學生的發言都洋溢著自己的個性。孩子們在老師的啟發下,假設了不同的人來走搭石,學生的想像思維得到了發展的同時,也表達出了孩子們美好的心靈,特別是一個孩子說出盲人走搭石,他站在河里領著盲人過河,這個細節,教師應該對學生發言給予表揚,同時,我想應該把掌聲送給他。
3、詞語的理解更是教學的重點目標之一,這節課中,任老師追求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如“協調有序”是文章的重點詞語,從理解到運用、拓展,再到積累,體現了過程和方法,融入了情感。由“話”變“畫”,來教“清波蕩漾、人影綽綽”,讓學生在不斷誦讀中品味疊音詞,悟出音律美,體會水光、人影兩相和的美融為一體。
4、其中有幾點建議我整理了一下,首先是教師應該及時糾正和評價孩子的答案。任老師認真傾聽完學生的回答后缺少總結性的語言。其次,本課沒有設計小組討論環節,應該設立此環節,使孩子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再次,搭石應該是方正堅固的,任老師在板書的時候忽略了它的形狀,畫成了橢圓的。
總之,在張老師的課堂上讓我感受到了“美”的真實所在,使我受益匪淺。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