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2
這是《金色的草地》教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善于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
2、學習作者善于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的重、難點
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受草地之美,體會草地之趣,探究草地變色之謎。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學了《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能說說你知道了課文的哪些內容。(生匯報)
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片“金色的草地”,去感受它的樂趣與神奇!(板書課題:金色的草地)
2、這節課老師先考考你們是不是把這篇課文的詞語都掌握了,出示課件詞語,讓學生們先指名排讀,然后齊讀.
二、品讀課文,體會感情
(一)出示學習提示:
1.分自然斷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
2.指名說一說草地給你留下的印象?
3.課文中哪些場景描寫讓你覺得很美或者很可愛?
(二)齊讀第一自然段
1、你從第一自然段,看出什么來了?(草地大 蒲公英多 景色太美了)
提示:抓住重點的詞句去體會和想象。
過渡語:聽著你們的朗讀,老師仿佛真的來到了一望無際的草地上。春天,蒲公英盛開了,放眼望去,布滿草地的金色蒲公英,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小鳥飛來了,蝴蝶飛來了,空中彌漫著青草的香氣飄飛著蒲公英柔嫩的絨毛。那絨毛輕輕地貼在你的身上,落在我的頭發上,親吻著我們的面,頰......在這美麗的草地上,一定有許多有趣的事。
2、請同學們自由讀2、3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兩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生匯報(板書:1、我和弟弟吹蒲公英的絨毛玩耍。2、“我”發現草地會變色。)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兩幅蒲公英的圖片,把學生帶進那種意境。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你感受到了什么?(哪些詞語和句子讓你感受到哥倆玩得特別的開心)
3、出示兩個孩子吹蒲公英逗著玩的句子,體會這片草地和蒲公英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教師相機點撥:
(1)“常常”可以換成哪些詞?“一本正經”是什么意思?指生做“一本正經”的表情。“并不引人注目”是什么意思?這兄弟倆給你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教師相機板書多音字:朝和假并讓學生組詞。
(2)師小結:蒲公英本身并不引人注目,然而,作者通過“裝著”、“喊”、“使勁”、“吹”、“假裝打哈欠”等一連串動作的描寫,生動地表現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時互相吹蒲公英的絨毛帶來的快樂。誰能用讀來表現出兄弟倆的快樂?(指生讀3人)誰能看著課文插圖,用自己的話說出圖的內容。
(3)是呀!這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這金色的草地,這美麗的大自然給我和弟弟帶來了不少的快樂。如果是你,你還會在這片金色的草地上玩做什么呢?(引導學生想像,指生回答)。
(當學生表達有困難時,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示范)
過渡語:在這美麗的草地上,我又發現了什么秘密呢?
3、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小組匯報
教師相機講解:
(1)這一自然段寫了幾部分內容?(兩部分——草地會變色;草地變色的原因)
(2)草地是怎么變色的?(生匯報:早晨——綠色,中午——金色,傍晚——黃色,師板書)
(3)為什么要強調“我起得很早”呢?
(因為過去沒有起這么早,所以一直誤認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
“我發現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綠色的”“并”字是什么意思?先把“并”字去掉來讀這一句,再加上“并”字讀這一句,讓學生在對比中體會到,用上“并”這個字,給人的感覺是“我”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直到今天才明白原來那種想法是錯的。這是作者無意中的發現。這無意中的發現卻引起了作者的注意,在中午回家時,作者看見草地又是金色的了。傍晚的時候草地又是綠色的。看到草地的變化后,作者是怎么做的?(生匯報:仔細觀察,板書)
(4)草地為什么會變顏色?出示填空: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色的,草地也是()色的;
中午,花朵(),是()色的,草地也是()色的;
傍晚,花朵又(),是()色的,草地就變成()色的。
(5)指生填。
(6)同學們,來,請伸出你們的手掌。現在,我們的手掌就成了蒲公英的花朵了。你能加上自己的手勢,來讀這幾句話嗎?自己先試試看。
(7)誰來說說蒲公英變色的原因,到前邊來,加上自己的手勢,讓我們體會蒲公英花朵的變化。
(8)文中的我為什么能發現蒲公英變色的原因?(善于觀察大自然的變化)
正是作者對無意中發現的現象進行了有意觀察,才發現了蒲公英變色的秘密。老師相信咱們班也有許多同學像文中細心的“我”一樣,也發現了大自然的許多秘密。誰來說說你的發現?生匯報 。
(9)師小結:現在我們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了,我們不但要善于觀察大自然,而且還要養成勤于動筆的好習慣,把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隨時記下來,為我們的寫作積累素材。
過渡語:這金色的草地,這美麗的蒲公英,作者把它當做什么了呢?
3、請同學們自由讀第四自然段,你能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對蒲公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從哪些句子體會到的?
(1)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可愛”一般用來說什么?(動物、人)這里連續用了兩個感嘆號,這兩句話應該怎樣讀?學生練讀,指生讀。
(2)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從那時起”是指什么時候?
(3)“他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你怎么理解?(指生回答:把蒲公英當作人,當作自己的朋友、當作自己的親人、當作自己最親密的人、當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4)作者把蒲公英當人來寫了,這種寫作方法叫擬人。既寫了蒲公英的花開、花合與人的起居或晝夜的變換相似或相關,又抒發了“我”對蒲公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誰能讀出這種感情?(指生讀第四自然段)
其實花草樹木也是有生命的,它們就像我們的伙伴,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板書:愛護自然)
我們來看課題:金色的草地,作者為什么以金色的草地為題?(蒲公英多;這片草地給作者的童年帶來無限的快樂;老師覺得除了以上原因,還因為......)
三、作業:
仔細觀察植物園里的向日葵,把你的發現寫在日記里。
教學反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